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電影《大三兒》上映十天了,票房不到一百萬,但影片是真好看。一部描述平凡人為了實現去西藏的夢想,而經歷種種困難的記錄電影。如果你也是有夢想的平凡人,這部記錄電影一定會讓你有所感悟!今天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些問題
電影中有一句臺詞,在預告片中也出現過,別人跟大三兒說:「大家來西藏都是淨化心靈的,那你呢?」大三兒說:「我心靈不純潔嗎?」人家說:「你怎麼純潔了?」大三兒說:「我不禍害人。」那麼這句話是不是就能體現出電影的主旨?
這句臺詞特別符合他的特點,也能夠讓我們看到這個人他的性格,他的內心,第一個方面是包括自己的父親,自己的朋友也好的,這其實都是給他的生活帶來的一些善意或者是說是正面的力量,我想他也是珍惜了那些善意,把他的善意和坦誠回饋給周圍的人。第二個方面的就是這句臺詞,他也點出了這個影片本身的主題,因為這部電影它是講述著一個小人物的簡單理想,這個人物不需要拯救地球,而他甚至不需要去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但是就是在這樣平凡的生活中,在這樣充滿困難,但是又充滿善意的生活中,我們應該珍重什麼?我們應該用什麼作為人和人之間互相交往,互相交流,互相對待的底線,我想這個人物,他用這樣一句話給我們所有人帶來了一個很好的啟發。我覺得這句話其實是這個紀錄片的一個題眼,總結一下就是小大正,它是小成本的電影,拍攝的也是小人物,但是他是一個大的情懷,同時他給我們提供了正向的能量。「我不禍害人」,這句話講得太好了!
觀眾關注的主要有三個點的,其中一個點其實是對影片的質疑,就是《大三兒》雖然是部紀錄片,但是其實他有很多比較故事化的表達,包括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有三場飯局,有的觀眾在接受度上就有點困難了,觀眾會認為在影片的前1/3處有一些節奏的設置有一些拖拉瑣碎,那應該怎麼看待這樣的質疑呢?
我到覺得這可能是導演有意為之,因為吃飯的場景它有助於幫助人物建立關係,幫助我們去建立一種生活的平凡的這種質感,這樣的一些細節,我們看前後呼應起來之後,人物的性格還有人物的轉變,對觀眾來講就是切實可感的,所以說我其實特別喜歡這樣的,有一些絮絮叨叨的吃飯的場面,讓這部影片對觀眾來講更加友好,更加清晰,我們能夠藉助這樣的一個敘事的過程去感受到人物的變化和人物的性格。
其實紀錄片的這種宣傳,我們之前看到過一些,比如《我們誕生在中國》這些因為有明星配音,所以他的宣傳還是走大片的風格,但像《大三兒》這樣的紀錄片,這次點映的營銷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映象,那關於以後紀錄片的營銷方面有什麼樣的方法或者說有什麼改進呢?
營銷一定要找準它的目標觀眾,要找準最珍惜最願意看到這部電影的人,針對這樣的觀眾群體去展開宣傳和溝通。我們也會看到它採取了和《二十二》比較類似的宣發策略,上線時間是在周一,我們能夠估測到它會在周一到周五積累口碑,那麼在周末的時候觀影頻次比較大的時候,去儘量的獲取票房上的收入。這是對已有的成功經驗的再次檢驗。如果這次檢驗仍然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成功的話,它會為高口碑好品質的記錄電影的營銷和宣發立下一個規則。以後類似題材的,類似品質的紀錄片都可以採取這樣的一些手段。
每個努力打拼的平凡最終都會成就屬於自己的不凡,這是電影《大三兒》傳達出來的感動,也是紀錄片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震撼,我們期待有更多出色的紀錄片胡現在影院中,成就中國電影市場的多元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