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真的安全嗎?新實驗證明我們一直低估了電磁輻射危害

2020-11-22 前瞻網

5G真的安全嗎?新實驗證明我們一直低估了電磁輻射危害

 黃琨 • 2019-10-20 18:45:20 來源:前瞻網 E6961G2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圍繞「手機輻射有沒有害」這個問題,人們已經爭論了十幾年,前不久搜狐CEO張朝陽關於「警惕5G危害」的言論還曾引發爭議。在當前的環境下,「手機輻射無害」在國內幾乎已經被認為是絕對正確的觀念,張朝陽的言論被認為是「散布恐慌」。

不過,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對此持有異議。近日,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刊載了一篇文章,稱:「由於我們的許多研究是由公眾資助的,我們認為,我們負有道德責任,要向公眾通報經同行評審的科學文獻中,關於無線輻射造成健康風險的內容。」

該文稱,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近日表示,該部門將在近日重申FCC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射頻輻射(RFR)暴露限制。相關限制的提出,是基於暴露在微波輻射中的大鼠的行為變化實驗結果,旨在保護消費者免受由於RFR暴露而造成的風險。

問題在於,為這部分限制標準制定提供參考的實驗和文獻來自於上世紀80年代,但後續超過500份經同行審核的報告證明,即便是在沒達到限制標準的輻射強度下,沒有產生熱效應,也會產生生理或健康影響。

之後,240多名在非電離電磁場(EMF)生物和健康影響問題上發表過同行評議研究的科學家站了出來,並籤署了《國際電磁場科學家倡議》,呼籲加強暴露限制:

「許多新的科學出版文章表明,電磁場產生對生物影響的水平,遠遠低於大多數國際和國家準則所認定,其影響包括癌症風險增加、細胞壓力、有害自由基增加、遺傳損傷、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改變、學習和記憶缺陷、神經障礙以及對整個身體的負面影響。而且損害的遠不止人類,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輻射對植物和動物生活都有有害影響。」

籤署倡議的科學家基本囊括了非電離輻射影響方面的大多數人,他們在專業期刊上發表了至少2000篇關於EMF的論文和信函。

根據新研究,FCC的RFR暴露限制雖然規定了暴露強度,考慮了載波的頻率,但忽略了RFR的信號特性。

隨著輻射暴露的模式和持續時間變化,信號的某些特徵(如脈衝、極化)對暴露對生物和健康的影響也會變化,政府需要出臺新的限制標準來應對這些差異效應。他們還提出,這些限制應該基於現實的生物學效應,而不是實驗室裡老鼠行為的改變。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RFR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去年,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NTP)進行了一項耗資3000萬美元的研究,發現了「明確的證據」,表明暴露在手機輻射下2年會增加雄性大鼠的癌症風險,並會損害雄性和雌性大鼠的DNA。

