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第26號元素會引爆恆星?

2020-12-04 火星科普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26號元素鐵在一些恆星的演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種元素能夠成為恆星的終結者。每當這種元素在恆星內部出現時,就會宣告著恆星走向毀滅。

那麼,鐵元素究竟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鐵元素可以毀滅恆星呢?

在地球上,通過自然界中的元素衰變以及人工合成元素可以得到元素。不過,這並非元素的最初來源。宇宙一開始只有氫元素和氦元素,它們都是在早期宇宙中合成出來的。但早期宇宙的條件只夠合成出氫和氦,其他元素都來不及合成。直到恆星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恆星聚集了彌散在太空中的氫和氦氣雲,它們的核心區域擁有極高的溫度和壓力,氫原子核在這種極端環境中可以突破電磁力的排斥作用,互相碰撞,發生核聚變反應,結果會合成出氦原子核。氫核聚變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主要出現在中低質量恆星中的質子-質子鏈反應,還有一種是主要出現在大質量恆星中的碳氮氧循環。

不過,氦原子核不會馬上進行核聚變反應,因為氫的核聚變反應所需能量更低,所以氫核聚變優先進行。直至恆星核心區域中的氫都轉變為氦,接下來才會進行氦核聚變。氦核聚變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氦核作用,還有一種是3氦過程。

隨著核聚變反應的進行,恆星的核心中會堆積越來越重的元素。不過,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並不能合成出所有的元素,因為一旦鐵元素被大量合成出來,核聚變反應將會結束,恆星會發生爆炸。

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通過強大的核力結合在一起,原子核的結合能會隨著核子數的增加而升高。但結合能不能反映原子核的穩定性,真正能表徵原子核有多穩定的參數是結合能與核子數的比值,也就是平均結合能。平均結合能越高,原子核越穩定,所以越不容易發生核聚變反應。

氫的平均結合能最低,所以它最容易發生核聚變反應,而且產生能量的效率也更高。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平均結合能逐漸增加(鋰是個例外),直到鐵元素達到最高值,核聚變反應變得越來越困難。

