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及漫威和DC的新片或者新劇,都免不了拿好萊塢如今的製片公司布局來做引入。沒辦法,雖然說得誰都厭倦了,可逃不過現在局勢如此,每次都要給觀眾提個醒——以後我們只能看迪士尼童話風格的合家歡電影了。
以前「六朵金花」爭奇鬥豔的日子早已遠去,現在迪士尼\漫威一家獨大,DC\華納勉力支撐,其他公司更是想盡辦法勉力餬口的局勢下,還有個一直想進入正統電影製片行列卻一直被拒之門外的NETFILX……
這局勢,小丑一統天下,企鵝人,「謎天大聖」,兩面人都朝不保夕,還有個自以為自己是蝙蝠俠可以拯救全場的貨一直進不了場,戰況一邊倒,諸侯紛紛,這局勢堪稱「民風淳樸哥譚鎮」了!
在被迪士尼與漫威兩個財大氣粗的地主老財連發壓迫下,為了迎合市場,華納強行擅改DC內核的事情做了好幾年,結果兩不落地,雙方膈應。好不容易在《神奇女俠》的時候才算摸對了觀眾的口味——正義向,符合主流價值觀,女性意識崛起這三個主流意識,終於在年年口碑與票房下滑的時候,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實現了第一次實質性的盈利。
接著,從女性題材轉向男性主題,從價值觀比較固定的「超人」和「蝙蝠俠」這幾個不好下手的人物繞開,開闢第二梯隊戰場。用《海王》降低難度來當敲門磚,用視覺效果和公路電影敘事結合的表現方式,將古典莎士比亞戲劇變成當前商業喜劇輕鬆詼諧風格的方式,迅速為自己以往苦大仇深的暗黑深沉路線做了個急轉彎!
於是,視覺至上,不過大腦,一幫子沒節操,不願意動腦子的觀眾就開始狂吹主動降低智商的DC的一連串彩虹屁。然後,票房收益居然蹭蹭的往上漲。
這世界的荒誕性,原來都這樣簡單,又如此不可思議!
當然,這場轉型裡面也有硬著陸沒有完成好的,比如我們今天女主角哈利奎茵C位出道的作品——《X特遣隊》。
01DC引領新時代女性主義,正面向和髒髒包一同發力。
《X特遣隊》雖然一敗塗地,但是卻也不是毫無益處。畢竟它只是一次豪賭,而且賭注押錯了方向——它立意裡面的過程出現了偏頗,忽略了邪惡轉換為正義的那種隨機性,而顯得強行扭轉的堅硬。所以,威爾·史密斯強行篡改角色屬性,使得天性自私突然瑪麗蘇的死射,沒有用老大哥的白蓮花心態把壞人洗白,反而瑪格特·羅比的小丑女哈莉·奎茵一路壞壞的走到了最後,反而更忠實於人心,並且還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絕處逢生的反轉之路!
好女孩要好得毫無瑕疵才能人人愛,壞女孩平時再怎麼折騰,只要流露出一絲善意,臭男人們就前赴後繼的撲上去要求她把自己腳下踩!因為犯賤的人太多了,反而顯得天下事就是這麼不公平。
面對《驚奇隊長》之後逐漸疲軟的隔壁,DC這次採取了雙保險——傳統正面向的《神奇女俠》和反向崛起的黑幫女性《猛禽小隊》雙拳出擊,立志要把自己女性主義代言人的身份弄成板上釘釘。當然,DC有底氣在於,它們的黑幫女性反派比傳統的漫威女性角色有個性得多,也更玩兒得開!
而同時,它保底的正統道德代言人——神奇女俠黛安娜個人魅力不低於隔壁的驚奇隊長!
脫胎於古希臘神話的《神奇女俠》,走情深意重但是潔身自好的傳統女性路線。出身半神血統,身世清白為人乾淨,有美貌有能力,有自己固定的感情世界,願意犧牲自己為這個世界的穩定與和平而奉獻。是最為標準的神性道德標杆!
而以哈莉·奎茵為代表的新時代女性,就顯得任性很多——她們出身千差萬別,甚至有些還頗有些不堪。平時不完全遵循主流道德觀,個性更加自我,不願意為了所謂的正統道德犧牲自己的微小利益,更沒什麼心思去維護社會安定,匡扶正統。他們一般做事憑個人好惡,和自己性情相對的人物勾肩搭背,對脾氣不投的人嗤之以鼻甚至拳腳相向!
但是,她們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在底線被觸碰或者侵犯的時候,會為了維護自己心底那最純粹的東西,而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和瑰麗的人性光芒!
哈莉·奎茵走的是底層街頭風,和那些在後巷堆積的雨水一樣,在局限的環境裡,逐漸被同化。但是,心裡還有自己的小小夢想。於是,染了頭髮,穿著短打,佩戴者布林布林的閃亮配飾,在街頭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勢——一副我打家劫舍抽菸喝酒,殺個人養鬣狗,但是骨子裡,我不介意做一個好女孩兒!
02形而下的女性意識崛起!
