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馬克君的一通亂寫
- 不完整末日求生手冊 -
點擊播放 GIF 0.0M
如果60秒後,一顆核彈會在你的城市中心爆炸,你會用這60秒做些什麼?
(長籲一口氣,還好我住在郊區)
波蘭的獨立遊戲公司Robot Gentleman將這個想法做成遊戲,然後拋給我們。這款於2015年上線的遊戲《60 Seconds!》,講述了50年代美蘇冷戰期間,一家人在核彈爆炸後躲在地下室的末日求生故事。
這個遊戲我沒買,因為看別人玩更有樂趣。
不過在為一家人的生存擔憂的同時,我一直在想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我會怎麼做?
思考表情包
在末日題材上,電影導演們的想像力是無窮的,自然災害、核戰爭、病毒感染……
每個毀滅類型都能找到精彩的電影,我搜集了一些,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下。
彗星撞地球系列
《天地大衝撞》
《世界末日》
外星人徵服地球系列
《世界盡頭》
《獨立日》
喪屍包圍地球系列
《生化危機》
《釜山行》
地球自毀系列
《2012》
《後天》
看了這麼多電影,總結出來的套路就是,地球即將毀滅,在這危急存亡的時刻,一個(群)人挺身而出,拯救地球,成為全人類的救星。
那麼末日來臨,作為普通的人民群眾,在等待被英雄們拯救的同時,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
雖然不是同一時間,但是同一個地球上,有這麼一群末日準備者(Doomsday Preppers),他們每天都在為末日後的生存做準備。
國家地理頻道曾經在2011年製作了一檔專訪末日準備者們的紀錄片。
這個群體成員的構成比想像中的還要廣泛,有退休在家的夫妻、在寫字樓裡工作的白領、網絡紅人……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為即將到來的末日/災難做準備,然後生存下來。
其中的一對夫婦讓我印象深刻,這對夫婦每周都會在自家製作末日儲備糧,他們目前準備了50000磅的糧食,足夠二人生活20年。剩餘的時間在自家後院練習射擊技巧,檢查房屋的牢固性,繼續把房子打造成一個無比堅固的堡壘。
▲夫妻二人用貨櫃自製的避難房屋
同時他們還會在周末召集親友一起進行大範圍的緊急撤離演習。
看了幾集後,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如果災難真的發生,他們會過得比我好得多得多。
▲竟然有8個人和我一起看
紀錄片一共12集,每集約40分鐘,在騰訊視頻和B站上搜索《末日生存者》可以免費觀看。
辛辛苦苦準備,但啥事也沒發生,豈不是白準備了?你要知道黑天鵝事件的一個特點就是具有意外性。
如果災難在發生前能被預知,可防可控,那也不能被稱之為災難了。
就像1992年前,居住在塞拉耶佛的市民們絕對想不到,自己會經歷現代戰爭史上最長的圍城戰役。
1992年波赫戰爭爆發,波士尼亞與黑塞哥維那首都塞拉耶佛被軍隊圍城1425天。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的著名導演哈·克爾瓦瓦茨就餓死在圍城中。
如果你玩過一款名為《這是我的戰爭》的遊戲,便更能體會圍城戰役的殘酷性,因為它就是基于波黑戰爭的事實改編。(提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不要用百度搜索波赫戰爭的圖片)
▲標示「狙擊手小巷」的路牌
市民們在家要忍飢挨餓,上街尋找食物則要警惕隱藏在暗處的狙擊手,在寒冷的冬天裡,不得不焚燒家具取暖,同時又因為缺乏藥物,一點小病就會導致喪命。
▲1993年收集樹木作為燃料的市民
Selco是波赫戰爭中的倖存者,他當時生活在波士尼亞的某南部城市,這座城市也被軍隊封鎖了一年。在戰爭結束後他接受了採訪,採訪內容也被整理到了某SHTF網站上(shit hit the fan的縮寫,直譯為屎撞風扇,比喻末世來臨時一團糟的事態)。
Selco在採訪中詳細地描述了自己生存的細節,以及在圍城中學到的生活經驗,同時列舉了在圍城時期相對重要的物資,我也給大家整理了一下。
食物和水:這個不用多說,多多益善。新鮮的水果蔬菜不易保存,所以保質期長的罐頭是優秀的物資。主食的話,大米比麵粉更好,因為製作時消耗的水更少。請務必保持水源的清潔,至少燒開了再喝,戰爭時期因為飲用了不乾淨的水而導致死亡的案例不少。
武器:防身的武器很有必要,因為混亂的社會裡沒有人是黑白的,只有灰色。
酒精:大量囤積,可以消毒也可以做燃料,消耗量巨大。
電池&打火機:一個一次性打火機可以換來一個罐頭,體積小易保存,在金融體系崩潰後,是以物易物的好玩意兒。
衛生用品:消毒劑、口罩、大量的衛生紙和衛生巾。
安慰劑:糖、香菸和咖啡。
此外還需要準備常見的藥品和大量的垃圾袋,最重要的是擁有一項技能,當醫療系統停止服務後,懂得如何輸液就成了一項熱門的「生意」。
Selco還強調,最好和親戚好友組隊生存,成群結隊比單槍匹馬要安全得多。
文章的最後,記者問道如果重新來過,會做哪些準備,Selco苦笑著說,他會帶著家人一起開車逃離那座城市。
▲戰爭後,被填上紅色樹脂的彈坑成為了塞拉耶佛玫瑰
看完文章的我一方面為戰爭中死去的無辜平民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則慶幸自己生在一個和平安定的國家,接著便拿出在收藏夾裡吃灰的《荒野求生》視頻從頭看了起來。
在構思這篇文章的期間,我還在豆瓣上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討論話題。
「我家的應急物資儲備方案」,已經被瀏覽了262萬次,大部分人都是在疫情之後才開始關注這個話題。
本土化的生存狂方案,但是和我之前搜集的資料相比,國內的物資儲備方案還是太過於樂觀了,不過也是應急用,有總比沒有好。
▲Costco推出的「末日套餐」,保質期25年
我來說下自己做了哪些準備。
我美汁汁地瀏覽完自己的這篇文章後,點擊收藏後並分享給朋友們,然後在第二天就忘記它。
這就是我們「馬來人」最愛做的事情。
「保持樂觀並活在當下,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如果災難真的來了,能不能活下來還不一定呢!」
「未雨綢繆才是正解,雖然不一定能活下來,但萬一倖存,有準備的人一定會比其他人過的更好一點。」
如果是你,你會選怎麼選擇呢?
—
下期見
細心的我還為你準備了這些
6款投影儀實測
6款行李箱實測
8款男士內褲實測
- FOLLOW ME -
馬來人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