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作業系統,openEuler 還可以是什麼

2021-01-11 騰訊網

導讀:openEuler 的過去,是我們熟悉的 Linux 發行版,是我們所不熟悉的創新平臺。而未來,openEuler 可能是什麼?

本文字數:3295,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作者:Bestony

openEuler 是什麼?在 2019 年 7 月 19 日,華為宣布要在年底正式開源 openEuler 作業系統;在半年後的 12 月 31 日,華為正式開源了 openEuler 作業系統,邀請社區開發者共同來貢獻。

一年後,截止到 2020 年12 月 25日,openEuler已經擁有了 3 萬社區用戶和發行版裝機量,2 萬多個合入的拉取請求(Pull Request),1470 名社區貢獻者,7032 款社區軟體,75 個特別興趣組(SIG)以及 7 個商業發行版。不僅如此,openEuler 還在系統主體之外,開源了虛擬化平臺 StratoVirt、容器引擎 iSula等重量級軟體。

openEuler 技術社區

openEuler 是發行版,還是...

和其他發行版不同,openEuler 的開場並不是以發行版開場的,而是從一個更加深刻的問題開始的——「作業系統有創新麼?」。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近些年來,無論是內核的架構還是應用組織的方式,都在不斷的發生著創新和變化。但這些創新又好似離我們很遙遠,也沒有聽到誰在實際生產環境中應用。這背後不是開發者的不努力,而是作業系統開發和交付的問題。

openEuler 技術委員會主席胡欣蔚拿線下的物流供應鏈舉例,一條供應鏈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的,包含了所有與滿足客戶需求相關的環節,從生產、運輸、倉儲、零售一直到最終的顧客,而與之類比的軟體開發供應鏈,則由軟體組成的相互依賴(構建、運行、代碼的複製粘貼、定製化)形成的複雜關係網絡被稱為軟體供應鏈。過去的開源軟體把軟體的交付終結於某一個特定的發行版,這帶來了一些便利,簡化了供應鏈的管理,相應的,也為軟體開發的整體流程帶來了單點故障的可能。

openEuler 技術委員會主席胡欣蔚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openEuler 不是先做作業系統,而是先對軟體開發供應鏈進行梳理,並將整個供應鏈梳理開源出來,讓開發者的軟體可以更好的交付給用戶,讓用戶可以更好的把需求反饋到開源軟體的上遊社區。整個生態中開發者的需求、用戶的需求都可以在這個供應鏈中得到滿足。

而也正是這樣的供應鏈,為 openEuler 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各個開源社區、合作夥伴,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結合所在的行業和領域,打造出一款專精於領域的發行版。

不僅如此,供應鏈的思維,也讓胡欣蔚可以重新思考雲原生這個問題——「只有雲才需要雲原生麼?」,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有的數位化轉型領域,都會需要雲原生的這些特性。如何讓這些邊緣計算設備、端設備享受到雲原生中的交付、迭代的性能,也是 openEuler 在關注的。openEuler 所特有的供應鏈,讓作業系統的打包和精簡變的更簡單,可以根據設備不同的類型、場景整合出適合相應場景的作業系統,從而讓這些新特性,可以不只交付給雲,更可以交付給邊和端,雲邊端一體為行業和業務創造價值。

openEuler 是作業系統,還是....

openEuler 廣為人知的是一個新的發行版,一個 Linux 作業系統,但對於 openEuler 自己來說,作業系統不過是一個創新的產品的承載平臺。在胡欣蔚來看,如果一個平臺沒有創新,則這個平臺沒有未來;如果一個創新沒有好的平臺去落地,那這個創新不過是無根浮萍,毫無意義。對於開發者來說,openEuler 就是這樣一個孵化和培養創新的平臺。

胡欣蔚做了個比喻,「openEuler 就是 Apache 基金會 + CentOS 作業系統」。CentOS 作業系統是一個著名的伺服器系統,而 Apache 基金會是一個非常善於對新項目進行培育的基金會。openEuler 的作業系統,只是為了讓創新可以有一個落地的平臺,讓創新有價值,而 openEuler 背後,是一個創新的平臺、一個創新的土壤。

