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電磁輻射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2020-11-21 驅動之家

現代人的生活每天都暴露在各種人造電磁場中,那這樣的暴露對人有健康危害嗎?對孕婦會有影響嗎?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嗎?在上期節目中,我們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介紹詳細了解了什麼是電磁輻射,本期再來看看電磁輻射和健康的關係。

【健康效應的總結】

如果你暴露在了電磁場中會發生什麼?

暴露在電磁場之中並不是新的現象,然而,在20世紀,日益增長的用電需要,快速發展的新技術和社交方式的改變造就了越來越多的人造電磁場來源,環境中人造電磁場下的暴露量不斷增加。從電力的產生和傳輸、家用電器、工業設備到電信和廣播,無論家居還是工作,每個人都暴露在以複雜的方式混合的微弱的電場和微弱的磁場之中。

即使在外界沒有電場的情況下,我們人體內也會有作為正常身體功能的一部分的化學反應產生的很微弱的電流。比如,神經會以發送電脈衝的形式傳遞信號;大多數的生物化學反應,包括消化和大腦活動,都伴隨著帶電粒子的重新排布。心臟的電活動也是非常活躍的,醫生可以用心電圖來記錄下它們。

低頻的電場可以像影響由帶電微粒組成的其它物質一樣影響人體。當電場作用在導電材料上的時候,會影響表面的電荷分布。電場會使得電流從身體流向大地。

低頻的磁場可以在人體中感應出環流的電流。電流的強度取決於外界磁場的強度。如果電流足夠大,會產生對人體神經和肌肉的刺激,或者影響其它的生理過程。

電場和磁場都可以在人體中感應出電壓和電流,但是就算直接站在高壓電線的下方,身體中感應出的電流相比於可以產生電擊或者其他電效應的限值仍然是非常小的。

加熱是射頻電磁場的主要生理作用。在微波爐中,這一事實被用來加熱食物。人們平常接觸到的射頻電磁場的強度比可以產生明顯加熱效果的強度低得多。射頻電磁波的加熱效應是目前安全準則制定的主要依據。科學家也在研究長期暴露在可以加熱人體的臨界值以下產生效應的可能性。

到目前為止,低強度長時間暴露在射頻和工頻的電磁場下的負面健康影響並沒有確切證據,但是科學家也在積極地進一步研究這一領域。

一個流行的關於微波爐的謠言中說德國人都不用微波爐,但是從上面這張貿易統計圖來看,德國人是世界第三大微波爐進口國,排在美國和日本之後,而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微波爐出口國。

生物效應還是健康效應?健康風險是什麼?

生物效應是對環境中的刺激物或者改變做出的可以檢測到的反應。這些改變並不一定對你的身體健康有害,比如聽音樂,讀一本書,吃一個蘋果,打網球都會產生一系列的生物效應。但是這些活動中沒有一個會被懷疑導致健康效應。

人體具有複雜的機制來調整適應我們在環境中遇到的眾多變化的影響。不斷的改變組成了我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當然,身體不會對所有的生物效應都產生足夠的補償機制。長期作用於身體的不可逆性的改變有可能成為健康的風險。

有害的健康效應可以對暴露的人體或者後代的健康產生可以檢測到的傷害,而生物效應可能導致有害的健康效應,也可能不導致有害的健康效應。

對於超過一定強度的電磁場可以導致生物效應沒有爭議。對健康志願者的實驗顯示,短期暴露在環境中或者家中正常強度下的電磁場不會造成任何明顯的有害效應。在可能造成傷害的更高強度的電磁場中的暴露是被國家和國際安全準則嚴格限制的。目前爭議主要集中在長期的低強度暴露是否會引起生物效應和影響人類。

對於健康的廣泛擔憂

通過查看最近這些年的新聞頭條可以看到各個領域公眾最關注的話題是什麼。在過去二十多年間,無數的電磁場來源,包括電力線、微波爐、電腦和電視屏幕、安全檢查設備、雷達,以及最近的手機和手機基站,已經成為公眾對於健康關注的一個焦點。

國際電磁場項目

為了回應公眾日益增長的對於暴露在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的電磁場來源下可能產生的健康效應的擔憂,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6年啟動了這一大型的多學科的研究項目。國際電磁場項目整合了現有的知識和主要的國際、國家組織和科研機構可以利用的資源。

