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4公裡的兩面鏡子窺視到黑洞合併!人類最精密的機器就此誕生

2020-08-28 哈勃觀察

由於引力波的影響微乎其微,LIGO觀測站為了提高探測引力波的靈敏度,需要增加每個雷射束合成以前通過長臂的次數。但這個辦法也存在一些技術漏洞。例如,LIGO引力波探測儀靈敏度之高導致其很容易吸收光束中的空氣分子。

2015年,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站LIGO首次觀測到黑洞的合併現象,同時科學家還發現這一現象發生的同時,還產生巨大的引力波釋放,能量竟為太陽質量的3倍。引力波不會對周圍的物質產生任何大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們要離整個黑洞合併現象非常近才有可能感受到引力波的存在。因此,科學家很難成功觀測到距離地球數百萬光年的黑洞合併釋放出的引力波。



LIGO觀測站測量位移的設備是一對距離4千米的鏡子,假設引力波足夠強大並且被LIGO觀測站捕捉到,那麼記錄下來的反射鏡位移量也僅佔一個質子寬度的千分之幾,堪稱人類最精密的機器,就此誕生!作為時空內泛起的漣漪,科學家之所以有可能探測到引力波是因為,它經過物體時會留下痕跡,例如造成構成物體的粒子產生些許位移。

對此,LIGO觀測站一般採用的是雷射幹涉儀測量設備。光和波的特性相似,當重疊在一起的時候會發生合併現象。如果是同相位的光,就會成為很亮的雷射,而如果光無法同步,就會變暗甚至消失。LIGO觀測站要做的事是在一開始就把同相位的光分開,其中一束光通過LIGO的一個長臂,另一束則通過另一個長臂,每個長臂達4千米。然後光束再從反射鏡反射成一束光,這束光最終會被科學家盡收眼底。LIGO觀測站兩面反射鏡的距離會影響合成光束的亮度。




由於引力波的影響微乎其微,LIGO觀測站為了提高探測引力波的靈敏度,需要增加每個雷射束合成以前通過長臂的次數。但這個辦法也存在一些技術漏洞。例如,LIGO引力波探測儀靈敏度之高導致其很容易吸收光束中的空氣分子。真空區的氣壓遠遠低於地球大氣層的氣壓與星系際空間。在LIGO真空系統下,鏡子的位移僅通過重力實現。一切布置都近乎完美,以至於科學家發現,就算在這種完美的隔離環境下,LIGO探測儀還是容易受到真空中量子噪音的幹擾。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曾發表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從此量子系統因這一特性聞名。這個原理在真空環境下也不例外。在真空中,也會出現量子漲落現象,從而引發光束相位的偏差。就好比在大海中行駛的一支船隊,面對洶湧的海浪是很難聚集到一起的。在量子力學的不確定原理中,一個量越確定,另一個量就越不確定。換言之,科學家可以提高光亮度的不確定性,以確保雷射光束的同相位。這就是所謂的量子壓縮光技術。



由鏡子和特殊晶體構成的光參量振蕩器是實現這一技術的主要設備。該設備內的晶體和光接觸的時候,可以將光相位改變幅度降到最低。隨之產生的是光振幅變大,不過這個不是探測重點。通過量子壓縮光技術的升級,LIGO觀測站將大大提高其探測靈敏度。從此以後,科學家不僅能更接近已探測到的黑洞合併現象,還可以發現曾經無法探測到的新黑洞合併現象。

