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班的孩子不肯去幼兒園,多半與這3個因素有關,家長4招巧解決

2020-12-05 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

昨天下午帶我家若蘭寶貝去小區裡的廣場上玩,若蘭突然叫著「姐姐,姐姐」。我一看,鞦韆架上正在蕩鞦韆的小姑娘正是我家若蘭寶貝的好朋友李婉彤。若蘭寶貝看到她的好朋友婉彤姐姐回來了,高興地一起做遊戲去了,我就和婉彤媽媽聊起來。

我:你不是上個星期才帶婉彤回老家看爺爺奶奶的嗎?怎麼沒多玩幾天,這麼快就回來了?

婉彤媽媽:這不是因為昊昊馬上就要開學了嘛。爺爺奶奶也說好不容易回去一趟,讓多待幾天,孩子們也都不想回來,但昊昊上學的事不能耽誤了。

(這裡說明一下:昊昊是婉彤的姑姑的兒子,昊昊爸媽和我們住同一個小區,只不過都是上班族,所以作為「全職媽媽」的婉彤媽媽也時常幫忙帶小外甥。上周婉彤媽媽就是帶著婉彤和昊昊一起回的安徽老家。)

我們正聊著天,昊昊跑過來要喝水,我就說了句:昊昊開學就升中班了吧?明年這時候你就可以帶著婉彤妹妹一起上學了。

正在喝水的昊昊突然就說了句「我不想上幼兒園了」。

我就接著問:昊昊為什麼不想上幼兒園了?幼兒園裡可好玩了。

昊昊畢竟是個小孩子,喝了水,甩下一句「我就是不想去了」,就繼續跑到一邊和小朋友玩去了。

婉彤媽媽無奈的說道:前兩天從老家過來的時候,他就死活不願意回來,還說「幼兒園不好玩,不想上學了」。

聽到婉彤媽媽說孩子不想去幼兒園了,旁邊帶小孩的好幾個寶媽也附和道:就是啊!我這兩天正在給孩子收拾東西呢,孩子也吵鬧著說「不想去」,真是愁人啊!看來,為了孩子不肯去幼兒園而煩心的家長真不少!

孩子暑假後不肯去幼兒園,多半與這3個因素有關

其實,不管是第一次入園的孩子(簡稱為「新生」),還是那些已經升入中、大班的孩子(為了和第一次入園的孩子區分,簡稱為「老生」),不肯去幼兒園,都是非常普遍、而且正常的現象。當然,「新生」和「老生」不肯上幼兒園的原因是不一樣的,預防和解決辦法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前兩天若蘭媽咪針對「新生」不肯去幼兒園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做了講解(有需要的請點擊閱讀:幼兒園新生不肯入園,不僅是「分離焦慮」!5招讓孩子愛上幼兒園),本文將專門針對幼兒園「老生」不願意上學的原因和解決辦法為大家做一下詳細介紹。

1、「假期症候群」:假期的生活節奏自由散漫,不想到幼兒園裡受「約束」

因為昊昊說「不想去幼兒園了」,我就問婉彤媽媽:昊昊不是都已經上了一年了嗎?之前不是都好好的嗎?怎麼回了趟老家,就不想上學了?

婉彤媽媽:還不是回老家的時候「玩野了」。要麼一天到晚守在電視機前,中午也不睡覺;要麼一不留神就瘋跑出去了,飯點都找不到人。飯也不好好吃,一眨眼的工夫,手上就抱著零食或者飲料了。我公公婆婆還說「孩子在城裡受拘束,沒地方玩,回到農村就應該讓他們放鬆放鬆的」。那些零食飲料更是成箱成箱的往家裡搬,還說「那些東西也花不了幾個錢,就是你們平時捨不得給孩子吃,孩子才會那麼饞這些東西」。昊昊畢竟只是我外甥,人家外公外婆要那樣慣著,我也不好說什麼。

