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傍晚,本市上空出現的波狀層積雲。 常濤 攝影
10月31日傍晚,隨著夕陽西下,本市上空出現波狀層積雲,這種類似「魚鱗」狀的雲彩與夕陽交相輝映,天空中頓時呈現一片魔幻色彩。
「魔幻天空」驚呆網友
當日傍晚,網友常濤在微信圈分享了一組「夕陽與雲」的美圖,引來不少網友關注。隨後,陸續有網友上傳了他們在下班途中拍到的不一樣的雲層,從照片上看,雲層在夕陽下是另一番景象,好像一片片棉花糖一樣層層點綴在天空,不少網友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
對於被網友稱作「魚鱗雲」的景觀,記者專門採訪了市氣象局副局長孫連強。孫連強受訪時說,這只是一種波狀層積雲,由於這種雲內部液態水滴較大,遮光較果比較明顯。「在雲層斷開處可見藍天,沒斷開處雲層較暗,忽明忽暗對比度大,給人以較強的視覺衝擊力,產生魔幻天空的景觀。」
孫連強介紹,波狀層積雲與魚鱗雲不同,魚鱗雲是高積雲的一種,距離地面3500米以上,一般是在冷空氣過後出現的,而波狀層積雲是一種低雲,它的出現預示著冷空氣即將來臨。「這種美麗的魔幻天空景觀在一般地方還是比較罕見的,但在丹東比較常見。」孫連強說,這個季節丹東地區霧較多,陸地冷,海面暖,南風帶來的水氣被冷的地面降溫後形成霧或層雲,在一定的天氣條件下,這種層雲形成波狀低雲。
省內多霧霾丹東獨清新
從10月31日開始,我省多地出現了霧霾天氣。遼寧省環境監測實驗中心數據顯示,10月31日下午3點丹東AQI為50,空氣品質為優,基本無汙染物。31日晚上7點,瀋陽等地AQI依然居高不下在500上下浮動,丹東儘管出現較小上浮,但空氣品質仍然一枝獨秀。據省環保部門預報,11月1日和2日兩天全省空氣品質略有好轉,但仍然只有大連和丹東多雲,其他城市霧霾。
對此,孫連強說,霾是大氣中的自然現象。丹東的天氣決定了本市即使有霾,持續時間、濃度、厚度、組成,均呈強弩之末之勢,因為一般情況下本市的霾由外部流入,而且是來自於西部、北部,因此,即使霾到了本市,也就要宣告結束了。「冷鋒前的薄層,早就隨風飄散了!」孫連強說,這次省內其他地方出現霧霾,由於在暖鋒前,範圍廣,持續時間長,而丹東地區位於半島南坡,有長白山—千山山脈脊線隔離,流場風向等氣象要素自成一統,形成霾的條件更為苛刻,且霾受丹東獨特的氣象要素影響而與眾不同,如10月31日就表現為霧霾被抬升後形成的波狀層積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