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地理試題──地球和地圖

2020-12-02 中考網

1.下列四幅圖分別是東西南北四個半球,其中屬於北半球的是()

(2011·撫州)

2.下列節日中符合「太陽直射點正在北移,但仍在直射南半球」這一事實的是()

A.國際勞動節B.國際兒童節 C.國際婦女節D.中國國慶節

3.同樣圖幅的四幅地圖,比例尺最小的應該是()

A.撫州市區劃圖 B.江西省區劃圖C.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劃圖 D.世界政區圖

4.下列四幅圖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東南的是()

(2011·唐山)

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5~7題。

5.圖中顯示該區域的地勢()

A.東北高,西南低B.東南高,西北低

C.西南高,東北低D.中部高,四周低

6.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坡度最緩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7.②、③線段的高點圖上相距3釐米,兩地的實地距離為 ()

A.1500米B.3000米C.4500米D.6000米

(2011·福州)

2010年11月12日~27日第十六屆亞運會在廣州舉行。讀圖8「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8~9題。

8.廣州亞運會期間,地球運行在圖中的()

A.①段B.②段

C.③段D.④段

9.廣州亞運會期間,福州晝夜長短的情況是()

A.晝長夜短B.晝短夜長

C.晝夜等長D.出現極晝現象

(2011·十堰)

讀經緯網示意圖回答10~12題。

10.鹹蛋超人住在(20°W,23.5°S),有一天他想拜訪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麵包超人,並決定「遁地」前去,於是他從家中鑽入地底,始終保持直線前進並穿過地心到麵包超人家。請你判斷麵包超人家的具體位置()

A.(20°W,23.5°S)B.(160°W,23.5°S)

C.(160°E,66.5°N )D.( 160°E,23.5°N )

11.判斷圖中E點位於F點什麼方向()

A.東北B.西北C.西南D.東南

12.圖中各點符合下列條件:它的東部是東半球,西部是西半球,北部四季變化明顯,南部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

A.甲點B.乙點C.丙點D.丁點

13.下列四幅圖是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圖,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2011·無錫)#FormatImgID_6#

讀右圖,判斷14~15題。

14.在該圖中()

A.太陽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區

B.南極地區籠罩在黑夜之中

C.北京的天還沒亮呢

D.對全球來說,白晝範圍大於黑夜範圍

15.如圖中所示,北京()

A.正午太陽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位置

B.正好是新學期剛開學

C.白天短,黑夜長

D.是一年中風沙天氣最多的季節

16.讀右圖,教學樓位於升旗臺的什麼方向()

A.西南B.東北

C.西北D.東南

17.關於右圖中①、②兩幅等高線地形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圖表示盆地地形

B.①圖的比例尺比②圖大

C.甲—乙的實際距離小於丙—丁的實際距離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18.若學校的範圍是: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40米,在一張長1.1米,寬80釐米的紙上繪學校的平面圖,要求邊框各留5釐米,那麼這張平面圖應選擇的比例尺是()

A.1∶100

B.圖上1釐米代表實地距離0.5米

C.

D.1∶50

讀右圖等高線地形圖,回答19~20題。

19.圖中數碼表示的地形正確的是()

A.①—陡崖B.②—鞍部

C.③—山頂D.④—山谷

20.為了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實現旱澇保收,村民擬在圖示地區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庫,合適的壩址是()

A.甲B.乙C.丙D.丁

讀圖回答21~22題。

21.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組織登山活動,目標是圖中惠山某地區的山峰,計劃分四個小組沿圖中的①②③④虛線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沿坡度較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線應是()

A.①B.②C.③D.④

22.圖中的①②③④四條登山路線中,坡度最緩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1屆世界博覽會,於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舉行。某小學計劃9月11日全體師生參觀世博園。據此回答23~25題。

23.9月11日,地球運行到(上圖軌道中)()

A.A—B之間B.B—C之間

C.C—D之間D.D—A之間

24.這一天關於上海的描述正確的是()

A.上海晝長夜短

B.上海市寒冷乾燥

C.恰逢上海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的一天

D.上海進入悶熱潮溼的梅雨期

25.如果你是一名上海世博會的志願者,下列有四種地圖,你會把其中的哪一幅推薦給第一次來上海參觀世博會的世界各國遊客()

A.上海地形圖B.上海行政區劃圖C.上海城市交通地圖D.中國旅遊資源分布圖

(2011·泉州)

讀圖1完成第25~28小題。

26.圖中本初子午線是()

A.A線B.B線 C.C線 D.D線

27.圖中構成東西半球分界線的兩條經線是()