婉彤媽媽的話非常有道理。幼兒園雖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與小朋友一起做遊戲、玩耍,但老師會約束孩子們定時吃飯,按時睡覺,終究沒有家裡自由。好不容易放假了,孩子在幼兒園建立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家長或者是沒時間、沒精力管束,要麼是因為溺愛,就會由著孩子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幹什麼。這樣的生活與上學時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小孩子天性不喜歡被約束,所以,長假過後,小朋友抗拒上幼兒園的情緒會更加明顯。

2、「分離焦慮症」:自己又要被父母「拋棄」了

琪琪是一名「留守兒童」。其實琪琪3歲之前媽媽一直把他帶在身邊的。但是,在大城市裡,沒有當地戶口,公辦幼兒園「上不了」,私立幼兒園又「上不起」。無奈之下,媽媽只好把他送回了農村老家。剛被送回來的時候,琪琪很害怕,覺得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好在奶奶照顧的很細心,幼兒園的老師也很好,琪琪也逐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慢慢的就忘記了自己被「拋棄」的事情。

因為老人不會用手機視頻,所以這大半年來,琪琪媽媽雖然很想念寶寶,也只能先忍耐著。好不容易等到琪琪放暑假了,琪琪媽媽好說歹說,和公司請了半個月的假(這還是剛好趕上公司業務淡季,否則根本請不到這麼長時間的假),要把這麼久「虧欠」寶寶的都「補回來」(當然,琪琪媽媽也有私心,自己這麼久沒在寶寶身邊,寶寶竟然也不問,肯定是和自己「不親了」)。所以,在家的這段時間都儘可能的滿足琪琪的所有要求,帶著琪琪去遊樂園,給琪琪買了好多新衣服和玩具。

眼看著琪琪該開學了,媽媽的假也該休完了,就和琪琪說等他去開學了,媽媽就走了。結果琪琪立馬抱住媽媽的腿,說自己「不要去幼兒園,不要媽媽走」。

其實,不光是新入園的小朋友會有「分離焦慮症」,已經進入中、大班的「大朋友」也會有。對於大孩子來說,雖然不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去陌生的環境,但是,他們對於「上幼兒園」這件事已經很清楚,知道去了幼兒園,就意味著要和父母分開。而且相比新入園的孩子,幼兒園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了「新鮮感」,注意力更不容易被轉移。如果假期裡父母又出於「補償」心理,陪伴的比較多,再次分離的時候,更容易觸發孩子「被拋棄」的感覺,對於「去幼兒園」這件事就會更加的抗拒。

3、「幼兒園恐懼症」:幼兒園有令孩子內心抗拒的因素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兩個孩子(兩個孩子之間還有年齡差,經常「玩不到一起」),城裡又基本上都是「關上門誰也不認識誰」。但小孩子都是需要有「玩伴」的,而幼兒園是孩子們最容易交到「好朋友」的場所。所以,一般來說,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就不「不想去幼兒園」了。孩子「不想去」,肯定是幼兒園有令孩子內心抗拒的因素。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細心觀察,耐心詢問,把這個「消極因素」找出來。若蘭媽咪隨便在網上看了看,孩子們的「理由」還真是五花八門:

@A夢星:我家寶寶剛放假就和我說她「再也不要去幼兒園了」。因為上學期她沒有評上「好孩子」,她說「老師肯定不喜歡我了」。

@永不言棄:我家樂樂一直都需要我們給餵飯,但是幼兒園老師少、孩子多,經常忙不過來,樂樂經常吃不飽。每次只要哪天沒吃飽,第二天準鬧著不去上學了。

@幸福一生:我兒子從小精力充沛,不愛睡覺。每次睡午覺的時候,他都不肯乖乖躺在床上,老師已經因為這件事和我們說了好幾次了。

@春暖花開:我閨女經常跟我說老師「兇」她了。可是,我覺得她們的老師很好啊。後來才知道是我閨女胃口小,每次的飯菜她都吃不完,老師總跟她說「好孩子不能浪費食物」,她覺得老師是在批評她。

