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聖經中,先知摩西帶領寄人籬下的以色列人出埃及,來到「流著奶和蜜」的迦南。之後幾十年在貧瘠荒地流浪的過程中,以色列人一有難題,就會衝摩西抱怨:「早知如此我們還不如死在埃及法老的手下呢,當時我們坐在肉鍋旁吃飽喝足,如今你把我們領到這種荒地上來,是想餓死我們嗎!?
出埃及是我最喜歡的聖經故事,摩西認為自由至上,而許多人更願意坐在肉鍋旁,哪怕身份是一個受人呵斥的奴隸。由這個典故想到卡妙,卡妙在愛情中同樣也是一位自由主義者,不是說他不負責任,而是重在強調他是一個真正理解愛情本質的人,恰恰是因為太懂得愛,所以不太可能輕易擁有,因為不太可能遇見跟他一樣懂得愛的人。卡妙對人生,對愛情,有一種根本的嚴肅性,他早就已經站到了一切歡愛的上方,在最熱烈時也不會做愛的奴隸。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句最難說出口的話,撒加無法開口說「對不起」,莎爾拉不敢開口問「為什麼」,拉達不知該怎樣要求「能不能…」,對卡妙來說,最難說出的話恐怕是「我愛你」。
私以為卡妙是那種非常適合暗戀的人,原因有三:
1、隱忍冷冽的冰原氣質,是默默守護型的最佳人選。
2、自我犧牲意識強烈,典型的自虐式人物(被眾人合力pia飛)。
3、太清醒,考慮很多,並且考慮對方大於自己,之後做出衡量(太理性的人果然不適合戀愛)。
卡妙啊,只要在漫長的歲月裡默默的守護著所愛之人就好,千萬不要去爭,要是死纏爛打就偏離了你那高貴內斂的一貫形象。
他就是那種悶騷文藝愛情故事的男主角,更確切的說,卡妙是一個與自己所愛女子保持一定距離的男人,不會過分表露情感,也不會告訴她自己的心裡話,將分寸拿捏得剛剛好。對女方而言,這是一種當下的惆悵,事後的甜蜜。如果你的感覺不夠細緻敏銳,在當時會難以體會他的付出與愛,等到很久之後細細體味,才會發現回憶之中全是他的溫柔。
拋開暗戀說的話,卡妙在愛情上跟聖中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可能在於,其他人在愛情方面普遍缺乏多方面的思考,事業為重或者怕麻煩……男人在愛情中幾乎總是達不到女人所希望的深度,所有的困惑他不去想就不是困惑了。從男權世界來說,當然會希望女性糊塗一些,希望女子無才便是德,女人多愛她崇拜的人,男人多愛崇拜他的人,這本來就是男權社會的一種陰謀。但是卡妙不一樣,很知性,對愛情帶著強烈的懷疑和觀望態度,思考得多,自然困惑多,所以想令他動心,想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個男人聲稱作為冰系戰士必須要像永凍冰壁一樣強大並冷酷,拋棄一切感情牽絆,其實地球人都知道,最重感情的就是他,怎麼能打出絕對零度?平靜從容,卻無比可靠。雖然外表看起來冷冷的,實際上內心感情豐富,可是總想隱藏自己的感情,給人難以捉摸的印象,所以要想進入他的世界,細心是首要的。
卡妙是個有想法的人,我想他不會特別在意女孩的外貌,一個有內涵和主見的女孩更能吸引他,總覺得卡妙是非常喜歡讀書的人,很有文藝氣質,這種有個性的男人不會對小女人感興趣(感覺給卡妙做女友的要求是最高的),腦中浮現出的唯一理想型是才女莎樂美:尼採的繆斯、裡爾克的愛人、弗洛伊德的密友……參考下來的話:卡妙的她是一位造化鍾神秀的女子,她不是卡妙的附屬,她獨立,有才華,可以和卡妙一起讀書,一同交流……人生難得一知己,人生更難得一愛人同時是妻子和知己,這便是卡妙的理想愛情關係。
在和卡妙的相戀過程中,最動人的一幕也許不是最初的那種如醉和痴的愛情,而是最後那種心心相印的相互依戀和理解:一起坐在葡萄架下,不說一句話,卻什麼都已知道,安靜地攜手告別這世界。
和他相戀不會有什麼大波瀾,卡妙在察言觀色和處理愛情的小細節上比不過米羅與艾歐裡亞,表達浪漫和體貼的方式上也比不過阿布羅狄那麼恰到好處。他的體貼表現在毫不保留的付出,平時的相處中他會很紳士,平和溫暖是與他相愛的定義。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太內斂,不夠給力啊,卡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