比鐵更小的原子發生核聚變反應都會釋放出能量,而鐵的核聚變反應整體上會消耗能量,因為產生的能量還沒有消耗的多。一旦開始鐵的核聚變反應,恆星就會失去平衡。

因為恆星的引力會不斷擠壓自身,這需要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產生的輻射壓來對抗。鐵的核聚變反應導致輻射壓不夠,恆星就會發生強烈的引力坍縮,從而發生超新星爆發。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質量大於太陽8倍以上的恆星才能合成出鐵元素。而像太陽這樣的中低質量恆星,最多只能進行到碳核聚變為止。如果給太陽扔塊鐵,也不會讓太陽爆炸,因為太陽根本沒有能力啟動鐵核聚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26號元素鐵,可能是宇宙最後一種元素?
    目前,人類已知的元素共有118種。從第1號元素氫(H)到第98號元素鉲(Cf)都可以在地球上找到,更重的元素則是通過人工合成出來的。理論上,人類還可以合成出更重的元素,最重的元素有可能是第184號元素。在地球上,氧、矽、氮、鋁、鐵等都是十分常見的元素。
  • 為什麼第26號鐵元素會引爆恆星?地球上那麼多鐵會很危險嗎?
    但這種對人類至關重要的鐵元素卻是恆星最毒的毒藥,因為恆星中一旦演化的鐵元素,等待它的只能在超新星爆發中終結一生!為什麼恆星發展到鐵就會死?引力坍縮會讓球體的密度逐漸增加,假如沒有輻射壓的話,越大的天體就是一個緻密的天體,但很幸運,宇宙中最豐富的氫元素會在引力坍縮的高溫下開始核聚變,其劇烈的能量釋放在恆星內核會以輻射方式向表面傳遞,再透過對流到達表面,繼而向宇宙空間以光輻射方式散發。
  • 為什麼第26號鐵元素會引爆超新星?地球上那麼多鐵會不會很危險?
    但這種對人類至關重要的鐵元素卻是恆星最毒的毒藥,因為恆星中一旦演化的鐵元素,等待它的只能在超新星爆發中終結一生! 為什麼恆星發展到鐵就會死?
  • 為什麼鐵元素會殺死恆星?
    可以說,多虧了恆星,尤其是大質量恆星,才有了後來的地球生命。宇宙大爆炸製造出了大量的氫和氦氣體雲,在宇宙足夠冷卻之後,它們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縮形成恆星。氫核聚變是所有恆星的第一階段,我們的太陽目前正處於這樣的階段。當恆星核心中的氫元素耗盡之後,積累在核心的氦元素會通過3氦過程,互相碰撞形成碳元素。接下來,碳又會與氦結合成氧,氧還會進一步與氦結合成氖。對於宇宙中的大部分恆星,也包括太陽在內,核聚變只會進行到這一程度,之後將會膨脹為紅巨星,最終核心坍縮為緻密的白矮星。
  • 元素怎麼核聚變的,為什麼最終元素是鐵,恆星真會變成大鐵球嗎?
    恆星聚變的最終元素確實是鐵,但鐵卻不是最終的元素,而恆星呢也會成為一個鐵球,但卻不全是鐵球,要理清這個關係,必須來了解下這個過程。元素的秘密元素是怎麼誕生的?–52 → 鎳–56很多朋友認為只能到鐵,其實大質量恆星內部可以演化到鎳-56,但鎳-56會以β+衰變成為鈷-56,再經過77.3天又衰變為成鐵-56,因此說到鐵元素也沒錯,因為最終還是鐵嘛,不過等到鎳-56產生,恆星的壽命就以分鐘倒計時了,鐵核坍縮,超新星爆發。
  • 從元素到生命,我們身體每一個原子都是恆星的聚變產物!
    人體中的每種物質都來自於某種元素,這些元素由恆星製造。我們每天必需的食物和日常用品,我們的汽車和手機,我們所見的每樣東西——石頭,植物,動物,海洋中的水,空中流動的風……都來自於遙遠的恆星。每顆恆星都是一座巨大而又長壽的「熔爐」,它們酷熱異常的核心使其中的原子相互碰撞而產生新的元素。到最後,多數恆星會爆炸,它們將元素噴射到宇宙中非常遙遠的地方。
  • 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
    導語: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地球上,人們進行化學研究時,需要用到各種化學元素。有些化學元素價格親民且量大,有些化學元素即使是耗費上千萬也只能得到零點幾克。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只是在地球這顆星球上存在,在整個宇宙中,有些化學元素同樣稀缺,這幾個元素分別是3號元素鋰,4號元素鈹,5號元素硼。那麼為什麼這幾個元素在宇宙中也同樣罕見呢?這就要涉及到恆星的發展過程中元素的轉變了。宇宙中充斥最多的元素就是氫和氦,其次才是氧。當一顆恆星形成時,它本身所攜帶的氫會發生核聚變。
  • 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
    導語:元素周期表中,第3、4和5號元素,為何在宇宙中非常罕見?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只是在地球這顆星球上存在,在整個宇宙中,有些化學元素同樣稀缺,這幾個元素分別是3號元素鋰,4號元素鈹,5號元素硼。那麼為什麼這幾個元素在宇宙中也同樣罕見呢?這就要涉及到恆星的發展過程中元素的轉變了。
  • 恆星核聚變到鐵就停止了,比鐵更重的元素是如何形成的?
    到目前為止,已發現了118種元素,其中92種為天然元素,剩下的26種為合成元素,在天然元素中,92號元素——鈾元素是地球上原子序數最大,而原子序數大於92的人工超鈾元素都是極其不穩定的放射性元素。
  • 星塵的記憶:恆星演化與元素起源
