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恆星都比太陽小,為什麼會這樣?

2021-01-13 樹下的小書桌

在銀河系中,比太陽還小的恆星佔90%,比太陽體積質量大的恆星也有很多,但恆星質量不能無限大,據科學觀測,恆星質量最大可達到265個太陽。最小的恆星半徑只有木星的84%,質量只有木星的85倍,不到太陽質量的8%。

R136a1恆星是大麥哲倫星系蜘蛛星雲中的一顆偽沃爾夫拉葉星,據推測質量是太陽的265倍左右,是目前科學觀測到的質量最大的恆星。但由於相距較遠,恆星質量的測定需要通過輻射能量換算,還要經過修正,得到的數字並不一定十分準確,但至今按照這樣的方法,從未找到過質量更大的恆星了。科學家也據此認為,恆星存在質量上限。

恆星質量越大,引力越大,物質間的核聚變反應更加劇烈,質量損失也就越快,再者聚變反應到恆星所能達到的Fe聚變也越快,然後恆星就到了盡頭,引力不穩定,超新星爆發,爆發時釋放的能量又能促進鐵聚變,形成更重的各種元素。恆星越大相對也越不穩定。

科學家們推測,在宇宙早期或許曾存在質量能達到10000個太陽的第一代恆星,它們僅由氫和氦氣體雲形成,計算機模擬顯示它們可以達到很高的質量。但實際上在宇宙中並沒有觀測到這樣的恆星存在,因為它們存在的時間可能只有幾百萬年,需要通過遙遠的伽馬射線暴源頭來尋找它們曾存在的證據,目前的觀測設備都難以找到。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比太陽大的天體數不勝數,太陽真是恆星中的「小矮人」嗎?
    太陽的直徑約為139.2萬千米,質量佔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無疑太陽是太陽系中巨無霸一般的存在,但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4000億顆恆星,比太陽大的恆星難以計數,比如距離太陽最近的半人馬座α星A,還有天狼星A,都要比太陽略大,那麼太陽真的就是小矮人嗎?一、太陽的個頭算老幾?
  • 銀河系中雖有2000億顆恆星,可90%的恆星都沒太陽的質量大
    太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曾經一段時間我們以為它是宇宙的中心,實際上它只是一顆恆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普通通的恆星,如果說不普通,因為它是銀河系內已知唯一孕育了生命的恆星系統。銀河系真的很大,直徑大約為10~20萬光年。
  • 太陽在銀河系裡算老幾?銀河系1500億顆恆星,你看到的都比太陽大
    在太陽系裡,太陽是絕對的權威,沒有任何天體能夠跟太陽抗衡。但是到了銀河系,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太陽系所在的更大的星系叫做銀河系,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恆星還有1000億顆,可想而知太陽系有多渺小。而且我們從地球看向夜空的時候,除了月亮,彗星和太陽系內的幾大行星以外,人類能夠看到的所有星星都比太陽質量更大,光度更亮,因為如果比太陽小的話,我們是看不到的。
  • 木星的成分和太陽相似,體型也不小,為什麼沒能成為恆星?
    那麼問題來了,在宇宙當中,木星的主要成分和太陽一樣,都是氫和氦,可為什麼只有太陽被點亮了,而木星只能和地球一樣做一顆普通的行星?在天文學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質量為王。一個天體的質量大小,可以決定很多事情,比如:天體的種類,天體的演化和壽命等等。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可以從恆星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以太陽為例,就如上文所說,太陽佔據了整個太陽系99.86%以上的質量,這樣的質量使得太陽的引力巨大,引力也會對太陽自身造成影響,它會向中間擠壓。在中國有一句老話:物極必反。
  • 星星是恆星,太陽也是恆星,但是為什麼夜空和宇宙都是黑暗的?
    白晝結束,天空中最明亮的恆星太陽落下地平線,留給地球的是廣闊的黑色夜幕,上面散布著遙遠的恆星發出的光,如果幸運的話,也許還可以看見我們銀河系的其餘部分和鄰近的星系——麥哲倫星雲。但是同樣是恆星,為什麼太陽那麼亮,照亮了地球,夜晚滿目的恆星卻還是如此的黑暗呢?只是距離的緣故呢?夜空應該是黑暗的嗎?
  • 同樣都是天體,為什麼太陽會發光,地球卻不會?是誰點燃了太陽?
    不同的質量會導致天體的一生完全不一樣的,即便同為恆星,質量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宿命;行星和恆星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因此,如果天體質量不到太陽質量的8%,那它最多只能是一顆行星,超過8%,就可以產生核聚變反應,發光發熱,就是一顆恆星。因此,在宇宙中質量為王。
  • 恆星都比行星大嗎?《自然》:小恆星比大行星小7倍的奇異星系
    從體型來看,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爭氣的就是木星了,它的半徑是太陽的十分之一。如果把太陽比作籃球那麼大,木星就像個桌球,地球則像顆小米粒。放眼整個宇宙,大多數星系跟太陽系差不多,恆星的質量一般都比行星大,才能約束周圍的行星,共同構成一個星系。木星的質量雖大,卻也只有太陽的千分之一。宇宙中會不會有一些行星的體積比恆星還要大呢?
  • 太陽在銀河系中算老幾?你能看到的恆星都比它大,但它卻排前10%
    比如距離我們非常近的南門2a星,只有4.37光年,其質量是太陽的1.1倍,其質量和亮度都比太陽稍強一點,按理說它應該是全天最亮的恆星了,然而它只是全天第三亮星,比它距離更遠的天狼星和老人已經都比它更亮。那麼這是不是告訴我們,太陽在銀河系中其就是最小質量的恆星呢?
  • 為什麼太陽系的行星,都是沿著太陽公轉的?宇宙中的星系都這樣?
