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自從人類發現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之後,就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之旅。只不過這次的探索和以往人類探索地球上未知的海洋和大陸不同,宇宙是黑暗且無邊無際的。黯淡的星宇中,偶爾會閃過一絲光亮,那是彗星的尾芒。
那麼假設有一艘每秒速到高達一光年的宇宙飛船,一直想著一個方向不斷前進,是否有可能達到宇宙邊緣,如果可以又會看到什麼奇異的景色呢?
相信很多人都會說,飛船是無法達到光速的,就算可以達到,從現有的物理學角度來看,也會產生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鍾慢效應」和「時空逆流」。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這裡提到的時空逆流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時空倒退,而是因為速度超過光速,產生的一種視覺上的錯覺。
人類用視覺觀察事物需要光線,而光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運動後,才可以從被觀察物體反射到我們眼中,雖然平時感覺不到,但是如果超越光速後,就會發現周圍的一切開始「倒退」。這是因為速度超越光速,追上了光線導致肉眼觀察到的並不是現在的事物,而是同速度比例衰退的景色。
不過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並不是超越光速的可能性,光速只是一個速度前提,我們需要用這個速度來更直接的感受一下宇宙的大小,以及達到宇宙邊荒的可能性。首先就算達到每秒一光年的速度,也要忽略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這段旅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物。
畢竟宇宙雖然寬闊,但是也存在一些星系密集的區域,被我們稱為「超星系團」。如果沿著一條直線運動,那麼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障礙物,這個時候超越光速帶來的巨大勢能碰撞後會造成巨大的爆炸。
首先,人類還沒有確定宇宙的形狀,因此無法準確判斷朝著一個方向運動,是否可以達到宇宙的邊緣,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就算可以達到每秒一光年,也是遠遠無法達到宇宙邊緣的。因為宇宙是在不斷膨脹的,在我們的理論中,每秒一光年的速度也只能達到「可觀測宇宙」的邊緣,超越這個距離後會發生什麼。
簡單的來說,「可觀測宇宙」就是人類目前可以觀察宇宙範圍的極限,在這個範圍外存在什麼?完全沒有答案,在這個距離之外宇宙又有多麼廣闊?仍然沒有答案,唯一確定的就是,宇宙在不斷的膨脹,並且這個擴張製造出來的空間比光一秒跑出的速度要多。
可以說每秒一光年的速度並不快,按照每秒一光年計算,達到可觀測宇宙範圍也需要整整1460年,這段時間中宇宙又會擴張多少呢?更別提科學家在最新研究中發現,從宇宙中的暗能量來看,可觀測宇宙範圍之外的空間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甚至在千萬倍的級別。
再從宇宙的形狀來看,目前科學家認為,宇宙有兩種可能第一就是一個球形的空間,像一個氣球一樣在不斷的膨脹,另外一個就是「平坦宇宙」,目前從各種證據來看,「平坦宇宙」的理論更被大家認可。
其次,理論物理認為我們的宇宙是「多維」的,因此在概念上就不會存在盡頭,無論宇宙的形狀和大小,想要窮極宇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除非忽略時間和距離瞬間出現在宇宙的邊緣,當然這樣的事情比起秒速一光年更加的不靠譜。
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或許我們無法得到一個答案,因為無限的空間和時間存在無限的可能性,人類也就有了無限的探索方向,科學的道路是永無止境的,曾經諸多科學家都認為,已經做到了理論的極限,但是沒過多久新的技術和觀點都會向答案更本質的地方探索,得出一個不同的答案。
現在人類的第一個方向應該就是光速,需要用實驗和數據來研究,光速是否真的無法超越,又或者在接近光速的過程中,是否有辦法抵消無限增加的質量。如果真的無法突破光速,那麼人類的活動範圍或許就被控制在了一定的範圍內,探索銀河系都會十分困難。
光速,目前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擺在眼前的枷鎖,等待著我們的探索,或者在幾千年後,人類就擁有了其他的方式,來更加高效地探索宇宙。
你認為人類可能達到宇宙邊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也可以關注我,一起探索浩瀚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