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傷事件多發 戶外小心「蛇出沒」 深圳7家醫院有抗蛇毒血清

2020-11-22 SZNEWS

原標題:蛇咬傷事件多發戶外小心「蛇出沒」

深圳7家醫院有抗蛇毒血清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05月07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伊宵鴻)進入5月,深圳漸漸炎熱起來,夏之氣息撲面而來,隨之而來的是蛇類活動頻繁,咬傷人的事件時有發生。就在這個五一小長假,有市民在蓮花山公園遊園賞花時,發現在草叢裡遊動著兩條大蛇,幸好保安員及時趕來徒手將蛇抓住。還有不少深圳市民外出爬山,屢屢與蛇不期而遇,甚至有市民夜晚散步時,在家門口遭遇竹葉青的伏擊。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今年首宗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3月28日,僅「五一」假期短短5天內,就發了兩宗毒蛇傷人事件。

蓮花山公園驚現南蛇

保安員徒手抓蛇刷屏朋友圈

5月4日下午,蓮花山人行道旁的草叢裡,突然有兩條又粗又長的蛇出沒,嚇壞了不少過路的遊客。公園內一位保安員聞訊趕來,上前摁住了蛇頭部位,徒手捕捉了這兩條蛇。

兩條蛇各約有2米長、5斤重,背面黃褐色,身體有不規則黑色橫紋,懸在空中不停地扭動著身體。現場不少遊客圍觀抓捕場景,拍攝的視頻圖片刷屏市民的朋友圈,不少網友點讚驚嘆,「哇,大叔太厲害了,普通人當不了蓮花山保安員」。

蓮花山公園保安隊隊長劉先生表示,他們隨後聯繫了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工作人員現場查看確認這兩條蛇為南蛇,屬於蟒科蛇類,沒有毒性。最終,工作人員把兩條蛇拿到遠離人行步道的樹林深處,就地放生了。

公園裡為什麼會出現蛇?專家分析可能是公園裡樹木、草地、小溪比較多,蛇在這裡容易找尋到食物。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為了保護市民遊客安全,要求各公園相關部門排查隱患,做好預防:定期清理和修剪公園園路旁雜草,減少蛇類藏匿;在主要園道、人流密集區域或蛇類可能出沒區域噴灑驅蛇藥劑;在公園各出入口和蛇類可能出沒區域設立提示牌或者播放廣播,提醒市民遊客注意防蛇,並公布求助電話。

女子散步被竹葉青咬傷

醫生提醒不要隨意塗藥酒

夏季是蛇類繁殖求偶的季節,深圳野外毒蛇最為活躍,多數出沒時間為上午八九點鐘或者傍晚時分,晨練或者散步的人群應特別注意預防被蛇咬傷。前不久,家住坪山區田心老屋村的侯女士,晚飯後在村裡散步,被一條潛伏在路邊的竹葉青蛇咬傷了。

侯女士回家自行擦了些蛇藥酒,家人不放心帶她前往醫院就診。「我們都是農村長大的,蛇很常見,我們的土辦法都是擦些藥酒,最多就是腳會腫,腫得厲害時會撐破皮。」侯女士說。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坪山區中醫院)接診人員得知是蛇咬傷病患後,立即為侯女士開通綠色通道。蛇傷門診的毛勇醫生通過侯女士拍的圖片,確認為竹葉青,對傷口進行了反覆清洗、傷口包紮等緊急處理,同時進行靜滴抗五步蛇毒血清等治療。經過相關治療後,目前侯女士已出院。

「用蛇藥酒處理傷口非常危險,這樣會加快蛇毒在血液中的擴散,促進毒性發作。」毛勇醫生提醒市民被毒蛇咬傷後,要立即停止肢體活動並記住蛇的基本特徵,在最短的時間內用身邊可用的繩、布條、皮筋等物品在傷口近心端上一關節處進行結紮,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儘快前往有抗毒蛇血清的醫院接受救治。

深圳生活著40多種蛇 十大毒蛇有蹤影

在深圳生活的蛇種類繁多,大概有40多種。山邊的房屋、茂密的草叢,甚至市政道路的綠化帶,都是蛇的可能棲息地。眼鏡蛇、竹葉青、金環蛇、銀環蛇、五步蛇、蝮蛇等十大劇毒蛇在這裡都能找到蹤影。它們頭部多呈三角形、尾部較短粗、色斑鮮豔。