@家有千金叫佳佳:佳佳她們班原來有個老師脾氣不好,每次午睡的時候,如果有小朋友不好好睡覺,她就會把那個孩子從床上拉起來,罰站牆角。經過家長多次反映,幼兒園已經把那個老師開除了。但是,佳佳還是不肯去幼兒園了,看來是留下心理陰影了。

@心兒怦怦跳:兒子昨天在幼兒園尿褲子了,我忘了給他帶替換的褲子,老師就把其他小朋友的褲子先給他換上了。結果被其他的孩子知道了,就說我兒子「這麼大了還尿褲子,羞不羞」。我知道小孩子是沒有惡意的,但是兒子覺得很沒面子,今天死活不肯去了。

孩子不肯去幼兒園,總是有原因的。很多事情,在大人看來,「那都不是事」,但在小孩子心裡,可能就是「天大的事」。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那是「矯情」,一定要把那個讓孩子產生抗拒的因素找出來。問題解決了,孩子自然就不會再抗拒去幼兒園了。

4個實用妙招,幫孩子開心「回歸」幼兒園

轉眼間輕鬆愉快的假期就結束了,孩子們又該「回歸」幼兒園了。但是,孩子似乎對回到幼兒園特別抗拒。爸爸媽媽們是不是為這件事感到特別的煩惱呢?家長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要接納孩子此時的狀態,作好安撫情緒;同時,要積極的查找原因(能提前預防最好),然後有針對性的去解決。下面,若蘭媽咪就為大家分享4個實用妙招,讓你家寶寶開開心心的「回歸」幼兒園。

1、在開學前恢復到和幼兒園同步的生活規律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所有長輩都很寵愛,家長嬌慣和放縱,很容易就打亂了孩子在幼兒園中建立起來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特別是夏季,天黑的晚,而且白天比較熱,天黑之後才稍微涼快一點,很多家長都喜歡這時候帶孩子出去溜達一會兒,順便乘個涼,不知不覺時間就很晚了。孩子睡得晚,早上肯定起不來。早上要賴床,中午又不肯睡午覺。因為天熱,家裡的冰箱裡肯定都準備了很多冷飲,孩子們生來對這些東西沒有「抵抗力」,零食飲料吃(喝)起來也沒節制,不僅影響孩子的正常進餐,還容易造成孩子脾胃受損。

因此,父母要注意,假期生活一定不要太放縱,儘量保持原來的生活規律,做到「家園同步」。如果實在覺得有困難的話,至少也應該在開學前1-2個星期,儘快恢復到和幼兒園同步的生活規律,讓孩子重新做到起居有序,同時保證營養的均衡。

開學之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循序漸進地把寶寶的生活作息時間調整到和幼兒園同步。很多幼兒園都會用音樂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生活常規,家長們在家也不妨借鑑一下:

當寶寶的在音樂同步原理的影響下,有了情緒準備時,活動間的轉換就會變得更容易,調整作息的過程也會變得自然又順利。比如:當寶寶到了起床的時間,但他就是不想起時,你可以為寶寶播放莫扎特的《玩具交響曲》那樣活潑的音樂,讓寶寶的聽覺感官神經先從睡眠狀態中醒過來;

當寶寶貪玩不想按時去吃飯的時候,你可以給寶寶播放莫扎特的《C大調長笛四重奏》,這類情緒漸變的音樂,會影響寶寶的情感狀態,讓轉換變得更順利。

根據不同音樂性質的特點和一日生活常規各個環節的安排選擇相應的音樂,利用音樂中的節奏、語言或情感氛圍的逐漸變化,把寶寶從一種身體或情感狀態帶入另一種狀態。比如:吃飯時,選擇《田園曲》,愉快節奏平穩、安靜,能讓寶寶進餐情緒保持愉快。