    在想像太陽系的時候,我們大腦裡通常會有一個巨大的圓盤,上面有許多環,代表著行星的軌道運動,可能是因為從小課本上就是這麼畫的,所以我們很自然地認為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個軌道平面上。不但如此,它們還以相同的方向繞太陽運行。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 太陽的宿命會是黑洞嗎?恆星的演化過程
    媽咪說:知識就是力量上期咱們介紹了如何去看赫羅圖,今天咱們來介紹恆星的演化過程。
  • 夜空中能看到的恆星都比太陽大,那它是最小恆星嗎?其實是大個子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在空氣和光汙染不強的地方我們能看到很多的星體,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恆星,在我們所能目睹的這些恆星中,絕大部分質量都比太陽更大,因為比太陽質量小的恆星發出的光不夠強,表面溫度不夠高,所以我們是很難目睹到的。
  • 為什麼恆星會發光而行星不會發光?
    20世紀初,根據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推出了一個質量和能量的關係式,幫助天文學家解決了恆星為什麼會發光這一問題。原來,恆星內部溫度高達1000萬℃,物質處在這樣高的溫度下會發生熱核反應,由較輕的原子核聚變成為較重的原子核,在這個過程中損失一部分質量,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於是,這樣的能量由輻射的方式由內傳到外,從恆星表面發射至空間,使它們長期在宇宙中閃閃發光。
  • 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在內部核聚變結束後,會變成什麼?
    當核心區域溫度升高到700-1000萬度時(大約在46億年前),將會激發內部最輕元素-氫的核聚變反應,兩個氫原子,即四個質子和中子,通過鏈式反應,聚合形成氦原子核,同時釋放兩個正電子,在此過程中由於質量的虧損,會釋放大量的能量。通過計算,兩個氫原子聚變為一個氦原子,所釋放的能量為4.6*10^(-12)焦耳。
  • 宇宙奇觀:恆星居然還可以這麼小-宇宙,恆星,太陽,木星 ——快科技...
    它的亮度僅有太陽的1/8000,表面溫度為1800℃(太陽的表面溫度為5600℃),直徑僅有太陽的0.09倍——甚至比木星還要小!實際上,這顆恆星離我們相當近,只有大約40光年,但因為非常暗淡,你必須用大望遠鏡才能看到它——你用肉眼能夠看到的最暗恆星,都要比J0523明亮100萬倍!
  • 為什麼太陽也會死亡?太陽死後誰來接班?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這種恆星的壽命大概就100億年左右,這估計大家都知道了,但它為什麼會死,又是怎麼死的,太陽死後還有人來接班嗎?太陽為什麼會死?要了解太陽為什麼會死,可能要先了解下它是怎麼來的!大概在200多年前的時候,法國天體物理學家和德國哲學家康德都分別提出了星雲說,現在稱之為「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兩位大佬不約而同的認為太陽系是一團星雲通過萬有引力收縮而成的。首先形成的是太陽,然後其它星雲物質形成了行星。
  • 給太陽算算命,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壽命能有多長?
    宇宙誕生之初的物質主要由氫元素組成,總量佔到了宇宙元素總量的92%左右,其次是氦元素,大致為8%左右,另外就是鋰、鈹等一些元素了,但總量不到1%,所以這個時候形成的恆星金屬豐度都非常低,基本都由氫和氦元素組成,因此判斷恆星年齡的一個主要指標就是這顆恆星的金屬豐度。
  • 為什麼第26號元素會引爆恆星?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26號元素鐵在一些恆星的演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種元素能夠成為恆星的終結者。每當這種元素在恆星內部出現時,就會宣告著恆星走向毀滅。那麼,鐵元素究竟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鐵元素可以毀滅恆星呢?在地球上,通過自然界中的元素衰變以及人工合成元素可以得到元素。
  • 太陽系「失敗的恆星」木星,如果被點燃,會變成第二個太陽嗎?
    ,恆星是我們都熟悉的一個名詞,那怎樣的天體才可以稱得上是恆星呢? 恆星被定義為一顆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球形發光等離子體,簡單說就是依靠自身內部的能量自發發光的天體。 自發的發光是恆星區別於其他天體的主要特徵,像行星,衛星等都是自身無法發光的,只能反射恆星的光。 如果木星被我們點燃,那它自然就會通過燃燒長期自發的發光,這樣看來我們的設想似乎是正確的。
  • 恆星都誕生在星團裡,那太陽是一顆流浪恆星嗎?
    宇宙中的恆星大部分都是在星系中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誕生的,並且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集群或星團結構,那我們的太陽為什麼孤零零一個漂浮在宇宙中的?那麼太陽之前的星團去哪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宇宙中現有的開放星團推斷出來!我們下面就以離我們最近的畢宿星團為例!
  • 史上最小的恆星,直徑僅有太陽的0.09倍,壽命卻近乎永生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不,科學家就發現一顆特殊的恆星。為什麼說它特殊呢?因為它的直徑只有太陽的0.09倍,直徑比木星都還要小,它也是到目前為止人們發現的最小的恆星。這顆恆星的的編號為2MASS J05233822-1403022,簡稱J0523,它是迄今為止人類已知質量最小的恆星,它目前是處於主序星階段的紅矮星,距離我們大約40.3光年,它是由2MASS(2微米全天巡視)項目在2014年發現的。我們都知道,恆星是可以進行核聚變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