不過公園裡常見的毒蛇種類比較少,主要是竹葉青和銀環蛇。竹葉青主要在夏日太陽出來後活動,一般躲在竹子和樹上乘涼,人走過去不注意的話它可能從上面進行攻擊。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公園對安保人員進行了毒蛇識別、急救處置知識培訓,要求做好蛇傷緊急救護工作,一旦發生遊客被蛇咬傷事件,應立即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並及時將傷者送往深圳市中醫院急診科(蛇傷科)或就近救治。」

對於喜歡戶外運動的市民來說,到野外郊遊爬山時應戴帽子,穿上長褲和棉質的長襪,儘量避免走入草叢深處,最好隨身帶一根長棍「打草驚蛇」。專家表示,大多數蛇害怕硫黃和雄黃的味道,最簡便的方法是準備一支硫碘軟膏,塗抹在腳部和小腿上,或者購置備用藥,如季德勝蛇藥、南通蛇藥等。

被蛇咬了往哪裡送?深圳這7家醫院有抗蛇毒血清

福田區

深圳市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王蛇

龍崗區

深圳市龍崗區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寶安區

深圳市寶安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

光明區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

坪山區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坪山院區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大鵬新區

葵湧人民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五步蛇、銀環蛇

如果被蛇咬傷該怎麼做?

①脫離

立即遠離被蛇咬的地方。

如果蛇咬住不放,可用棍棒或其他工具促使其離開;

如果是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傷,應立即轉移到岸邊或船上,以免發生淹溺。

②冷靜

被蛇咬了之後,儘量保持冷靜,切忌慌張奔跑,不然血液循環會加速,蛇毒經過血液循環侵入人體也會加速。被咬傷部位應限制活動。

③認蛇

儘量記住蛇的基本特徵,如蛇形、蛇頭、蛇體和顏色與花紋,有條件者最好拍攝致傷蛇的照片。

現場最好不要企圖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④解壓

去除受傷部位的各種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鐲、腳鏈、手錶等,以免因後續的腫脹導致無法取出,加重局部傷害。

⑤結紮

可用繩子或者把衣服撕成布條進行結紮,結紮的時候,遠心端可以摸到動脈的搏動,這種鬆緊度,和平時在醫院抽血化驗時,那種橡膠管綁的鬆緊度差不多。每半小時到1小時鬆開結紮3分鐘。

