柴油去鏽的主要方法有機械法、化學酸洗法和電化學酸蝕法。下面由康姆勒電力為大家具體介紹下。
(1)機械法
是利用機械零部件間的摩擦、切削等作用清除零件表面鏽層。常用的方法有刷、磨、拋光和噴砂等。單件小批維修靠人工用鋼絲刷、刮刀、砂布等刷、刮或打磨鏽蝕層。成批的零部件或有條件的單位,可用電動機或風動機等作動力,帶動各種除鏽工具進行除鏽,如電動磨光、拋光、滾光等。噴砂除鏽是利用壓縮空氣,把一定粒度的砂子通過噴槍噴在零件的鏽蝕表面上。它不僅除鏽快,還可為油漆、噴塗、電鍍等工藝做好準備。經噴砂後的表面乾淨,並有一定的粗糙度,能提高覆蓋層與零件的結合力。機械法除鏽只能用在不重要的機械零部件表面。
(2)化學法
這是一種利用化學反應把金屬表面的鏽蝕產物溶解掉的酸洗法。其原理是酸對金屬的溶解以及化學反應中生成的氫對鏽層的機械作用而使鏽層脫落。常用的酸包括鹽酸、硫酸、磷酸等。由於金屬的材質不同,使用的溶解鏽蝕產物的化學藥品也有所不同。擇除鏽的化學藥品和其使用操作條件主要根據金屬的種類、化學組成、表面狀況和零件尺寸精度及表面質量等因素來確定。
(3)電化學酸蝕法
就是把零部件放置在電解液中通以直流電,通過化學反應達到除鏽目的。這種方法比化學法快,能更好地保存基體金屬,酸的消耗量少。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把被除鏽的零部件作為陽極;另一類是把被除鏽的零件作為陰極。陽極除鏽是由於通電後金屬溶解以及在陽極的氧氣對鏽層的撕裂作用而使鏽層分離。陰極除鏽是由於通電後在陰極上產生的氫氣使氧化鐵還原和氫對鏽層的撕裂作用使鏽蝕物從零件表面脫落。上述兩類方法,前者主要缺點是當電流密度過高時,易腐蝕過度,破壞零件表面,故適用於外形簡單的零件。而後者雖無過蝕問題,但氫易進入金屬中,產生氫脆,降低零件塑性。因此,需根據鏽蝕零件的具體情況確定合適的除鏽方法。
此外,在生產實踐中還可用由多種材料配製的除鏽液,把除油、除鏽和鈍化三者合一進行處理。除鋅、鎂等金屬外,大部分金屬之間不論大小均可採用,且噴洗、刷洗、浸洗等方法都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