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是什麼?對生活有多大影響?

2020-11-21 溫州新聞網

    (記者 嚴敏)12月15日下午,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教授級高工楊新村,浙江省核學會的教授級高工趙明華,與四位快報的讀者一起探討了關於電磁輻射的知識,並解答了熱線徵集的問題。

    因為座談會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還沒正式開始,讀者就迫不及待地向專家提問了。「醫療診斷X射線輻射對人有害嗎?」、「電腦對人輻射厲害嗎?」、「小區旁邊有個變壓器,對人有電磁輻射嗎?」……

    「慢慢來,還是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 「電磁輻射」這個模糊概念存在的問題吧」,楊新村教授說。

     「電磁輻射」原是電磁兼容專業領域中的一個基本術語,指的是能量以電磁波形式向空間發射與傳播的現象。把它引用到電磁場環境健康領域,很容易導致公眾誤解,把它與「核輻射」的高風險相聯繫。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從數Hz到數百GHz的不同頻率的電磁源,對生物體的作用是不同的,絕不能混為一談。電磁環境曝露對生物體產生什麼影響,決定於電磁源的波長(頻率)及其能量的大小,只有超過人體補償機制的生物作用才會對健康造成有害影響。

    我們知道,「電離輻射(核輻射)」是極高頻的電磁波(X射線、γ射線、真空紫外線等)。它的每個光子能量高到足以斷開細胞遺傳物質分子的DNA化學鍵,並形成確定的健康危害。當然,自然環境中存在的或為醫療、診斷等目的,接受微量的核輻射也是可以有條件地接受的。

    「非電離輻射」則是電磁頻譜中頻率和能量較低的頻段部分,其每個光子的能量小於12eV,波長大於100納米。不論「非電離輻射」的強度有多高,都不可能在生物系統中引起電離化。按頻率自高至低,包括紫外線、可見光波、紅外線波、微波、移動通信、廣播電視、中頻波、以及300Hz以下的極低頻場。其中,輸變電線路及用電設備在周圍空間產生的50Hz電力頻率的極低頻場,因為頻率太低、波長太長(一個波就長達6000km),不可能以電磁波形式,向周圍形成有效的電磁能量輻射,在環境中表現為可獨立存在的電場與磁場,它對人體的相互作用也只是通過電場、磁場分別作用,在體內感應電流或電場,不會像無線電頻率那樣,直接以波形式穿透,在體內組織中產生發熱效應。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地在其官方文件中指出:沒有一個綜合評估已表明,低於國際導則限值的電磁場曝露水平,會具有有害的健康影響。它同時指出:較低頻率的電磁波通常應稱為「電磁場」,只有非常高頻率的電磁波才可稱為「電磁輻射」。

    因此籠統地宣傳「電磁輻射」,並不作區分地憑空渲染「幾大危害」,事實上已嚴重地誤導公眾,並導致公眾對應用電力與通信技術的擔憂。

    李振光:我感覺居民區裡的變壓器離家太近,離我們家最近的只有30米,很想了解這有關係嗎?

    楊新村教授:小區內安裝的變壓器、隨處可見的輸電線路以及各類變電站等的建設,都必須遵循國家有關設計與環境評價的技術與管理標準,國內長期實踐表明,只要符合標準的限值(通常限值本身已含有足夠的安全係數,而周圍實際的電場與磁場水平要比限值又低1~2個數量級),完全不需要擔心對健康是否安全。

    讀者來電問:我國的電磁場標準能夠有效保護公眾健康嗎?

    楊新村教授:我請媒體向公眾傳遞一個重要信息,即:世界衛生組織於2006年已經正式發布了關於電磁場曝露標準的官方文件(題名為《制定以健康為基礎的電磁場標準框架》。在該文件中,世界衛生組織對各成員國發出了:「強烈推薦採納國際標準(包括曝露標準和排放標準)」 的要求。WHO在這個官方出版物中推薦的曝露標準是它正式批准的「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1998)導則」。 其中針對公眾的電場和磁場允許曝露限值分別為:電場強度5千伏/米,磁場強度為100μT。此國際標準對人體曝露已有足夠的安全因子。

