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有5大天象!附完整觀測時間介紹

2020-12-01 電影城剪輯

天象是古代中國星佔家對天空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的泛稱,是指日月星辰在天幕上有規律的運動現象。而今年7月有5大天象!具體是哪些?完整觀測時間和地點你要知道!

一、7月有5大天象!具體是哪些?

1.「雙星伴月」天象

7月6日,土星、木星與月亮再次上演「雙星伴月」天象;

2.金星

7月10日清晨,金星能達到最亮,是近期觀測金星的最佳時機;

3.木星衝日

7月14日晚,木星衝日;

4.土星衝日

7月21日,土星衝日;

5.水星

7月22日,水星迎來年內第二次「西大距」。

二、八大行星介紹!

1.水星

英文名:Mercury

名字來源:羅馬神話眾神信使墨丘利(Mercurius)

中國古稱:辰星

特點: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最小最輕的行星。

運動:自轉周期58.65日,公轉周期87.969日。

外觀:很像月球,表面許多坑穴,沒有真實大氣層;表面眾多環形山,以文學藝術家命名。

溫度:整個太陽系中溫差最大,平均溫度為167°C。

發現時間: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時代,閃族人發現,巴比倫人最早記錄觀察數據。

探索:NASA有兩艘太空船曾前往探索,水手10號和信使號。

英文名:Venus

名字來源: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Venus)

中國古稱:太白或太白金星。黎明出現在東方,被稱「啟明,黃昏後出現在西方,被稱「長庚」

特點:全天中最亮的行星

運動:公轉周期約為224.70天。但其自轉周期卻為243日。

外觀:有70%的平原。火山密布,且造型各異。天空是橙黃色的,還有雷電。

溫度:平均溫度464C

探測:人類對太陽系行星探測首先從金星開始。目前,發往金星或路過金星的探測器已超40個。

3.火星

英文名:Mars

名字來源:羅馬神話中的戰神瑪爾斯(Mars)

中國古稱:熒惑

特點:存在液態水,可能是人類外星移民的首選地點。

運動:自轉周期與地球相近,公轉周期約為1.88個地球年。

外觀:地表沙丘、礫石遍布;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每年常有塵暴發生。

溫度:地表溫差很大,某些地區地表溫度白天達28C,夜晚低至-132C,平均-65C。

探測:前蘇聯、美國、。歐洲和日本共已發射數十艘太空船。

4.木星

英文名:Jupiter

名字來源: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朱庇特(Jupiter)

中國古稱:歲星/太歲

特點: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質量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運動:自轉速度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快的,約9.9小時。公轉周期11.9個地球年。

外觀:主要由氣體和液體物質構成。最著名的特徵是大紅斑,還有個黯淡的行星環系統。

溫度:平均-110C

探測:1973年以來,數艘自動化的太空船拜訪過木星,最引人注目的是先鋒10號。

5.土星

英文名:Saturn

名字來源:羅馬神話中的農業之神薩圖爾努斯(Saturnus)

中國古稱:鎮星,填星

特點:擁有美麗的行星環,也是最早被發現具有光環的行星。體積僅次於木星。

運動:自轉周期10.7小時,公轉周期29.4個地球年。外觀橢球體,極軸相對扁平而赤道相對突出。有一個顯著的環系統。主要由氣體組成。

溫度:平均-140C

探測:先鋒11號,航海家1號,卡西尼一惠更斯號太空船。

6.天王星

英文名:Uranus

名字來源: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Uranus)

特點: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名稱是行星中唯一取自希臘神話而非羅馬神話的。

運動:自轉周期17.2小時,公轉周期約83.7個地球年。外觀有一個黯淡的行星環系統。由冰和巖石組成。表面可能有鑽石海洋。

溫度:平均-195C

發現時間: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在1781年3月13日觀察到。

探測:1986年,NASA的航海家2號拜訪天王星,這是唯1的一次近距離探測。

7.海王星

英文名:Neptune

名字來源: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Neptunus

特點: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是太陽系最冷的地區之一,有太陽系最強烈的風。

運動:自轉周期16.1小時,公轉周期約163.7個地球年。

外觀:有黯淡的天藍色圓環。與天王星一樣,表明可能包含著液態鑽石海洋。

溫度:平均-200°C

發現時間:伽利略在1612年12月28日首度觀測並描繪,1846年9月23日正式發現。

探測:迄今只有旅行者2號曾在1989年8月25日拜訪過。

8.冥王星

英文名:Pluto

名稱來源:羅馬神話中冥界之神普路同(Pluto)

特點:曾經是九大行星之一,後來被降格為矮行星,編號為134340。

運動:自轉周期6.39天,公轉周期約247.9個地球年。

外觀:表面有心形暗斑。

溫度:平均-225。C

發現時間:1930年2月18日由克萊德湯博根據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的計算發現。

探測:2015年7月14日,經9年多跋涉,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是人類首顆造訪冥王星的探測器。

以上就是關於7月具體的5大天象和時間介紹,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哦!

