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可能在今年年底,甚至更早研發出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並生產高達 3 億劑疫苗以供「全球」人民接種。
「它有風險,也很昂貴,但我們將節省大量時間,我們將節省數年。」 川普說。
這是一項名為 「Warp Speed」 的疫苗研發計劃,川普甚至將其類比為新的 「曼哈頓計劃」,該計劃試圖通過醫藥公司、政府部門和軍隊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將疫苗研發周期縮短至 8 個月。
美國生物科技公司 Moderna 前董事、英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疫苗部門前負責人莫瑟夫·史勞依(Moncef Slaoui)和美國陸軍裝備司令部司令、「四星上將」 古斯塔夫·佩納(Gustave Perna)為這一計劃的負責人。
川普在記者會上表示,該計劃正在評估 14 種候選疫苗,「目標是儘快完成研發,然後生產和分發一種經過驗證的新冠病毒疫苗」。但他同時也試圖淡化疫苗對於美國人民重返正常生活的重要性,強調疫苗的研發進度與美國是否解封無關,「無論有沒有疫苗,我們都會回到過去」。
(來源:STAT)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在回答現場記者問題時表示,「我們在不久之後就能獲得一種疫苗。如果我們獲得疫苗,我們將真正邁出一大步;如果我們沒有獲得疫苗,會像其他很多情況一樣:你遇上問題,它會在某個時候消失,它會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也都在現場 「站臺」。但他們全程佩戴口罩,也沒有任何發言和交流。此前,福奇不止一次公開表示,疫苗的研發周期至少為 12-18 個月。
當天,Moderna 也宣布現年 60 歲的史勞依已辭去公司的董事職務。Moderna 是全球第一家進行新冠病毒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的公司,其近期已通過 FDA 的快速通道認證,二期和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將會在不久之後開始。
史勞依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已經看到了一些來自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的早期數據,並對完成剛接手的新任務充滿信心。「這些數據使我更加自信,我們在 2020 年底可以提供幾億劑疫苗。」
史勞依甚至放出豪言,「有疫苗生,無疫苗死(Vaccine or not Vaccine)」。
如何快速研發一款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如何滿足全球近 76 億人口的疫苗接種需求?這是如今每個人都正在關心的問題。美國的這一計劃,能否真正奏效?也許會欲速則不達。
有人懷疑這個大計劃牽扯私人利益。
由於史勞依在 Moderna 仍擁有價值超過 1000 萬美元的股票期權,美國麻薩諸塞州參議員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認為其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利益問題,並表示 「史勞依應該立刻撤資」。
(來源:Twitter)
也有人擔心該計劃耗資巨大,且風險極高。
多家美國媒體曾紛紛表示 「Warp Speed」 計劃斥資巨大,會造成大筆的資金浪費。這是因為,該項目在未能確認疫苗的有效性前就將其投入大規模生產和接種,這無疑意味著大部分疫苗將會變得毫無用處。
據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發言人麥可·卡普陀(Michael Caputo)表示,川普政府拒絕接受並遵照疫苗開發的 「標準化」 時間表,而是鼓勵研究人員採取突破性程序進行疫苗研發,從而刺激疫苗研發和生產的速度和進程。
但是,設定一個 「不可理喻」 的研發最終期限可能會使得製藥公司生產出無效甚至有害的疫苗。
即便成功研發並生產出疫苗,也不能保證每個美國人都能成功接種。相關人員正在討論首先給哪些人接種疫苗,這也使得美國人民對該計劃的可行性逐漸喪失信心,社會各界對該計劃的質疑挑戰聲也持續不斷。也有人認為疫苗的 「全球分配」 承諾是一紙空言。
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BARDA)前局長、疫苗專家裡克·布賴特(Rick Bright)在 14 日參加美國參議院聽證會時表示,「美國沒有計劃生產和公平分配未來可用的疫苗」。此前,他因反對川普推薦 「使用抗瘧疾藥物羥氯喹(奎寧)對抗新冠病毒」 的主張而被解除職務。
此外,還一些醫學專家警告說,儘管目前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發疫苗,但仍有可能不會成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從未成功研製出一種可以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