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基站電磁輻射可怕嗎?看了這篇...

2020-12-06 澎湃新聞

本文原標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基站電磁輻射可怕嗎?看了這篇新聞您就一清二楚了》

核心提示

現代社會,用手機打電話、玩遊戲、上微信、聊QQ等都要用到網絡信號,而信號則是來自於通信基站。由於很多群眾缺乏對專業知識的了解,總會擔心基站輻射會影響健康。但沒了基站,手機之間就無法通話,也就不能微信聊天、不能訂餐、不能生活繳費、不能網購……

根據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我區通信基站輻射環境汙染投訴達5起,接近2018年全年投訴量。隨著公眾對環境質量的高度關注,城市通信基站建設引發的群眾投訴案件日益增長。基站電磁汙染有那麼可怕嗎?它究竟離群眾有多遠?

【群眾直問】

「基站電磁輻射可怕嗎?」

「幼兒園距離通信基站不遠,家長們擔心基站會對孩子們的健康造成影響。」5月10日,在銀川市金鳳區領世湖城幼兒園裡,寧夏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監測人員拓守脘和楊雯對幼兒園進行回訪復檢。「此基站周圍幼兒活動區域電場強度值在0.83-1.32伏/米,遠低於國家標準12伏/米的限值要求。」拓守脘將監測結果告訴了幼兒園相關負責人。據了解,2018年,領世湖城幼兒園的部分幼兒家長代表撥打12369投訴,稱擔心基站會產生輻射危害孩子和周邊居民的健康。電磁輻射監測人員就帶著電磁檢測儀器,在現場分多個點位為家長們做監測。

「國家對這種共址基站的電場強度規定標準限值小於12伏/米,比歐盟、美、日的標準還要嚴格得多,而且通常基站周圍的電場強度較小,往往不足國家標準限值的十分之一,大家可以完全放心。」寧夏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高級工程師侯林榮告訴記者,公眾對通信基站認知的匱乏是產生基站輻射恐懼的根源。甚至有一些基站尚未建立起來,周邊居民就會產生恐慌,認為已經接受到了電磁輻射。

吳忠市利通區秦水嘉苑小區10號樓頂也豎起了基站,十餘位居民聯名請輻射監測人員現場監測,查證基站輻射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專業人士對該小區樓前、樓後、樓頂、居民家等10餘個點位進行監測後,發現監測值均遠低於國家限值。

「大家不要對基站有恐慌,電磁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生活中,電視、電腦、手機與移動通信基站同樣都有電磁輻射,但它與科學確切證明對人體有害的伽馬射線、中子射線等電離輻射區別很大。」侯林榮告訴記者,到目前沒有任何有效的證據證明,符合國家強制標準的手機和基站電磁輻射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圖為通信基站

【專家演示】

手機輻射大於基站輻射

「其實,基站與人之間距離較遠,基站電磁輻射會隨著傳輸距離增大而減弱。而人與手機是近距離接觸,因此手機輻射對人的影響比基站要大得多。」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每處理一起基站電磁輻射投訴,專業人員都會給群眾做一個固定的演示試驗,那就是手機電磁輻射。

在領世湖城幼兒園內,監測人員拓守脘拿出手機對準電磁監測儀器,撥通電話。在接通電話的瞬間,記者看到監測值明顯升高,從0.7伏/米升到了1.2伏/米。「離基站越近,手機輻射越小。」拓守脘說,反之離基站越遠,手機輻射就越大。記者與監測人員來到距離基站幾百米遠的地方,進行二次監測時,記者觀察到,當撥通手機的那一刻,電場強度監測值最高升至3.0伏/米。「有時候在信號特別弱的地方,電場強度會更高。」拓守脘說,有時候拆除家庭、小區附近的基站,恰恰是降低信號強度,逼迫手機增加發射功率,提升輻射。

「群眾最應該注意的是身邊的手機輻射,在接打電話時,應接通後再靠近耳部或使用耳機進行通話; 使用電量較低的手機通話時,電磁輻射會明顯增大,當手機電量不足時應儘量減少使用手機。夜間睡覺時一定將手機遠離頭部,例如不要放在床頭櫃等距離頭部較近的位置。」拓守脘說。

【投訴人】

家門口建基站,能否告知一下

「家門口『冷不丁』建起一座基站,難免讓我們恐慌。相關部門建設基站時,能否給周邊群眾告知一下。」投訴人李先生提出建議。今年初,賀蘭縣太陽城小區南側,一個信號塔建設工程尚未完工就被周邊群眾舉報;4月份,銀川市興慶區福川苑居民注意到,在該小區附近的天平街和濟慈巷路口西南側正在新建一座信號塔,接到福川苑居民有關基站電磁輻射的投訴後,輻射監測人員現場查看發現,該信號塔尚未建成。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有關基站電磁輻射的投訴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基站在建設過程中就引來了投訴。經專業人士解釋,按照生態環境部要求,基站建設前必須辦理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手續。基站建成後,涉及環境敏感目標的還應進行網上監測信息公開。很多運營商認為取得了合法手續,就可以建設運行,而忽視了群眾的知情權。導致一些基站開工建設後,會很快引來周邊群眾投訴。

