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研製增強型非晶鍺光伏電池

2021-01-18 OFweek維科網

導讀:德國科學家已經製造出一種增強型非晶鍺光伏電池,它能將光限制在一個超薄的吸收器中。它有可能將光伏與光合作用結合起來,應用於生物反應器、溫室和農田等新的太陽能領域。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超薄n-i-p吸收層堆疊和薄膜光譜選擇性過濾器的選擇性太陽能電池。他們聲稱它可以用來生產光譜選擇性光伏組件,並有可能應用於農業光伏、溫室和光生物反應器。

他們在「Spectral engineering of ultra-thin germanium solar cells for combination photovoltaic and photosynthesis」一文中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該文章最近發表在《Optics Express》上。該器件是一種增強型非晶鍺(a-Ge:H)太陽能電池,可以將光限制在超薄吸收器中。

學者們說:「由於a-Ge:H具有很強的光學約束和高吸收係數,吸收器的厚度可以減少到5至10納米,同時仍然可以達到5%的不透明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我們選擇非晶鍺而不是非晶矽作為吸收劑材料,是因為它對500納米以上的波長具有更高的吸收係數。」

該小組表示該技術僅依靠等離子體增強氣相沉積和磁控濺射,這些都是成熟的、經過工業驗證的薄膜沉積方法。

研究員Norbert Osterthun說:「目前我們準備了一個項目,其中光譜選擇性太陽能電池將被放大到小型模塊尺寸。然後,這些模塊將在阿爾梅裡亞和奧爾登堡的溫室環境中進行測試,代表了歐洲兩個非常相關的溫室栽培地區的條件。」

光譜選擇性細胞使用了所謂的 "綠色間隙 "和光譜中的紅外線(IR)部分,這些部分不被植物用於光合作用。

Osterthun補充道:「我們的細胞只吸收太陽光中的綠光和紅外光譜部分,同時透射葉綠素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的藍光和紅光。」

研究小組用透明的導電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MOMO)多層構建了該細胞。

據稱該電池的功率轉換效率為1.6%和2.3%,藍色透射率在16%和4%之間,紅色透射率在48%和34%之間。

學者們說:「在MOMO反射器中研究了三種不同的銀層厚度,通過調整銀層厚度,可以改變用於照亮藻類或植物和用於產生光電流的光之間的比例。該太陽能電池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可以將光伏與光合作用相結合,達到太陽能電池在生物反應器、溫室或農田上的新應用。」

想了解更多關於鋰電及儲能領域的行業資訊,歡迎關注微鋰電,每日為你推送最前沿的行業訊息!