在這片土壤中,誕生了一些非常有意思,同時有具備使用價值的特性,比如跟隨 openEuler 一同開源的 A-Tune,將 AI 的技術引入到系統的調教和優化過程中,用機器智能進行優化;比如開源的容器引擎 iSula ,讓容器的運行可以更加的輕量和簡單,從過去的只能運行於 x86 伺服器,到現在可以應用在不同的邊緣計算設備;比如 Bisheng JDK ,基於 specjbb 基準測試,相對 openJDK 性能提升了 20%;比如 StratoVirt,是基於 rust 語言開發的輕量級虛擬機,相對 QEMU 資源佔用減少了80%,啟動速度提升了 10 倍。

這些小的創新,讓 openEuler 從一個普通的發行版,變成了一個遠超過去的作業系統;而 openEuler 的孵化機制,可以讓更多的有用的特性,從需求的收集,到發布到用戶端,更加快速和方便。

行業在演進,作業系統和應用之間的分界線,開始變的更加的模糊,作業系統要做什麼?應用要做什麼?很難有一個一概而論的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什麼樣的變更,都是希望這個行業可以有更大的進展,每一個行業中的開發者,都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更加核心的業務邏輯的開發。

openEuler 是軟體,還是....

openEuler 不僅僅是一款軟體產品,為什麼 openEuler會出現?有了數百款發行版的 Linux 世界,真的缺這樣一款作業系統麼?

答案是肯定的。

提及 openEuler 的誕生,胡欣蔚回顧了自己的過去,早在 2013 年,他就開始參與 ARM 伺服器的構建,彼時 Linus Torvalds 對於 ARM v7 架構的評價剛剛過去不久,ARM 晶片應用在通用計算領域也只是剛剛開始,整個行業方興未艾。他通過研究發現,整個行業的作業系統都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只適配於自家的晶片和計算平臺,這使得應用開發者在開發的時候,需要根據不同的晶片來進行適配,大大的降低了開發者的效率,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適配,而不是業務邏輯的研發上。

在他看來,這樣薄的作業系統,無法為業務創新和行業的創新提供價值,而想要促進行業的前進,作業系統的變厚、變強是必不可少的,必須要像 x86 伺服器一樣,一個版本足以支撐所有廠商的 ARM 伺服器,才能真正的促進 ARM 在通用計算領域的蓬勃發展。

也正是因為從那時開始的努力,經過了多年的耕耘,如今在openEuler 上可以有所收穫,當年的選擇也無疑是正確的。如今的 openEuler 可以完美的運行在華為自家的鯤鵬處理器上,更是可以支撐多家的 ARM 伺服器。不僅如此,一些科研院所,比如國科大的「一生一芯」項目,也被 openEuler 很好的支持了。對於開發者來說,使用的是 RISC-V 架構的晶片,也可以完美的支持 openEuler。未來,openEuler 將會從系統軟體的角度,打通不同算力,讓軟體開發者可以在一個更加簡單的作業系統之上,進行技術的創新。

openEuler 還可以是什麼?

openEuler 的過去,是我們熟悉的 Linux 發行版,是我們所不熟悉的創新平臺。而未來,openEuler 可能是什麼?

胡欣蔚也向我們介紹了他的一些想法,在未來,openEuler 會在當前已有的基礎之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一些普通開發者、廠商所無法實現的特性。比如在作業系統層面,提供秒級內核切換能力,讓那些過去不敢升級、不願升級內核的老舊系統,可以通過 openEuler 提供的特性,實現秒級的內核切換。在系統幾乎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完成底層內核的切換,讓老系統也可以享受到新內核提供的特性。也會花更多的精力,在 openEuler 社區的治理上,讓 openEuler 社區可以有更多的用戶,以及更多的開發者,讓 openEuler 造福更多的企業和個人用戶。

未來,openEuler 會出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雲計算和邊緣計算上,到時候,我們再來看看,openEuler 還可以是什麼。

歡迎遵照 CC-BY-NC-SA 協議規定轉載,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下留言 「轉載:公眾號名稱」。