相關焦點

  • 7月有5大天象 5大天象最佳觀測時間完整介紹
    7月有5大天象都是哪些?據@央視新聞 消息,今年7的 5 大天象包括了① 7 月 6 日,土星、木星與月亮再次上演「雙星伴月」天象;② 7 月 10 日清晨,金星能達到最亮,是近期觀測金星的最佳時機;③ 7 月 14 日晚,木星衝日;④ 7 月 21 日,土星衝日;⑤ 7 月 22 日,水星迎來年內第二次「西大距」。
  • 7月有5大天象
    7月有5大天象】①7月6日,土星、木星與月亮上演「雙星伴月」天象;②7月10日,金星能達到最亮,觀測金星的最佳時機;③7月14日晚,木星衝日;④7月21日,土星衝日;⑤7月22日,水星迎來年內第二次「西大距」。你想和誰一起看?
  • 5月將有流星雨和兩次雙星伴月!附具體觀測時間!
    最新消息,5月將有流星雨和兩次雙星伴月。具體觀測時間是什麼時候?什麼是雙星伴月?一起來看看介紹。5月將有流星雨和兩次雙星伴月北京時間5月6日4時,寶瓶座η流星雨將迎來極大期。預估天頂每時流星出現率ZHR為50,「可能變動在40至85間。」寶瓶座η流星雨輻射點約於1時40分左右升起,但今年受盈凸月影響,對觀測有影響。
  • 寶瓶座流星雨、木星合月等天象將上演 附5月浪漫時間表
    5月6日,寶瓶座伊塔流星雨將迎來極大,每小時將有數十顆流星划過夜空。當晚22點,若天氣晴好,我國各地有望目睹到「長尾巴」流星。寶瓶座伊塔流星雨群內流星屬於快速流星,很多流星都有餘跡。寶瓶座伊塔流星雨的母體彗星就是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
  • 7月將有5大天象:太陽系多顆行星迎來全年最佳觀測期
    7月3日,據央視新聞報導,太陽系多顆行星將迎來全年最佳觀測期,喜歡天文的網友可以大飽眼福了。以下為7月的5大天象,按照時間順序排列:①7月6日,土星、木星與月亮再次上演「雙星伴月」天象;雙星伴月又稱「金木合月」,是指金星、木星和月球同時出現在夜空中。出現「雙星伴月」,是由於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在運行中由西向東追趕木星。
  • 7月有5大天象 網友期待:千載難逢的奇觀
    邁入七月份代表著2020年下半年已經開始,剛過完端午假期的大家如果想要等下一個假期就只能等到中秋國慶了,雖然七月份沒有假期,但是七月有五大天象,對此感興趣的話不妨來看看具體有哪些天象吧!  7月有5大天象  1.7月6日,土星、木星與月亮再次上演「雙星伴月」天象;  2.7月10日清晨,金星達到最亮,是近期觀測金星的最佳時機;  3.7月14日晚上,木星衝日;  4.7月21日,土星衝日;  5.7月22日,水星迎來年內第二次「西大距」。
  • 2020年7月天象奇觀盤點(附時間表)
    2020年7月,天宇將迎來5大天象奇觀,包括雙星伴月、金星最亮、木星衝日、土星衝日及水星第二次「西大距」。你想和誰一起看?2020年7月天象奇觀及時間表①7月6日,土星、木星與月亮上演「雙星伴月」天象;②7月10日,金星能達到最亮,觀測金星的最佳時機;③7月14日晚,木星衝日;④7月21日,土星衝日;⑤7月22日,水星迎來年內第二次「西大距」。
  • 2019年5月天象奇觀時間表
    表中天象預報時間以北緯30°東經120°為參考點,時間標準為北京時間(東八區區時)。  5. 數據來自南京紫金山天文檯曆算室、《2018年天象大觀》、NASA、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等。今年的寶瓶座流星雨極大預期在北京時間5月6日晚22時,然而輻射點要直到次日凌晨1點半才升起,所以請大家注意,一定要在5月7日凌晨2點至日出前進行觀測。今年寶瓶座流星雨預報ZHR為40左右,不算太大,但正好沒有月光(是今年為數不多不受月光幹擾的主要流星雨),因此千萬不要錯過!
  • 10月5大天象,5大天象分別是哪些
    2020年截至目前已經出現了很多次的值得關注的天象,到10月份還將上演5大天象,從10月1日開始天文愛好者們就可以開始這個月的天象觀察。這5大天象分別是:1、10月 1 日,水星東大距;國慶節這天,水星會迎來今年第五次大距,也是最後一次東大距。
  • 2017年9月天象奇觀有哪些?9月最浪漫天象時間表一覽
    2017年9月天象奇觀有哪些?9月最浪漫天象時間表一覽   金秋9月天宇將上演「海王星衝日」「水星西大距」等精彩天象。秋高氣爽九月天,天象劇場亦精彩。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29日介紹說,御夫座流星雨、海王星衝日、水星西大距、四星伴月等天象將輪番上演。
  • 2018年7月天象奇觀有哪些?7月最浪漫天象時間表一覽
