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小周末又來了,經歷了三個工作日,是不是有點疲憊?來,來,給自己放鬆一下?!小編最近是累著了,去微排片鑑賞會看場電影。今天蒙牛專場電影《獨立日2》現場排隊領票的朋友可不是一般的多,而且蒙牛獨立日專版牛奶也不是一般的多?!呃?有朋友還有些小雀躍,什麼情況?!仔細一看,原本今天給大家派票的是,夠格直播的美女主播!!在場的微排片粉絲很幸運,不過我悄悄告訴你,夠格直播上也可以看到這位主播派票。話不多說言歸正傳,我們開聊《獨立日2》。
1996年美國國慶節前夕上映的科幻大片《獨立日》以8億174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當年年度票房冠軍。經歷了20年的洗禮,《獨立日2》捲土重來。講述的還是和外星人打架的故事,但比起第一部以宣傳美國主流文化為目的的內核來講,第二部顯然多了不少與時俱進的新鮮元素,崇尚團結和勇氣等等。不比《星球大戰》粉絲抱有激烈情懷,很多20年前看過《獨立日》的人都坦言並記不清故事情節了。如果你是像魚小姐這樣的普通90後,根本無法得知曾有過這樣一部轟動一時的巨作吧。所以,《獨立日2》雖品質上乘,但如今終究掀不起全民狂歡的浪潮來。
為什麼建議在觀影前補完《獨立日》第一部?
談起20年前的好萊塢影片,如今還耳熟能詳的大概就是阿湯哥的《碟中諜1》、尼古拉斯·凱奇的《勇闖奪命島》、阿諾•施瓦辛格的《真實的謊言》等。但其中最令人無法忘懷的依舊是《獨立日》。那年災難片在好萊塢成為大贏家,票房亞軍為《龍捲風》。相比《碟中諜》經久不衰地延展著系列電影,《獨立日》則顯得低調得多。20年磨一劍,羅蘭·艾默裡奇重掌導演話筒,並喚來第一部裡的幾位主配角加盟,但威爾·史密斯並沒有客串,而是作為片中白宮總統接見室前的照片形式出現。可見《獨立日2》從開拍之初就決心注入懷舊情結。縱觀《獨立日·捲土重來》,不禁感嘆仍是老戲骨們撐起了半片天。諸多振奮人心的大場面因為有第一部的加持才令人腋下生汗。
20年前的《獨立日》擁有和他那個年代不符的超前畫風,光是特效,擺在今天也是牛逼哄哄的,至少遠超中國「渣五毛」。影片講述了一艘巨型的外星人母船進入地球軌道,並釋放了三十多個小型飛船進入地球大氣層,停留在世界幾大城市上空,造成人們的恐慌。美國總統(比爾·普爾曼飾)聯合各國領袖共商解決之道,科學家(傑夫·高布倫飾)和陸戰隊航空兵上尉史蒂芬希爾(威爾·史密斯飾)合作為人類的命運奮鬥,從而阻止外星人入侵,捍衛地球的故事。影片裡塑造的總統、科學家、飛行員等角色性格各異且極為豐滿,尤其是大戰前夕總統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講成就了《獨立日》中的最佳橋段,也闡釋了在面臨人類存亡問題時「獨立日」的最新定義。(以下為節選)
We will be united in our common interest.
也許這就是命運,今天正是獨立日。
Perhaps it's fate that today is the Fourth of July.
你們要再次為自由而戰。
And you will once again be fighting for our freedom.
不是為了反抗暴政或迫害。
Not from tyranny,oppression or persecution.
而是為了避免被消滅。
But from annihilation.
為了活命的權利而戰。
We're fighting for our right to live.
為了生存。
To exist.
如果能夠勝利。
And should we win the day,
七月四日 將不再只是美國的假日(獨立日)
the Fourth of July will no longer be known as an American holiday,
而是世人一同宣誓之日。
but as the day when the world declared in one voice.
我們不會束手就擒。
We will not go quietly into the night!
我們不會任人宰割。
We will not vanish without a fight!
我們將要繼續生存
We're going to live on!
我們要渡過難關
We're going to survive!
今天 我們要慶祝獨立紀念日。
Today, we celebrate our Independence Day.
為什麼續集總是超越不了第一部?
首先要吐槽的是,續集的細節簡直就是重複第一部的套路,可以說是滿滿的自我抄襲。簡單講述下《獨立日·捲土重來》的故事:威爾·史密斯的兒子、總統及其女兒、女兒未婚夫、以及科學家大衛和他的逗逼老爸、曾解剖外星人而被控制昏迷了20年的老醫生組成了新的打怪團,在宇宙和地球兩個戰場進行抵禦鬥爭最終取得勝利。不過導演也是夠不走心的,前後20年的電影畫風基本沒啥變化。比如說當外星人向地球發起攻擊時,巨大的火海席捲了城市,汽車全往天上飛啊砸的。看下圖,左為《獨立日》,右為《獨立日·捲土重來》。是不是一樣的景別、一樣的特效?
那就接著上面,讓我們數數究竟續集充斥了哪些「致敬」鏡頭。
1.危急關頭,汪星人也要逃命。充分貫徹了美帝主張的「平等」價值觀。第二部裡科學家開校車載著一眾學生逃命的橋段裡也出現了帶狗狗逃命的設置。
2.逃命的路上堵車堵成翔。美帝人民大概都不愛用腿跑。然而,第一部裡威爾·史密斯的老婆逃過一劫,第二部卻沒有。
3.和外星人對話,需要人體介質。第一部炮灰是醫生,後來沉睡了20年,到續集裡甦醒了。第二部炮灰是總統先生。
4.總是需要有人去母艦內部引爆炸彈,引出壯烈犧牲的催淚彈。第一部是號稱曾經被外星人抓走的老漢,大家始終不相信他,最後為了證明給兒子看老爸不是窩囊廢而自願去炸碉堡,哦不對,炸敵軍大本營。第二部志願軍是總統先生!
5.往往到了最後一刻,飛船才從縫隙裡逃出來。第一部威爾·史密斯和科學家攜手駕駛著敵人飛船去內部放電腦病毒,去除敵軍的防護罩。第二部由威爾·史密斯的兒子和其基友完成相同的生死時速。
6、大衛在本片裡的一句有趣吐槽是「他們就愛拆地標建築」。第一部外星人拆的是自由女神像,第二部是倫敦橋、杜拜塔等。
為什麼我們討厭好萊塢大片裡出現中國元素?
其實國人討厭好萊塢大片裡出現中國元素的情緒由來已久,因為無論是中國明星打醬油戲份或者硬廣告植入,都非常low,完全破壞劇情整體性。女星Angelababy這次在《獨立日·捲土重來》裡還算是戲份重的,從電影三分之一起就出現,活到了劇終,和主角們合力打外星人,且被男三蜜汁暗戀。只是演技不敢恭維,一開口就出戲。中國元素請out好嘛!而廣告植入方面,相比QQ聊天工具生硬的口播「感謝使用QQ視頻」,魚小姐更傾向於蒙牛牛奶默不作聲的擺拍植入。不過半斤八兩啦,只要大銀幕出現中國廣告,全場毫無疑問要爆笑!如果《獨立日·捲土重來》不能成為一代經典,中國元素是肯定幫了倒忙的。話說,片中最值得玩味的中國元素其實是一位配角,他擔任著太空航站基地老大的職務,在對抗外星人入侵時打了頭陣且壯烈殉職。他是位中國人哦,基地小朋友們都稱呼他為「蔣司令」,orz,你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