我們將為您添加白名單,授權「轉載文章時可以修改」,

可以修改版式,但不能修改文字和圖片內容。

相關焦點

  • 在中國做作業系統研發 20 年是種什麼體驗?丨 openEuler 英雄匯
    這近 20 年的作業系統從業經歷讓武延軍感觸頗深,雖然中國的作業系統行業發展歷程比較長,但其實還一直處於一個不停往前的狀態。 2000 年左右我在中科紅旗實習,見證了產品化作業系統進入到個人領域的歷史時刻。
  • 詳細解讀:什麼是機器人作業系統ROS
    為了說明講清楚ROS,我就從ROS是什麼,為什麼使用ROS,如何使用ROS三個方面展開。  △出自今年《機器人視覺與應用》課程本人製作的課件  是什麼  ROS是Robot Operating System的縮寫,原本是史丹福大學的一個機器人項目,後來由WillowGarage公司發展,目前由OSRF(Open Source Robotics Foundation,Inc)公司維護的開源項目。
  • 蘋果是卓越的作業系統嗎 持續改進的精神是什麼
    該公告圍繞開發人員以及他們可以在Apple產品生態系統中利用的即將到來的軟體功能,它為下一個iOS版本(iOS 14)奠定了中心舞臺。iOS14為Apple帶來了許多首創,但事實並非如此。認識到其中某些功能已經以某種形式存在於Android上是不正確的。
  • 國產作業系統不僅僅是換皮膚
    本來今天要推QT5的研究文章,但通過昨天的議論,我覺得很多國人對國產作業系統上有誤會,「這不就是在linux系統上換一個皮膚嘛」,這種評論我聽到的最多。所以我覺得有必要給對國產作業系統有誤會的人做個科普。讓大家了解這麼多年我們在國產作業系統上做了哪些工作。什麼是桌面作業系統?桌面作業系統就是大家平常電腦裡面用的作業系統。
  • 玻璃透鏡除了可以用玻璃磨製之外,還可以用什麼材料
    翔順光學 玻璃透鏡除了可以用玻璃磨製之外,還可以用什麼材料? 要看用在什麼場合了,如果光傳播介質的折射率與玻璃一致,那麼玻璃做的就不行了。 事實上任何透光材料都可以做透鏡,甚至可以用薄膜加透明液體組成,更極端一些,太空中的一滴水滴,可以看做一個透鏡。
  • 史上最失敗的十款作業系統-十款,作業系統,失敗 ——快科技...
    微軟的作業系統是使用最廣泛的產品之一,「最失敗作業系統」名列其中也不足為奇,不過讓我多少有點兒吃驚的是Vista也位列其中。人們常說「慢工出細活」,微軟潛心6年打造的Vista系統,從一上市就惡評如潮,有人預言Vista猶如Windows me一樣短命,從微軟已經著手推廣下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7也可以看出,放棄Vista對於微軟應該是一種明智。
  • openEuler,一個與偉大同行的機會_科技_澎湃新聞-The Paper
    如果開發者有足夠的「野心」,他一定會選擇數十萬甚至上百萬行代碼的作業系統,作為一切軟體開發的基礎,創造出一個龐大且紛繁的生態。那麼問題來了,開發者如何才能參與到作業系統級別基礎軟體的開發工作當中去呢?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Linux的內核維護項目。作為當前世界上最為流行的作業系統,Linux在超過20億的設備上運行。十九年前初代Linux系統內核開源時,代碼總量約11萬行,經過了近百萬次的提交,無數個版本迭代,目前原始碼已經超過了2780萬行。Linux也成為人類技術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除了欣賞多肉還可以..
    多肉可以吃?不是有毒嗎?2:吃多肉?土豪幹的事!3:多肉這麼可愛,為什麼要吃多肉?不忍心!4:哪些多肉可以吃?有什麼作用嗎?5:多肉怎麼吃?煮了還是炒了吃?還可以直接拿葉子來榨汁,清涼敗火添加一些蜂蜜調節朧月口感
  • 國產作業系統都是騙局?一文看懂其發展現狀
    9Frednc那麼,國產作業系統的代表Deepin到底什麼水平呢?我們不妨將其跟Windows作業系統、Manjaro GNOME作業系統做個對比(註:由於目的是討論面向大眾的作業系統國產化,一些面向專門用途開發的系統就未列入討論)。
  • 普華基礎軟體成為openEuler首屆社區理事會成員
    12月24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綠色計算產業聯盟主辦,華為、飛騰、普華基礎軟體、麒麟軟體、統信軟體、麒麟信安、中科院軟體所及拓林思協辦的作業系統產業峰會成功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綠色計算產業聯盟理事長梅宏,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等專家與企業代表出席了此次峰會。
  • OSNEWS中文版重點推薦:業餘作業系統開發第一部分:你準備好了嗎?
