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見」速來!深動科技首席科學家+ECCV論文一作閉門交流會

2020-11-05 將門創投

「料見」獨家閉門交流會第二期馬上要與大家見面啦!

本周三晚8點,深動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楊奎元的Talk 已在TechBeat火熱開播,還沒看的小夥伴快點擊 複習~

北京時間11月3日(周二)晚8點,將門-TechBeat社區將邀請楊奎元及其在ECCV 2020工作的一作同學與大家進行線上的閉門交流活動,對他們

幾何和語義信息提取在自動駕駛中的運用、新工作、深動科技等感興趣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


上周的 活動收到了大家踴躍的報名,但是名額有限,只有一部分幸運的同學參與了我們的閉門交流。

這一次,為了在保證交流質量的同時,讓更多小夥伴看到交流間的實況,我們設置了【發言席】和【觀眾席】兩種選項:

【發言席】10-15人,席位有限。主辦方和嘉賓將根據報名表單篩選出背景更契合、更了解嘉賓工作、更願意提問交流的同學。注意:選擇發言席的同學在會議過程中一定要珍惜發言機會、踴躍舉手啊~

【觀眾席】不限人數。報名成功後將收到會議直播連結,在活動時間內點擊直播連結即可觀看。

活動信息

  • 交流形式:騰訊會議視頻交流
  • 交流時間:北京時間11月3日(周二)20點開始,預計40分鐘左右
  • 報名方式:戳連結報名,審核通過後主辦方會在24小時之內聯繫你,請保證微信/郵箱暢通~
  • 報名截至:北京時間11月2日(周一)20點

快戳開右邊連結報名! →

本期嘉賓

楊奎元 深動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

楊奎元,現任深動科技首席科學家,負責自動駕駛系統中的感知、預測和規劃。他於2012年獲中科大博士學位後,加入微軟亞洲研究工作至2017年。他的研究興趣包括自動駕駛、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目標是以紮實的工程實現為基礎,大量觀測及有效執行為前提,通過快速迭代進化人工智慧。他帶領團隊開發的智能算法,已成功落地於轎車、卡車、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部分基礎研究成果已發表於CVPR/ICCV/ECCV/AAAI等。

李祥泰 北京大學在讀博士生

李祥泰目前是北京大學信息科學學院智能科學系在讀博士生(直博),導師為童雲海老師,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在計算機視覺中的分割方向,包括傳統語義分割,實時語義分割,全景分割等相關方向,並在ECCV, AAAI, BMCV會議發表相關工作。

預習資料

提前了解嘉賓的工作,有助於更高效的交流!

Talk:

深動科技首席科學家楊奎元:自動駕駛中的幾何及語義

論文:

知乎專欄:

論文:

論文:

注意事項

*請仔細閱讀

1. 請確認好自己在活動當天(北京時間11月3日周二晚20點)時間充裕,如果報名後但未按時出席,將影響日後參與類似活動的信用記錄。

2. 請保證填寫信息的真實性,據說填寫得越完整,通過的機率將越大哦!

3. 報名提交後,主辦方會根據所填信息對人員名單進行篩選,審核通過後主辦方會在24小時之內聯繫你,請保證微信/郵箱暢通~

關於料見

「料見」是將門-TechBeat社區全新推出的閉門交流活動,不定期邀請大家熟知的AI青年科學家、優秀的在讀博士生與大家進行線上的閉門視頻交流,以滿足大家與技術大咖的「面基」需求。

在「料見」活動中,大家可以實時與嘉賓進行高效、直接、自由的交流,主題不設限,想問你就來!希望在與嘉賓的交流中,大家能夠各有所得、收穫滿滿~

往期嘉賓:

關於TechBeat社區

www.techbeat.net)是一個薈聚全球華人AI精英的成長社區。

我們希望為AI人才打造更專業的服務和體驗,加速並陪伴其學習成長。期待這裡可以成為你學習AI前沿知識的高地,分享自己最新工作的沃土,在AI進階之路上的升級打怪的根據地!

