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電磁輻射無時無刻不圍繞著我們,這就是現代生活,方便,快捷,而又充滿樂趣。但是,伴隨著無處不在的電磁輻射,這個問題也常常被提及: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的健康有負面影響呢?
要想知道問題的答案,我們要知道電磁輻射,到底是什麼?
電磁輻射又稱作電磁波,在你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裡,有很多可愛的帶電粒子,它們活潑好動,帶著能量到處跑。在跑動的過程中,因為粒子有加速度,所以它們可能會以波的形式產生電磁場,這就是電磁波。可以說,電磁波就是由帶電粒子的運動產生的,這些波能穿過空氣和其他物質,也能穿過真空。
你可能經常聽見媽媽、老師這樣說,「離電視遠一點!有輻射!」、「不要玩手機了,手機輻射對你的健康不好!」,電視新聞裡也會播送這樣的提醒,「準備去日本旅遊的中國公民,這幾個核輻射災區不要去……」總之,輻射這個詞,聽起來很危險,不過,輻射的真正意思,在很大程度上被曲解誇大了,它其實只是「向四周發散」的意思,所以,電磁波才被稱為電磁輻射,因為它們是從帶電粒子中「輻射」出來的。
在電磁波譜中,根據波長從長到短可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不同的電磁波有著不同的輻射方式,而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大部分電磁波輻射強度並不大。但也別相信所有電磁波都是「善良」的,像後面的這些短波——紫外線,X光和伽馬射線,它們的輻射可是相當危險的!這些波厲害到能將電子從原子中「扯」出來,所以說,不要沒做好任何防護就在太陽下暴曬,烈日中的紫外線會把皮膚曬傷;醫院的CT檢查中用到的X射線也會給你身體裡的細胞帶來輕微的傷害,所以醫生也不會讓你頻繁地做類似的檢查。
是不是開始擔心「輻射」了?不用太擔心,這些情況我們遇到的並不多,也可以做好防護。實際上,波譜中的其他成員,那些從電器或太陽等地方發出來的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和可見光才是日常生活的主流,正常情況下,它們的波長比較長,所以它們的輻射對人體並沒有多大影響。況且,我們舒適便捷的現代生活也有電器很大的功勞哦!路由器提供了Wi-Fi信號;遙控器讓我們隨心切換好看的節目;微波爐溫暖了冷掉的食物;心電圖描繪了神秘的心跳……
別忘了,照亮世界的光也是一類電磁波!你是不是突然意識到,原來在無形之中,我們的確是生活在各種電磁波中啊!當工業時代剛開啟時,電磁輻射有害健康的質疑聲紛至沓來。不過,對於「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的健康有負面影響」這個問題,並沒有簡單的「是」或者「不是」的答案。世衛組織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對於人們擔心電磁波會帶來的頭痛、焦慮、自殺、抑鬱、噁心、疲勞,甚至癌症、過敏和孕婦流產等問題,實際上,幾乎沒有科學證據能證明,暴露於日常生活水平的電磁輻射,會增加人們患這些症狀或疾病的風險。
儘管如此,小朋友們還是要注意,千萬別以為,這意味著你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玩手機,看電視了!即使電磁輻射沒有大人們擔心的那麼危險,長時間盯著屏幕,也會給你的眼睛增加負擔,讓你戴上厚厚的眼鏡哦。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ectromagnetic_radiation_and_health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BB%E7%A3%81%E8%BC%BB%E5%B0%84
https://www.who.int/peh-emf/about/WhatisEMF/en/index1.html
作者:董依明
審稿:張軒中(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物理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