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來自中國國家天文臺的科研人員,在銀河系中心的蛇夫座,發現了 一顆奇怪的天體,這顆天體的質量大約為太陽的1.5倍左右,它已經進入到恆星演化的尾聲,目前已經是「巨星」階段。
這顆天體有哪些特殊之處呢?它的鋰元素含量是太陽的3000倍,這讓它成為了宇宙中已知的,鋰元素最高的一顆巨星,科研人員將它取名為「富鋰巨星」,近年來一直對這顆距離地球4500光年之外的巨星進行研究,希望可以揭開它身上的謎團。
為何富鋰巨星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
在我們的生活中,鋰元素的應用非常廣泛,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我們手中小小的手機裡,就有鋰元素組成的鋰電池。同時,在太空探索領域,鋰元素因為和電池之間的「緣分」,也成為了現代科技革命的關鍵元素。
說起來,鋰元素也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元素,研究發現,當宇宙大爆炸發生後不久,宇宙中最早出現的元素之一,就是鋰元素。
不過,由於在高溫環境中,鋰元素很快就會被消耗掉了,這讓鋰元素很難在宇宙中找到,特別是那些古老的恆星中,鋰元素的含量更是非常少。
但是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富鋰巨星作為恆星的一種,它是恆星的老年階段,在2018年富鋰巨星被發現之前,科學家們從未在巨星階段的恆星表面上,探測到大量的鋰元素,甚至一些老年恆星的表面,一點鋰元素都沒有。
這就讓富鋰巨星變得非常奇怪,在它的身上,自然也就隱藏著極大的研究價值,它究竟是如何擁有如此高的鋰元素豐度?這個問題,在前段時間,終於得到了解答。
恆星「心電圖」揭曉它的身份之謎
在2018年剛發現富鋰巨星的時候,研究者曾經認為,富鋰巨星是從其它天體中「搶來」了大量的鋰元素。
我們都知道,當恆星演化到巨星階段,它會快速膨脹,這個時候,恆星系統內部的行星,便都有被它吞噬掉的風險。所以,很可能是它吞噬掉了原本圍繞著自己運行的、富含鋰元素的行星,所以,它才成為了宇宙中特別的存在。
不過,在模擬分析的過程中,這個猜想也有著不合理之處,比方說當恆星吸收了大量的鋰元素,為何沒有被內部高溫給消耗掉?
前段時間,來自中國科學院的天文學家們,再次對富鋰巨星進行了研究,通過郭守敬望遠鏡和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採集到的星震(又被稱作恆星內部的「心跳」)數據,最終,研究者發現,富鋰巨星並不是紅巨星,而是紅團簇星。
它是處於氦核燃燒階段的小質量恆星,它由於內部溫度並沒有那麼高,所以保留了大量的鋰元素,同時,在進行內部燃燒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物質衰變變成了鋰元素。這個發現讓富鋰巨星的身份變得明亮,在研究它的過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10月19日文章《富鋰巨星高壽幾何?恆星「心電圖」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