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找最新文獻和數據?get√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2020-12-06 199IT

發表論文是報導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因此如果能及時關注本研究領域內的論文發表情況,也就差不多了解了本領域的研究動向。

筆者感覺獲取研究動態的方式跟信號傳播的途徑甚為相似,即信號的發射(作者和出版機構)和接收(讀者)。讀者捕捉本領域的研究動態,正如一個接收器最大程度地接收特定信號。如果接收器能夠接收的頻段越多,得到的信息也就越多。類似地,讀者需要利用各種途徑去尋找及關注本領域內的研究動態。如果不主動接收信號,哪怕周圍已經被極強的信號覆蓋,讀者依舊會對研究動態一無所知。那麼,獲取研究動態的主要途徑有哪些呢?個人感覺主要有:

1. 各個學術期刊或出版公司的電子郵件提醒服務(email alert)

竊以為這是最方便的獲取方式,並可以選擇以每日或者每周向你預設的電子郵箱發送最新發表論文的信息。如今,三大學術出版公司Wiley-Blackwell、Elsevier和Springer均有各自的郵件提醒服務。只要註冊一個免費帳號,選定本專業領域內的目標期刊,便大功告成了。還有一些類似Nature、Science和PNAS的期刊,需要分別開通各自的郵件提醒功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Scholar帳號。你可以在作者的Google Scholar界面的右上窗口選擇」Follow new articles」,或者」Follow new citations」。當該作者有新論文發表,或者已往論文有新的被引用時,都會有郵件提醒。更有甚者,你可以直接在Google Scholar中關注某些關鍵詞,同樣可以收到郵件提醒;

2.關注FACEBOOK中感興趣的作者

當稍微熟悉所從事的研究領域後,便可以對目標學者進行「跟蹤」。比如有些比較「潮」的學者會天天刷Facebook,並及時發布他們最新的研究進展。因此Facebook也是獲取第一手信息的絕佳途徑,但是前提是你們得成為好友,而且可嘆的是,國內需要用特殊手段才能登錄Facebook;

3.ReaserachGate

ResearchGate被稱為科研人員的Facebook,而且在國內可以自由訪問。你可以類似於關注微博中那些大V一樣關注ResearchGate中的一些業界大牛。許多大牛都會第一時間更新他們所發表的論文,並上傳論文的PDF稿件。同時,你可以在ResearchGate中提問題,來自全球同領域的同行便有可能回覆你的問題。唯一要求是,註冊ResearchGate需要有一個以.edu打尾的郵件地址,否則沒法註冊。待註冊成功後,可以把註冊郵箱改為你準備接收提醒郵件的郵箱;

4.定期登錄特定期刊

期刊可以分為周刊、月刊、雙月刊、季刊或年刊等等。如果你能在每個期刊的新一期文章刊出後,登錄該雜誌主頁,便能了解到最新的文獻。或者,時不時瀏覽本領域內這些期刊的在刊稿件(early view),但是這個方式比較累人,建議採用第一條途徑獲取郵件提醒;

5.登錄感興趣作者的個人網站主頁

現在幾乎所有科研組都會有實驗室網頁,點擊其中的發表論文頁面(publications),便能瀏覽他們所發表的文章。比如,對於生態學或保護生物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可以按照這個列表(約300人)按圖索驥,或者直接以人名Google搜索,看看有沒有他們的Google Scholar帳號。若有,他/她的所有論文均會列出。該方法同樣適用於在ISI系統中檢索特定作者的論文發表記錄;

6.搜索某一篇特定文獻的被引用文獻

查看某一篇特定文獻的最近一兩年的被引用記錄,可以迅速找到感興趣的文獻;

7.關注相關專業的論壇或網站

很多特定主題的論壇或者網站均有報導最新研究進展的板塊。如側重於介紹保護生物學的Mongebay網站,以及如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論壇-普蘭塔等等;

8.學術會議及研討會

參加專業內的學術會議也是獲得第一手研究動態的絕佳途徑。話說當年沃森和克裡克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就曾受到維爾金斯報告中的X射線衍射圖的啟發;

9.加入文獻共享小組或微信QQ群

這個需要本領域內有特定人員來推行,比如國內年輕鳥類學家的QQ聯繫群,就是各位「大師」及時分享最新消息的「家園」;

10.專業性的記者會、新聞媒體中的科學板塊報導

比如BBC的科學頻道,會介紹一些有趣的最新研究進展,但是對於你所從事的專業,若碰到一篇對口的報導,真可能是「千年等一回」了;