之後,義大利的Ramazzini研究所在同的載波頻率和更弱的手機輻射中,複製了NTP的實驗成果。

基於上述成果,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將RFR列為未來5年覆審的優先項目。考慮到越來越多的研究出現,該機構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提升RFR的致癌潛力。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5G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危害嗎?
    5G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危害嗎? 電磁輻射無處不在,但基本無害 眾所周知,目前常見輻射危害主要包含三種,核輻射、宇宙輻射、以及電磁輻射,其中電磁輻射是普通民眾日常生活中唯一可接觸到的輻射危害。而5G便屬於電磁輻射一欄,也正因如此,5G輻射問題自5G商用以來便備受外界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繼大氣汙染、水質汙染、和噪音汙染之後,電磁汙染已被公認為第四大公害。
  • 5G來了,手機電磁輻射危害大
    電力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它給予了我們便利,安全,還有樂趣,但是它在大多數人眼裡存在感都很低,但是會不會有一種情況就是電力太多了?支撐起現代社會基礎的電力,會不會正在慢慢將我們引向滅亡呢?回答這個問題比我們一開始想的困難的多,來自不同組織的研究,報導和聲明加起來有幾千份,為了這個視頻,我們真的查了很多資料。你可以在視頻的簡介裡看一下我們的研究,我們發現電磁輻射是否有害這個爭論,是一個科學界該如何交流,不該如何交流」的很好的例子,很多被廣為引用的散布對電磁輻射恐慌情緒的研究,都備受爭議,有很多的人口調查都基於問卷和自我報告,這意味這什麼呢?
  • 電動汽車電磁輻射有危害嗎,一起來看
    隨著全球各個國家的快速發展,全球的生態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酸雨、臭氧層破壞、冰川融化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不斷的出現使得人們終於認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於是新能源汽車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電動汽車電磁輻射有危害嗎?
  • 長期受電磁輻射影響會脫髮?是真的嗎?
    >回家又要對著電視避不開的輻射必須要有仙人掌來吸收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03拒絕一切電磁產品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總覺得用了這些產品就讓自己的生命多了一分危險但是輻射的危害真的有這麼大麼面對這些被打上「輻射」標籤的產品我們又該怎麼處理才安全?一提到輻射就覺得有害其實是冤枉它們了日常我們能接觸到的輻射一般都屬於電磁輻射,而非駭人的核輻射。電磁輻射不僅包括微波爐產生的微波,還包括了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等電磁波。
  • 看看電磁輻射的危害有多大?
    我們享受並暢想著移動通信新生活,卻於不經意間發現在城市的樓群之中、鐵塔之上、小山之顛,矗立著一座座移動通信基站,而且愈來愈多。 近幾年來,公眾移動通信基站因其發散電磁輻射,加之一些不夠準確的報導,屢受質疑。面對這些無言矗立的基站,人們不禁要問:移動通信基站,除保障公眾通信外,是否還危害大眾身體健康? 隨著3G網絡建設的大規模推進,再次引出了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話題。
  • 5G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安全會構成威脅嗎?
    包括科羅拉多州、加州聖地牙哥和英國託特內斯在內的幾個城市裡,眾多市民一直在抗議5G無線基站的安裝,擔心這些網絡節點會對人類、動植物造成有害影響。他們指出安裝在離居民場所過近的天線所發出的射頻輻射會有潛在危險。抗議者還指出,沒有科學證據表明5G信號,特別是在電磁波譜的毫米波區域傳輸的信號是安全的。
  • 輸變電工程有「電磁輻射」嗎?危害健康嗎? 來看專家權威解讀
    不少居民「談站色變」,擔心電磁輻射,不願意在家門口建設變電站,導致變電站建設嚴重滯後從而造成用電緊張。那麼變電站、輸電線路到底會不會對附近居民產生「電磁輻射」?會危害身體健康嗎?為此,原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新村老師,為大家進行權威解讀。 ?輸電線路和變電站會對周圍居民產生「電磁輻射」嗎? 輻射是一種物理現象,分為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 輸變電工程有「電磁輻射」會危害健康嗎?專家權威解讀
    不少居民「談站色變」,擔心電磁輻射,不願意在家門口建設變電站,這就導致變電站建設嚴重滯後,從而造成用電緊張。那麼變電站、輸電線路到底會不會對附近居民產生「電磁輻射」?會不會危害身體健康?為此,我們採訪了原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新村老師,為大家進行權威解讀。  輸電線路和變電站會產生「電磁輻射」嗎?
  • 電磁輻射汙染,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
