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蘋果紅透太陽山
大雪節氣過後,空曠的鄉間更添幾分蕭瑟。在鐵嶺市昌圖縣昌圖鎮太陽山村,新建的3座氣調庫內人頭攢動,十幾位村民正忙著將寒富蘋果分揀裝箱,準備在冬日裡上市銷售。
「馬書記,今年咱這蘋果能賣上高價吧?」村民李秀娟向村黨總支書記馬文環發問。
「那是肯定的,有氣調庫給蘋果保鮮,咱們反季銷售,保守估計村集體能增收10萬元!」馬文環說,到時候給大伙兒分紅。
伴隨著爽朗的笑聲,村民們手上的動作更快了。
太陽山村位於昌圖鎮東部,山區資源豐富,有多年種植蘋果的歷史。以往,各家各戶單打獨鬥,缺乏統一規劃和指導,水果產量上不去,質量也不高。
村裡有不少缺乏勞動能力的農戶成為貧困戶,57歲的李秀娟就是其中之一。她因股骨頭壞死,被定為肢體殘疾,家裡只靠61歲的丈夫種地維持生計,還要照顧小孫子衣食住行,生活上比較拮据。2015年,李家被認定為建檔立卡戶,不甘「坐等靠要」的李秀娟想要做點啥,早點摘帽。
為了改變村民「各自為戰」的生產狀態,引導大家抱團取暖,同時帶動貧困戶增收,2018年,在村「第一書記」朱鴻倡議下,村裡成立了閃紅榛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統一進行果樹種植、管理、規劃、銷售等,同時將貧困戶吸納入社。
「只要肯幹,就一定能過上好日子。」李秀娟說,「我雖然腿腳不便,但雙手不能閒著,村裡有這樣好的項目,有啥理由不幹?」
病痛的折磨,讓李秀娟只能跪著幹活,但工作質量絲毫不打折扣。她越幹越有竅門,收入也從以前的每年三四千元,漲到現在的每年1.2萬多元。2017年,李家脫貧摘帽,如今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不只李秀娟家,全村已有20多戶建檔立卡戶靠村集體的幫扶甩掉了窮帽。」馬文環表示。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在發展特色果樹種植的同時,太陽山村還吃起生態飯。「今年,投資1366萬元的太陽山遊客中心項目基本建成,太陽山步道也已鋪設完畢。」村「第一書記」朱鴻表示,秀美的自然風光也是太陽山村的家底,下一步要開發鄉村旅遊,發展餐飲和民宿業,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責編:尹柏寒、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