11.RSS訂閱

幾乎所有雜誌或者專業論壇都有RSS訂閱功能,以方便讀者獲取最新信息。使用一些免費的RSS訂閱器便可以向你推送最新發表的文章,或者如博客的更新。

12.私下個別交流,郵件聚會侃大山

這估計是直接的方式了,甚至可以了解到許多將要發表論文的最最前沿戰報。

假設現在你成為了信號源,也就是你剛剛發表了一篇論文,那麼如何最大程度地被其他人獲取並閱讀呢?從信號源的角度出發,信息的傳播最好是主動式的,至於接不接受信號,那取決於讀者。此時其實跟如何獲取文獻的方式類似,即儘可能多渠道地發布你的論文信息。發布途徑請參考上述

相關焦點

  • 如何將數據科學與商業結合起來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如何將數據科學與商業結合起來」,我個人認為最核心的關聯就是一個人的創造力,一個團隊的創造力,一個公司的創造力,一個社會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是關聯科學、商業、藝術、文化等最核心的方面。大家可以看到他們以前的願景和遠見已經變成了事實價值,大家想一想到底什麼是數據,我們講數據、也決策、數據分析,什麼是數據。其實數據是非常簡單而優美的過程。
  •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數據研究資訊中心-199IT
    根據經濟學人全球生活成本指數,截至今年9月130個主要城市的138中商品和服務價格在過去一年平均上漲了0.3個百分點。
  • 寫畢業論文,如何查找中文文獻和外文文獻
    比較大的學術論文參考網站有谷歌學術、萬方數據、ilib2、知網、MBA智庫、scirus、microsoft academic、掌橋科研、HighWire、GeNii學術綜合、CiNii論文等網站。這些網站基本上就是大學生寫論文查資料常去的站點了,有的網站需要註冊之類的。網站嗎,都這樣,可以說大學生們去這些網站查詢資料是再合適不過了。
  • SEO關鍵詞研究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數據研究...
    開始關鍵詞研究是要了解用戶搜索信息時使用那些詞語,通常包括了解關鍵詞的搜索量,以及這些詞的競爭情況關鍵詞研究是搜尋引擎優化和搜索營銷關鍵的一個環節。因為如果使用正確,他能夠幫我們在開發網站和構建內容時提供路徑。根據搜索查詢的數量,關鍵詞可以分類為頭部,主體,長尾。一般而言,關鍵詞的詞越多,競爭相對沒有那麼激烈,也比較容易獲得好的排名
  • 銀行業深度報告:網際網路改變金融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2)網際網路以及移動網際網路不僅進一步降低了顯性的經濟成本,更降低了包括時間成本在內的各種隱性成本,顯著提高了信息和服務的可獲得性。1.2更有效的大數據分析方法隨 著獲取和處理數據的成本急速下降,人類社會的數據呈現急速膨脹的指數式增長。
  • 如何讓用戶研究變得重要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
    在如何幫助大家與用戶共情上,我做了很多基礎研究,並決定將用戶角色(persona)作為主要的交流工具,以總結用戶在動機和習慣方面的差異。找出你的目標和他們的目標之間的聯繫。告訴他們你知道他們的擔憂是什麼,你也了解他們的擔憂來自於哪裡。然後,向他們展示對於提升用戶體驗目標的一致性以及你的建議將如何幫助他們實現這些目標。善用隱喻和比較來幫助他們從你的角度看待事物。 2. 學會用事實說話(Use hard facts)尋找其他數據以增強大家對用戶研究結果的信心。
  • FT中文:中國網際網路的「權力遊戲」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如今,更具顛覆性且不容忽視的力量主要以三家大型網際網路集團為代表,即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與騰訊(Tencent),合稱BAT(編者註:中國這三家大型網際網路集團名稱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是BAT,在英文中是「蝙蝠」的意思)。這三家公司在短短幾年內已經使中國的許多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為例。
  • 如何查找文獻資料
    在寫論文的時候總是要用到很多的參看文獻,但如何才能快速找到想要的文獻?在搜索文獻的時候,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更加快速地找到想要的文獻,現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有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指出,一起交流學習 查找文獻時,可以從中文文獻開始,常用的主要有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有的文獻大多數資料庫都有,有些可能只在某些資料庫有,找不到文獻的時候,換下資料庫也是一種方法(以知網為例) 進入知網後,在搜索框後找到【高級搜索】,一個搜索關鍵詞很難找到真正想要的文獻
  • 如何全面解析數據並創造數據故事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無論我們陳述一個有趣的事件還是新發現,故事總是吸引聽眾和讀者興趣的首選。例如,當我們談論一個朋友是如何被老師責罵時,我們傾向於從頭開始講述事件,這樣故事才能流暢。三、數據類型和合適的圖表讓我們了解一下常見數據類型和如何通過選擇最適合的圖表來講述故事。 常見的數據類型:1.