    把我國現行的電磁場環境評價標準(電場強度4千伏/米,磁場強度100μT)與上述兩個標準的限值進行對照,可以明顯看出,我國現行標準的各項限值指標都是嚴於或等同於上述國際標準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憂我國電磁場標準對公眾健康是否安全。

 

    勞動路湧金花園的魏女士問:我們小區就有個手機發射塔,離小區最近的房子也就20米左右。我想想手機有很大輻射嘛,那手機發射塔的輻射就更大了,它要負責收集手機的信號,肯定有很多的電磁波的。我就想請你們幫忙了解一下在小區建發射塔的話對人體到底有沒有輻射的,輻射大不大。

    趙明華教授:手機發射塔是兩部分組成的,基站的設備加上發射天線,一般都是裝在房頂上面。手機基站的發射功率只有3瓦,覆蓋範圍就是500米左右,天線是朝四周發射電磁波的。電磁波的強度跟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一般天線比較高在空中30米之外電磁波的強度就低於國家標準的(5.4v/m),電磁波到達居民房時強度已大大降低,而手機接受電磁波的靈敏度很高,足以維持通話需求。基站的設立均需要通過環境影響評價,故公眾不必擔心。

    有些頂樓的居民說基站建在房頂對自己的影響最大,其實,電磁波對房頂部位的影響是很小的。為什麼這麼說,發射天線為了達到最大的覆蓋範圍,都是以一定傾斜角度向四周方向發射電磁波,不會對著房頂發射的,這樣不是將有用的電磁波白白損耗了嗎?另外,電磁輻射的穿透力也是很弱的,經過房頂建材的屏蔽後,基本上與背景水平差不多,樓頂建有發射天線的居民不需要恐慌。我們曾經做過一個電磁波強度的比較測試,同樣的地方,只要在樹底下測,數值就低很多。連樹葉都擋得住,更何況房頂上有12釐米厚的混凝土,就更不用擔心了。

    李振光:我看到有流行病學研究說,每天使用電腦超過4小時,新生兒失聰的患病率明顯增高,有這麼一回事嗎?

    楊新村教授:這種說法是不值得採信的,世界衛生組織都沒有與上述"研究"相似的官方結論。但是,這位讀者提到的這類片面報導,是很值得關注的,它反映了國內目前涉及公眾健康的環境衛生信息的嚴重不均衡。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流行病學的研究,講到針對某一疾病的病例對照研究,單就本身而言,似乎很直觀、很有說服力,實際上引申出來的結論是錯誤的。

    按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對一種行為(物劑)健康風險的評估,必須綜合流行病學、實驗室研究、動物研究、細胞研究等結果,按嚴格的評估準則才能作出。一個單一的流行病學研究是不能下這樣的結論。因此,上述報導是不值得輕信的。

    陳華:家裡的家電都比較多,微波爐、電視機、電冰箱哪個都不能少,特別是節假日,電視機一天開到晚,但心裡又不放心,擔心有輻射。想問問哪些家用電器最容易產生電磁輻射,一般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才是安全的。

    趙明華教授:電視機、微波爐等都會產生電磁輻射,但是強度非常低。譬如微波爐,本身就做好屏蔽的,但如果質量不好,可能有小部分會從門縫中洩漏出來。你一天看微波爐的時間有多少,可能是5秒或10秒,那這有什麼關係呢。只要電磁輻射水平低於標準就是安全的。

    楊新村教授補充:微波爐的微波頻率約為2.5GHz。同時,其周圍還存在磁通密度不超過幾十µT的50Hz低頻磁場,其數值很小,且在幾十釐米內快速衰減到極小。

    金佳悅:我整天對著電腦工作的,看股票漲跌,辦公室裡有20多臺電腦,相當於一個平方米一臺,而且我前面上下兩排都是顯示器,這有影響麼。還有,為了防輻射,我們把主機全部用木盒子套起來了,這樣的話有用麼?我聽人說鍵盤的輻射也很大的,顯示屏、主機、鍵盤、滑鼠,到底是哪個輻射大?