⑥清洗傷口

被蛇咬傷後,應在結紮或擴創後因地制宜地用清水、冷開水等反覆衝洗傷口。

有條件的可用1:1000高錳酸鉀溶液、安多福或生理鹽水衝洗傷口殘留的毒液。

⑦儘快送院

儘快到有條件治療毒蛇咬傷的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蛇咬傷事件多發!戶外小心「蛇出沒」 ,深圳7家醫院有抗蛇毒血清
    還有不少深圳市民外出爬山,屢屢與蛇不期而遇,甚至有市民夜晚散步時,在家門口遭遇竹葉青的伏擊。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今年首宗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3月28日,僅「五一」假期短短5天內,就發了兩宗毒蛇傷人事件。
  • 深圳毒蛇傷人事件多發 戶外小心「蛇出沒」
    進入5月,深圳漸漸炎熱起來,夏之氣息撲面而來,隨之而來的是蛇類活動頻繁,咬傷人的事件時有發生。就在這個五一小長假,有市民在蓮花山公園遊園賞花時,發現在草叢裡遊動著兩條大蛇,幸好保安員及時趕來徒手將蛇抓住。還有不少深圳市民外出爬山,屢屢與蛇不期而遇,甚至有市民夜晚散步時,在家門口遭遇竹葉青的伏擊。
  • 八月深圳蛇出沒!「..」「∧」形牙印為毒蛇,這些醫院有抗毒血清
    在交通繁忙、高樓聳立的深圳裡我們很少會去想到會有蛇但是其實深圳蛇的種類和數量還真不少幾乎所有綠道、公園都曾有蛇出沒的記錄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深圳2020年首宗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3月28日。而在五一假期更是發生了兩宗毒蛇傷人事件。
  • 春夏之交進入蛇咬傷高發期 抗蛇毒血清緣何「一藥難求」
    原標題:抗蛇毒血清緣何「一藥難求」 4月24日,湖北鍾祥市65歲老農田間勞作時,被短尾蝮蛇咬傷。武漢交警接力護送,將他送達中部戰區總醫院,經救治脫離危險。 每年春夏之交,湖北省開始進入蛇咬傷高發期。然而,全省僅少數幾家醫院儲備了救命的抗蛇毒血清。為什麼抗蛇毒血清「一藥難求」?如無法第一時間注射抗蛇毒血清,應如何自救?
  • 抗蛇毒血清多地頻現短缺 湖南籍傷者被迫轉診廣東
    全國僅一家藥企生產抗蛇毒血清,供應、儲備均需破局  每年夏秋高溫季節,全國各地頻現毒蛇出沒。今年由於降水較多,被蛇咬傷的患者大有增加。據報導在上月11日到20日短短的10天中,僅深圳就有至少8人被毒蛇咬傷。遭毒蛇咬傷的患者,最經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注射抗蛇毒血清。
  • 夏秋時節有蛇出沒,要小心
    原創 黔西南日報 中國黔西南 夏秋時節是蛇類活動高峰時期,出沒頻繁,經常闖入居民區等場所,成為「不速之客」,野外活動被蛇咬傷的事件也時有發生。醫生提醒,毒蛇咬傷的救治,最關鍵的是要有抗蛇毒血清,被蛇咬傷後,不要做無效的耗時性措施,一定要及時到有條件的醫院就診。
  • 深圳7家醫院備有抗蛇毒血清
    原標題:深圳這7家醫院有抗蛇毒血清   深圳夏天天氣炎熱且潮濕,公園、綠道幾乎都有毒蛇出沒記錄。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共有7家醫院備有抗毒血清,可收治並接診毒蛇咬傷的患者,如有市民被蛇咬傷應第一時間送至醫院治療。
  • 蛇出沒
    毒蛇咬傷報警深圳10天接8宗    近來深圳天氣酷熱多雨,蛇出沒頻繁,被毒蛇咬傷事故也頻發。深圳市急救中心的數據顯示,在從7月11日至20日的10天內,深圳120就接到毒蛇咬傷報警8宗。據深圳市中醫院蛇傷科不完全統計,自5月來,每天收治蛇傷患者少則2~3人,多則5-6人。患者病情輕重不一,嚴重的甚至存在一定的生命危險。
  • 如何防止被蛇咬傷
    如何防止被蛇咬傷1、穿長褲早晨、傍晚散步時要格外小心草叢深密的地方,到野外應穿上長褲和棉質的長襪。4、常備蛇藥對於喜歡戶外活動的人可購置備用藥,如季德勝蛇藥片。
  • 女子養毒蛇被咬致心跳驟停 專家:抗蛇毒血清是救命關鍵
    經專家判斷,這條是上海本地的蝮蛇,經注射血清治療,幸運地沒有大礙。去年年底,23歲的小陳網購一條劇毒銀環蛇當寵物。沒過多久,她便在餵蛇時被蛇咬傷了左手食指。傷口不大,但她的心跳一度驟停!半個多月來,她輾轉多家醫院,僥倖搶回了一條命。
  • 蛇出沒請注意,深圳這七家醫院可收治毒蛇咬傷患者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1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周倩 通訊員 朱柏瑜)對許多深圳人來說,在交通繁忙、高樓林立的深圳遭遇蛇,似乎不可思議,但是深圳的公園、綠道幾乎都有毒蛇出沒記錄。