    水星東大距:7月2日  推薦指數:★★★☆☆  「水星東大距」天象將於7月12日率先登場。水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由於距離太陽太近,水星經常被太陽的光輝掩蓋,每年只有數次短暫的可觀測機會。只有等到水星和太陽的角距達到最大,也就是水星東大距或西大距時,公眾才最有希望目睹水星的風採。因此12日晚的「水星東大距」,如果天氣晴好,人們有望在日落後的西偏北方向低空中找尋找到水星的身影。
  • 正月初七火星合月天象將上演 最佳觀測時間是幾點?
    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2019年2月11日日落後,一彎正月初七的「上弦月」掛在西南方天空,在月亮右邊不遠處,有一顆紅色星星,這就是火星。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我國公眾用肉眼即可看到紅色的火星與皎潔的月亮相互輝映、齊放光芒的景象。
  • 2020年4月8日超級月亮最佳觀測時間(附直播入口)
    2020年4月8日超級月亮最佳觀測時間:  4月7日晚上、4月8日的凌晨和晚上  北京時間4月8日上午10點35分,月球、地球、太陽近乎位於一條直線上,此時月亮最圓,是滿月時刻;  北京時間  4月7日晚到8日早上,都適合觀測。可在4月8日凌晨2點08分和日出前各拍攝一張月球。  不想熬夜但希望賞月的人們可以在4月7日的晚上月亮升起來就開始欣賞,無需等到半夜時分。另外您也可觀看超級月亮直播或回放。
  • 2021全年天象時間表一覽(觀賞時間+天象介紹)
    觀賞時間:5月26日10時  2021年5月26日月全食(紅月亮)  據介紹,2021年5月26日月全食(紅月亮),初虧17時45分;食既19時09分;食甚19時19分,最大食分1.015;生光19時28分;復圓20時53分。紐西蘭可見月全食全過程,我國東部地區可見月食,但都是月出帶食。
  • 2018年7月天象預報:7月28日凌晨將有月全食
    7月份是今年精彩天象集中上演的月份,將有「水星東大距」、「火星衝日」、「月全食」等天象先後扮靚夜空,可謂精彩紛呈。  火星每過15到17年就會有一次「大衝」,上一次發生在2003年8月29日,距今已近十五年,因此這次是十五年一遇的觀測火星的好時機,且全國各地整夜可見。27日當晚,太陽一落山,火星即從東南方向升起,至次日早晨,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時,它才從西邊落下,人們可通霄觀賞火星神奇而迷人的風採。其實並非只有「火星衝日」這一天最適合觀測,衝日前後幾天都是人們觀測它的好機會。
  • 2021年天象觀測「大計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在剛過去的2020年,很多朋友受到疫情影響無法出門觀看天象,不免深深遺憾。但往者不可追,來者亦可思,今年的天象又有那些大目標呢?
  • 2020年4月天象預報(附推薦指數)
    與太陽的距角保持在41°左右,年內最佳觀測機會,28日達最亮,亮度約-4.7等。  火星:在摩羯座順行。下半月可見,月初升起時間約2時20分,月末升起時間提前至1時40分左右。與太陽距角擴大到79°,亮度增加到0.5等,觀測條件越來越好。
  • 2020首場流星雨觀測最佳時期及極大值時間
    2020首場流星雨觀測最佳時期:1月3日午夜後,一直到1月4日凌晨  2020  象限儀座流星雨持續多久:活躍期為12月28日至1月12日,但其實流星雨的峰值一般短於24小時,峰值過後,流星雨的『流量』會迅速下降。  本次流星雨預計每小時流星出現率(ZHR)在120左右,「不過,ZHR是一個理論值,體現了理想狀態下,以全視角每小時可能觀測到的流星數量。而實際上我們能夠看到的流星數量要大打折扣。」
  • 2018年7月天象預報
    升起時間從18時42分提前至16時35分,亮度約0.2等,觀測條件良好。天王星:在白羊座順行,日出前現於東南方,與太陽的角距離從67°增加至95°,升起時間提前至23時左右,視星等約5.8等,觀測條件良好。海王星:在寶瓶座順行。
  • 2020獅子座流星雨17日19時迎來極大(附最佳觀測時間)
    天文專家介紹,獅子座流星雨將於11月17日19時左右迎來極大,但由於獅子座在午夜前後才會從東北方升起,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可在17日和18日兩天的午夜至黎明時段進行觀測。  最佳觀測時間:11月17日-18日 午夜至黎明時段  獅子座流星雨的母體彗星為坦普爾·塔特爾彗星,每大約33年繞太陽公轉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