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與發展(摘要)

2020-11-23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與發展(摘要)

國務院新聞辦5日發表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與發展》白皮書。摘要如下:

前言

60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白手起家,艱苦奮鬥,忠實履行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光榮使命。廣大兵團軍墾職工櫛風沐雨,紮根邊疆,同當地各族人民一道,把亙古戈壁荒漠改造成生態綠洲,開創了新疆現代化事業、建成了規模化大農業、興辦大型工礦企業,建起了一座座新型城鎮,充分發揮了生產隊、工作隊、戰鬥隊的作用。兵團為推動新疆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家邊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一、建立與發展

新疆地處中國西北邊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在特殊的地理、歷史背景下成立的。60年來,兵團以屯墾戍邊為使命,遵循「不與民爭利」的原則,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和人煙稀少、環境惡劣的邊境沿線,開荒造田,建成了一個個農牧團場,逐步建立起涵蓋食品加工、輕工紡織、鋼鐵、煤炭、建材、電力、化工、機械等門類的工業體系,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截至2013年底,兵團下轄14個師,176個團,轄區面積7.06萬平方公裡,耕地1244.77千公頃,總人口270.14萬,佔新疆總人口的11.9%。

二、職責與體制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兵團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職責,實行黨政軍企合一體制,是在自己所轄墾區內,依照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法律、法規,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在國家實行計劃單列的特殊社會組織,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重領導。

三、開發與建設

兵團的經濟建設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兵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適應市場經濟要求,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著力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民生,促進就業,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就。

四、維穩戍邊與促進民族團結

新疆陸地邊境線漫長,戍守邊防是國家賦予兵團的重要職責。兵團從組建開始,就是一支高度組織化的準軍事力量。多年來,兵團堅持亦兵亦民、勞武結合、兵民合一,擁有一支數量足夠、素質較高的民兵武裝力量和兵團武警部隊,一手拿槍,一手拿鎬,與軍隊、武警和各族群眾建立起邊境安全聯防體系,在維護國家統一和新疆社會穩定、打擊暴力恐怖犯罪活動中發揮出特殊作用。(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