  • 台州近期悶熱多雨蛇頻繁出沒 被蛇咬傷市民增多
    近日,記者從醫院和派出所了解到,近期市民遇到蛇以及被蛇傷的現象增多。專家提醒市民,看到蛇,要記得繞行;家裡進了蛇,不要自行拿棍棒驅趕或抓捕,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報警求助。一旦被蛇咬傷,要正確結紮並及時到醫院注射抗蛇毒血清。
  • 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此外捕蛇高手梁先生還在她家陽臺發現了一兩個月前的蛇糞,他說有可能蛇跑出去了,也有可能藏在某個衣櫃或者角落裡。昨日上午11時許,劉女士家又現蛇蹤,嚇得劉女士一家跑到屋外。而這次造訪的蛇並不是之前發現的眼鏡蛇,而是一條銀環蛇。除了這條銀環蛇外,當時劉女士的父親在屋外還發現了另外一條青黃色、一米多長的蛇。
  • 國內缺乏統一治療指南 抗蛇毒血清治療需規範
    我國蛇咬傷發生率為2.5‰  對於城市人來說,蛇咬傷似乎有些陌生,但其實蛇咬傷並不少見,我國蛇咬傷發病率約2.5‰。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教授張永信說,在我國森林茂密的山區內,蛇咬傷時常發生,例如廣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等地。在浙江,每年蛇咬傷患者約1萬餘例。在上海金山、奉賢、松江等郊區也偶有蛇咬傷病例發生。
  • 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冬眠蛇類開始活躍 市民謹防被蛇咬傷
    紅網時刻永州4月28日訊(記者 周純 通訊員 郭傑)隨著天氣變暖,冬眠的蛇類也開始活躍起來,蛇咬傷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開始至10月份結束,5-8月是蛇傷的高峰期。近段時間,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永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急診科接診了數例蛇傷患者。
  • 佛山這些地方多毒蛇出沒!(附最新蛇毒血清情況表)
    「毒蛇傷人事件中,公園、工地、農田、足球場甚至公交站臺等戶外區域佔了82%。」江明介紹,從時間段上統計,78%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傍晚6時至8時之間,此時是市民飯後散步出行時間,也恰恰是毒蛇出沒的活躍期,其中蝮蛇、竹葉青、眼鏡蛇、銀環蛇咬傷人的概率比較高。
  • 莆田三老人被蛇咬傷 還有人當街販賣毒蛇
    (岡氏竹葉青)輾轉市區多家醫院之後,陳老太被送到九五醫院,等入住該院普外二科時已經是凌晨醫生發現陳老太的右腳腫脹明顯,當即為其進行傷口清創,注射抗蛇毒血清治療等。目前,陳老太傷情穩定,並無生命危險。經治醫生吳德柱告訴海都記者,抗蛇毒血清是治療毒蛇咬傷的特效藥,可以避免體內游離的蛇毒繼續損傷人體,該院因常收治蛇咬傷患者,也常備有抗蛇毒血清。
  • 夏季和秋季是蛇類出沒相對頻繁的季節,揭陽已有群眾被咬傷
    夏季、秋季是蛇類出沒相對頻繁的季節,記者日前從揭陽市人民醫院了解到,近期因被蛇咬傷到醫院就診的人數有所增加,如何防範被蛇咬傷?一旦被蛇咬傷又應怎麼處理?揭陽市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主治醫師 廖偉斌:傷口流血、腫,有些嚴重的話皮膚還會有水泡,有些出現皮膚壞死,還要查看皮膚有沒有異物,有些蛇咬後牙齒還掉在裡面的。要用抗蛇毒血清,目前抗蛇毒血清是能有效治療被毒蛇咬傷的。
  • 塘廈入夏以來10多人被蛇咬傷…防蛇攻略趕緊學起來!
    △東莞君匯半島小區近日,記者從塘廈醫院了解到單獨塘廈醫院入夏以來被蛇咬傷的就有十幾個↓↓↓由於塘廈鎮並未存有蛇毒血清,劉醫生在對男子進行初步處理後,督促男子要立刻前往東莞市人民醫院、東莞市東華醫院或東莞市康華醫院等有蛇毒血清的醫院就診。「最近,我一個人就接診了2例被蛇咬傷患者。」劉醫生說,入夏以來,醫院已經收治了十多位被蛇咬傷的市民,因醫治及時沒有死亡事件發生。遇到蛇怎麼辦?
  • 石屏:夏季炎熱蛇出沒 外出謹防蛇咬傷
    進入夏季以來蛇類出沒頻繁石屏縣各大醫院接診多起被毒蛇咬傷中毒的患者在石屏縣人民醫院外科診室,病床上躺著不少被蛇咬傷的患者,她們是來自石屏縣壩心、龍朋、大橋、哨衝等山林茂密的鄉鎮村民。回想起被蛇咬傷的經過大家都是心有餘悸家住石屏壩心白浪村的馬大姐在楊梅山上幹活,傍晚7點左右準備回家的時候,在裝楊梅柴的過程中被蛇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