當寶寶不願意睡覺時,你可以選擇舒伯特的《搖籃曲》等這樣柔和舒緩的音樂,這些音樂會幫助寶寶平復興奮的情緒。

2、早打「預防針」,讓寶寶有「心理準備」

假期這一段時間,孩子們整天在家長的精心呵護中,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都要忘了「去幼兒園」這件事了吧?沒關係!提前告知寶寶入園時間,早打「預防針」,讓寶寶有「心理準備」。比如,在日曆上9月1日那一欄畫上標記,告訴寶寶到了那一天,他就必須去幼兒園了。記住,是「必須」,沒有商量的餘地。

3、和孩子一起回顧在幼兒園時的「趣事」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家長應多跟孩子交流關於幼兒園的事物,特別是那些讓孩子覺得開心愉快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會發現幼兒園裡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也會更愛上幼兒園。

假期快結束了的時候,媽媽們不妨和孩子一起回顧一下在幼兒園發生的好玩的事情。比如:回憶一下孩子在學校裡受到過什麼表揚,得了多少朵小紅花;幼兒園的某種食物寶寶最愛吃;老師給寶寶扎的某個髮型真好看;寶寶和好朋友一起玩的遊戲... ...告訴孩子開學了,他又可以和他的那些小夥伴一起玩耍了。這樣孩子可能會「懷念」在幼兒園玩耍的情景,比較期待趕緊回到幼兒園。

4、幫孩子聯繫好朋友,約好一起返校

開學前幾天,可以和寶寶說,放假這段時間,不知道他的好朋友們都過的怎麼樣,和孩子一起給其他小朋友打個電話,相約一起回幼兒園。有條件的話,可以幫寶寶準備好可以和朋友們一起分享的小禮物,這樣小寶寶也會有興致想去幼兒園找其他小朋友玩。還可以告訴孩子,老師打電話來,告訴他幼兒園的小朋友和老師都等著他呢,激起他對幼兒園生活的期望。

節假日後孩子再次入園,往往會出現哭鬧、難送或身體不適等現象,這是很正常的,家長也要調整心態,不要把孩子的哭鬧看得太嚴重。孩子不願意去肯定有一定的原因,只要我們耐心分析、積極應對,運用合適的方法,就一定能夠幫孩子平穩度過這個階段。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恆心、有愛心,相信孩子會早日露出燦爛的笑臉!