目前,我區通信基站輻射監督管理權歸屬於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據記者了解,近期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按照生態環境部要求,已經著手對各基站建設單位開展《通信基站環境保護工作備忘錄》執行情況的檢查工作。作為基站的建設單位,應遵守各項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完善環境保護規章制度,依法履行基站環境影響評價登記表備案手續,還應積極開展環境監測、信息公開等工作。只要基站符合環保要求並通過批准驗收的,應該及時向周邊群眾做好解釋工作。

【專家】

電磁輻射並不可怕

「輻射分為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其中,人類日常接觸的電磁輻射其實並不可怕,我們可見的太陽光也是一種電磁輻射。」寧夏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高級工程師侯林榮說,電磁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而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其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人們經常接觸到的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甚至到醫院接受體檢、放療用到的X射線、γ射線也都是電磁波。

「不同頻率的電磁波穿透力不同,對人體影響不同。除此之外,發射功率大小、距離輻射源的距離也有影響。」據了解,手機、微波爐、通信基站產生的電磁波均屬於微波,比可見光穿透力還差。有沒有危害,主要看功率大小。相對大家日常接觸的微波爐功率較大,最多1000多瓦,使用時需要檢查爐門是否關嚴,金屬外殼對電磁輻射能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

對於群眾經常接觸的行李安檢,有關專家表示,安檢過程使用的是較小劑量的X射線,屬於電離輻射,正確接受安檢,對人體健康是不會有危害的,但是仍需要特別注意,安檢時切不可將手伸入安檢機鉛門帘裡面取物品,X射線是在機器內部進行垂直照射的,手伸入內部有可能會受到電離輻射傷害。車站、機場用到的手持金屬檢測儀本身不產生電磁輻射,只是感應金屬物。(寧夏日報記者李錦馬照剛文/圖)

知識貼

醫療輻射對人體影響有多大?

「今天拍片、明天做CT、後天做磁核共振,身體會不會吸收很多射線?」如今,人們的輻射安全意識逐漸加強,很多患者接受身體檢查時,都會擔心輻射傷害,究竟醫療輻射對人體影響有多大?

「拍片、做CT,要看臨床需要,根據病情需要去選擇。比如簡單的外傷,為了方便快捷,拍一個片子,很快就能準確判斷。「自治區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高永斌說。

放射科的檢查項目包括X線透視、CT檢查等,在X射線檢查過程中是有少量輻射的。做「核磁共振」,老百姓一聽到「核」,就覺得有核輻射,其實它不使用X射線,因此沒有輻射。

「醫療輻射確實會給人體帶來影響,但做好防護措施、在合理的範圍內使用X射線一類的醫學檢查,實際上並不可怕。」自治區核與輻射安全中心放射環境監督管理科科長周繼軍說。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接觸到的各類醫學檢查日益多樣,檢查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也受到人們的關注。在生活中,X射線最常見的應用就是醫學檢查,例如X射線拍片和CT掃描,它們都是利用X射線的物理性質進行的。X射線和陽光、無線電波一樣,是一種能量束,它波長短、能量大,具有穿透作用。因此,利用X射線拍攝,就能顯示人體內部的許多病變,為醫生提供非常有價值且準確的診斷信息,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在X射線設備「CT」誕生後,大大改善了腦部疾病難以診斷的情況,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及時準確而且風險可控的輻射檢查,有利於患者疾病的診治,在此過程中,利遠大於弊。

「醫療輻射遠沒有一些人想像中那麼可怕,醫療輻射安全可控,大家不要『談輻射色變』。」據醫院專家介紹,患者拍一次胸片的輻射劑量大約是0.02毫西弗,一次胸部低劑量CT大約是0.5至1毫西弗,對一般人來說,比如在日常工作中不接觸輻射性物質的人,每年的正常因環境本底輻射(主要是空氣中的氡)攝取量是1至2毫西弗。國家規定普通人群每年接受的輻射計量不超過5個毫西弗,相當於250次胸片所受的輻射計量,所以常規的X線及CT檢查是安全的。(寧夏日報記者陶濤)

短評

莫讓群眾「談輻色變」

近年來,我區發生有關基站的投訴,較為集中的是群眾擔心住宅距離基站較近會遭受輻射汙染。面對眾多因基站帶來的投訴,核與輻射監測人員都會赴現場給群眾做監測。看到專業設備出具的監測結果,聽到專業人員詳細的解釋,群眾的疑慮會被打消。即使如此,為何基站輻射投訴仍居高不下呢?