相關焦點

  • 光伏與光合作用打造新太陽能領域
    導讀:德國科學家已經製造出一種增強型非晶鍺光伏電池,它能將光限制在一個超薄的吸收器中。它有可能將光伏與光合作用結合起來,應用於生物反應器、溫室和農田等新的太陽能領域。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超薄n-i-p吸收層堆疊和薄膜光譜選擇性過濾器的選擇性太陽能電池。他們聲稱它可以用來生產光譜選擇性光伏組件,並有可能應用於農業光伏、溫室和光生物反應器。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解析
    三結太陽電池中,每一個電池都是由三個半導體結相互疊加而成:底電池吸收紅光;中間電池吸收綠光;頂電池吸收藍光;對陽光光譜的寬範圍響應是提高電池效率的關鍵。美國Uni-Solar公司的不鏽鋼襯底、三結非晶矽鍺太陽電池結構如圖3所示,其小面積電池效率目前達到14.6%。
  • N型高效電池技術路線之TOPCon
    相對P型晶矽電池,N型晶矽電池的少子壽命高,無光致衰減,弱光效應好,溫度係數小,是晶矽太陽能電池邁向理論最高效率的希望。關於我們TOPCon電池概念TOPCon電池的概念由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ISE)於2013年提出,下圖為該N型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示意圖。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
    三結太陽電池中,每一個電池都是由三個半導體結相互疊加而成:底電池吸收紅光;中間電池吸收綠光;頂電池吸收藍光;對陽光光譜的寬範圍響應是提高電池效率的關鍵。美國Uni-Solar公司的不鏽鋼襯底、三結非晶矽鍺太陽電池結構如圖3所示,其小面積電池效率目前達到14.6%。
  • 實際效率可達到18.47% 科學家試圖用鍺取代錫開發克斯特太陽能電池
    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克思特光伏電池材料中存在的一些晶格缺陷實際上可以提高效率,而不是降低效率。該小組相信鉀長石光伏電池將在未來十年內大規模生產。由伊朗塔比亞德·莫代雷斯大學,德黑蘭大學,沙希德·巴哈納爾大學,克爾曼大學,塞姆南大學和科威特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對10.33%的高效鉀鈦礦型太陽能電池進行了缺陷分析,他們的分析發現,通過精心控制地向材料中添加缺陷,此效率可以提高到18.84%。
  • 中科大學者研製出新型柔性太陽能電池
    納米砂磨機訊:中科大學者研製出新型柔性太陽能電池  納米砂磨機訊: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熊宇傑教授課題組基於應用廣泛的半導體矽材料,採用金屬納米結構的熱電子注入方法,近期設計出一種可在近紅外區域進行光電轉換且具有力學柔性的太陽能電池,國際重要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實際效率可達到18.47% 科學家試圖用鍺取代錫開發克斯特太陽能電池
    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克思特光伏電池材料中存在的一些晶格缺陷實際上可以提高效率,而不是降低效率。該小組相信鉀長石光伏電池將在未來十年內大規模生產。由伊朗塔比亞德·莫代雷斯大學,德黑蘭大學,沙希德·巴哈納爾大學,克爾曼大學,塞姆南大學和科威特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對10.33%的高效鉀鈦礦型太陽能電池進行了缺陷分析,他們的分析發現,通過精心控制地向材料中添加缺陷,此效率可以提高到18.84%。
  • 帝科光伏導電銀漿助力>23% P型PERC電池與>24% N型電池發展|光伏|...
    來源丨索比光伏網 責編丨肖舟SNEC第十四屆(2020)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在新冠疫情常態化下隆重開幕,顯示出光伏產業衝破新冠陰霾、逆勢向前的良好發展勢頭。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導電銀漿與金屬化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SNEC2020是帝科股份(DKEM, 300842.SZ)於2020年6月18日成功登陸創業板以來首次參加行業重量級展會,並首次完整展示了帝科從P型電池到N型電池的全套金屬化解決方案。據悉,帝科已經協助多家行業領先客戶實現>23%的P型PERC電池量產轉換效率,實現>24%的N型電池轉換效率。
  • TopCon電池知識大全 -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後PERC時代,究竟是TOPCon還是HJT?業界尚無定論。本文匯集了關於TOPCon的相關知識,供大家參閱。1.1 何為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Tunnel Oxide Passivating Contacts)電池的概念由德國夫琅禾費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ISE)於2013年提出,下圖為該N型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示意圖。