相關焦點

  • ...劉冰率隊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改委對接推廣生物基可降解產品事宜
    9月18日,縣委書記劉冰率隊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改委對接推廣生物基可降解產品事宜,拜訪了兵團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處長張子延,縣領導王淑娟以及縣委辦、發改委、產業集聚區有關負責人參加。
  • 2020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事業單位招聘179人公告
    2020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事業單位招聘179人公告 2020-07-29 18:18:27|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考試信息網
  • 王立會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四團考察團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曹彥)5月16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四團黨委書記、政委陳萬平帶隊來我市考察。市委書記王立會見考察團一行。 會談中,王立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對陳萬平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我市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不合格「釀造白醋」風險控制...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日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對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的通告
  •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8...
    FX168 【中國疫情最新消息:新增確診病例28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陝西9例,上海7例,湖北4例,浙江2例,廣東2例,四川2例,山西1例,福建1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36例(境外輸入34例)】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最新通報,11月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
  • 新疆:從維穩到維新_資訊頻道_鳳凰網
    2010年10月26日下午,鳳凰網走進石河子,對話農八師石河子市黨委常委、副政委王希科,以農八師石河子為範本探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之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始終擔負著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新時期下,中央賦予兵團「建設大軍、銅牆鐵壁、中流砥柱」的三大作用。一方面做生產建設大軍,一方面對新疆穩定和民族團結髮揮中流砥柱的作用,這是兵團不變的使命。
  • 7月21日新疆(含兵團)新冠肺炎疫情最新通報
    來源:天山網7月21日新疆(含兵團)新冠肺炎疫情最新通報
  • 新農人史紅濤:在探索中發展建設兵團第九師沙棘特色產業
    史紅濤,漢族,1984年6月生,籍貫為河南省澠池縣,現住新疆額敏縣170團團部,任第九師百智遠特種珍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09年6月史紅濤大學畢業,響應國家號召,加入西部計劃志願者隊伍,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70團支援服務。2012年2月支援服務期滿,因各項表現優秀,正式成為在編人員,繼續留在團場工作,先後擔任6連政治副指導員、5連副連長等職務。
  • 新疆兵團八十九團一綿羊長6隻角(圖)
    新疆兵團八十九團一綿羊長6隻角(圖)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2015年10月28日10:31 10月27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九團哈薩克族居民古麗巴哈提的家裡拍攝到的六角綿羊。
  • 中國棉花生產發展研討會在新疆舉行 良種研發成升級關鍵
    中國棉花生產發展研討會在新疆舉行 良種研發成升級關鍵2016-08-22 17:17:37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任編輯:郭凱中國棉花生產發展研討會8月21日在新疆輪臺舉行。與會專家指出,新形勢下,中國棉花生產面臨品種改良、機械化、精準化、標準化的挑戰,其中良種研發是下一步中國棉花生產升級的關鍵。
  • 基層見聞:海外「兵團人」的美國夢和中國情
    中新網庫爾勒11月6日電 題:海外「兵團人」的美國夢和中國情  記者 陳小願  16小時的時差,上萬公裡的距離,把新疆庫爾勒的楊弘和美國舊金山的姐姐楊旭分隔在不同的晝夜。然而,浩瀚的太平洋也無法割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的親情。  同樣出生在大漠邊緣的姐倆,為了各自的理想,選擇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 新疆兵團品種改良擴繁工程 讓養殖戶發「羊」財
    看著滿圈活蹦亂跳的新羊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四團一連養殖戶博濤告訴記者:「這300隻新羊羔在同等條件下,比本地羊至少多給我帶來6萬元的收益。」博濤所說的品種改良擴繁工程,是一八四團於2015年結合扶貧攻堅所啟動的科技惠民工程項目。
  • 泐俚:兵團甲子禮讚
    原標題:泐俚:兵團甲子禮讚 拓荒之初,大同小異的棲身之所——地窩子   公元1954年10月7日,中央下達命令,在新疆組建生產建設兵團,至今年,是為六十年一個甲子。鐵血兵團,篳路藍縷六十年,始有新疆滄海桑田巨變。   紅色的血脈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千萬裡,屯墾在天山。   1949年10月,三五九旅的傳承者解放軍第一兵團第二軍西出陽關、進軍新疆。   新疆解放,百業待興。駐軍少給養,人民盼溫飽,屯墾戍邊,成為治國安邦的抉擇。
  • 新疆兵團職工養巴西鐵樹 花開香氣襲人(圖)
    新疆兵團職工養巴西鐵樹 花開香氣襲人(圖) 圖為第四師七十團社區張女士家中開花的巴西鐵樹而對於居住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四師七十團社區的張女士來說,近日家中每天都香氣襲人,到了晚上更是滿屋子充滿了馥鬱的香氣,這都是她家中養的一盆「包穀花」盛開帶來的變化。  3月26日,記者走進張女士家,一股濃濃的花香味就撲鼻而來。
  • 同心接力 建設大美新疆
    孫磊不僅要完成學校俄語專業的教學工作任務,還扛起了克拉瑪依校區俄語專業學科建設使命。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孫磊深受鼓舞,主動申請將援疆期限延長一年。同心接力支援,助推新疆發展。行走天山南北,到處可見喜人變化。這些變化與黨中央親切關懷、舉全國之力援疆密不可分。
  • 17年堅守沙漠植綠 新疆兵團老人榮獲「綠色中國年度人物」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3日電 (記者 戚亞平)17年堅守沙漠植樹造林,充當「生態衛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紅旗農場退休職工馬獻民新近榮獲「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3日據新疆兵團生態環境局消息,今年6月,馬獻民老人被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授予「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稱號,11月榮獲「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項。馬獻民老人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與治理風沙、保護環境緊緊聯繫在一起,堅守沙漠,與梭梭林為伴,風裡來,雨裡去,從未間斷。
  • 走進新疆昆玉市,人口6萬,一個由崑崙山、和田玉得名的城,一座年輕...
    我們一起領略新疆兵團人建設的城市,昆玉市的美。 昆玉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縣級市 ,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實行師市合一管理體制,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管理。
  • 兵團六師債即將兌付 資金已劃至上清所
    摘要 【兵團六師債即將兌付 資金已劃至上清所】從知情人士處獲悉,「17兵團六師SCP001」應於8月13日兌付的本息已經全額劃轉至上清所,即將完成後續兌付工作。
  • 上清所:「17兵團六師SCP001」違約
    關於「17兵團六師SCP001」未足額劃付付息兌付資金的通知
  • 兵團一八七團「聯手議價」農業互助組「抱團」奔小康
    2015年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七團 「聯手議價」農業互助組如雨後春筍般悄然興起。農業互助組相互幫助、同工同酬,抱團闖市場奔小康,緩解農牧工在勞動力用工高峰期間,鐘點工緊缺、薪資高漲的矛盾,受到了越來越多農牧工的追捧。  「其實,今天胡長偉、文亮銀他們可外出掙更多的錢,可是我急著要拉運苜蓿。他們知情後,就趕來幫我翻曬苜蓿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