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小草」王珏(中)與同學在溫醫大學院路校區合影
王珏(最後排右二)的溫醫大畢業照
溫州網訊「蘭小草」44歲時考入溫州醫科大學成人高等學歷教育臨床醫學專業,在大學裡,他的道德文明素質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校園裡萌發了一個心願:建一家慈善診所。
昨天上午,他的3名大學同學——永嘉縣雲嶺鄉衛生院陳鵬程、永嘉縣鶴盛鎮東皋衛生院葉王祥、龍灣區人民醫院(狀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劉永奇回到曾經一起學習的校園,追思「蘭小草」大學時代的點點滴滴。
44歲跨進大學校門他是班上的「老大哥」
「蘭小草」王珏2013年1月被錄取為溫州醫科大學成人高等學歷教育臨床醫學專業(高起專)學生,2015年6月完成學業。在兩年半的學習時間裡,同學們每年來學校3次,每次連續學習10多天,學完一個階段考一門課程。儘管在一起的時間相對於全日制大學生少之又少,但王珏留給同學們的印象還是非常深刻。
「我們班一共有12個同學,他年齡最大,我們都管他叫老大哥。」據劉永奇回憶,王珏不僅在年齡方面是老大哥,也是同學們的好榜樣。
開學報到時,很多同學沒有仔細看要求,王珏立馬去買來筆、紙和訂書機,幫助大家完成手續;考前,王珏自掏腰包複印複習資料送到每一個同學手裡……作為班級裡的「老大哥」,王珏總是會第一時間想到大家,默默無聞地付出。
劉永奇說:「他住在海島洞頭,那時候大門島還沒有通車,他要坐船到樂清翁垟,然後再坐車來市區上課。加上診所很忙,他還能堅持來上課,真的很不容易。由於年齡比較大,王珏相比其他同學學習上比較吃力,但他學得很認真,老師講的內容,他筆記做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上課遲到
給老師深鞠躬致歉
「老大哥是一個道德素養很高的人。」來到溫醫大綜合樓301教室,小王珏6歲的葉王祥指著教室門口說:「就是在這個教室,有一次老大哥上課遲到了,他先是敲了敲門,喊了聲報告,跨進教室一步就給當時上課的老師深深鞠了一躬,我們當時都沒有回過神,後來才知道他是要表達歉意。」
「不管是在校園裡,還是學校外,看到垃圾他總會隨手撿起來放到垃圾桶裡。」
「有一次同學夫妻之間吵架了,老大哥去勸架,他說夫妻之間是講愛的,有了愛兩個人才會相互理解和包容,還講了很多自己的體會。夫妻倆覺得很有道理,就再也沒有吵了」……提到王珏,葉王祥有說不完的故事。
10月25日「蘭小草」王珏出殯那天,葉王祥和班級同學都趕到洞頭區元覺狀元村送別昔日的同學。「大家都哭了。老大哥的做人、做事都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很欽佩。」葉王祥說。
同學紅燈沒車就過
他站在原地等綠燈
「老大哥人很樸實,有時候大家甚至會覺得他有點『傻』。」班長陳鵬程說,有一次要過馬路,儘管燈是紅著的,幾個同學看看沒有車就過了,王珏卻等在原地不走,他說要遵守最基本的交通規則和市民規範。「還有一次看到路邊有3個乞丐,老大哥給了每個人100元錢,我們都讓他不要給,當心被騙,他卻說有無行騙是別人的事,給不給是我的事,不能錯過需要幫助的人。」
有一年,洞頭大門衛生院的一名護士辭職了,因為在溫醫大就讀護士專業的人很多,王珏就印製了招聘布告,讓陳鵬程幫他一起去貼。葉王祥說:「我把布告貼到教室的門上,老大哥發現後就批評我,說怎麼可以亂貼。他自己撕下來之後貼到了學校規定的布告欄處。」
除了「星雨心願」
還想建個慈善診所
33歲那年,王珏許下「星雨心願」,每年隱名捐款兩萬元用於幫助需要的人,如今堅持了15年後,他卻溘然離世。連日來,溫州晚報等媒體對王珏的感人事跡進行了深入報導,市民和廣大網友都被他的凡人善舉所感動。
「其實,在王珏心中,他的最大夢想,還不僅限於此。」據陳鵬程回憶,在一次課間休息時,王珏和幾個同學提起過,他在校園萌發一個心願,要建個慈善診所。「他說到那個時候,有困難的人生病了,可以得到免費治療,這是我最大的心願。」「他希望用自己行為去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更和諧,但更多時候是身教不言傳。」
王珏弟弟王瓚說,他二哥曾和他們幾個兄弟商量開個慈善診所或醫院,但最後因經濟原因被幾個兄弟勸住了。
洞頭區衛計局長陳後春說,他們了解到了「蘭小草」這個心願,已在謀劃如何因地制宜推出慈善診所,弘揚「蘭小草」大愛精神。
溫州市中心醫院院長黃建平表示,「蘭小草」是道德模範,更是醫務工作者的楷模,他們願意支持洞頭建設慈善診所。
來源:溫州晚報
記者:陳偉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