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效率可達到18.47% 科學家試圖用鍺取代錫開發克斯特太陽能電池

2021-01-09 索比光伏網

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克思特光伏電池材料中存在的一些晶格缺陷實際上可以提高效率,而不是降低效率。該小組相信鉀長石光伏電池將在未來十年內大規模生產。

由伊朗塔比亞德·莫代雷斯大學,德黑蘭大學,沙希德·巴哈納爾大學,克爾曼大學,塞姆南大學和科威特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對10.33%的高效鉀鈦礦型太陽能電池進行了缺陷分析,他們的分析發現,通過精心控制地向材料中添加缺陷,此效率可以提高到18.84%。

論文中描述提高CZTSSe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工程在吸收層晶格缺陷,發表在太陽能、缺陷的設備進行了分析通過一系列基於有限元數值模擬方法(FEM),最使用的方法來解決工程和數學模型的問題,和有限差分(FD)技術,這近似於衍生品通過結合附近使用一組權重函數值。

科學家指出,克斯特晶體層的各種晶格缺陷,包括空位、間隙和反位缺陷,通常被認為是這些電池低轉換效率的原因。

他們特別分析了硫化銅鋅錫/硒化物(CZTS和CZTSe)和酯層的缺陷。他們表示:「很明顯,缺陷在層的帶隙中產生了陷阱級別。」在缺陷評估的每個部分中,主要缺陷被去除,單元的無缺陷吸收層用每個部分的每個狀態下新的指定缺陷建模。

然而,他們的分析顯示,其中一些缺陷實際上可以提高而不是降低電池效率。密度低於吸收層載流子密度,能級遠離電子的費米能級和帶隙中間的缺陷。費米能級描述了絕對零度溫度下電子能級集合的頂部。

合著者Mehran Minbashi說:「我們發現由於吸收層的缺陷工程,鉀長石太陽能電池的性能可以提高50%(相對而言),從10.33%提高到18.47%。」目前,報導過的鉀長石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率是12.6%。

Minbashi補充說,他們現在正致力於將研究結果應用到真正的太陽能電池上。明巴希進一步指出,鉀長石太陽能電池將在這個十年結束時實現商業化生產。

在低成本薄膜太陽能電池中,鉀長石是最有前途的吸光材料候選者之一。凱斯特酸鹽由銅、錫、鋅和硒等常見元素組成,與銅銦硒化鎵(CIGS)化合物不同,未來預計不會出現供應瓶頸。目前,儘管鉀長石仍然落後於CIGS在大規模生產中的效率。

今年,愛沙尼亞的研究人員宣布了一種效率為8.7%的鉀長石電池。2018年8月,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實現了一種基於硫化銅鋅錫或硫化物基酯的電池10%的效率。這種電池的世界紀錄是12.6%,由日本薄膜生產商Solar Frontier在2013年創造。

