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鳦生在詩中提到:對客有禮文彬彬,進退中節嫻舉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熊貓實在是太可愛了,對於那些觀賞自己行為表演的客人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可愛感,這一種可愛感也能夠抓住觀眾的眼球,所以很多觀眾都很喜歡看熊貓的表演。
現在有很多人一提到熊貓,就覺得這是一個黑白分明、想要拍一張彩色照的可愛動物。甚至有很多人覺得這是珍稀動物,所以對於熊貓的愛護之心就變得更加濃厚了。但是大家可不要被現代熊貓的可愛、憨憨形象所欺騙。在遠古時期,最少是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熊貓在森林野獸眼裡,可算是非常兇猛的動物。而在遠古動物名稱歷史記載中,大家會發現熊貓除了有現在這個名字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兇狠的名字,叫做食鐵獸。
那什麼叫做食鐵獸呢?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中原文明也僅僅只是有一個雛形。然後那時候的遠古神話傳說有很多,最為典型的就是蚩尤。說蚩尤有左膀右臂分別就是兩隻大熊貓,這兩隻大熊貓非常的兇狠。喜歡以金屬磨牙,來提高自己的作戰能力。大熊貓非常受蚩尤的喜愛,所以每次擴張領土的時候,都會讓這兩名隨從跟隨著自己保護自己。另外,蚩尤還有一隻坐騎,也是大熊貓。身披鎧甲,所向披靡,十分兇狠。
能夠敢拿金屬出來給自己磨牙的動物,好像除了神話傳說中的大熊貓之外,就沒有其他第2個敢這麼豪橫的動物出現了。就連獅子和老虎在如此富有戰鬥力的動物面前,可能也會秒變小弟吧。
但是一提到大熊貓,還是值得國人驕傲的。因為在2019年時官方數據表明,全球圈養的大熊貓數量超過了600隻,但是這600多隻的大熊貓基因都是來自於中國。因為大熊貓是中國特殊動物,也就是說在中國境內能夠找到大熊貓。其他國家所能夠看到的圈養大熊貓,都是來自於中國。而大熊貓的身份比較特殊,在當下雖然已經有了800萬年的生存歷史,也被稱之為活化石。可是依然沒有完全斷掉基因的延續,這得益於祖國的保護。
還有一點值得大家慶幸,那就是上述數據所提到的圈養數量超過了600隻,也就包括還有一些野生大熊貓是真實存在的,這些數據是沒有辦法估計的。就比如說1993年時,有一位雲南農戶就在自家山後面發現了一隻野生大熊貓,只不過這隻大熊貓最後因為吃了農民的羊兒,被當地村民獵殺了。可是那時候的保護熊貓法就已經出臺了,所以這些村民最後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從這一點當中也可以看出,有一些珍稀動物被保護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即便這些動物犯了錯,也不能輕易獵殺。
而且人們也不能被動物的表面所欺騙,就比如說大熊貓在遠古時期可算是兇猛的動物了。如果在野外生存時人們發現了野生大熊貓,也不能輕易靠近。畢竟它們的攻擊性還留在基因裡面,只不過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慢慢被人們馴化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