更多詳細介紹>>,一個薈聚全球華人AI精英的學習成長社區

相關焦點

  • Talk預告 | 首席科學家領讀「自動駕駛中的幾何與語義」
    (還不知道什麼是「」?點擊複習一下!)北京時間10月28日(周三)晚8點,DeepMotion深動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楊奎元的Talk將準時在將門TechBeat技術社區開播!Talk·信息主題:自動駕駛中的幾何及語義嘉賓:DeepMotion深動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 楊奎元時間:北京時間 10月28日 (周三) 20:00地點:將門技術社區(點擊藍字直達!)
  • ECCV 2020 目標檢測論文大盤點(49篇論文)
    >作者單位:香港中文大學, 南洋理工大學, 商湯科技, 浙江大學, 中科大論文:https://www.ecva.net/papers/eccv_2020/papers_ECCV/html/2272_ECCV_2020_paper.php代碼:https://github.com/open-mmlab/mmdetectionAABO
  • 史上最難的ECCV你中了嗎?
    論文投稿「爆倉」,接收率為27% 近年來,計算機視覺大熱,直接導致三大頂會:ICCV、CVPR、ECCV的論文接收暴漲,可以用「爆倉」來形容。今年主辦方共收到5025篇有效文章,數據為ECCV 2018的兩倍還多,再創新高。
  • 任小楓阿里「三調」,現任高德地圖首席科學家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經確認,阿里達摩院機器智能實驗室旗下機器視覺實驗室負責人任小楓,現已轉入阿里於 2014 年全資收購的子公司高德地圖擔任首席科學家。AI 科技評論曾在《iDST 的前世今生,阿里 AI 帝國的野望與內省》一文中,也提到了當時任小楓加入阿里 iDST 的背景:當時早在 2016 年 7 月加入阿里 iDST 的華先勝,正在全權負責全新的城市大腦「城市之眼」項目,在接受 AI 科技評論的採訪時透露了 iDST 未來前沿技術重點布局的兩個關鍵信息點,一是智能交通項目會是 iDST 未來的重頭戲,二是他們急需要招人。
  • 學術論文要不要免費開放?中國的回答是「YES」
    原標題:學術論文要不要免費開放?中國的回答是「YES」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在本周於德國召開的 Open Access(開放獲取)2020 會議上,來自中國的圖書管理中心及學術研究資助機構明確表示,正在考慮支持讓公共資助的研究成果在出版後能立即免費閱讀。
  • 史上最火 ECCV 已開幕,這些論文都太有意思了
    雖然今年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很多計劃,但是大家對科研以及論文投稿的熱情卻依然有增無減。據統計,ECCV 2020 共收到有效投稿 5025 篇,是上一屆(2018 年)投稿量的兩倍還多,因此被認為是「史上最火 ECCV」。最終被接收發表論文 1361 篇,接收率為 27%。
  • 被科學家們譽為「世界壯舉」的AlphaGo Zero, 對普通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它比以前的方法更強大,因為不再需要歷史的棋局數據。可以說,我們已經突破了人類認知的障礙,因為它本身能夠創造知識。」AlphaGo 的首席研究員 David Silver 說。 「AlphaGo Zero 發現了一些非常棒的下棋定式,然後超越這些定式並找到一些更加有力的方法。」
  • 「九章」問世,超越谷歌「量子霸權」!潘建偉攜90後上Science
    【新智元導讀】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即量子霸權),中國科學家取得裡程碑式進展——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根據現有理論,其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量子霸權」再次被實現了嗎?
  • 阿里雲量子技術首席科學家施堯耘:2018將出現量子霸權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8 年已過去 10%,科技界一如從前經歷著風起雲湧的變化。針對新一年的科技趨勢,近日阿里巴巴與今日頭條等 15 位科學家聯合發布 2018 年科技趨勢預測。阿里雲量子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之江實驗室副主任施堯耘博士也做出了自己的預測。他認為:2018 年量子計算的第一幕高潮應該是「量子霸權」:多個超導,甚至可能有離子阱團隊將紛紛宣稱實現了經典計算機無法模擬的量子處理器來。而經典模擬能力可能在新的理論突破下大大提升,重設霸權之爭的起點。
  • 最佳論文最佳學生論文一作均為華人,清華最高產機構
    大數據文摘出品史上最難的的CVPR2020終於來了!由於疫情影響,今年原定於6.14開始的線下討論會改成位於西雅圖的線上會議。在剛剛結束的CVPR 2020 開幕式上,悉數公布了本屆CVPR最佳論文、最佳學生論文等獎項。值得一提的是,兩個獎項的論文一作均為華人。
