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地球有多少歲了?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2021-01-15 鵬楊科普

歡迎大家收看鵬揚科普,今天我們來聊聊我們的地球有多少歲了?如何計算地球的年齡這就要從地球誕生的那一刻開始說起,我們的星球在最初的幾百萬年裡是太陽系當中的一片混沌,小到如同顆粒般大小,這些塵土顆粒滾雪球般的逐漸變大,當我們的星球質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開始有了引力,這些小星球開始相互吸引相互碰撞,這就是我們世界最初的模樣。

我們的地表在不斷的被轟擊著到處流淌的熔巖,所以我們地球的幼年記錄都不可能存在了,以至於我們到現在都很難確定地球的真正年齡,我們最初是通過史書記載了解地球的誕生之日,是公元前4004年,直到我們通過其它方法了解地球的年齡,那就是科羅拉多大峽谷。

科羅拉多大峽谷中大多數巖層都屬於沉積巖,由許多細小的顆粒堆積而成,這些沉積巖形成的時候這裡還是海洋,年復一年,沉積物被不斷增加的新的沉積物擠壓成了巖石,每一層都是一個時代,很多巖石就是10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的,此時世界只有一種生物就是細菌,這些細菌忙著收穫陽光從而產生氧氣,對於他們來說那只是廢氣,但對於後來的生物也包括我們來說這是孕育生命的呼吸。

還有一層被稱作天使頁巖,它形成於5.3億年前,還有些足跡是2.6億年前留下的巖石,如果我們想了解地球的年齡,只要了解形成每一層所需要的時間,然後把它們加起來就可以了,許多地質學家嘗試用這種方式計算地球的年紀,他們還探索了世界上其它的大峽谷和其它的沉積巖區域,但是他們得到的地球年齡的結論差異範圍從300萬年到150億年,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即便我們發現最底層的頁巖但依然不是我們地球最古老的地表,地球最初的表面早應該毀滅於最初的隕石撞擊。

那我們又該如何尋找地球年齡的答案呢?科學家們又把尋找地球年齡的方法轉向了我們的頭頂太空,其實地球誕生的時候留下了很多紀念物,我們只要找到它們就能知道地球的真實年齡了,它們位於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裡有產生地球的原材料,它們在冰冷的太空中飄蕩著,不過總有意外發生,改變了它們原有的軌道使它們飛向了我們,大約在5萬年前的一個夜晚,在後來被稱作亞利桑那的地方被撞出了一個大坑,這塊鐵製的小行星碎片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這塊隕石中鉛的含量和地球形成時完全一樣,如果我們能知道這塊隕石的形成時間,也就能知道太陽系的形成時間,當然也包括我們的地球。