去年,來自德國柏林亥姆霍茨中心的研究人員透露,他們正試圖用鍺取代錫,用於開發克斯特太陽能電池。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實際效率可達到18.47% 科學家試圖用鍺取代錫開發克斯特太陽能電池
    該小組相信鉀長石光伏電池將在未來十年內大規模生產。由伊朗塔比亞德·莫代雷斯大學,德黑蘭大學,沙希德·巴哈納爾大學,克爾曼大學,塞姆南大學和科威特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對10.33%的高效鉀鈦礦型太陽能電池進行了缺陷分析,他們的分析發現,通過精心控制地向材料中添加缺陷,此效率可以提高到18.84%。
  • 國際小組聯合研發硅藻土太陽能電池 實際效率可達到18.47%
    由伊朗塔比亞德·莫代雷斯大學,德黑蘭大學,沙希德·巴哈納爾大學,克爾曼大學,塞姆南大學和科威特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對10.33%的高效鉀鈦礦型太陽能電池進行了缺陷分析,他們的分析發現,通過精心控制地向材料中添加缺陷,此效率可以提高到18.84%。
  • 六結III–V太陽能電池 效率高達47.1%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研究人員最近研發了一種六結III–V太陽能電池,在1 -Sun光照強度下,電池轉換效率可達到39.2%,而在143 Suns的光照強度下,其電池轉換效率可達到47.1%。
  • 轉換效率逆天了,新的六結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47.1%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科學家製造了一種效率接近50%的太陽能電池。 六結太陽能電池目前創造了太陽能轉換效率世界紀錄,達到47.1%,這是在聚光照明(143倍)條件下測得的。
  • 美國研發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 47.1%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研究出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最高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 47.1%。 雖然這些轉換效率的記錄經常被打破,但至少就目前而言,47.1% 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可以稱得上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材料的串聯結合,再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
    太陽能材料的串聯結合,再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 2020-12-1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窗戶用透明太陽能電池板效率達到創紀錄的 8%
    透明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用它來滿足建築的電力需求,而不是浪費掉這些能量。一些現有窗戶的透明度與《福裡斯特集團》雜誌上報導的太陽能電池的透明度相似。「我們開發的新材料和我們製造的設備的結構必須平衡多種權衡,以提供良好的陽光吸收、高電壓、高電流,低電阻和顏色中性透明度同時存在,」 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助理研究科學家李永喜說。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18.12%並改善滯後效應
    九州大學研究小組提出,鈣鈦礦光伏器件中的電池衰減以及電流-電壓滯後現象,可以通過使用富勒烯衍生物C60吡咯烷-3-甲酸(CPTA)材質的自組裝單層膜(Sam)對電池的氧化錫(SnO2)層進行化學修飾加以抑制。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採用這種方法克服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兩個最常見的難題。
  • 使有機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18.22%的高效OPV材料D18
    有機太陽能電池作為新能源的一員,近些年一直得到重視,發展的是越來越快,效率值不斷在提高,如今在丁黎明教授的帶領下,有了更重大的突破,基於稠環受體單元 DTBT 開發了一種 D-A 共聚物給體D18,這種高效OPV材料使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了18.22%,這是迄今為止有機太陽能電池達到的最高效率。
  • 史丹福大學開發太陽能電池散熱技術,可使模塊溫度下降18度以上
    產綜研開發新型柴油尾氣氧化催化劑,鉑族金屬用量減半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於當地時間2014年7月22日宣布,開發出了太陽能電池用散熱技術。只需將開發的薄膜貼到現有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表面,便可將日照導致的溫度上升幅度控制在約18K。這樣便可抑制晶體矽類太陽能電池在夏季發電性能下降問題。
  •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發布時間: 2020-05-09 11:46:50   來源:科技部  作者:
  • 阿肯色州科學家用鍺錫製造電注入雷射
    阿肯色大學的科學家展示了第一款由鍺錫合金製成的電注入雷射器。根據餘水清(音譯(Shui-Qing Yu))教授領導的材料科學團隊的說法,「光泵浦」雷射器(意味著材料注入了光)可以幫助以更低的成本提高微處理速度和電子電路的效率。餘曾與鍺錫合作多年,他的實驗室研究人員證明了這種材料作為強力半導體合金的功效。
  • 使有機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18.22%的高效OPV材料D18
    有機太陽能電池作為新能源的一員,近些年一直得到重視,發展的是越來越快,效率值不斷在提高,如今在丁黎明教授的帶領下,有了更重大的突破,基於稠環受體單元 DTBT 開發了一種 D-A 共聚物給體D18,這種高效OPV材料使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了18.22%,這是迄今為止有機太陽能電池達到的最高效率
  • 德國科學家打破太陽能電池效率記錄 可進一步普及太陽能電池
    長期以來,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目標是要達到30%,所以,此次研究成果非常令人興奮,向目標又近了一步。更令人驚喜的是,科學家們很樂觀,認為此種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能夠超過30%,以實現更高的太陽能效率。目前,矽是太陽能電池的標準材料,而且鈣鈦礦和矽被獨立作為太陽能電池板的半導體材料。
  • 科學家嘗試用打孔方式讓太陽能電池的晶體矽變透明
    原標題:[圖]科學家嘗試用打孔方式讓太陽能電池的晶體矽變透明來源:cnBeta.COM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晶體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製造商的首選材料。相比較其他同類材料,晶體矽具備最高的轉換效率和穩定性,不過它也有缺陷,那就是透明度。
  • 鈣鈦礦電池有望實現光電轉換效率達到30%
    2017年,日本鍾化集團(Kaneka)開發的一塊180cm2太陽能電池創下了26.6%的轉換效率世界紀錄[2],已經比較接近理論極限。PERC電池(工藝改進)的轉換效率記錄目前由隆基保持,效率高達24.06%。未來5到10年內,晶矽太陽能電池將達到25%左右的效率極限。
  • 日本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研究有這些進展
    關於作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而受到期待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新所用材料的研究十分活躍。
  • 德國科學家: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可提升至 30% 以上
    IT之家12月15日消息 今年一月,德國柏林亥姆霍茲研究中心(HZB)的一個研究小組創造了鈣鈦礦 / 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實驗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並不是傳統的矽基材料,而是鈣鈦礦 / 矽串聯電池,效率達到了 29.15%,這已經非常接近 35% 的理論極限。
  • 科學家研發出轉化效率接近50%的太陽能電池
    【來源:快科技】4月14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發表在《自然能源》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已經製造出了一種效率接近50%的太陽能電池。電池的六個連接點(光敏層)中的每一個都是專門設計來捕捉太陽光譜中特定部分的光。該裝置包含140層不同的III-V材料,以提高這些連接點的性能。由於III-V太陽能電池的高效性和製造成本,它最常被用於為衛星供電,這使得III-V材料的性能無與倫比。
  • 太陽能電池
    最近,美國科學家研發出製造毫米級鈣鈦礦晶體的溶液製程技術,製造出之成品較先前的奈米級、次微米級晶體材料大上幾個數量級。粒徑越大代表缺陷較少,而鈣鈦礦的特性可媲美其他無機太陽電池材料,成本卻低廉許多。從 2009 年到 2014 年的短短 5 年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 3.8% 一下子躍升至 19.3%,提高了 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