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帶我家若蘭寶貝去小區裡的廣場上玩,若蘭突然叫著「姐姐,姐姐」。我一看,鞦韆架上正在蕩鞦韆的小姑娘正是我家若蘭寶貝的好朋友李婉彤。若蘭寶貝看到她的好朋友婉彤姐姐回來了,高興地一起做遊戲去了,我就和婉彤媽媽聊起來。
我:你不是上個星期才帶婉彤回老家看爺爺奶奶的嗎?怎麼沒多玩幾天,這麼快就回來了?
婉彤媽媽:這不是因為昊昊馬上就要開學了嘛。爺爺奶奶也說好不容易回去一趟,讓多待幾天,孩子們也都不想回來,但昊昊上學的事不能耽誤了。
(這裡說明一下:昊昊是婉彤的姑姑的兒子,昊昊爸媽和我們住同一個小區,只不過都是上班族,所以作為「全職媽媽」的婉彤媽媽也時常幫忙帶小外甥。上周婉彤媽媽就是帶著婉彤和昊昊一起回的安徽老家。)
我們正聊著天,昊昊跑過來要喝水,我就說了句:昊昊開學就升中班了吧?明年這時候你就可以帶著婉彤妹妹一起上學了。
正在喝水的昊昊突然就說了句「我不想上幼兒園了」。
我就接著問:昊昊為什麼不想上幼兒園了?幼兒園裡可好玩了。
昊昊畢竟是個小孩子,喝了水,甩下一句「我就是不想去了」,就繼續跑到一邊和小朋友玩去了。
婉彤媽媽無奈的說道:前兩天從老家過來的時候,他就死活不願意回來,還說「幼兒園不好玩,不想上學了」。
聽到婉彤媽媽說孩子不想去幼兒園了,旁邊帶小孩的好幾個寶媽也附和道:就是啊!我這兩天正在給孩子收拾東西呢,孩子也吵鬧著說「不想去」,真是愁人啊!看來,為了孩子不肯去幼兒園而煩心的家長真不少!
孩子暑假後不肯去幼兒園,多半與這3個因素有關
其實,不管是第一次入園的孩子(簡稱為「新生」),還是那些已經升入中、大班的孩子(為了和第一次入園的孩子區分,簡稱為「老生」),不肯去幼兒園,都是非常普遍、而且正常的現象。當然,「新生」和「老生」不肯上幼兒園的原因是不一樣的,預防和解決辦法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前兩天若蘭媽咪針對「新生」不肯去幼兒園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做了講解(有需要的請點擊閱讀:幼兒園新生不肯入園,不僅是「分離焦慮」!5招讓孩子愛上幼兒園),本文將專門針對幼兒園「老生」不願意上學的原因和解決辦法為大家做一下詳細介紹。
1、「假期症候群」:假期的生活節奏自由散漫,不想到幼兒園裡受「約束」
因為昊昊說「不想去幼兒園了」,我就問婉彤媽媽:昊昊不是都已經上了一年了嗎?之前不是都好好的嗎?怎麼回了趟老家,就不想上學了?
婉彤媽媽:還不是回老家的時候「玩野了」。要麼一天到晚守在電視機前,中午也不睡覺;要麼一不留神就瘋跑出去了,飯點都找不到人。飯也不好好吃,一眨眼的工夫,手上就抱著零食或者飲料了。我公公婆婆還說「孩子在城裡受拘束,沒地方玩,回到農村就應該讓他們放鬆放鬆的」。那些零食飲料更是成箱成箱的往家裡搬,還說「那些東西也花不了幾個錢,就是你們平時捨不得給孩子吃,孩子才會那麼饞這些東西」。昊昊畢竟只是我外甥,人家外公外婆要那樣慣著,我也不好說什麼。
婉彤媽媽的話非常有道理。幼兒園雖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與小朋友一起做遊戲、玩耍,但老師會約束孩子們定時吃飯,按時睡覺,終究沒有家裡自由。好不容易放假了,孩子在幼兒園建立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家長或者是沒時間、沒精力管束,要麼是因為溺愛,就會由著孩子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幹什麼。這樣的生活與上學時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小孩子天性不喜歡被約束,所以,長假過後,小朋友抗拒上幼兒園的情緒會更加明顯。
2、「分離焦慮症」:自己又要被父母「拋棄」了
琪琪是一名「留守兒童」。其實琪琪3歲之前媽媽一直把他帶在身邊的。但是,在大城市裡,沒有當地戶口,公辦幼兒園「上不了」,私立幼兒園又「上不起」。無奈之下,媽媽只好把他送回了農村老家。剛被送回來的時候,琪琪很害怕,覺得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好在奶奶照顧的很細心,幼兒園的老師也很好,琪琪也逐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慢慢的就忘記了自己被「拋棄」的事情。