這些隕石中某些原子可能具有放射性,它們自然的發生衰變,鈾原子會變成釷原子,釷原子會在次衰變成鏷原子,鏷在衰變成其它元素,又經過10多次的衰變最終形成了一個穩定的鉛原子,科學家們發現每一個不穩定元素的原子衰變速率是恆定的,最主要是它們不會輕易因為外界而改變衰變的速度,原子的原子核非常穩定不會輕易改變,無論是寒冷、加熱還是氣化,原子衰變的速率都會穩定不變,所以說通過元素衰變的速率判斷物質年齡是一件非常靠譜的事情,也就是說我們只要知道這塊隕石當中鈾衰變成鉛的比例,我們就能知道這塊隕石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多久了,同樣我們也能得知我們的地球在宇宙當中的準確誕生時間了,根據科學家權威的檢測我們的地球誕生於45.5億年,這就是我們地球的年齡,好了,感謝大家的閱讀,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我們的地球多少歲了麼?
    你知道地球有多少歲了嗎?今天的科學家會告訴你,地球至少有46.5億歲了。在人類出現之前,是誰記載了地球的歷史,今天的科學家又是怎麼知道地球年齡的呢?我們知道,樹有年輪,一棵樹生長的年數會在樹幹橫切面上的圓圈數上顯示出來,層與層之間的界線非常清晰。與此類似,地球也有「年輪」。
  • 這些年我們是如何計算地球年齡的
    這些年我們是如何計算地球年齡的「地球的年齡是多少?」在400年前的歐洲,愛爾蘭人詹姆斯·烏雪是這個問題的公認權威。有趣的是,他並非是一位科學家,而是一名大主教。因為在科學革命之前,「地球的年齡」問題是與創世神話聯繫在一起的,因此,「地球的年齡是多少?」
  • 地球的年齡有多大?科學家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地球年齡究竟有多大?科學家怎麼知道呢?像麥克瑞這樣的創世論人會讓我們相信我們的星球只有6000歲,人類騎著恐龍,所有的歷史都被壓縮成了狹窄的時間框架。現在,創世論經常把放射性同位素約會與放射性碳的約會混為一談,通常聲稱碳約會是科學家對地球的年齡撒謊的證據,因為這種特殊的技術只能測量5萬歲的日期。
  • 這些年我們是如何計算地球年齡的
    「地球的年齡是多少?」在400年前的歐洲,愛爾蘭人詹姆斯·烏雪是這個問題的公認權威。有趣的是,他並非是一位科學家,而是一名大主教。因為在科學革命之前,「地球的年齡」問題是與創世神話聯繫在一起的,因此,「地球的年齡是多少?」最開始是一個神學問題而非科學問題。
  • 在地球上生活了這麼多年,你知道地球母親多少歲?年齡怎麼計算
    地球母親到底多大,從什麼時候開始算起,中國人都講究探本朔源,自然地球年齡對於我們也具有非凡的意義。至於具體怎麼算,跟著小編看看如何記錄地球母親的年齡。地球年齡古今計算大比拼對地球起源和演化古今爭論一直不斷,對於年齡也是各執一詞。
  • 地球45億的年齡是如何計算的!
    我們都知道地球的年齡大概是在45億年左右,那麼這個數據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目前地球上能找到最古老的東西是44億歲的鋯石碎屑,也就是古老的巖石;它的年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首先巖石中的鈾會慢慢衰變成鉛,按照其衰變周期,然後測出它們的佔比,就能計算出巖石的年齡。
  • 這些年我們是如何計算地球年齡的? 科普貼請查收
    這些年我們是如何計算地球年齡的科學史話  「地球的年齡是多少?」因為在科學革命之前,「地球的年齡」問題是與創世神話聯繫在一起的,因此,「地球的年齡是多少?」最開始是一個神學問題而非科學問題。  詹姆斯·烏雪擔任過全愛爾蘭天主教會的大主教,但對科學充滿興趣。他採用聖經年譜學的方法,把聖經上記載的重大歷史事件按照時間順序依次排列出來,同時他還查閱了很多非基督教古代歷史文獻,將與聖經上記載相同的事件一一標記年份。
  • 銀河系的質量大約是多少,它的質量是如何計算的?科學家給出解釋
    銀河系的質量大約是多少,它的質量是如何計算的?可能很多朋友認為這是不可能算出來的,畢竟銀河系太大了,而且裡面包含了無數個天體,但是科學家還是算出了銀河系的總質量,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科學家是如何計算出銀河系的質量的!我們知道在世界上有很多物體都是靜止質量,比如說石頭,樹木,房子這些的質量都是靜止質量,我們很容易就能夠計算出來,一個物體的總質量就是它的體積和密度確定的,在地球上,質量最大的物體可能就是地球本身了。
  • 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地球年齡的?用啥方法計算出來的?
    所謂的地球年齡,指的是地球從原始太陽星雲中不斷積聚物質,形成一顆行星的時候開始計算,一直到今天的全部時間,按照目前科學家們所得出的結論,地球誕生至今的時間一共是45.5億年左右,那麼,地球的年齡科學家們又是如何知道的呢?他們都是通過哪些方法來計算地球年齡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漲知識!
  • 當我們說到某顆恆星的質量是多少時,是猜出來的?還是稱出來的?
    並且重力加速度確實也是需要用在計算地球的質量上的。對了,地球質量不是稱出來的,而是計算出來的。好了,地球的質量我們已經是知道怎麼來的了,那太陽的質量呢也是用同樣的方法算出來的嗎?我們來看看啊,萬有引力常數,有了太陽的半徑,通過觀察呢,我們也有了大約是六億九千六百萬米,重力加速度呢?萬有引力公式可以算出來啊,但需要先知道它的質量是多少。誒這不就是矛盾了嗎?想要算質量就要先知道它的重力,而想要知道重力則需要先知道質量。繞了一個圈子,兩個都說不關我的事,那關誰的事啊?
  •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兩個令科學家恐懼的物理量。