  • 網紅電商如涵IPO路演PPT解析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同樣使用了流程圖的形式說明KOL運作系統,清晰地展示了人、貨、錢在系統中是如何流動,形成商業閉環。329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2年市場容量達1796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40.4%;*KOL廣告和市場服務:2017年市場達479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2年市場容量達2830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42.7%;*其他(如虛擬禮物、知識付費等):2017年市場達199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2年市場容量達627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33.7%和117.1%;KOL
  • ...Online beta版本上線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
    隨著生命科學領域數據爆炸式的增長,如何及時獲取、快速分析、安全儲存這些龐大的數據是研究者們急需解決的問題。BGI Online就是為此而生,它集成了高性能計算,大規模存儲及安全網絡互聯等基礎設施,支持數據的雲端存儲、分析、展示和交付。用戶可以在BGI Online上訪問自己的數據,獲取標準分析結果,也可以定製個性化的數據分析方案,並與其他授權用戶分享數據和成果。
  • 如何用量化方法進行用戶研究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整個採用了問卷調查+實證研究的模式,簡單點來說就是發量表型問卷後分析數據,進行一些探索性或者驗證性的分析,從而得出一些深層次上的用戶研究的結論。這個方法最大的有點是:量化。把具體的問題用量表(即常見的1-5分打分)方式量化,進行深層次分析,讓很多用戶「說」出自己也沒意識到的對產品的看法和觀點。本次將以引用論文中調查影響用戶使用移動閱讀產品的原因為例,講述具體方法。
  • 2017全球房車露營數據年中匯總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21RV獨家解析2016-2017年度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最新房車銷量及露營地最新數據,展望世界房車行業發展動態。中國 【房車】截止2016年12月31日,中國大陸房車保有量約4.5萬輛,2016年房車銷售量為8000餘輛,雖然無法與歐美國家的數百萬輛相較,但相對於2015年的30000輛增幅高達50%。
  • 當統計學遇上大數據——P值消亡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由於擔心實驗結果陷入再現性爭論,莫兄和他的導師決定重複實驗,但是,在添加了新的數據之後,P值變成了0.59,這連0.05的顯著性水平都沒有達到!現在和數說君一起來梳理一下P值和假設檢驗的歷史,並從中尋找答案吧。二、P值和假設檢驗的歷史1.
  • 碩博人|如何高效查找文獻、緊跟最新論文?
    對於科研人員來說,詳實的數據更是一切研究、實驗、論文的基礎。 2019年2月,Springer N、ature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合作完成並發布了一份有關中國科研人員數據管理和數據分享習慣的報告。
  • POCT:掘金IVD潛力賽道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
    青桐資本持續關注IVD賽道,繼上一篇《分子診斷:進擊的2020,如何持續領跑IVD?》後,我們再次聚焦POCT領域,在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先後與60+創業者、投資人深度交流,試圖展現這個潛力賽道背後的「百景圖」。
  • 中國姓氏勢力地圖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數據...
    北方範圍內,王姓毫無爭議佔優,它是華北和東北16個省區的第一大姓。東北的吉林(11.0%)和遼寧(10.7%),王姓更是能佔到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口。王姓在北方的巨大優勢,保證了它在全國統計中的地位。到了南方,王姓的勢力明顯衰落。與之相比,在華北和東北則明顯落後的黃性,開始佔優。黃姓貴為廣西第一大姓,佔人口7.62%。在廣東也有6.94%,是廣東第二大姓。
  • CheetahLab:2018中國人工智慧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在獵豹大數據統計的智能攝像頭App榜單上,排名第一、第四、第五的螢石雲視頻、樂橙和愛耳目家庭攝像機,分別來自傳統安防企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及愛耳目科技(東方網力投資),而360智能攝像機、小蟻攝像機及米家小白智能攝像機則出自網際網路公司的手筆。
  • 數據可視化最有價值的50個圖表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在數據分析和可視化中最有用的 50 個 Matplotlib 圖表。 這些圖表列表允許您使用 python 的 matplotlib 和 seaborn 庫選擇要顯示的可視化對象。這些圖表根據可視化目標的7個不同情景進行分組。 例如,如果要想像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請查看「關聯」部分下的圖表。 或者,如果您想要顯示值如何隨時間變化,請查看「變化」部分,依此類推。
  • 導師每天都讓查文獻,如何才能快速查找文獻呢?
    最近在後臺有很多朋友留言:「導師每天都讓我查文獻,但現在網上收錄的文獻這麼多,每次都要花好長的時間,我該怎麼辦?」作為研究人員,大家很多時候對於文獻檢索、數據分析等問題都感到很崩潰,如果採用常規的人工搜索+軟體整理,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