    業餘作業系統開發可能是一種嘗試方法,你可以實現你的想法,看看是否它在實踐中也能使用。 •我現在在語言方面很有經驗,並且正在尋找編程挑戰,或者想知道我的電腦最低水平怎樣:作業系統開發確實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做到。
  • 追女生除了送玫瑰還可以送什麼花好?
    一、除了送玫瑰還可以送什麼花好?有一個很喜歡的女孩子,現在在追求階段,想給她送花,送什麼比較好?現在很多男生都覺得女生難追,費盡心思還是還來一句咱們只適合做朋友!追女孩子送什麼花合適,你學到了嗎?二、除了玫瑰,送女友什麼花好?送女朋友鮮花,大多數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玫瑰,甚至紅玫瑰。其實,代表愛情的鮮花有很多,我們不一定「非玫瑰不送」。像百合、鬱金香、馬蹄蓮、向日葵、藍色妖姬、睡蓮、勿忘等都適合作為送給女朋友的鮮花。
  • 京東數科加入「作業系統」主戰場
    但彼時, 「金融科技下半場」的判斷在外界看來更多是高度抽象的概念,下半場「是什麼」清晰了,但做什麼?怎麼做?還需要一系列落地的業務去完成目標拼圖。從上半場到下半場,這種對行業發展階段的把握,首先直接影響的是市場參與者的戰略調整、架構優化以及資源的重新分配。
  • 既然有了Android 谷歌為何還要從零開始開發新作業系統
    這款開源作業系統代號為Fuchsia,可以搭載在各種輕量級、單一目的的設備上,例如ATM機和GPS設備,同時也支持PC。不過與Android不同,Fuchsia沒有基於Linux內核,也並非衍生於當代其他PC或手機作業系統。實際上,這是從頭開始的一項工作。  谷歌並未透露,將利用Fuchsia去做些什麼。Fuchsia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有可能只是一次嘗試。
  • 華為:逆轉作業系統之「熵」
    儘管如此,技術仍不是作業系統難度指數的全部,畢竟對科技巨頭來說,凡是能用技術解決的問題,還不算大問題,更難的在於如何運營一個作業系統的生態。物理學的「熵」:從有序到混亂要解釋生態對於作業系統的重要性,我們先引入一個物理學概念——熵。最近聽過「熵」這個詞的同學,或許是因為諾蘭執導的電影《信條》。
  • 國產作業系統Deepin安裝
    作為國產優秀的Linux內核桌面級作業系統,8月6日,Deepin再一次發布了最新版桌面作業系統---深度作業系統20Beta。Deepin內置了Chromium瀏覽器、Deepin音樂播放器、Deepin影院等Deepin製作的常用軟體,還可以在應用商店下載微信、QQ、WPS、Foxmail等應用供用戶下載。
  • 國產ROS作業系統來了,你怎麼看
    一提到國產作業系統來了,相信大家激動有之,感觸有之,質疑有之,反正各有各的情緒反應。不過當看到ROS三個字母,有些了解的朋友也就沒那麼大的情緒波動了。所以稍安勿躁,國產ROS作業系統,並不是我們直觀意識中以為的那種OS作業系統。
  • 飛機的作業系統
    最終的結果出來之前我們很好奇,也恰巧在V2EX 看到了有人發問:飛機上用的是什麼作業系統?根據 V友轉自百度知道的答案:航空軟體並不神秘,從計算機架構上來說,同普通的計算機系統並無太大區別,都是由處理器,總線,I/O設備,存儲設備,網絡設備,通訊設備,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所構成的。僅僅是為了滿足很高指標的可靠性,健壯性和實時性,而採用了另一套東西而已。
  • Windows和macOS之外,那1%的PC作業系統背後的故事
    ▲ 圖片來自:Dave’s Mac Blog1996 年蘋果已經處於破產危機,其為 Mac 電腦開發的新系統 Copland 卻十分不穩定,最終被放棄,蘋果轉而收購成熟的作業系統。除了 NeXT,當時蘋果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同樣由蘋果前高管 Jean-Louis Gassee 創立的 BeOS。
  • 北鬥產業化提速,千尋位置發布城市級時空智能作業系統
    有了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北鬥的應用範圍也不斷向外延伸,不僅僅是導航,可以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5G、數字孿生等新技術融合,催生出各類無人化、智能化的創新應用,助力經濟社會信息化轉型升級。而千尋的時空智能作業系統,與前兩個作業系統形成了互補。 三者之間的聯繫是:5G等通訊基礎設施傳輸數據,雲計算廠商處理數據,而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則是產生數據。 「我們在落地過程中發現,一座城市特別想擁有一套類似於針對時空的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