    目前公認的地球年齡是45.5億年,那麼長的時間跨度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果想準確計算出地球的年齡則需要一個速率恆定、量程極大的物理量,兩者缺一不可。在人類歷史上,地球年齡的計算曆程也是一波三折。不久,有學者提出利用熱力學知識計算地球從炙熱的狀態變為冷卻的時間,而這個時間跨度就大致是地球的年齡。
  •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兩個令科學家恐懼的物理量
    目前公認的地球年齡是45.5億年,那麼長的時間跨度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果想準確計算出地球的年齡則需要一個速率恆定、量程極大的物理量,兩者缺一不可。在人類歷史上,地球年齡的計算曆程也是一波三折。不久,有學者提出利用熱力學知識計算地球從炙熱的狀態變為冷卻的時間,而這個時間跨度就大致是地球的年齡。這個大膽地想法乍一聽很有道理,不過在後來對地殼的研究中發現從地心到地面的熱力逐漸遞減,地球內部溫度並不是統一的,這個物理量依舊沒能滿足「速率恆定」的條件。那麼什麼物體的變化是「速率恆定」呢?
  • 地球的質量那麼大,人們是如何「稱」出來的?
    平時生活中,我們要想得知自己的體重,看看自己最近是不是又胖了,都會用體重計測量一下。《曹衝稱象》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有時候秤沒那麼大,也可以利用排水的方法解決。據說他當年才七歲,可以看出他還是很聰明的。但是地球的質量那麼大,我們不可能製作那麼大的秤。那麼人類又是怎麼得知其質量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 太陽真實「年齡」46億歲,科學家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地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地球逐漸開始出現生命,並且延續至今。但是這些恆星距離地球十分遙遠,即便是最近的都有4.22光年。所以,科學家們想出了另外一種計算方式,叫做赫羅圖。上個世紀初,丹麥天文學家赫茨普龍和美國天文學家羅素通過大量的觀測和計算,他們發現宇宙中恆星的性質參數主要由表面溫度和恆星光度來決定。因為恆星的光度和表面溫度存在著聯繫,通過赫羅圖就可以大概計算出恆星的過去和未來。
  • 銀河系有多少黑洞?或有上億個,這個數字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當我們真的拋下一切,仰望星空的時候,不需要太長的時間,我們就能夠感到自身的渺小,因為相比之下,宇宙太大,漫無邊際。在我們眼中無可比擬的太陽,在宇宙中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存在,這樣的恆星,宇宙中多得不可計數。僅僅是在銀河系之中,這樣的恆星就有1000億到4000億顆左右。
  • 地球上壽命最長的人到底活了多少歲?說出來你可能會嚇一跳
    地球上壽命最長的人到底活了多少歲?說出來你可能會嚇一跳 2020-11-27 17:10 來源:科技看天下
  • 手機中的天氣軟體,雨天的降水概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在我們手機的天氣APP中,如果是哪天是雨天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後面附有%百分之多少的概率。如下圖,%60和%50分別就表示降雨的概率。那麼,這個概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那麼,降水概率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首先,我們需要測量地區的溫度、溼度、氣壓、風速等大氣狀況。然後將所得數據,與過去60年的數據進行比對,從中挑選出,所有與測定的大氣狀況最接近的氣象日,計算這些日子 ,降水超過1毫米的比例為多少。將計算所得的數字四捨五入後,就得到了降雨概率。降雨概率用0~100%的11個檔位進行表示。
  • 我們如何計算一個行星的質量?
    他證實了兩個物體間的吸引力是可以通過兩個物體的質量、他們距離的平方以及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得出的。當你把一個蘋果放在天平上,你其實是在測量蘋果和地球之間的力。蘋果的質量是取決於它和地球兩者的質量,如果地球的質量不同了,蘋果在地球上的質量也會改變。所以,一旦我們測出了蘋果的重量,就可以回過頭來。我們可以很容易轉換蘋果的重量來找到它的質量。
  • 了解:地球質量是多少?地球半徑有多長?(高一物理下)
    在我們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2的學習中,我們會學到:地球的半徑是約等於6371.393千米,地球的質量是約等於59萬億億噸,這些數據都是怎麼得來的?難道有這麼長的尺子測出了地球的半徑?難道有這麼大的秤稱出了地球的質量嗎?要了解這些問題我們得先從地球的半徑說起。
  • ​地球到底有多少歲?教你地球年齡的測定方法,學到就是賺到!
    在有明確記載的前提下年齡是個靠便攜計算器甚至口算就能得出結果的數字但科學家是怎麼知道地球有多少歲呢?經過幾代科學家的修訂和完善,才有了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張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