科學研究中的結論

在有關非電離性輻射的生物效應和醫學應用的領域,在過去30年中大約已經有25000篇論文發表。雖然部分人士認為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但是這一領域的科學知識廣度已經超過了大多數的化學物質。

根據最近一項對科學文獻的深入回顧,世界衛生組織做出結論,目前的證據不足以確認暴露在低強度下的電磁場會造成任何的健康後果,但是,對於生物效應認識上的一些分歧仍然存在,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對於健康的一般影響

一些社會公眾把眾多的症狀都歸結於家中低強度電磁場下的暴露。報告的症狀包括頭痛、焦慮、自殺和抑鬱、噁心、疲勞和性慾減退。

到目前為止,科學證據並不支持這些症狀與電磁場中的暴露有任何聯繫。至少這些健康問題中的一部分是由環境中噪音或者其他因素導致的,或者由於心理上對新技術的焦慮而產生的。

對於懷孕結果的影響

對於生活和工作環境中很多不同來源的電磁場下的暴露,比如電腦屏幕、充水床墊和電熱毯、射頻的電焊機、電療設備和雷達,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的組織都進行過評估。總的結果顯示,暴露在正常環境的電磁場強度下,不會增加自然流產、胎兒畸形、低出生體重、先天性疾病等不良結果的風險。

有少數的報告中,間接推測出的電磁場暴露與健康問題之間有關聯,像發現在電子行業工作的工人的子女有早熟和低出生體重的現象,但是這些結果沒有被科學界認為一定是電磁場輻射造成(要考慮到其它因素像接觸化學溶劑)。

白內障

在接觸高強度射頻和微波輻射的工人中,偶爾會有普通的眼部刺激和白內障的報告,但是動物的實驗結果並不支持在沒有達到加熱危險的電磁場強度下會產生這樣形式的眼部傷害。更沒有證據顯示這樣的效應會在大眾接觸到的電磁場強度下發生。(譯者註:大眾接觸到的電磁場強度比工人職業的強度低很多)

電磁場和癌症

儘管已經進行了很多研究,電磁場是否會對癌症的發生產生某些效應還是有很多的爭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電磁場對於癌症真的有一定的效應,那麼對於患癌風險的增加也是極其小的。目前的結果存在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但是對於成年人和兒童任何一種癌症都沒有發現風險的明顯增加。

一些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暴露在家中的極低頻磁場可以稍微增加兒童患白血病的風險,但是科學家普遍沒有下結論認為這些結果表明電磁場下的暴露和疾病之間有因果關係(由於研究中的一些缺陷和與電磁場暴露無關的因素)。某種程度上,結論可能是兩者之間沒有因果關係,因為動物實驗和實驗室的結果沒有顯示任何可以重複的效應,與電磁場可以導致癌症或者加速癌症進程的假設相吻合。在多個國家,大規模的研究都在進行之中,或許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電磁場的超敏感性和情緒低落

一些人士報告對於電場或者磁場具有超敏感性,他們詢問身體疼痛、頭痛、情緒低落、嗜睡、睡眠失調,甚至抽搐、癲癇發作是否可能與電磁場的暴露之間有某種聯繫。

幾乎沒有科學證據證明電磁場的超敏感性。最近斯堪地那維亞的研究證明這些人士在恰當控制的電磁場暴露實驗條件下沒有展示出同樣的反應,而且也沒有任何可以接受的生物機理來解釋超敏感性。

在這一題目上的研究比較困難,因為不僅僅是電磁場單獨的直接效應,各種其它的主觀反應會摻雜其中。關於這一題目更多的研究也在進行之中。

目前和未來研究的重點

目前很多的工作是面向電磁場和癌症之間的關係。尋找工頻電磁場可能的致癌效應的研究在進行之中,儘管相比於九十年代後期的時候少了一些。

使用手機的長期健康效應是另一個目前廣泛進行的研究題目。目前沒有發現暴露在低強度的射頻電磁場中會有明顯的有害效應。然而,面對公眾對於手機安全的擔憂,未來的研究主要針對在低強度的射頻電磁場中不明顯的有害效應是否會發生。