相關焦點

  • 引力波天文臺LIGO升級:未來每小時可探測黑洞合併
    (原標題:引力波天文臺LIGO重大升級:未來每小時可探測到一次黑洞合併)
  • 兩面鏡子間發射一束光,光會不會一直反射下去?
    在小時候,如果我們有一塊鏡子,會玩得不亦樂乎,因為利用鏡子可以把太陽光反射到其他地方;我們假設有兩塊大的鏡子,那麼一束光在鏡子之間能無限反射嗎? 我們假設把鏡子放在真空中,沒有了空氣傳播損耗,並假設我們使用的鏡子反射率高達99.99%,而且光沒有發生散射,那麼在反射大約7000次後光的能量降低一半,反射大約4.6萬次後,降低為原來的1%,在反射20萬次後,理論上降低到原來的20億分之一。
  • 如果在兩面鏡子之間發出一束光,光會一直來回反射而不消失嗎?
    由於光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30萬公裡,所以光在每一秒的時間裡可以反射15億次。 光速高達每秒30萬公裡,假設兩面鏡子相距3米,那麼這束光每秒鐘能反射1億次,現實當中反射率最高的鏡面也就
  • 227公裡/秒!地球加速靠近黑洞,相距僅約25800光年,人類咋辦?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新研究的地球與黑洞之間距離移動是在加速之中,並且地球跟銀河系中心的黑洞靠近了2000光年,所以這意味著兩個「連結在一起」的速度更加快了,並且通過分析得出,確實我們地球比如今所認知的速度快了7公裡/秒,也就是說地球接近黑洞的速度快了7公裡/秒。科學家們是重新繪製銀河系三維速度和空間結構圖得知了這一點。
  • 官方:LIGO直接探測到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
    2015年9月14日這一天,兩座分別設在美國華盛頓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臺(LIGO)設施分別檢測到了這一事件產生的引力波信號。經過升級之後的LIGO設施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引力波探測領域靈敏度最高的科學設施之一。根據LIGO取得的數據估算,科學家們認為在這一黑洞合併事件的最後時刻,其產生的最強烈引力波釋放的能量瞬間幾乎相當於整個可觀測宇宙中所有恆星釋放能量總和的10倍。
  • 老人告誡我們,千萬不能站在兩面鏡子之間,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
    來推算出這個實驗的最終結果,就是在兩面鏡子之中,會形成一個看起來表面無限大,但是體積卻有限的三維形狀,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喇叭形的物體,喇叭口靠近鏡子表面的部分,越往深處開口越小,一直無限延伸下去,仿佛根本就沒有盡頭。
  • 老人告誡我們,千萬不能站在兩面鏡子之間,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
    來推算出這個實驗的最終結果,就是在兩面鏡子之中,會形成一個看起來表面無限大,但是體積卻有限的三維形狀,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喇叭形的物體,喇叭口靠近鏡子表面的部分,越往深處開口越小,一直無限延伸下去,仿佛根本就沒有盡頭。
  • 中子星VS黑洞:人類觀測到宇宙中,一場來自9億年前的天體廝殺
    在宇宙規則作用下,體量大的天體總會吞併一些個頭小的,從而讓它的體積質量變得更大一點兒,慢慢由行星成長為恆星,再由走向死亡的恆星轉變成白矮星、中子星甚至黑洞。大家都知道中子星和黑洞,是宇宙中密度和引力強度數一數二的天體,那麼問題來了,這兩種極端天體之間,會存在相互廝殺吞併的現象嗎?
  • 「雙洞」合併!人類探測到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人類探測到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Evelyn Zhang • 2020-11-08 09:36:54 來源:前瞻網
  • 兩面鏡子間發出的光能夠來回反射嗎?或許還有另一種可能!
    兩面鏡子間發出的光能夠來回反射嗎?或許還有另一種可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使用到鏡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將兩面鏡子之間發射出一射光。那麼光不會在兩面鏡子之間來回反射,並且不會消失,導致這個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
  • 這是宇宙超級文明的一次黑洞實驗?100億光年外發現黑洞合併,歐空局發布黑洞合併產生的超強引力波
    我們目前已經知道在100億光年外有兩個處於合併期的黑洞,最新的計算表明,21年內這兩個黑洞會發生合併,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會來研究時空漣漪。為了模擬時空漣漪的出現,歐洲空間局近日發布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來模擬宇宙時空漣漪的出現,即兩個超大質量黑洞碰撞的場面,可以揭示宇宙在140億年前是如何誕生的。
  • Maunakea天文臺發現三對合併的超大質量黑洞
    圖片來源:Silverman等人夏威夷毛納基亞(Maunakea)--兩個正在合併的星系之間的宇宙之舞是一個罕見的發現,每個星系都包含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該黑洞會迅速吞噬大量物質,從而產生一種被稱為類星體的現象。
  • 黑洞合併成「自人類觀察到的大爆炸以來最大的爆炸」
    黑洞合併成「自人類觀察到的大爆炸以來最大的爆炸」這張由LIGO黑洞變得越來越陌生,甚至對天文學家來說也是如此。他們現在已經探測到很久以前兩個黑洞猛烈碰撞產生的信號,這個碰撞產生了一個以前從未見過的新黑洞。這是自人類觀測到的大爆炸以來最大的一次爆炸。黑洞是空間中緻密的區域,密度如此之大,以致於光都無法逃逸。
  • 原來宇宙的黑洞還分這麼多種,10大最極端黑洞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黑洞是巨大的宇宙怪物,它們是引力非常強的奇特物體,甚至光也無法逃脫它們的魔掌。黑洞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從小的恆星質量的物體到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的野獸。這是10個最極端的黑洞,從最小到最大,從食人族到無賴。
  • 原來宇宙的黑洞還分這麼多種,10大最極端黑洞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黑洞是巨大的宇宙怪物,它們是引力非常強的奇特物體,甚至光也無法逃脫它們的魔掌。黑洞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從小的恆星質量的物體到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的野獸。這是10個最極端的黑洞,從最小到最大,從食人族到無賴。
  • 增長最快的黑洞每天大約吞噬一個太陽
    根據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最新研究,人類已知增長最快的黑洞非常大,而且似乎非常非常飢餓。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克里斯多福·昂肯(Christopher Onken)在一份新聞稿中說: 「黑洞的質量也比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大約8000倍。」
  •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時間:2020-11-08 13: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包括美國西北大學天文學家在內的國際研究合作已經見證了一個中等質量黑洞(Intermediate-mass
  • 趣談鏡子;為什麼衛生間鏡子裡的自己顏值顯得更高?
    世界上第一面鏡子,是安納託利亞人(當今的土耳其)在約八千年前用黑曜石手工打磨出來的。(黑曜石鏡子。)人類發明鏡子的創意應該來自大自然。"平靜的水池和盛水的巖石或泥土容器或許才是最早的鏡子。"(地球上最大的天然鏡子,玻利維亞的'天空之境',傳說能照到天堂。)一,鏡子為何能照到人呢?這是因為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鏡面上(這是漫反射);平面鏡又將光反射到人的眼睛裡,因此能看到自己在平面鏡中的虛像。
  • 3.3億光年外,兩個黑洞開始合併,科學家擔憂人類的未來
    在宇宙當中有很多個和銀河系相當大的星系,而在這種星系的中心,有一個質量超級大的黑洞。銀河系中心的就是一個超級黑洞,這個黑洞的質量相當於四百多萬個太陽,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這麼大的黑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科學家表示,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之所以會變得這麼大就是因為星系不斷的合併。
  • 黑洞合併,竟然可以發光?
    2015年9月14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雙LIGO探測器直接觀測到人類的第一個引力波,創造了歷史。在10多億光年之外,兩個分別由36個和29個太陽質量組成的黑洞合併在一起。在一個意外的轉折中,美國宇航局的費米衛星在0.4秒後觀測到一個來自不明地點的微弱伽馬射線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