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
省內新冠肺炎疫情暫平穩,
人們外出活動漸漸增多。
隨著天氣炎熱,
蛇紛紛出沒,蛇傷病人也愈發增多。
近半個月來,
福建省人民醫院已收治10餘例蛇傷病人,
病人多來自閩侯、寧德、永泰、連江等福州周邊山區,
最年長的69歲,最年幼的僅3歲。
閩侯一女子頭部被咬後
整個臉都腫了!
記者從省人民醫院瘡瘍蛇傷脈管外科了解到,
目前傷人的毒蛇
多為竹葉青蛇、烙鐵頭蛇、眼鏡蛇
等福建地區多見的毒蛇品種。
少見!閩侯女子頭面部被毒蛇咬傷,腫的嚇人!
「5月13日早上八九點,我到山上挖竹筍,一根筍還沒挖出來,竹葉青蛇剛好從樹上掉到頭部,把我右臉咬了。」5月18日下午,記者在省人民醫院見到嚴阿姨時,她住院治療了6天,頭面部的腫脹已消腫許多。但說起自己被咬的經歷,她仍心有餘悸,瘀傷未退的眼裡閃爍著一絲恐懼。
記者見到嚴阿姨時,頭面部的腫脹已消腫許多
記者了解到,一般情況下,被毒蛇咬傷多在四肢,頭面部被咬的比較少見。被竹葉青蛇咬傷後,局部會出現紅腫、灼熱、疼痛,嚴重的會出現水皰、血皰、瘀斑。若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可導致局部壞死、潰爛。
瘡瘍蛇傷脈管外科副主任醫師王世軍對記者講述救治過程:「入院時,這位患者整個頭頸部到右邊鎖骨下區都是腫脹的。像她這種情況,我們最擔心的是因為喉頭水腫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另外竹葉青蛇可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因為咬到頭面部,一旦誘發顱內出血,這種出血很難止住,很容易導致死亡。幸好病人被咬傷3個多小時就到醫院治療,沒有出現擔心的情況。不過,她在閩侯當地也耽擱了一個多小時,入院時病情也是危重的,還需要再住院治療一周左右。」
經過幾天專業治療,嚴阿姨頭面部腫脹消退不少
王世軍提醒,被毒蛇咬傷,記住帶上被打死的蛇或蛇的照片,摘下佩戴的飾品,如手錶、戒指、項鍊等,第一時間到蛇傷專科醫院就診。
綁紮過久,3歲女孩患處腫脹難消
「王醫生,我們什麼時候能出院?已經住院5天了。」問話的是連江3歲女孩涵涵(化名)的媽媽,她說,她家的對面是所學校,高年級學生複課後,學校開放了,很多家長帶孩子到學校裡的體育場玩。可學校封閉久了,許多地方長草了,發現蛇時,涵涵已經被咬了。
王世軍仔細看了看涵涵的腳,用手觸診,說:「小孩小腿腫脹已經消退了,腳面還有腫脹。小孩被咬後你們有做什麼處理嗎?」
「有進行綁紮。聽其他醫生說,前後綁紮了大概40分鐘。」
聽完涵涵媽媽的回答,王世軍解釋:「涵涵綁紮時間偏長,所以導致腫脹不容易消退。很多人都誤會,被毒蛇咬傷後綁得越緊越久越安全,一旦鬆綁蛇毒會攻心。這種做法導致很多蛇傷病人肢體壞死,最終被迫截肢。這是犧牲局部來保全性命。
實際上,非致命性的毒蛇咬傷並不需要綁紮,即便綁紮,每15-20分鐘要鬆開2-5分鐘,避免綁紮過緊、綁紮時間過長引起肢體缺血而壞死。」
門診中看到很多蛇傷患者綁紮過緊
毒蛇咬傷的四大誤區,一定要避開!
誤區1、毒蛇咬傷後,咬傷的齒痕切開越大、越深,排毒越徹底?
專家解答:在蛇咬痕處切開0.5釐米,切開皮膚即可,不可切太深,容易誤傷深部血管、神經引起大出血和肢體功能障礙。
誤區2、小蛇不毒?
專家解答:小蛇尤其是剛剛孵化的小蛇較少捕食,因此,咬人時注毒量相對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犢不怕虎,對人兇狠。
另外,蛇的種類不同,毒性強弱也不同。比如銀環蛇的個頭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卻極強。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輕心。
誤區3、被蛇咬過,但是幾十分鐘內沒有不適感,不需要就醫?
專家解答:被銀環蛇、金環蛇、海蛇等神經類劇毒蛇咬傷,傷口不紅、不腫、不痛,或僅有輕微麻癢感覺,牙痕小且不清楚。
這類蛇傷病人早期症狀輕,一般在被咬傷後1-4小時才能顯現出來,然後很快會出現呼吸麻痺,甚至呼吸停止。為防止意外,傷者都應該按照毒蛇咬傷的情況就醫。
誤區4、雄黃粉可以驅避毒蛇?
專家解答:雄黃有藥用價值,但是並沒有科學依據和數據支撐說明雄黃粉可以驅避毒蛇。有需要,可以養鵝,鵝及其排洩物的氣息可以防止毒蛇靠近。
現如今,
城區裡的小區生態環境比較好,
不少小區也常有蛇出沒,
但居民不必太過擔心,
大部分蛇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如果在小區見到蛇,儘量避開走;
平時散步,繞開草叢、牆角、潮溼地帶;
夜晚時,老人、孩子減少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