    趙明華教授:電腦的電磁輻射主要由主機和顯示屏產生。有人曾在學校的電腦室裡測試過電磁輻射,也是不高的,離電腦屏幕30cm,高頻電場強度最大為1.3v/m(包括環境背景值),與國家標準比還是很小的,因此不必擔心。用木盒將主機罩起來是沒有必要的。那為什麼在電腦房裡待久了有些人會出現頭暈、眼乾等不舒服的症狀呢?可能與環境空氣混濁、注意力高度集中、用眼過度等因素有關。

    何穎:我是做財務工作的,辦公室裡都是複印機、電腦,我準備懷孕,這會對我有影響麼。現在賣的孕婦用的防輻射服有用麼,我知道說有一種檢測防輻射服效果好不好的辦法,把手機放在衣服袋裡或者用衣服包起來,接收不到信號就是好的,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趙明華教授: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防輻射孕婦服質量的相關標準,在織物中摻入金屬絲或碳纖維,就會對電磁場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在你的辦公室中電磁輻射本來就不大,是否要穿防輻射的孕婦服,只能由你自己決定了。7-8年前,當時盛行在電腦屏幕前裝一塊防輻射屏,材質為碳纖維或特種玻璃,你看現在還有誰在用?

    楊新村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官方文件不推薦使用孕婦服,除了沒有與效果相關的質量檢驗標準以外,可能更主要的是WHO認為現有的公眾曝露標準對孕婦是足夠安全的。

 

    顧先生:我的電瓶車經常要充電,電瓶是大功率的,有四個電池,只要放在電視機旁邊,電視機的雪花就很厲害,長此以往對人的身體有沒有危害的。甚至連打蚊子的電子拍,打蚊子的時候電視上也會有雪花,這應該沒問題吧。

    楊新村教授:電視機的雪花是由高頻電磁場幹擾引起的,低頻磁場也會對電視機偏轉線圈產生幹擾、引起掃描不穩定,影響收視。它本身與健康影響或危害不相干。有一致的數據表明,採用常規CRT顯示器的電視機在1µT的低頻磁場幹擾下,就會產生掃描不穩定現象。換用液晶顯示器即沒有這個問題。

 

    連結:有關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

    "沒有一致的證據表明,暴露到我們生活環境中所經歷的極低頻電場、磁場,會對生物體的分子(包括DNA)引起直接的傷害。迄今為止進行的動物實驗結果提示,極低頻場並不始發或促進癌症"。(WHO. Fact Sheet No. 263 極低頻場和癌症,2001.10)

    沒有一個重要的委員會已經得出低水平的場確實存在危害性的結論(WHO Fact Sheet,警戒性政策,2000.3)

    在輸電線和配電線周圍的極低頻場水平並不考慮為對健康有危險(WHO Fact Sheet No.205,極低頻場,1998.11)

 

    自然界存在的「天然」電場、磁場、電磁場以及放射性現象

    趙明華教授回答說:宇宙空間廣泛存在由太陽及放射性物質產生的輻射,空間電磁波主要來源於天然電磁場源和人工電磁場源。天然電磁場源主要包括:來自宇宙空間的電磁噪聲、太陽系的電磁騷擾等。人工電磁場源主要包括:雷達、電視廣播發送機、信息技術設備、醫療設備等。此外,輸變電設備和高壓輸電線路、家用電器、電動工具會在其周圍產生工頻電場與磁場,從性質上講,它們有別於電磁輻射。由此可知,電場、磁場、電磁場以及放射性現象無處不在,而且在人類發明電之前,地球上就已經存在。因此,公眾不必畏懼,主要應注意電場、磁場、電磁場以及放射性的強度。如果周圍環境中電磁場或電場、磁場強度低於國家標準,則對健康來說就是安全的。