【要點總結】

1、環境中很多的因素都可以造成生物效應,但生物效應不等同於健康威脅,需要專門的研究來鑑別和衡量健康的威脅。

2、在低頻率下,外部的電場和磁場會在身體內感應出微弱的環流電流。在幾乎所有的正常環境條件下,身體內的感應電流的強度小到不會產生任何明顯的效應。

3、射頻電磁場的主要效應是加熱人體組織。

4、毫無疑問,高強度電磁場下即使短期暴露,也會對健康有害,但目前大眾擔憂的可以導致劇烈的生理反應的電磁場強度下的暴露,主要集中在低於對身體產生長期影響的標準。

5、公眾對於低強度電磁場可能風險的擔憂,世界衛生組織啟動了「國際電磁場項目」來提供科學客觀的回答。

6、儘管有廣泛的研究,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可以確認低強度電磁場下的暴露對健康造成影響。

7、國際研究的重點是探索工頻和射頻的電磁場與癌症之間可能的聯繫。

 

相關焦點

  • 電磁輻射是什麼?對生活有多大影響?
    把它引用到電磁場環境健康領域,很容易導致公眾誤解,把它與「核輻射」的高風險相聯繫。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從數Hz到數百GHz的不同頻率的電磁源,對生物體的作用是不同的,絕不能混為一談。電磁環境曝露對生物體產生什麼影響,決定於電磁源的波長(頻率)及其能量的大小,只有超過人體補償機制的生物作用才會對健康造成有害影響。
  • 世界衛生組織: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有多強?
    在當前流行的謠言當中,關於輻射的話題佔了很大一部分,而很多輻射相關的謠言,都是源於對電磁場以及非電離輻射的相關概念不了解,由此我們翻譯整理了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電磁場的內容,幫助大家了解電磁場與非電離輻射。這是第四篇,羅列了家中常見電器的電磁輻射強度以及他們是否安全。
  • 世界衛生組織:電磁輻射研究的新進展
    一個記者在選取和報導新聞的時候要受到很多非技術因素的影響,比如記者和記者間要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競爭,不同的報紙和雜誌之間要為發行量進行競爭。與儘可能多的人有密切聯繫而且新奇、聳人聽聞的新聞標題可以達到上面的這些目標——壞消息可以成為更大的新聞,也是我們經常能聽到的唯一新聞。大量反映電磁場無害的研究結果幾乎很少被報導。
  • WHO告訴你,電磁輻射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現代人的生活每天都暴露在各種人造電磁場中,這樣的暴露對人有健康危害嗎?對孕婦會有影響嗎?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嗎?而很多輻射相關的謠言,都是源於對電磁場以及非電離輻射的相關概念不了解。來看一下世界衛生組織的總結吧。
  • 世界衛生組織告訴你:什麼是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是什麼?手機、微波爐、電吹風、Wi-Fi的輻射對孕婦有害嗎?總是聽到生活中有各種輻射,手機、電腦、電吹風、無線路由器等等。這些「輻射」到底是怎麼產生的?這些「輻射」與「核輻射」是一樣的嗎?事實上,在很多流傳甚廣的謠言中,關於輻射的話題佔了很大一部分,而其中很多有關輻射誤會,都是源於對電磁場以及非電離輻射的相關概念不了解。
  • 防範電磁輻射汙染保障人民群眾健康
    今天是世界電信日,我們編集了一些有關防範電磁輻射汙染的小常識,供大家參考。一、電磁場對健康有沒有危害1、電磁場從哪裡來電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生活環境中電磁場的來源可分為天然電磁場和人工電磁場兩類。天然電磁場指的是自然中產生的電磁場。
  • 輸變電工程有「電磁輻射」會危害健康嗎?專家權威解讀
    實際上,輸電線路、變電站根本不會產生「電磁輻射」,而是產生一種被稱為極低頻電磁場(輸變電設施的工作頻率為50Hz)或者叫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的感應電場、感應磁場,因其波長非常長,所以不會像電磁輻射被人體直接吸收,但會在人體裡感應出電流來,這個感應電流需要控制。  變電站的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有多大?
  • 輸變電工程有「電磁輻射」嗎?危害健康嗎? 來看專家權威解讀
    不少居民「談站色變」,擔心電磁輻射,不願意在家門口建設變電站,導致變電站建設嚴重滯後從而造成用電緊張。那麼變電站、輸電線路到底會不會對附近居民產生「電磁輻射」?會危害身體健康嗎?為此,原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新村老師,為大家進行權威解讀。 ?輸電線路和變電站會對周圍居民產生「電磁輻射」嗎? 輻射是一種物理現象,分為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 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影響大嗎?
    三、什麼是衛星地面站?其功能是什麼? 答:任何一條衛星通信線路都包括發端和收端地面站、上行和下行線路以及通信衛星轉發器。地面站的基本作用是向衛星發射信號,同時接收由其它地面站經衛星轉發來的信號。各種用途的地面站略有差異,但基本設施相同。
  • 變電站到底有沒有「電磁輻射」?
    「變電站有電磁輻射,會影響身體健康!」好像成了「常識」。 今天,給小夥伴們,發出「電磁輻射」靈魂三連問:電磁輻射到底是什麼?電磁輻射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嗎?那輸變電設備有沒有電磁輻射呢?答不上來吧?現在給大家揭秘電磁輻射的真相! 首先,什麼是電磁輻射?
