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高朋滿座,參加主論壇、分論壇的大咖們金句頻出。
不過,「融合發展」「創新」「技術」這些論壇上的高頻詞彙,在新媒體實踐中有著何種表現形式呢?
整個馬欄山就是最好的配套「展館」。
H5 | 萬米之上,「高」看馬欄山
今日,參加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的各位嘉賓來到馬欄山參觀,目之所及,耳之所聞,無不驚豔。
「走進馬欄山」主題展示活動由「牢記總書記囑託建好馬欄山」「科技賦能內容內容服務人民」「守正創新講好中國故事」等三大板塊組成。在馬欄山創智園1號演播廳,近20個展位匯集了華為、中興等多家重量級參展單位,5G、4K、VR等各種硬核科技在新媒體領域的運用,生動地詮釋了科技如何為文化賦能。
位居C位的是華為,其準備的一排攝像頭可是大有講究,它和湖南衛視《舞蹈風暴》中的360度展示的「風暴時刻」系出同源,拍出的照片、視頻不是單一視角的,而是可以自由旋轉,讓用戶以自己滿意的視角觀看。
這套技術的優點是從不同角度捕捉人物細節,進而讓觀眾沉浸在理解美、感悟美、欣賞美的過程中。這套技術是此次華為展示的重點,除了在綜藝節目中的成功運用外,它在體育賽事中也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與華為毗鄰而居的中興,則帶來了「5G+全息採訪」技術。在今年的兩會報導中,新華社就成功運用了這套技術,與湖北、廣東、雲南等地的人大代表進行異地同屏對話。
簡而言之,這套技術通過採集人物信息,將人大代表的全息影像平移到另一個空間中,和主持人對話。對於觀眾而言,主持人和採訪對象就像真的在同一間演播廳。
除了平移真人全息影像,還能創造出虛擬人物。專注於虛擬實境技術的長沙宏達威愛科技在馬欄山建立了4個實驗室,此前他們的技術在先進位造業領域運用較多,比如製造一臺工程機械的虛擬樣機。同樣的技術如果用來還原人物,則可以構建虛擬主持人、虛擬歌手、虛擬伴舞,而且這些虛擬人物的動作都可以實時操控。
在中國聯通展位,園區數字孿生平臺吸引了大家注意。從智慧停車、火情警報、會議預約,到水電監測指導節能減排,當看到只要在電腦前輕輕一擊,園區情況盡在掌握,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張嬌怡高興地說:「園區數字孿生平臺,『孿生』取得好!電腦裡的園區和真實的園區真就是孿生的一樣。」
人工智慧手語播報
主播說新聞,左下角的手語主播跟著打手語,這一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可長沙新聞頻道用的手語主播並不是真人,而是虛擬的。這一AI手語技術,來自園區企業長沙千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門口同時掛著湖南省馬欄山計算媒體研究院的牌子。總經理龍麗平介紹說,目前中國有聽障人士2780萬,這一技術就是服務他們的。
目前馬欄山的AI手語技術除了用於新聞傳播外,在特殊教育、公共服務也有運用。以特殊教育為例,大量的科學文化知識是以漢語為載體的,因為學生漢語水平、老師手語水平有限,很多課程開不了。目前千博正在開發相關手語詞庫,重點是藝術、體育領域。
此次「走進馬欄山」參觀,中國網絡文學小鎮也是嘉賓們的興趣所在。畢竟這是全國第二個「國字號」網絡文學示範基地。
註冊的湘籍網絡作家數量超過50萬人,活躍的也有2萬。目前全省有影響力的網絡作家中,9成是長沙人或已落戶長沙。在馬欄山,作家不僅是創作者,還是版權的運營者,優秀作品還能聯動湖南影視產業,就地轉化為影視產品,進一步放大作品的影響力。
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餘豔告訴道哥,小鎮落戶馬欄山不是偶然的。一方面,馬欄山為小鎮提供了最好的文化環境,另一方面,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一大區別是前者通過IP孵化能馬上接軌文化產業,促進馬欄山的生態鏈。
餘豔還透露,目前小鎮正在積極引導網文作家,尤其是新人作家關注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不止是玄幻、架空,也要關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