相關焦點

  • 看看電磁輻射的危害有多大?
    在資訊時代的今天,行動電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人問你能否不使用手機時,相信你會不假思索地給出否定的回答;如果又有人問你是否同意將移動基站安裝在你的房頂或住宅附近時,你的答案又是什麼呢?是擔心、憂慮還是拒絕、抵制? 現代移動通信帶來的便捷和樂趣隨處可見:打電話、發簡訊、瀏覽新聞、搜索資料等等。
  • 電磁輻射汙染,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
    ,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我們利用電磁輻射來發展無線電廣播、電視、微波通信、電療等電磁設備,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享受和便利,但當其能量或強度超過國家規定的電磁環境質量標準時,就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我們所說的電磁輻射,通常包括射頻電磁輻射和工頻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六種危害。一是它極可能是造成兒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 揭秘電磁輻射:手機基站輻射究竟有多大
    在移動通信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越來越離不開手機的人們也紛紛發出疑問:手機的電磁輻射到底有多大,通信基站的輻射又有多少,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嗎?首先,我們來看看手機、基站是怎麼產生電磁輻射的。據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SRTC)副總工劉曉勇介紹,人們通常所說的「手機、基站輻射」,是指手機或基站在使用時會傳送電磁波,而這些電磁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
  • 電子產品、手機基站的電磁輻射,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科技水平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步入了我們的生活,不少相關的危害傳聞也隨之流傳,其中最深入人心的當屬「電磁輻射」。很多人一提到「輻射」這兩個字,第一反應就是害怕:路由器WiFi 有輻射、電腦有輻射、手機有輻射、基站有輻射……最近,這個集合了3大運營商和鐵塔的公示讓這個話題再次火了起來:最近成都一小區內手機信號突然減弱甚至消失。原來因該小區手機信號較弱,運營商在小區安裝信號設備時被部分業主以有輻射為由拒絕安裝,很多線纜被剪。3天後,電信、聯通、移動及鐵塔公司聯合公示:關停小區通訊設備。
  • 生活中的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與電離輻射電磁輻射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很常見,電磁輻射即電磁能量以電磁波形式或者光量子形式發射或洩漏到空間的現象
  • 揭秘電磁輻射:手機基站輻射究竟有多大[圖]
    在移動通信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越來越離不開手機的人們也紛紛發出疑問:手機的電磁輻射到底有多大,通信基站的輻射又有多少,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手機、基站是怎麼產生電磁輻射的。
  • 電磁輻射究竟有多可怕
    近年來,國內外媒體對電磁輻射有害的報導一直未斷:義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專家認為病因是受到嚴重的電磁汙染;美國一癌症醫療基金會對一些遭電磁輻射損傷的病人抽樣化驗,結果表明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細胞生長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有35萬為缺陷兒,其中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影響因素之一。
  • 家用電器的輻射強度有多大?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原標題:家用電器的輻射強度有多大?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從手機到電腦,從熱水器到空氣淨化器,以及我們周圍的各種基站,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會產生電磁輻射的儀器和設備。那麼,這些家用電器產生的電磁輻射到底有多強?它對我們的身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呢?
  • 5G電磁輻射?強度低於太陽光!
    但同時也有另外一些聲音,質疑5G是否會帶來更強的電磁輻射,進而對人們的身體帶來損害。為了消除人們的疑慮,讓我們來看看5G基站的輻射具體會給健康帶來什麼影響。  電離輻射還是非電離輻射?這是問題的關鍵  從科學定義的角度看,輻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動的型態傳送。輻射的能量從輻射源向所有方向放射。
  •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什麼危害?官方回應在這裡
    其中提到電磁輻射問題來看官方回應怎麼說我國執行的《電磁環境控制限值》標準較國際推薦限值更為嚴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年來,不斷有居民投訴遭受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什麼危害?我國的電磁輻射環境質量如何?江光: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電磁設施包括通信基站、輸電線路、變電站等越來越多。這些設施一方面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幫助,同時引起公眾對其環境影響的關注。電磁輻射雖然也叫輻射,但是跟常規意義上的輻射不是一個概念。輻射分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另一種是電磁輻射。