因為老人不會用手機視頻,所以這大半年來,琪琪媽媽雖然很想念寶寶,也只能先忍耐著。好不容易等到琪琪放暑假了,琪琪媽媽好說歹說,和公司請了半個月的假(這還是剛好趕上公司業務淡季,否則根本請不到這麼長時間的假),要把這麼久「虧欠」寶寶的都「補回來」(當然,琪琪媽媽也有私心,自己這麼久沒在寶寶身邊,寶寶竟然也不問,肯定是和自己「不親了」)。所以,在家的這段時間都儘可能的滿足琪琪的所有要求,帶著琪琪去遊樂園,給琪琪買了好多新衣服和玩具。
眼看著琪琪該開學了,媽媽的假也該休完了,就和琪琪說等他去開學了,媽媽就走了。結果琪琪立馬抱住媽媽的腿,說自己「不要去幼兒園,不要媽媽走」。
其實,不光是新入園的小朋友會有「分離焦慮症」,已經進入中、大班的「大朋友」也會有。對於大孩子來說,雖然不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去陌生的環境,但是,他們對於「上幼兒園」這件事已經很清楚,知道去了幼兒園,就意味著要和父母分開。而且相比新入園的孩子,幼兒園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了「新鮮感」,注意力更不容易被轉移。如果假期裡父母又出於「補償」心理,陪伴的比較多,再次分離的時候,更容易觸發孩子「被拋棄」的感覺,對於「去幼兒園」這件事就會更加的抗拒。
3、「幼兒園恐懼症」:幼兒園有令孩子內心抗拒的因素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兩個孩子(兩個孩子之間還有年齡差,經常「玩不到一起」),城裡又基本上都是「關上門誰也不認識誰」。但小孩子都是需要有「玩伴」的,而幼兒園是孩子們最容易交到「好朋友」的場所。所以,一般來說,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就不「不想去幼兒園」了。孩子「不想去」,肯定是幼兒園有令孩子內心抗拒的因素。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細心觀察,耐心詢問,把這個「消極因素」找出來。若蘭媽咪隨便在網上看了看,孩子們的「理由」還真是五花八門:
@A夢星:我家寶寶剛放假就和我說她「再也不要去幼兒園了」。因為上學期她沒有評上「好孩子」,她說「老師肯定不喜歡我了」。
@永不言棄:我家樂樂一直都需要我們給餵飯,但是幼兒園老師少、孩子多,經常忙不過來,樂樂經常吃不飽。每次只要哪天沒吃飽,第二天準鬧著不去上學了。
@幸福一生:我兒子從小精力充沛,不愛睡覺。每次睡午覺的時候,他都不肯乖乖躺在床上,老師已經因為這件事和我們說了好幾次了。
@春暖花開:我閨女經常跟我說老師「兇」她了。可是,我覺得她們的老師很好啊。後來才知道是我閨女胃口小,每次的飯菜她都吃不完,老師總跟她說「好孩子不能浪費食物」,她覺得老師是在批評她。
@家有千金叫佳佳:佳佳她們班原來有個老師脾氣不好,每次午睡的時候,如果有小朋友不好好睡覺,她就會把那個孩子從床上拉起來,罰站牆角。經過家長多次反映,幼兒園已經把那個老師開除了。但是,佳佳還是不肯去幼兒園了,看來是留下心理陰影了。
@心兒怦怦跳:兒子昨天在幼兒園尿褲子了,我忘了給他帶替換的褲子,老師就把其他小朋友的褲子先給他換上了。結果被其他的孩子知道了,就說我兒子「這麼大了還尿褲子,羞不羞」。我知道小孩子是沒有惡意的,但是兒子覺得很沒面子,今天死活不肯去了。
孩子不肯去幼兒園,總是有原因的。很多事情,在大人看來,「那都不是事」,但在小孩子心裡,可能就是「天大的事」。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那是「矯情」,一定要把那個讓孩子產生抗拒的因素找出來。問題解決了,孩子自然就不會再抗拒去幼兒園了。
4個實用妙招,幫孩子開心「回歸」幼兒園
轉眼間輕鬆愉快的假期就結束了,孩子們又該「回歸」幼兒園了。但是,孩子似乎對回到幼兒園特別抗拒。爸爸媽媽們是不是為這件事感到特別的煩惱呢?家長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要接納孩子此時的狀態,作好安撫情緒;同時,要積極的查找原因(能提前預防最好),然後有針對性的去解決。下面,若蘭媽咪就為大家分享4個實用妙招,讓你家寶寶開開心心的「回歸」幼兒園。