亞裔女導演不僅僅讓影片充滿了粉紅色的少女心,還添加了無數的多元文化因素。哈莉·奎茵是還佔據著主流的白人精英,代表社會系統秩序的女警察蕾妮是偏黑色的,再加上拉丁裔的黑金絲雀,演員具有東歐風味的女獵手,和那個冉冉升起的亞裔小女孩……
沒有特別強調什麼,但是在某種意義上達成了均衡。當然,那個帥得過份,顯得不夠壞的「黑面具」,就只能怪伊萬·麥克格雷格的顏值太好,衝淡了反派人物的邪惡感,不能怪其他的了!
而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哈莉·奎茵和猛禽小隊》將整個社會裡受到歧視和邊緣化的女性問題全數總結起來,然後依據劇情需要,給小隊裡每一個人戴上一個標籤——哈利奎茵是個性化被社會壓迫,女警官是職場上的隱形歧視(這個問題真的不分場合與正派反派立場,是最普遍性的存在的事實),黑金絲雀是生存壓力以及身為異類在主流社會裡必然的壓抑本性,而弓箭手殺手則是原生家庭的仇恨……
她們代表著在這個男權社會裡普通女性所受到的各種有形無形的歧視與壓迫,而面對伊萬·麥克格雷格飾演的黑幫頭目「黑面具」的追殺與威逼的時候,這些矛盾將同病相憐的幾個人團結了起來——同時天涯受苦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這一點劇情安排,就比《X特遣隊》裡面,罪大惡極的資深壞蛋們突然良心發現,在一頓小酒館的革命小酒薰陶下,就偉光正的團結起來對抗毀滅世界的大魔頭這個轉變,(按照這幫人唯恐天下不亂的個性,他們投奔反派助紂為虐才符合他們一貫個性啊!)來得自然了很多!
03用戲謔來稀釋內裡的殘忍血腥!
因為要把昔日「小丑女」的為虎作倀變成哈莉·奎茵的自我覺醒,所以,以前她的那些作惡多端需要很大程度的事態來挽回。
當然最好的由頭,就是她脫離將她的人生帶離自由發展軌道的罪魁禍首——小丑。而且,這場脫離必須在事態初始階段,還不能激發小丑的全面反撲!畢竟小丑這個人的個人特質太強,你貿貿然的讓哈利與其公然對抗,這力量懸殊太大,勢必造成劇情後期的不好挽回!
所以,劇情裡先用哈利和小丑的分手做了先期鋪墊,然後,用哥譚鎮並不算凌駕的黑幫勢力給局勢收攏了一下。
「黑面具」有一定的實力,但是總體上,還沒有達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黑面具的作風,像極了一個有錢揮霍,有黑幫勢力撐腰的富二代,有錢有勢但過於跋扈張揚,雖然有一時風頭,但是距離企鵝,謎語人,雙面人那樣的犯罪大師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估摸著他這明火執仗的架勢,就連「貓女」賽琳娜和「毒藤女」伊芙這樣的「獨行俠」段位都達不到!
所以,要喚起哈莉·奎茵那突然間的自我,必然需要一個足夠溫暖的契機。於是,卡桑德拉咣當登場。這姑娘除了膚色不同,基本就是哈莉·奎茵幼年時期的縮影。而面對這樣一個小小年紀就敢偷「黑面具」的鑽石,有膽識有野心有手段的小孩子,哈莉·奎茵本能的爆發出母愛,要在嚴酷的環境裡,保證這小機靈鬼兒的安全。
當然,之前動機是哈莉·奎茵自以為的貪圖那巨額的懸賞!後來發現「黑面具」不地道,她的保護欲就爆發了!
可是局勢嚴峻啊,一堆五大三粗的大老爺們在「黑面具」的淫威和金錢攻勢面前屈服,就連保存了哈莉老巢位置那麼久的看門人都叛變了。哈莉深感勢單力孤,於是,有意無意的,哈莉把和她有牽連的幾位哥譚鎮有實力有聯繫的姑娘聯合了起來!
於是,猛禽小隊初具雛形!
幾個在當前環境裡各有缺陷的姑娘們,因為整個男權世界強加於她們的不公正待遇,為了保護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齊心協力,共同對抗惡勢力!
其實說到底,雖然整體事態被說得有些偉光正,可這裡面好像就女警官是傳統意義上的,正面人物!
不過,因為形勢所逼,這幫姑娘是真的豁得出去,她們捨得打架,更捨得下手。而且,因為導演對於視覺效果都強調,使得她們打起來頗有街頭風格的混不吝——隨時隨地都一臉嬌憨地敲碎你的腿骨,你搞不懂這幫小婊砸對你笑著接近是要親你一口,還是打斷你的骨頭。
尤其是最後馬戲團遊樂場的打群架,血腥,暴戾,童趣,甚至閃耀著極富戲劇性的布林布林的水鑽光彩,頗有一種絢麗繁複至極的波普風格……你都不好咋評價她們是在遊樂場撒歡兒還是在修羅場殺人了!(嗨,姐們兒,頭髮散了借你個發圈兒綰頭髮!)
所以,DC的意圖現在十分明了,就是借著這一幫子壞女孩兒的覺醒來圈票房,沒想過用這樣純爆米花題材來博取口碑。
就像網紅美食髒髒包,那滿滿的巧克力和奶油含量,要的是一口咬下去的那種肥美的飽腹感。而這樣的一時快感,滿足了你追求多巴胺的短時間快樂。至於吃多了會不會胖,呃,那麼高的熱量,你確定你願意拿它當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