本文由【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原創首發於頭條號,未經授權,不可轉載,抄襲必究!【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蒙氏班家長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謝和歡迎各位家長們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我班的家長會,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經過上學期的幼兒園生活和學習,我們班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在本學期中我班來了一些新小朋友,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稍後,我會對他們一一進行點評。
  • 轉給家長:孩子退園上學前班危害很大
    臨近放假,幼兒園的「怪現象」又出現了,4個大班,下學期可能只剩1個,班裡35個孩子,下學期只剩10幾個。這些孩子不上大班原來都去上了「學前班」。 上小學前家長總覺得不上學前班,孩子上學就會跟不上。退幼兒園上學前班到底對孩子有沒有好處?
  • 北京豐臺一幼兒園多名孩子流鼻血 疑與塑膠操場有關
    人民網北京6月8日電(記者趙豔紅 陳孟 實習生尹藝斐)近日,有網友反映北京市豐臺區星空俊才實驗藝術幼兒園近日有多名孩子出現了流鼻血、咳嗽、頭暈、出紅疹等症狀,甚至有孩子凝血功能出現異常,家長懷疑跟最近新翻修的塑膠操場有關。
  • 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小班家長會發言稿_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_教育...
    敬的各位家長:首先感謝各位家長,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我們小二班的家長會。今天我們聚在一起,無論談什麼,都離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幼兒教育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須兩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那就是「家園共育」。
  • 五彩熱氣球——諾亞舟中大附屬荔湖城外語幼兒園中二班
    諾亞舟中大附屬荔湖城外語幼兒園中二班懷著對孩子的熱愛,以熱氣球為環創主題,七彩的熱氣球教孩子熱愛生活,承載著童年的幻想~夢想就像熱氣球,要有熱情才不會跌落。一起朝著最初的夢想出發吧!一串串的熱氣球吊飾很能滿足童心。色彩繽紛的吊飾讓環境童真又美好,有一種時時都在旅遊的感覺。希望孩子們能在熱氣球的薰陶下自由自在。
  • 幼兒興趣班三大怪現象 不少幼兒園變相"創收"
    不上興趣班,孩子受冷落  最近有家長反映,不報讀幼兒園的「興趣班」,孩子就會受冷落,相同興趣班,不同幼兒園收費相差好幾倍。記者日前在廣州市內的天河、越秀等地對多家幼兒園進行調查,發現不少興趣班確實不是家長自願選擇的,而且興趣班的收費標準十分混亂。
  • 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幼兒園中班家長會交流文稿
    同時,我們也發現了班上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學習態度兩極分化。好的小朋友,知識面廣,思維活躍,一節課舉手舉個不停。有的小朋友,一節課基本不舉手,老師的提問似乎與他無關。最明顯的是數學課,老師一個新內容講完,有的孩子三下兩下就把操作卡片做好了,有的孩子呢?拿著卡片東張西望,在老師的輔導之下也要半個小時才能勉強做完.。當然個別差異是有的,比如智力是有幾分天賦的,可學習的態度呢?
  • 想要孩子英語好,家長要注意這4個誤區!
    現在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就讓孩子早早的接觸了英語。然而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英語教育有一些錯誤的理念。一、孩子那麼小,學英語能懂嗎現在英語已經是國際化語言。所以家長對於孩子學英語這方面是要抓緊的,因為孩子在4~6歲左右,是孩子學習英語的黃金期。二、幼兒園已經學習英語了有很多家長都有這種意識:我們孩子都已經在幼兒園學習英語了,還有什麼必要接觸少兒英語興趣班之類的輔導。
  • 幼兒園大班孩子眼中的危險:搶道、打雷、媽媽打
    孩子進了幼兒園,每天都在做什麼?很多家長想知道,但孩子經常不願說,或者說不出來。  濱江區錢塘春曉幼兒園讓孩子回家口述日記,就算語句顛倒、用詞重複,父母也都真實記錄下來。園長蔣一瓊說,園裡2007年開始這麼做,一來方便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加強家校聯繫;二來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培養孩子做事的持久性。
  • 幼兒園裝修後空氣品質近臨界值 家長擔心有隱患
    信網(熱線0532-80889431)了解到,第四次空氣品質監測是10月14日取樣進行的。而家長們則認為,雖然空氣品質檢測合格,但數據十分接近臨界值,孩子生活其中仍會有健康隱患,希望再一次進行檢測,在檢測合格之前,希望中三班的孩子能夠繼續維持現在的分班上課的情況。
  • 五齡孩子數字還沒認全 被家長逼迫送奧數培優班