  • 智慧型手機電磁輻射或影響健康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智慧型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所具有的電磁輻射會被人體組織吸收,並可能對人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SM診所神經內科醫生瑪麗亞·伊格納託娃向Prime經濟新聞社表示,為什麼睡覺時把電子產品放在身旁很危險,以及那些一分鐘不能離開智慧型手機的人會出現哪些健康問題。
  • 電磁輻射威脅生命?機箱要時尚還是健康
    日常生活中的電磁頻譜(圖片源自世界衛生組織)  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結論為,「目前的證據不足以確認暴露在低強度下的電磁場會造成任何的健康後果。  不過,電磁屏蔽不僅僅要考慮用戶,還需要考慮到精密儀器的運作,電磁波對不同設備有不同的影響,對於貴重的設備來說也需要電磁屏蔽進行防護。
  • 電磁輻射究竟有多可怕
    近年來,國內外媒體對電磁輻射有害的報導一直未斷:義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專家認為病因是受到嚴重的電磁汙染;美國一癌症醫療基金會對一些遭電磁輻射損傷的病人抽樣化驗,結果表明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細胞生長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有35萬為缺陷兒,其中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影響因素之一。
  •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城市應具備五種特徵
    報告指出,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城市應具備以下五種特徵,即以健康城市計劃為基礎,堅持全面健康理念和健康促進原則;良好的行動方案;監測、研究良好健康城市對城市與健康的影響;向結盟或有興趣城市介紹經驗;城市間能相互支持、學習、合作。可以說,健康城市不僅注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更加重視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
  • 看看電磁輻射的危害有多大?
    近幾年來,公眾移動通信基站因其發散電磁輻射,加之一些不夠準確的報導,屢受質疑。面對這些無言矗立的基站,人們不禁要問:移動通信基站,除保障公眾通信外,是否還危害大眾身體健康? 隨著3G網絡建設的大規模推進,再次引出了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話題。 一 .電磁輻射是什麼?電磁輻射一定會危及人體健康?
  •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消息解讀
    ●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手機電波定義為第三類--可能致癌物,因為手機的使用和惡性腦瘤膠質瘤、良性腦瘤聽神經瘤之間有聯繫。手機真有這麼大危害嗎?小編邀請到昆明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副主任楊海洋主任來解答疑問。什麼是腦膠質瘤?膠質瘤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45%-50%。
  • 蜂窩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對人體影響的探討
    基於人體安全考慮,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美國國家標準機構(ANSI/IEEE)等組織提出了電磁輻射對人體影響的安全標準。我國也頒布了相應的標準,對電磁輻射程度制定了嚴格的法規。本文根據個人在蜂窩基站電磁場輻射的監測工作中積累的實際經驗,對電磁場輻射對人體組織的影響和安全問題進行探討。
  • 專家闢謠高壓電線「電磁輻射」危害健康
    高壓電線產生電磁輻射會危害人體健康?這樣的消息已流傳許久,傳言甚至列出高壓線對人體產生的幾大危害,會造成兒童白血病,誘發癌症,影響生殖系統等。事實真相究竟為何?記者經現場檢測證實事實並非如此,專家稱居民可以安心居住,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 電磁輻射汙染,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
    我們利用電磁輻射來發展無線電廣播、電視、微波通信、電療等電磁設備,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享受和便利,但當其能量或強度超過國家規定的電磁環境質量標準時,就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我們所說的電磁輻射,通常包括射頻電磁輻射和工頻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六種危害。一是它極可能是造成兒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 電磁輻射在安全範圍內不損健康
    □ 本報記者 羅 兵  「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是有區別的,我反對將輻射妖魔化。輻射處處存在,並非如人們所想的恐怖,只要對輻射有正確的認知,做好基本的防範,就可以保證免除輻射的威脅。」北京大學教授田德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