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蟲子又出現了
最近,市民孫大哥很煩惱,半個月前的一天,房間的地板上發現了不少來路不明的蟲子,讓一家人不堪其擾。
孫大哥告訴記者,家裡發現的蟲子細長狀,銀白色,身長約1釐米左右,長得和蜈蚣有點像,爬動起來也類似蜈蚣。
去年梅雨季時,房間裡就發現了這類種子,噴了殺蟲藥也不管用,到了秋天蟲子就不見了,家人也就沒在意,沒想到今年6月下旬有出現了。
殺蟲劑無效 找不到它的窩
「這些蟲子基本上都是晚上發現的,書房和房間的地板上每天都能看到不少。」孫大哥說,自己上網了解到這種蟲子叫衣魚,是一種靈巧、怕光而且無翅的昆蟲,不僅會破壞地板,還會蛀書蛀衣服。
「我找了家裡的幾個角落都沒有找到衣魚的窩,用了一些普通殺蟲劑也不頂用,關鍵家裡還有孩子,怎麼才能徹底清除衣魚呢?」孫大哥求援。
根據孫先生的描述,記者上網了解到,這種蟲子也稱蠹魚,身體細長而扁平,上有銀灰色細鱗,喜好富含澱粉或多糖的食物。衣魚喜歡生活在溫溼處,怕日光,常躲在黑暗的地方,在冰箱底部、開暖氣的浴室、地磚的裂縫裡、廚房牆壁縫內都可能有它的蹤影。衣魚雖然對人類生活造成滋擾,但其實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
如何對付衣魚?
記者諮詢了市白蟻防治所的工作人員了解到,衣魚蟲身上有鱗片,所以對部分殺蟲劑有一些抵抗作用,想要消滅衣魚,需要購買專門消殺衣魚的衣魚殺蟲劑或者殺蟲粉,以防蟲子繁殖擴散。
「梅雨季,房內比較潮溼,最好在天氣好的時候經常通風保持乾燥,衣魚必須要有潮溼和有縫隙的環境才能生存,只要環境乾燥、建築物沒有裂縫,衣魚就會自然消失。」
除蟲
小連結
梅雨季潮溼環境下,家裡還會出現不少蟲子,最常見的有潮蟲、蚰蜒、蠓蟲等蟲子。如何分辨這些蟲子,怎麼消滅?一起來看一下。
潮蟲學名鼠婦,種類較多,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生活在潮溼、溫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有一定毒性,爬過皮膚可能會導致過敏,可以用滅害靈清除。
蚰蜒是百足蟲的一種類型,節肢動物,像蜈蚣而略小,體色黃褐,有細長的腳,棲息活動於陰暗潮溼處,觸及皮膚後可能導致皰疹。發現蚰蜓可拍打消滅,若蚰蜒較多,可塗殺蟲塗料或在陰暗潮溼處噴灑敵百蟲粉劑。
蠓蟲長得有點像蚊子,主要孳生在潮溼的土壤、水塘、住區附近垃圾集中區域,夏季室內潮溼也經常能看到,蠓蟲叮咬後常可致皮膚丘疹,想消滅它們首先要保持環境乾燥、勤通風,此外可以選用敵殺死進行消殺。
全媒體記者:楊昀實習生:楊澤宇 楊澤華
小蟲子們真的很可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