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14英寸都是筆記本的主流尺寸,直到近幾年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輕薄的13英寸小尺寸機型和性能更強的15英寸機型,是目前較為受歡迎的系列。我們每個人對筆記本的使用需求是不同的,或許你更傾向與辦公使用,亦或更傾向於遊戲娛樂等,甚至是兩者兼顧。鑑於眾多網友在多款不同尺寸的筆記本之間很難抉擇,不知道哪款適合自己,下面我們就為大家帶13/14/15三種主流尺寸筆記本電腦的綜合對比。
在對比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筆記本電腦近些年來發生了哪些變化。
起初,筆記本電腦是為彌補臺式機笨重的缺點而誕生的,最開始的筆記本電腦並沒有涉及太多尺寸,因此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筆記本電腦基本再厚也遠比當時的臺式機更具便攜性。隨著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大家對筆記本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導致了筆記本電腦的多樣性,其中尺寸就是劃分筆記本電腦的重要特徵。除了傳統的14英寸外,13、15英寸逐漸誕生,甚至11、17、18英寸機型也有不少廠商開始生產。
然而在國內市場,14、13英寸一直都是受歡迎的機型,反觀15英寸「看上去貌似並沒有那麼受歡迎」。這其中的主要原因要歸於,15英寸機型於當時13、14英寸機型的便攜性要差很多,而且15英寸機型在性能和屏幕(解析度、材質)等方面也沒有比14英寸機型有多少優勢。
事實上,現階段15英寸的筆記本早已有所改觀,它們不僅僅在便攜性上有著明顯的提升,這讓擔心便攜性的同學基本可以消除顧慮。而且,15英寸筆記本的硬體性能往往更高,直接與13、14英寸拉開了明顯的差距。同時,屏幕解析度、顯示效果等也比13、14英寸機型效果更佳,這也直接導致了近兩年國內市場15英寸市場份額不斷增長。
如果我們退回5年前,我們可以發現,當時的15英寸機型不僅非常少,而且還很笨重;而退回2年前,15英寸機型的重量往往在2.9kg以上,而現在的15英寸機型裸機往往僅2.2-2.6kg左右,便攜性比起2、3年前的14英寸機型相當,優勢明顯。
好了,除了15英寸機型外,相信大家肯定還想知道在15英寸與13、14英寸之間還存在哪些優勢,哪些劣勢,下面進入主題。
為了進行更為清晰的對比,本文將在13、14、15英寸三種尺寸中各自挑出一款具有代表性的機型,其中13英寸機型我們選取華碩U303LN,14英寸機型中我們選取戴爾靈越14 5000,15英寸機型中我們選取戴爾遊匣15 7000機型。
屏幕部分:屏幕越大,觀看舒適度越高,顯示效果更佳
首先,平時我們口頭上所說的13/14/15英寸指的是筆記本的屏幕尺寸,通常情況下大尺寸屏幕的觀看舒適度要遠高於小尺寸屏幕,這一點可以類比現在一體電腦、平板電視等。
但是,由於筆記本電腦相比於臺式機而言,便攜性就是它最為重要的一點,因此我們基本上沒有見到過尺寸超過18英寸的筆記本,所以在筆記本上選取一個恰當的尺寸就變得非常重要。這一點,我們同樣可以類比現在的觸屏式智慧型手機,屏幕尺寸大觀看舒適度就高,但是便攜性就有所降低。
而關鍵的問題就是,大多數人不知道該購買多大尺寸的筆記本電腦。因此,我們在購買筆記本電腦時往往更加關注它的便攜性、機身外觀等因素,屏幕往往沒有受到大家的關注。
13.3英寸:屏幕尺寸較小,但整機便攜性更高;
14英寸:往往解析度較低,且便攜性不如13英寸;
15.6英寸:觀看舒適度更高,顯示效果較佳。
左:華碩U303LN,中:靈越14 5000,右:遊匣15 7000
因此,我們給出的建議是:15英寸>13英寸>14英寸,15英寸是首選,而14英寸與13.3英寸由於屏幕顯示面積相差不大,同時13英寸機型往往便攜性好於14英寸機型,因此13英寸仍舊優先於14英寸機型。
同尺寸顯示器下,1366×768與1920×1080解析度的顯示面積對比
除此以外,屏幕解析度往往也是大家容易被忽視的一點。目前,我們在筆記本上常見的解析度有1366×768和1920×1080兩種。在此,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同尺寸的屏幕,解析度越高,屏幕顯示就更加細膩,顯示的內容也就越多。因此,大家在選擇儘量選擇1920×1080全高清解析度的屏幕。