  • 電磁輻射的危害很大嗎?
    圖片來源:pixabay電磁輻射無時無刻不圍繞著我們,這就是現代生活,方便,快捷,而又充滿樂趣。但是,伴隨著無處不在的電磁輻射,這個問題也常常被提及: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的健康有負面影響呢?要想知道問題的答案,我們要知道電磁輻射,到底是什麼?電磁輻射又稱作電磁波,在你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裡,有很多可愛的帶電粒子,它們活潑好動,帶著能量到處跑。在跑動的過程中,因為粒子有加速度,所以它們可能會以波的形式產生電磁場,這就是電磁波。可以說,電磁波就是由帶電粒子的運動產生的,這些波能穿過空氣和其他物質,也能穿過真空。
  • 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影響大嗎?
    三、什麼是衛星地面站?其功能是什麼? 答:任何一條衛星通信線路都包括發端和收端地面站、上行和下行線路以及通信衛星轉發器。地面站的基本作用是向衛星發射信號,同時接收由其它地面站經衛星轉發來的信號。各種用途的地面站略有差異,但基本設施相同。
  • 解讀電磁輻射對生物體三個方面的影響
    打開APP 解讀電磁輻射對生物體三個方面的影響 發表於 2017-12-02 11:20:54 要說遠離輻射,我們首先得知道輻射是什麼——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稱為輻射。物體通過輻射所放出的能量,稱為輻射能,簡稱輻射。 但是,輻射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大到太陽,小到手機,可以說想要完全遠離輻射的可能性為零。
  • 連香蕉都有輻射,那手機的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
    雖然說手機在中國已經完全普及了,但是手機的使用問題卻是一直備受爭議,因為很多人都認為手機的輻射對人類的影響很大。而且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把手機放在枕邊睡覺方便接受信息,手機基站的擺放也是人們長久有爭論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手機輻射對人類影響到底有多大。輻射到底是什麼,什麼東西會有輻射?
  • 5G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危害嗎?
    5G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危害嗎?國外公開資料顯示,電磁輻射已成為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致病源之一,在電磁波磁場中,白血病發病為正常環境中的2.93倍,肌肉腫瘤發病為正常環境中的3.26倍。 然而,儘管如此,我們也沒有必要談「輻射」色變,事實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電磁輻射的世界,無論是我們每天工作生活使用的手機電腦,還是我們所處的大自然環境,就連我們每個人本身都是一個電磁輻射源。
  • 生活中的輻射究竟有多大? 專家: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
    正常工作環境 電離輻射對人體無影響  隨後,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站長鄧曉欽介紹到:「醫院的CT機、胸透設備、和其它X光機,在開機狀態下都會產生電離輻射。這些電離設備在正常工作環境中,均按國家要求及相關標準做好了輻射安全防護,其外環境電離輻射劑量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 基站周圍人們可到達區域電磁輻射有多大?省通信管理局:小於手機輻射
    新聞追蹤《悄悄地小區樓頂裝了通信基站》  基站周圍人們可到達區域電磁輻射如何?該工作人員介紹,基站周圍人們通常可到達區域的電磁輻射水平還不到電磁爐輻射的十分之一,也遠小於手機、電吹風等的輻射。  據了解,電磁輻射,是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通過空間傳播的現象。我們生活的空間充滿電磁波,包括太陽光也是電磁波,可以說,輻射是不可避免的。
  • 5G電磁輻射?強度竟然低於太陽光!
    但同時也有另外一些聲音,質疑5G是否會帶來更強的電磁輻射,進而對人們的身體帶來損害。為了消除人們的疑慮,讓我們來看看5G基站的輻射具體會給健康帶來什麼影響。電離輻射還是非電離輻射?5G基站輻射到底有多大?
  • 世界衛生組織:電磁輻射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現代人的生活每天都暴露在各種人造電磁場中,那這樣的暴露對人有健康危害嗎?對孕婦會有影響嗎?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嗎?在上期節目中,我們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介紹詳細了解了什麼是電磁輻射,本期再來看看電磁輻射和健康的關係。【健康效應的總結】如果你暴露在了電磁場中會發生什麼?
  • 輸變電工程有「電磁輻射」會危害健康嗎?專家權威解讀
    不少居民「談站色變」,擔心電磁輻射,不願意在家門口建設變電站,這就導致變電站建設嚴重滯後,從而造成用電緊張。那麼變電站、輸電線路到底會不會對附近居民產生「電磁輻射」?會不會危害身體健康?為此,我們採訪了原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新村老師,為大家進行權威解讀。  輸電線路和變電站會產生「電磁輻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