A.A線和C線B.A線和D線

C.B線和C線 D.B線和D線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19中考地理考試大綱:地球與地圖內容陳述
    2019年地理考試大綱:地球與地圖內容陳述 (一)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轉和公轉。
  • 2019年中考地理地球與地圖知識點歸納
    中考地理地球與地圖知識點歸納 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不規則的球體。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經線與緯線的特點,經度與緯度和半球的劃分。
  • 2019中考地理複習指導說明
    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圖 地球儀、世界海陸分布圖、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主要地形單元、中國四大區域分布圖、簡單的天氣圖、景觀圖、等值線圖(等高線地形圖、氣溫分布圖)、世界區域分布圖、國家地理分布圖等。 2. 典型試題 例題1: 地球儀是我們學習地理的工具,地球儀上有很多點和線,根據圖中的提示,在橫線上寫出下列這些點和線的名稱。 ?
  • 2019年初中地理中考指導:地球和地圖
    初中地理 指導 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 2019初中地理中考複習地圖知識點
    初中地理中考複習地圖知識點 一、地圖的基本要素 ①圖例和註記:介紹每個地理事物的標誌。②方向:用來辨別方向的;有坐標:N為北S為南E為東W為西;無坐標: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南北)緯(東西)網確定方向。③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
  • 2020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球與地圖
    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不規則的球體。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經線與緯線的特點,經度與緯度和半球的劃分。
  • 2018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整理之地球和地圖
    地球和地圖   1、地球是球體(先看到桅杆,後看到船身;麥哲倫環球航行;登高望遠;月食;衛星圖片)   2、地球自轉的周期:一天(24小時)方向:自西向東。   產生的地理現象:a、晝夜交替;b、產生地方時差異(例如後半夜起來看巴西的世界盃足球賽):   3、地球的公轉周期:一年(約365天)方向:自西向東。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a、四季的變化;b、晝夜長短變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區均晝夜平分。(b)任何地點,春秋二分均晝夜平分。
  • 2019中考初三地理複習資料地圖精講
    地圖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 2019年中考世界地理複習指導
    2019年 世界地理複習指導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陸地 1.海陸分布 ?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二)氣候 1.天氣 ?區分「天氣」和「氣候」的概念,並能正確運用。 ?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
  • 2019中考地理知識點梳理: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體的證據: ⑴麥哲倫環球航行;⑵月食;⑶輪船由遠駛近,先見船杆後見船身;⑷地球衛星照片;⑸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等。 4.經線和緯線的區別(見P5—P7) 緯線 經線 定義 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接南北兩極並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圖的應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圖的應用,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圖的應用   地圖可分為普通地圖、地形圖和專題地圖三種。   普通地理圖是以同等詳細程度來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地圖,能比較全面地反映出製圖區域的地理特徵,包括水系、地形、土質、植被、居民地、交通網、境界線以及主要的社會經濟要素等。
  • 中考地理一模複習:地圖相關知識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5、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
  • 初中世界地理知識點歸納:地球和地圖
    地球和地圖   1、地球是球體(先看到桅杆,後看到船身;麥哲倫環球航行;登高望遠;月食;衛星圖片)   2、地球自轉的周期:一天(24小時)方向:自西向東。   產生的地理現象:a、晝夜交替;b、產生地方時差異(例如後半夜起來看巴西的世界盃足球賽):   3、地球的公轉周期:一年(約365天)方向:自西向東。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a、四季的變化;b、晝夜長短變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區均晝夜平分。(b)任何地點,春秋二分均晝夜平分。
  • 2019中考初三地理總複習知識點提綱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小:半徑: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 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 2019中考地理複習資料:地球自轉
    1.自轉 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叫做地球的自轉 。地軸的空間位置基本上是穩定的。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旋轉。 適合人類生存。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約為23小時56分4秒,這個時間稱為恆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們感受到的一天是24小時,這是因為我們選取的參照物是太陽。由於地球自轉的同時也在公轉,這4分鐘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疊加的結果。天文學上把我們感受到的這1天的24小時稱為太陽日。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
  • 2019中考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大全
    摘要:在考前複習的時候準備了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歡迎大家點擊文章參考複習,提高同學們答題的能力,在 時能發揮最好的水平! 總結: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了,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對同學們的複習有所幫助!
  • 關於2019中考地理總複習提綱
    關於2019 地理總複習提綱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一、地球和地球儀 1、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P3中的圖1.2) ⑴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⑴含義: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縮小的模型。 ⑵意義: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 3、緯線和經線(P5中的圖1.7) ⑴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⑵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 2019中考初一地理上冊複習指導資料
    第一章 讓我們走進地理 §1.1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了解天氣,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等。 地理與生產建設:我們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 2019中考地理知識點:考試說明(地理)
    地理科考試的命題堅持以能力立意為主導,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素養,即考生對所學地理課程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與基本觀念分析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地理科考試的命題力求穩中有變、穩中出新,試題設計應在科學性、基礎性、公平性、時代性和創新性等方面達到和諧統一,貼近考生實際,不出偏題和怪題。
  • 2019年中考地理海洋與陸地知識點歸納
    中考地理海洋與陸地知識點歸納 1、海陸分布: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