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蕭山警方打掉一個收購電瓶非法煉鉛團夥,並由此斬斷一條地跨紹興、蕭山,利用收購廢舊蓄電池非法從事煉鉛作業的利益鏈。據悉,本案共抓獲26名涉嫌環境汙染的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達1800餘萬。
窩點內發現的廢舊蓄電池
浙江在線杭州7月3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俞雯祺 通訊員 趙百堯 裴利鋼)近日,蕭山警方打掉一個收購電瓶非法煉鉛團夥,並由此斬斷一條地跨紹興、蕭山,利用收購廢舊蓄電池非法從事煉鉛作業的利益鏈。
據悉,本案共抓獲26名涉嫌環境汙染的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達1800餘萬。
警方暗訪調查
廢舊電瓶收購窩點卻突然關閉
今年7月初,杭州市環保局接到市民舉報,蕭山區所前鎮有人未經批准大批量收購廢舊鉛酸蓄電池並就地非法處置,造成環境汙染。警方隨即進行了暗中走訪調查。
警方發現,該收購地點並未取得任何許可,但每天都有好幾輛農用貨車進出廠區,車上裝著滿滿的廢舊電瓶。
「他們這裡不但是無證經營,而且還有可能存在偷排偷倒電解液的情況存在。」負責暗中調查的民警裴利鋼說。
據了解,廢鉛酸蓄電池的液體內含有鉛膏、廢硫酸等化學物質,隨意排放會汙染土地並產生鉛蒸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隨著調查深入,警方發現紹興縣楊汛橋鎮馬社村附近的一座山下藏有一處廢電瓶拆解窩點。
可正當警方準備收網之時,這個拆解窩點意外關了門。
跨紹興、蕭山兩地
採、煉、銷一條龍團夥浮出水面
為避免打草驚蛇,警方停止了收網行動,但調查卻有了新的進展。
「我們在對所前鎮的窩點進行調查時發現,位於紹興那個窩點關門之後,這邊卻並沒有受到影響,仍然有好幾輛滿載廢舊電瓶農用貨車每天進出廠區,可見他們並沒有發現。」民警鄭流遠說,警方在蕭山所前發現了一個新的拆解窩點,便是從紹興的拆解窩點轉移過來的。
執法人員順藤摸瓜,又發現了位於紹興市濱海工業區一個煉鉛窩點。至此,這個集合採、拆、煉、銷的非法處置廢舊電瓶的犯罪集團全部窩點被鎖定。
挖地洞偷倒電解液
非法煉製15000餘噸成品鉛塊
7月23日17時許,蕭山警方對該起案件中的3個窩點以及另一關門的窩點進行了統一收網,控制涉案人員40名,扣押廢舊鉛酸電池400餘噸,非法提煉的成品鉛塊20餘噸。7月25日又查獲嫌疑人員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張某夫婦就在其中。
張某,男,40歲,安徽阜南人,今年2月起,他開始從事廢舊電瓶收集及非法煉鉛生意。
為掩人耳目,張某將採購、拆解、冶煉分別放在不同的窩點。並且,在所前鎮城南村的拆解倉庫裡,張某挖了一個直徑1米左右,深達60公分的地洞用於偷倒電解液,一些未能及時滲透到地底的電解液由其妻舅鄭某用塑料桶裝起,偷倒在倉庫周邊的土地上。
辦案中,民警查獲了張某的一本帳本,據帳本顯示,張某團夥已冶煉了1500餘噸成品鉛塊,涉案價值高達1800餘萬元。
據張某交代,他收購的電瓶主要來自於一些不法分子手中的電瓶車電瓶。雖然他清楚這些電瓶來路不正,但在,利益面前也就無所顧忌了。
目前,警方正在對該案進一步偵辦深挖。
嚴打環境汙染犯罪
蕭山今年刑拘32人移訴16人
據省高院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水體汙染犯罪日益猖獗,在所有汙染環境案件中佔到了90%左右。蕭山今年查處的數起環境汙染案件,也均涉及偷排汙水。
截至目前蕭山警方已查處3起環境汙染案件,刑拘32人,向檢察機關移訴16人,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堅實保障「五水共治」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