    其中43號鎝、61號鉕、從95到118號元素是人造元素,其餘92種元素都是自然元素。)在特定的條件下,某個元素原子核中的質子數量可以發生變化,從而轉化成另一種元素。然而,這個轉化過程並不容易。一個原子核裡的質子和中子,是以強相互作用力互相結合在一起的,其能量稱為「核結合能」,核結合能與質子中子數量之商稱為「平均結合能」。
  • 為什麼恆星爆炸會變成超新星?超新星對宇宙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恆星爆炸會變成超新星?超新星對宇宙有什麼影響?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天空,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什麼是超新星,簡單來說,一顆爆炸中的恆星,就被稱為超新星。
  • 宇宙中還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元素嗎?大爆炸後為什麼最多的元素是氫
    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將當時發現的66種元素排列成著名的元素周期表,並預言了新元素的存在和性質。迄今為止,已發現118種元素,其中92種為天然元素,26種為合成元素。鈾元素92是地球上原子序數最大的天然元素。原子序數大於92的人工超鈾元素都是不穩定的放射性元素。那麼,這個元素列表有沒有盡頭?會有新的元素嗎?
  • 鐵元素是坍縮恆星中產生的最後一種元素,為什麼?
    因為鐵並不是坍縮恆星產生的最後一種元素,而鎳才是。因此在這方面,鎳才是特殊的元素,而不是鐵。隨著恆星年齡的增長,這些元素會融合成更重的元素等等,直到它們產生鐵和鎳(如果恆星足夠大的話)。當輕元素熔合成更重的元素時,恆星會經歷一系列可預測的聚變反應,這些元素在恆星核心聚集,直到達到足以融合成更重元素的密度,以此類推,直至鐵或恆星質量所能支持的任何輕元素。這是所有這些元素產生的主要方法,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元素包括氦、氧、氮和碳的原因,這些元素都是恆星聚變的早期副產品。
  • 為什麼恆星聚變不能產生原子量比鐵更大的元素?
    宇宙起源於大爆炸,在大爆炸的前3分鐘,構成現在物質元素的基本粒子,如夸克、電子等大量聚合,就像水蒸氣遇冷凝聚成水滴一樣。夸克凝聚成原子核中的中子和質子,質子和中子再冷卻凝聚成氦原子核,從而形成了目前佔可見宇宙絕大部分的物質——氫和氦。而其他重元素是在天體形成過程中由核反應生成的。
  • 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鐵元素,對於恆星來說,竟然是「毒藥」
    是第一代恆星的出現,通過內部的核聚變反應,才向宇宙中拋射大量的各類元素,鐵元素也應運而生。舉個例子來說,地球的內核就是一個巨大的金屬球,而且主要的構成元素就是「鐵」。不過,雖然鐵元素對於人類來說如此的重要,可是對於恆星來說,鐵元素卻猶如「砒霜毒藥」,因為鐵元素會引爆恆星,讓宇宙中出現超新星爆炸
  • 不知是什麼版本的恆星演化&元素合成
    >>接下來,要成為什麼呢……?核心處的壓縮,外層的崩塌與下墜,最終引爆了你的身軀,絢爛的焰火讓你成為整個夜空的焦點。爆炸也以空前的能量改變了周遭的物質。因此,即便黑洞在形成過程中或是合併事件中產生了新的元素也對外界沒有貢獻:新元素既根本逃不出黑洞,又會被碾得粉碎。
  • 宇宙中還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元素嗎?大爆炸後為什麼最多的元素是氫
    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將當時發現的66種元素排列成著名的元素周期表,並預言了新元素的存在和性質。迄今為止,已發現118種元素,其中92種為天然元素,26種為合成元素。鈾元素92是地球上原子序數最大的天然元素。原子序數大於92的人工超鈾元素都是不穩定的放射性元素。那麼,這個元素列表有沒有盡頭?會有新的元素嗎?
  • 第117號元素
    第117號元素 2014-05-22 15:42 作者:苗千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21期
  • 毀滅中的新生 類太陽恆星普遍可產生鋰元素
    類太陽恆星會產生鋰元素嗎?它發生在恆星演化的哪個階段?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光譜數據及國際GALAH巡天數據首次發現類太陽恆星經過氦閃後普遍可以產生鋰元素。相關研究成果7月6日在線發表於《自然·天文》雜誌上。
  • 核聚變能夠產生鐵元素,為什麼恆星最終結局卻不是變成鐵球?
    核聚變最初從氫元素開始,逐漸向越來越重的方向演化,最終能產生鐵元素。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恆星沒有變成鐵球呢?在早期對宇宙的探索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有一種元素幾乎存在於每個星球上,它在相當一部分天體中還佔到了主導地位,它就是氫元素。氫元素在地球上的存在並沒有那麼明顯,但是在恆星中則尤為明顯,因為一顆恆星有超過90%的元素成分都是氫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