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走在陌生的街道上,突然發現這裡的場景似曾相識;與人交談時,對方說的一句話好像在哪裡聽過。這一系列的事情仿佛情景再現,但根本記不起是什麼時候發生過。相信這些富有畫面感的事情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呢?
科學家曾經提出過一個猜想:發生這樣事情的原因可能是平行宇宙存在所導致。提到平行空間,大多數人會想到那個經典的時間旅行悖論,這個理論已經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推翻,空間旅行一定不可能發生。而科學家所說的平行宇宙並不是基於時間旅行悖論的觀點,它來自量子力學。
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個標誌特點,就是量子的不確定性,而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就得益於量子力學的科學發現。20世紀50年代,有科學家在對量子進行研究時,發現同一個量子每次被觀察時的狀態都不同,這其中還涉及另一個結論——宇宙空間中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於是這些科學家推測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每一個量子的狀態都有差異,那麼宇宙可能並只有一個,存在著多個類似的世界,但我們察覺不到,而這就是所謂的平行宇宙。
量子力學中還存在一個現象,那就是量子糾纏。簡單來說,量子糾纏就是兩個相互糾纏的光子無論距離多遠都可以依舊發生聯繫。假設這兩個相互糾纏的光子一個在地球、另一個在宇宙的邊緣,當其中一個光子發生抖動後,另一個光子一定也會以同樣的頻率抖動。這是否可以解釋我們看到的似曾相識場景呢?看上去量子糾纏確實為這個問題帶來了新的啟發,但這裡還涉及到一個問題:我們不知道兩個相互糾纏的量子能否在兩個不同的空間依舊保持關聯,畢竟我們還沒有真正發現平行宇宙的存在。所以我們也無法確定,量子糾纏就是打開平行宇宙的鑰匙。
就算有多個平行宇宙,但這些空間既不相交也不重合,另外的平行宇宙可能只是漆黑一片,或者同樣存在「人類」。假設兩個空間發生了極偶然的事件互通在一起,而「你」恰好就是這次事件的承載者,就會產生一種「預知」的情況。但為何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呢?其實就算平行宇宙與我們的世界並不一致,但二者的空間體系相同,差異僅僅體現在時間結構上。就像現在的人類已經進入高科技時代,而另一個平行宇宙的地球可能才剛剛出現生命。這樣的時間差別可能很久,也可能只有短短的幾秒鐘,說不定就是另一個「你」在短暫的時間內傳遞了一些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信息,也恰好被你接收,才有了這一特殊的現象。
直到今天,科學家也無法確定這些交流是究竟怎樣進行的,雖然夢境很有可能是連接這些空間的通道,卻沒有實際的根據。總而言之,現代人對平行宇宙的存在普遍持積極態度,因為沒有辦法解釋這種感覺為什麼會出現,所以大部分人都會猜測:「可能就是這樣」。
以我們現有的科學技術還無法揭開平行世界的謎題,相信總有一天,人類會突破這一界限,讓人真相大白的同時,還會感慨一聲:「原來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