專業人士直言指出:基站建設面臨的困境,一是群眾對電磁輻射了解不夠,二是相關單位信息公開不到位。「我們想有知情權。」這是很多投訴過基站輻射的群眾說過最多的話。「一些基站項目建設給人大多數的感覺就是偷偷摸摸,突然拔地而起。希望運營商做好知識普及和信息公開,解除大家的擔心。」很多群眾有如此需求。

我國對基站電場強度規定標準,比歐盟、美、日的標準還要嚴格得多,而且通常基站周圍的電場強度較小,往往不足國家標準限值的十分之一。按照國家要求,相關單位、運營商等有責任和義務正確引導公眾關於對通信基站的認識,並及時公開通信基站建設及電磁輻射環境監測信息等。畢竟基站建設不是某一家企業的私事,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及時的信息公開是必要的,這也是化解群眾對基站建設不理解、不支持的最好辦法。

面對5G時代來臨,基站布點會越來越密集。相關單位要引導群眾正確、客觀理解基站建設,有效普及電磁輻射科學知識,將基站建設信息公開做到位,讓群眾不再「談輻色變」。(馬照剛)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只需1秒呦~

相關焦點

  • 打好海洋汙染防治攻堅戰
    原標題:打好海洋汙染防治攻堅戰 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著力增強監督實效,構建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保護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
  •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了全面部署。2018年4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研究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5月18—19日,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再部署,提出新要求。
  • 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當前,既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明顯成效,也要清醒認識和把握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面對的挑戰和機遇,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以環境質量改善的實際成效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新期待,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四)牢牢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實現循環的自然鏈條。
  • 吳海英:以堅強政治紀律作風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以堅強政治紀律作風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全面從嚴治黨是統攬「四個偉大」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把黨建設好、建設強,我們黨才能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更大的勝利。黨的十九大將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
  • 從「堅決」到「深入」 如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一詞看懂
    「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從「十三五」我國提出「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決」到「深入」,一詞之差,將帶來重大的轉變。
  • 基站電磁輻射,真的可怕嗎?看了這篇新聞您就一清二楚了
    但沒了基站,手機之間就無法通話,也就不能微信聊天、不能訂餐、不能生活繳費、不能網購…… 根據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我區通信基站輻射環境汙染投訴達5起,接近2018年全年投訴量。隨著公眾對環境質量的高度關注,城市通信基站建設引發的群眾投訴案件日益增長。基站電磁汙染有那麼可怕嗎?它究竟離群眾有多遠?
  • 「檢察藍+生態綠」,互派掛職幹部,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為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生態環境部會同其他八部委出臺的《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高檢會〔2019〕1號)精神,切實加強公益訴訟檢察隊伍建設,密切與行政機關的工作聯繫配合。
  •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及生態環境保護形勢,著眼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立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準確把握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大意義、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堅決抓好貫徹落實。
  • 蘭州公安五大舉措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蘭州公安五大舉措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2018-08-22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煙臺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徐世剛介紹,「十三五」期間,在煙臺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煙臺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決扛起政治責任,以推進「1+1+8」汙染防治攻堅戰系統謀劃為重點,打好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市整體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美麗煙臺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明年汙染防治攻堅戰總基調:方向不變、力度不減
    會議確定,明年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要重點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完善相關治理機制,抓好源頭防控。會議強調,明年要「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要樹立全面、整體的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重大政策出臺和調整要進行綜合影響評估,切實抓好政策落實,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 「謀新篇 開新局」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新篇 開新局】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訪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建武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雲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18〕17號)和《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雲發〔2018〕16號)的要求,結合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我市聚焦「五大戰役」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淘汰燃煤設施106臺、整治「散亂汙」企業30家、完成655.21萬畝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建成農村室內廁所6159座……這一串串數字,見證了我市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 汙染防治攻堅戰完美收官
    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汙染,加強畜禽養殖汙染防治,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0.14%,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97.52%。三年來,我省逐項梳理堵點難點、組織專班逐項推進、集中力量重點殲滅。今年,我省連續開展了全省汙染防治攻堅戰「百日會戰」「百日殲滅戰」專項行動,搶抓黃金時間完成剩餘任務,全面奪取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最後勝利。
  • 株洲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見成效
    重點任務逐一分解,嚴格考核問責體系 在株洲市生態環境局一樓,走廊放著很多展板,內容是2020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點任務,任務按時間表分解,一目了然。這些展板是近年來株洲市深入貫徹推進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好汙染攻堅戰的縮影。
  • 河南長葛全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早上八點,河南省長葛市坡胡鎮生態環境部門監察人員準時趕到臨時集中點,點名後隨機編組入村入戶,對轄區所有企業、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地毯式排查,這已經是專項行動的第六天集中。 「這次專項行動既是對環境違法行為的『大宣戰』,又是鼓勵全民參與汙染防治的『大動員』。把群眾當作『千裡眼』『順風耳』,當作生態保護的『同盟軍』,共同打一場汙染防治攻堅的人民戰爭。」
  • 《5G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標準發布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保護環境,防治電磁輻射環境汙染,生態環境部現批准《5G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標準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公布。本標準自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 關於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標準】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防治電磁輻射環境汙染,改善環境質量,規範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布。
  • 5G基站電磁輻射情況如何?
    而5G基站輻射是普通電磁輻射(非電離輻射),與廣播、電視信號等輻射基本一樣。那麼什麼是電磁輻射呢?環境中電磁輻射的來源主要有哪些?該負責人解釋,電磁輻射是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環境中電磁輻射的來源非常廣泛,從大的角度而言,比如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它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以產生電磁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