  • 葉綠素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將植物裡的葉綠素提取出來,放到人工製備的膜裡,光照時就會產生電。這就是葉綠素電池。目前,全球每年至少要消耗13太瓦(1太瓦=1萬億瓦)能源。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決定了人們必須尋找其替代品。功率達12萬太瓦的太陽便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理論上,只要收集1小時的太陽能,就可滿足人類全年的能源需求。
  • > 晶矽光伏電池效率創26.3%世界紀錄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該小組相信鉀長石光伏電池將在未來十年內大規模生產。由伊朗塔比亞德·莫代雷斯大學,德黑蘭大學,沙希德·巴哈納爾大學,克爾曼大學,塞姆南大學和科威特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對10.33%的高效鉀鈦礦型太陽...
  • 非晶矽鍺薄膜電池研究進展及發展方向(《真空》雜誌原創文章)
    本文主要通過介紹不同研究機構的主要研究方向,闡述非晶矽鍺電池的研究歷史、研究問題以及發展方向。德國jülich研究機構的Dietmar Lundszien等人研究了非晶矽鍺緩衝層帶隙結構模型。通過調整工藝參數以及材料厚度,三者均以可製備出具有相同開路電壓、填充因子的非晶矽鍺電池。圖1為三種緩衝層結構模型圖。B.E.Pieters等人研究了本徵層結構設計對電池性能的影響。
  • 薄膜與多晶矽合成的「異質結型」太陽能電池板在日本鍾化大規模應用
    日本兵庫縣豐岡市開發的百萬瓦級光伏電站「豐岡ECO Valley竹貫地場太陽能」一期項目於11月底完工。竹貫地場太陽能建在豐岡市日高町竹貫的約1萬7000平方米土地上,輸出功率為1.113MW。一期佔地 面積為1萬2000平方米,輸出功率為823.2kW。
  • 反太陽能電池:夜間工作的光伏電池
    其中,多項光伏、儲能技術列入了綠色推廣技術目錄,如高效PERC單晶太陽能電池及組...該旋式鑄造單晶爐由中國科學院陳仙輝院士團隊和光伏老牌企業賽維集團技術團隊合作研製,由多晶矽鑄錠爐改造而成,單爐矽錠重量可達1200千克。經測算,相比傳統直拉單晶矽,旋式鑄造單晶爐生產鑄造單晶的成本要低20%,耗能也僅為前者的23%。業內人士...
  • 排名前十的國產高效單晶矽光伏電池
    企業名稱:晶龍集團  電池種類:「賽秀」單晶矽光伏電池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19.20%  晶龍集團研發的「賽秀」技術以成本低、易於產線匹配的技術優勢和高效率該技術先後完成125-mm和156-mm單晶電池的批量生產,並獲得了國際權威機構德國弗朗霍夫實驗室的認證,量產數字高出同行業一個百分點。目前,該項技術使太陽能電池量產最高轉換效率可達19.20%,平均效率超過18.80%。
  • 何祚庥:抓緊發展第三代光伏發電技術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第三代光伏發電技術和第一代、第二代有什麼不同?何祚庥:第一代、第二代光伏發電技術都是用半導體技術。第一代指的是晶體矽光伏發電,分為單晶矽和多晶矽,現在用得非常普遍,我們國家在這個市場佔有很大份額。第二代指的是品種繁多的薄膜電池,優點是材料用量少,最大的缺點是光電轉化率只有晶體矽的一半。
  • 帝科光伏導電銀漿助力>23% P型PERC電池與>24% N型電池發展-索比...
    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導電銀漿與金屬化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SNEC2020是帝科股份(DKEM®, 300842.SZ)於2020年6月18日成功登陸創業板以來首次參加行業重量級展會,並首次完整展示了帝科從P型電池到
  • 柔性非晶矽太陽能電池性能的研究
    摘要:隨著光伏技術的發展,光伏發電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種類也越來越多,從傳統的光伏電站(離網或併網),到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到PV-LED等等。這些應用中,絕大多數採用的是剛性太陽能電池,如晶體矽電池。而在一些剛性電池無法勝任的場合中,柔性太陽能電池正以其獨特、柔韌的特點贏得了一席之地,在各種戶外便攜的應用裡,特別是科考、軍工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    八、我國首個太陽能電池標準出臺    九、2020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發電量預測分析  第三節 太陽能電池產業動向    一、太陽能電池崛起    二、美研製出增強薄膜太陽能電池吸光技術    >    四、氧化金屬材料太陽能電池取得進展    五、高效塑料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六、利用集成電路廢晶片生產太陽能電池芯  第六節 2016-2020年中國光伏電池的原材料分析    一、多晶矽行業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