    楚天金報訊 記者金育報導:五歲的孩子連數字都沒認清,就被家長送到奧數班培優。上周六記者在徐東大道一培優點遇到一樁「怪事」:不大的奧數培優教室裡擠進了十餘個小不點,有剛上小學的孩子,也有還在讀幼兒園大班的娃娃,奧數果真要從娃娃抓起了?「這是應家長們要求開辦的。」
  • 教育部發布新通知,讓家長們興奮不已,和幼兒園的這個變動有關
    以上的種種,都體現了家長們對於自家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更為常見的是,在胎教時期,很多家長就已經在給孩子接受相關的教育了。接下來的幼兒時期,義務教育時期,高中和大學時期就更是重視了。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其實是孩子們在幼兒時期接受的教育,也可以稱之為學前時期。教育部發布新通知,讓家長們興奮不已,和幼兒園的這個變動有關。
  • 孩子幼時喜歡音樂,長大卻對音樂無感,多半是家長沒注意這4點
    很多的年輕父母在孕期就給孩子做音樂胎教,孩子出生以後也不忘記給孩子打造美好的音樂環境。然而,有一部分孩子卻排斥父母給聽的音樂,一聽到音樂響起就說:關掉!是音樂不好聽,還是孩子沒天賦?孩子幼時喜歡音樂,長大卻對音樂無感,多半是家長沒注意這4點。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為什麼會覺得讓孩子學會"拼音",家長要"拼命"雖然上面有明文規定,但是望子成龍的家長怎麼可能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呢?一個小學老師說過:"班裡沒有學過拼音的孩子只有一兩個,大部分都在外面補習機構學習了。"有一個家長在外面給孩子報了拼音補習班,另一個家長看到就會有危機意識:我孩子連拼音都不會,怎麼認識字啊?課程難一點,孩子跟不上壓力豈不是很大?
  • 雙語幼兒園能解決孩子學英語的問題嗎?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一個有全天外教的幼兒園,甚至全體老師都說英語的幼兒園,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而缺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期待私立雙語幼兒園為孩子解決英語啟蒙問題,是中國家長的一個普遍願望。畢竟,孩子的英語啟蒙再早都不為過,而為孩子提供一個沉浸式的英語環境,不僅事半功倍,也給家長省了太多力氣,為以後的雞娃大業開闢了一條光明的道路,唯一的不足似乎只是價格高一些罷了。
  • 繪本趣讀丨寶寶不肯上幼兒園,就陪他讀 Owl Babies
    「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媽媽,你陪我一起去教室吧。」「為什麼要上學,媽媽你不想要我了嗎?」......相信家長們在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時,都碰見過這些問題。從遲遲不肯出家門口時的「抗議」,到入園時的大哭大鬧......也許家長都會覺得,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是不聽話,想要留在家裡玩的表現。但其實背後,也許是孩子的「分離焦慮」導致的哦!「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與親人分離從而表現出的不安、恐懼和戒備的反應。
  • 陝西一幼兒園讓吃飯慢的孩子去廁所吃:園方道歉,官方已調查
    第一驚:孩子嗓子遲遲不好,醫生稱可能嗓子被燙傷家長小李說,女兒從學前班(小班前的學前教育班)開始就在位於大荔縣馮翊路西段的北師大實驗幼兒園上學,一直上到現在的大班。大概半年前,幼兒園改名為京師童迪幼兒園。一個月前,女兒說嗓子疼,開始以為是感冒,但治療大半個月不見好轉。
  • 3歲幼兒進國際班學英語 家長反映幼兒園藉機亂收費
    水母網8月23日訊(YMG記者 孫長波) 眼下正是幼兒園報名之際,家長為讓孩子上一個好的幼兒園而四處奔波。然而有的幼兒園罔顧教育部門和物價部門的嚴格規定,開始向幼兒家長收取特長班費用。近日,不少市民撥打熱線96110投訴幼兒園額外收取辦班費。
  • 孩子成績好,到底和什麼有關?大數據顯示,這4個方面最重要
    那麼,孩子的成績到底和什麼有關係呢?這是全世界家長都想知道的一個問題。為此,美國教育部專門進行了一項調查,他們從1000所學校20000多名兒童的學業情況和早期教育進行了長期跟蹤研究,最終得出一些顛覆常規、令人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結論,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孩子的成績,到底和哪些家庭因素有關?
  • 李玫瑾:孩子學習好不好,幼兒園就能看出,家長注意觀察3個特點
    會讀書孩子通常有這三個特徵1、喜歡閱讀的孩子往往會讀書閱讀是學習的基礎,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往往從幼兒園起就會對閱讀發生濃厚興趣。為什麼從幼兒園階段就能看出來,孩子到底有沒有讀書的天賦呢?實際上,0~6歲是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和愛好的黃金期,而這正是上幼兒園的時候。所以父母要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愛閱讀,假如是的話,那麼你的孩子將來大概率也會熱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