  • AI學會「搞」科研登Nature,知乎網友:不忍直視的水
    讓我們先看看論文是怎麼說的:AI 學會「看論文」了,研究還上了 Nature該論文的作者來自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能量存儲與分布式資源部門(Energy Storage & Distributed Resources Division)科學家 Anubhav Jain 領導的團隊,他們收集了 330 萬篇已發表的材料科學論文的摘要,並將它們饋入到一個名為
  • 又是10+SCI,「破格」操作合理麼?
    可以說,孫光宇是一個「論文狂人」。在攻讀碩士期間,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論文4篇;另外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論科研成績,孫光宇碩果纍纍,他所在的學院建議破格授予他博士學位。讀了碩士,卻拿了博士學位?孫同學的確實力強悍,但「破格」二字還是讓大家議論紛紛。「破格」XX,該不該寫入學校政策?
  • 被科學家譽為「世界壯舉」的AlphaGo Zero, 對普通人意味著什麼?
    「它比以前的方法更強大,因為不再需要歷史的棋局數據。可以說,我們已經突破了人類認知的障礙,因為它本身能夠創造知識。」AlphaGo 的首席研究員 David Silver 說。「AlphaGo Zero 發現了一些非常棒的下棋定式,然後超越這些定式並找到一些更加有力的方法。」
  • 何愷明包攬全部兩項最佳論文獎!清華北航上交論文活躍...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報導:ICCV 2017前線發回消息,何愷明包攬了大會全部兩項 Best Paper Award!今年3月上傳Arxiv的 Mask R-CNN 獲得了最佳論文獎,一作就是何愷明!8月的 Focal Loss for Dense Object Detection 獲得了最佳學生論文獎。
  • 從「腦機接口」到「金剛狼的皮膚」,7位科學家的科幻之旅
    11月7日,在這顆「藍點」上,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2020,在全球疫情持續的嚴峻形勢下,人們難以跨國面對面交流。但是來自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依然突破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用各自領域內最前沿的科技突破,向「藍點」致敬。
  • ECCV 2020 論文匯總:遙感與航空影像處理識別
    點擊上方「計算機視覺life」,選擇「星標」快速獲得最新乾貨本文轉自我愛計算機視覺本文盤點 ECCV 2020 中遙感與航空影像相關論文下載包含這些論文的 ECCV 2020 所有論文:衛星圖像,圖像合成Synthesis and Completion of Facades from Satellite Imagery作者 | Xiaowei Zhang, Christopher May, Daniel Aliaga單位 | 普渡大學論文 | https://www.ecva.net
  • 清華最強本科畢業生Top10出爐,「從來沒有什麼天才學霸」
    劉泓:三篇一作頂會來自電子系的劉泓同學,可能是所有候選人中,學術最「硬核」的。還是本科生的他,目前在Google Scholar的累計引用已有86次。在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龍明盛副教授指導下,以一作身份發表的論文達到了5篇。而這5篇論文,有3篇是頂會。
  • 寒潮來襲「Phone速少女」為你發電
    就在上周六「Phone速少女」在大學城精彩的表演那絕對是驚豔全場電力滿分話不多說上圖給你充充電水瓶座 祺霖射手座 瑤瑤獅子座 紫晴群裡很多粉絲說沒能到現場觀看「Phone速少女」開啟珠江後浪日讓你大飽耳福珠江後浪日就在今天!!!
  • ECCV 2020最佳論文講了啥?作者為ImageNet一作、李飛飛高徒鄧嘉
    其中,最佳論文獎被ImageNet一作、李飛飛高徒鄧嘉及其學生摘得。這篇名為《RAFT: Recurrent All-Pairs Field Transforms for Optical Flow》的論文,究竟講了啥?一起來學習一下。視頻中的「光流預測」在解讀這篇論文前,先來大致回顧一下論文涉及的領域,即光流預測。
  • 那個連發 10 篇 SCI「令碩博汗顏」的本科生,最近飽受質疑...
    換言之,她在去年以平均兩月每篇的速度發表一作 SCI 論文。年來我國高校瘋狂追求 SCI 論文的一種延續,也是高校獎勵 SCI 論文的畸形惡果。2001 年,中國 SCI 收錄化學類論文篇數第一名花落寧波大學鄭嶽青教授名下,他當時的 SCI 論文總數為130 多篇。而他「做研究」的方式,則是用固定範式給不同合金材料做測試,論文發表後,每篇學校獎勵 4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