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是綜合化學領域的世界頂級學術期刊,其中「Author Profile」專欄的推出,旨在對連續10年內在該期刊累計發表10篇以上原創性科研論著的優秀科學家表達關注。上海交大化工學院李新昊教授,自2012年以來,已經在該期刊發表10篇高水平學術論文。為此,該期刊於2019年1月14日在線發表「Author Profile」對李新昊教授進行了專欄介紹。
李新昊,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大-德國馬普協會國際夥伴小組組長。2009年於吉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9 ~2012年在德國馬普研究所膠體界面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洪堡學者),2013年加盟上海交通大學。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併入選了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和上海高校「東方學者」特聘教授。
近年來, 李新昊教授的學術工作主要致力於二維碳氮材料及金屬/碳氮莫特-肖特基催化材料在有機催化(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5194;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2697;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4857; J. Am. Chem. Soc. doi: 10.1021/jacs.8b08267; J. Am. Chem. Soc. 2017, 139, 811;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9178)、光催化(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11822)、電催化(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2563; Adv. Energy Mater. 2017, 7, 1602355;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6905)等催化領域中的應用,通過研究界面電子布局, 提出對提高金屬粒子催化活性的作用機理(Chem. Soc. Rev. 2013, 42, 6593)。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02/anie.20190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