1、在開學前恢復到和幼兒園同步的生活規律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所有長輩都很寵愛,家長嬌慣和放縱,很容易就打亂了孩子在幼兒園中建立起來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特別是夏季,天黑的晚,而且白天比較熱,天黑之後才稍微涼快一點,很多家長都喜歡這時候帶孩子出去溜達一會兒,順便乘個涼,不知不覺時間就很晚了。孩子睡得晚,早上肯定起不來。早上要賴床,中午又不肯睡午覺。因為天熱,家裡的冰箱裡肯定都準備了很多冷飲,孩子們生來對這些東西沒有「抵抗力」,零食飲料吃(喝)起來也沒節制,不僅影響孩子的正常進餐,還容易造成孩子脾胃受損。
因此,父母要注意,假期生活一定不要太放縱,儘量保持原來的生活規律,做到「家園同步」。如果實在覺得有困難的話,至少也應該在開學前1-2個星期,儘快恢復到和幼兒園同步的生活規律,讓孩子重新做到起居有序,同時保證營養的均衡。
開學之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循序漸進地把寶寶的生活作息時間調整到和幼兒園同步。很多幼兒園都會用音樂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生活常規,家長們在家也不妨借鑑一下:
當寶寶的在音樂同步原理的影響下,有了情緒準備時,活動間的轉換就會變得更容易,調整作息的過程也會變得自然又順利。比如:當寶寶到了起床的時間,但他就是不想起時,你可以為寶寶播放莫扎特的《玩具交響曲》那樣活潑的音樂,讓寶寶的聽覺感官神經先從睡眠狀態中醒過來;
當寶寶貪玩不想按時去吃飯的時候,你可以給寶寶播放莫扎特的《C大調長笛四重奏》,這類情緒漸變的音樂,會影響寶寶的情感狀態,讓轉換變得更順利。
根據不同音樂性質的特點和一日生活常規各個環節的安排選擇相應的音樂,利用音樂中的節奏、語言或情感氛圍的逐漸變化,把寶寶從一種身體或情感狀態帶入另一種狀態。比如:吃飯時,選擇《田園曲》,愉快節奏平穩、安靜,能讓寶寶進餐情緒保持愉快。
當寶寶不願意睡覺時,你可以選擇舒伯特的《搖籃曲》等這樣柔和舒緩的音樂,這些音樂會幫助寶寶平復興奮的情緒。
2、早打「預防針」,讓寶寶有「心理準備」
假期這一段時間,孩子們整天在家長的精心呵護中,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都要忘了「去幼兒園」這件事了吧?沒關係!提前告知寶寶入園時間,早打「預防針」,讓寶寶有「心理準備」。比如,在日曆上9月1日那一欄畫上標記,告訴寶寶到了那一天,他就必須去幼兒園了。記住,是「必須」,沒有商量的餘地。
3、和孩子一起回顧在幼兒園時的「趣事」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家長應多跟孩子交流關於幼兒園的事物,特別是那些讓孩子覺得開心愉快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會發現幼兒園裡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也會更愛上幼兒園。
假期快結束了的時候,媽媽們不妨和孩子一起回顧一下在幼兒園發生的好玩的事情。比如:回憶一下孩子在學校裡受到過什麼表揚,得了多少朵小紅花;幼兒園的某種食物寶寶最愛吃;老師給寶寶扎的某個髮型真好看;寶寶和好朋友一起玩的遊戲... ...告訴孩子開學了,他又可以和他的那些小夥伴一起玩耍了。這樣孩子可能會「懷念」在幼兒園玩耍的情景,比較期待趕緊回到幼兒園。
4、幫孩子聯繫好朋友,約好一起返校
開學前幾天,可以和寶寶說,放假這段時間,不知道他的好朋友們都過的怎麼樣,和孩子一起給其他小朋友打個電話,相約一起回幼兒園。有條件的話,可以幫寶寶準備好可以和朋友們一起分享的小禮物,這樣小寶寶也會有興致想去幼兒園找其他小朋友玩。還可以告訴孩子,老師打電話來,告訴他幼兒園的小朋友和老師都等著他呢,激起他對幼兒園生活的期望。
節假日後孩子再次入園,往往會出現哭鬧、難送或身體不適等現象,這是很正常的,家長也要調整心態,不要把孩子的哭鬧看得太嚴重。孩子不願意去肯定有一定的原因,只要我們耐心分析、積極應對,運用合適的方法,就一定能夠幫孩子平穩度過這個階段。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恆心、有愛心,相信孩子會早日露出燦爛的笑臉!
本文由【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原創首發於頭條號,未經授權,不可轉載,抄襲必究!【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系頭條號籤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