而在以上三款機型中,15英寸的遊匣15 7000和13英寸的華碩U303LN採用了1920×1080全高清屏,而14英寸的靈越14 5000採用了1366×768解析度。在此,我們建議首選像遊匣15 7000這樣的大尺寸屏幕的全高清解析度機型。
散熱性能:機身越大,內部空間越大,散熱性更好
如果我們不進行實際測試,很難對13/14/15三種尺寸的機型的散熱表現做出判斷。因為每款機型中的硬體配置不同,散熱設計不同,導致散熱結果並不能直接以尺寸進行判定。但是,筆者還是進行了散熱測試,測試環節筆者通過AIDA 64軟體中的系統穩定性測試工具進行,每款機器均進行20分鐘烤機。
13英寸:華碩U303LN
14英寸:戴爾靈越14 5000
15英寸:戴爾遊匣7000
從溫度分布圖來看,機身C面最高溫度排布情況是:13>14>15,遊匣15 7000溫度最低。
13英寸機身C面最高溫度達到了52度,而14英寸機身C面最高為49度,15英寸機身C面最高僅為46度。因此,我們雖然不能直接由機身尺寸判斷機身的散熱情況,但是我們也基本能夠判斷出,機身尺寸越大,機身內部的空間也就越大, 也更有利於設計散熱裝置,進一步提高了整機的散熱效果。
操控性能:鍵程越深,手感往往更好,觸控板也很重要
影響操控性的因素有兩個:1,鍵盤;2,觸控板。
每臺筆記本電腦都配有鍵盤,這也是筆記本電腦與平板電腦之間最大的區別。而鍵盤的手感取決於鍵程、鍵帽材質等多方面因素,而鍵程它直接影響著使用手感。
15英寸:戴爾遊匣15 7000
遊匣15 7000採用了一塊一體式巧克力鍵盤,配有數字小鍵盤。鍵帽表面為經典的類磨砂質感處理,手感較為舒適。鍵程則相對較深,回饋力度偏軟,長時間打字沒有問題,用來玩遊戲也較為順手。該機還配備了大面積一體式觸控板,支持多點觸控操作,反應靈敏,定位精準,整體使用非常舒適。
14英寸:戴爾靈越14 5000
靈越14 5000採用了一塊巧克力鍵盤,按鍵鍵程一般,但手感偏軟,觸感較為舒適。鍵帽表面採用肋磨砂質感處理,能夠有效減少指紋的殘留,提高敲擊的舒適度。同時,該機也配備了大面積一體式觸控板,支持多點觸控操作,滑動順暢,操作靈敏。
13英寸:華碩U303LN
U303L配備了一塊主流的巧克力鍵盤,鍵帽距離適中,同時鍵帽表面還擁有舒適的塗層,觸摸手感出色。該鍵盤迴饋力度清脆,鍵程一般,打字體驗相對不錯,長時間輸入難免有酸累感。該機配備了一塊大面積觸控板,表面擁有類膚塗層,手感舒適,定位精準。同時,U303L還可選手動開關背光亮度,並支持三級亮度調節,大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進行設置。
遊匣15 7000鍵盤
綜合來看,三款機器的觸控板均採用了巧克力鍵盤和一體式觸控板的設計,觸控板都支持多點觸控操作,使用體驗都非常友好。不過,三款機器的鍵盤鍵程有所不同,其中遊匣15 7000最深,使用體驗也最好,而靈越14 5000和華碩U303LN則表現相當。同時,它也是三款機型中唯獨配有數字小鍵盤的機器,如果你日常鍵入數字較多,那麼選擇遊匣15 7000或其它帶有數字小鍵盤的機型還是非常必要的。
機身重量:尺寸越小,重量往往更低,便攜性更好
左:華碩U303LN,中:靈越14 5000,右:遊匣15 7000
毫無疑問的是機身尺寸越大,機身的重量也就越大。13英寸的華碩U303LN裸機僅1.47kg,14英寸的靈越14 5000裸機1.89kg,而15英寸的遊匣15 7000裸機重量為2.63kg。
不過,雖然便攜性比較重要,但是我們還是要參考我們是否需要經常移動/攜帶筆記本電腦。如果我們經常將筆記本電腦放置在辦公室,宿舍等固定場所使用,攜帶機率較低的話,那我們建議不要太在意筆記本的機身重量,如果你太在意機身便攜性而放棄大屏幕、更好的散熱性能、更好操控性的話,那確實不是一個好選擇。因此對於經常在家、辦公室或者宿舍等場所固定使用的同學,選擇一款綜合性能更出色的遊匣15 7000,或其它大屏本就是不錯的選擇。
全文小結:
通過本文的對比,我們將13/14/15三個主流尺寸的筆記本進行對比,得出的結論是15英寸更值得推薦,尤其是對於那些學生朋友來講。不僅僅是因為15英寸筆記本能夠帶來更加舒適的視覺享受,同時絕大部分的15英寸筆機型的操控性和散熱性能也是超過13和14英寸筆記本機型。此外,如果你並不需要經常移動使用電腦,那麼15英寸也是你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