    ,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我們利用電磁輻射來發展無線電廣播、電視、微波通信、電療等電磁設備,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享受和便利,但當其能量或強度超過國家規定的電磁環境質量標準時,就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我們所說的電磁輻射,通常包括射頻電磁輻射和工頻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六種危害。一是它極可能是造成兒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 專家闢謠高壓電線「電磁輻射」危害健康
    高壓電線產生電磁輻射會危害人體健康?這樣的消息已流傳許久,傳言甚至列出高壓線對人體產生的幾大危害,會造成兒童白血病,誘發癌症,影響生殖系統等。事實真相究竟為何?記者經現場檢測證實事實並非如此,專家稱居民可以安心居住,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 轉基因食品真的安全嗎?我們在不知情下已經成為實驗小白鼠
    我們已經不再滿足被自然界所支配,而是想支配自然界,通過轉基因把一些跨物種或種族的基因片段整合到那些原本不適合在某地環境生長的生物上,人為改變了它的生命特徵。然而,這種轉基因生物在強行進入自然界,作為一個另類品種,難道就真的能按設計者的意圖那樣生長而不發生基因突變去適應新的環境?這些數據需要時間去驗證,並且是需要一段很長很長的的時間。
  • 5G電磁輻射?強度低於太陽光!
    5G電磁輻射?強度低於太陽光!但同時也有另外一些聲音,質疑5G是否會帶來更強的電磁輻射,進而對人們的身體帶來損害。為了消除人們的疑慮,讓我們來看看5G基站的輻射具體會給健康帶來什麼影響。  電離輻射還是非電離輻射?這是問題的關鍵  從科學定義的角度看,輻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動的型態傳送。輻射的能量從輻射源向所有方向放射。
  • 電磁輻射的危害很大嗎?
    圖片來源:pixabay電磁輻射無時無刻不圍繞著我們,這就是現代生活,方便,快捷,而又充滿樂趣。但是,伴隨著無處不在的電磁輻射,這個問題也常常被提及: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的健康有負面影響呢?要想知道問題的答案,我們要知道電磁輻射,到底是什麼?電磁輻射又稱作電磁波,在你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裡,有很多可愛的帶電粒子,它們活潑好動,帶著能量到處跑。在跑動的過程中,因為粒子有加速度,所以它們可能會以波的形式產生電磁場,這就是電磁波。可以說,電磁波就是由帶電粒子的運動產生的,這些波能穿過空氣和其他物質,也能穿過真空。
  • 電磁輻射危害有哪些?教你科學防範
    在電器設備高度應用的今天,電磁輻射無處不在。大到輸電變壓器,醫院的大型檢查設備,小到一個微波爐,一部手機等,只要它們帶電工作,就會產生電磁輻射。可以說,輻射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生活在輻射中。 既然電磁輻射無時無刻存在我們周圍,那麼,對我們的身體有無影響呢?回答是肯定的。
  • 加油站掃碼支付安全嗎?手機電磁輻射實驗結論令人震驚!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加油站內不能接打電話,這是安全常識。2008年起實施的加油站作業安全規範明確了加油站內嚴禁使用手機,然而隨著行動支付的不斷發展,不少人出門開始不帶錢包,越來越多的加油站推出手機掃碼支付服務。那麼,禁打電話的加油站,使用掃碼支付到底安不安全?
  • Wi-Fi輻射危害真的很大嗎?
    Wi-Fi輻射真的這麼恐怖嗎?在回答這一問題前,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輻射。不是所有輻射都有害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有著各種各樣的輻射,可以粗略地分成兩類:核輻射和電磁輻射。核輻射就是放射性元素產生的輻射,攜帶很高能量的質子、中子、氦原子核、電子、光子等等。
  • 加油站掃碼不安全?專家進行電磁輻射實驗,結論出人意料!
    在加油站用掃碼支付安不安全?這一話題突然在網上引起了熱烈討論:有許多網友認為還是要以安全為重,不要在加油站使用掃碼支付;但同時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這麼多年從來沒出過事,為啥還說不安全呢?在加油站不能打電話,這是我們從小學課本就開始學習的「基本常識」,這也被廣大國人所認可,基本不會有人進了加油站還打電話。不過近年來隨著掃碼支付的流行,一個新的難題擺在我們面前,那就是我們出門已經很少帶現金了,所以很多人會在加油站進行掃碼支付,不可避免的使用了手機。
  • 天天離不開手機,怎麼減少手機對我們的電磁輻射
    ↑ 點擊上方「醫本症經」關注我們手機是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工具,隨著各種新科技的興起,手機顯得越來越重要了,而這時,人們開始關心著一個重要的問題,自己天天離不開的手機對人體健康能造成哪種危害。
  • 無償獻血真的有危害嗎?醫生說出了答案,原來我們一直都被騙了
    生活中我們除了抽血化驗之外,很多人也會選擇去獻血,平時我們在路邊能看到很多的獻血車停在那裡,但是很多人想獻血的時候又被朋友喊住,這些人會說這些獻血的地方設備不乾淨,很容易造成感染等等。很多人都覺得獻血後,身體會很虛弱和有很多的影響,那麼無償獻血真的有危害嗎?對此醫生說出了答案,原來我們一直都被騙了。
  •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什麼危害?官方回應在這裡
    為主題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核一司、核二司、核三司三位司長悉數出席圖註:發布臺上從左至右依次是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核設施安全監管司(核一司)司長郭承站、核電安全監管司(核二司)司長湯搏、輻射源安全監管司(核三司)司長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