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號稱是百日紅,因為它可以開滿整個夏季。還有一種花叫作千日紅,倒不是因為它可以開滿千日,而是因為它的花幹後不凋,看起來仍像是盛開一般,故此得名。而百日草的花期,我以為比起紫薇要更加的長。在深圳,它可以從三四月開到十二月,幾乎要開滿一年了。


百日草是日本的叫法,我們國家其實更多人叫它百日菊。因為它確實是屬於菊科百日菊屬的,不過並不是我們國家原產的。它來自墨西哥,這一屬的植物最早是在18世紀左右到達了歐洲。那時野生的百日菊還僅僅只是紫色的單瓣花。到了1829年,出現了紅色的,1832年又出現了白色品種。而後法國人又培育出了重瓣百日菊。不過,百日菊的署名Zinnia 卻是來自於一位德國的植物學教授Johann Gottfried Zinn。

每次見到百日菊,我都為它精美的花序結構而陶醉。在一般人看來,菊花的樣子都大同小異,不外乎就是縮小的向日葵一般。其實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們各有自己獨特之處。實際上,我們看到的菊科植物並不是一朵花,而是無數朵花共同組成的花序。有些是如同一點紅那樣只有管狀花組成的花序,而有些則是由舌狀花和管狀花共同組成的,例如向日葵。百日菊是屬於後者,如果你貼近了它,很用心地觀察,你就能發現那些仿佛花瓣一般的輻射狀的部分,實際上就是百日菊的舌狀花。與有些菊科植物的舌狀花不同,百日菊的舌狀花每一朵都是由一片像是花瓣一般的「匙羹」花冠以及裡面黃色的猶如蝴蝶觸角一般的兩枚雌蕊組成。這兩枚雌蕊非常纖細,而且隱藏得很深,只有你輕輕地剝開那些舌狀花才能看清它們的樣子。在很遠的地方,你一定會被這些舌狀花所吸引。因為它們已經被人類培育出各種顏色:黃色,紅色,粉色,紫色。。。這些花幾乎都有成年女子的手掌般大小,特別是重瓣的品種,層層疊疊,鮮豔奪目。



不過當你近看時,卻又會為那些「花心」所驚嘆。你甚至會驚嘆:怎麼在花心處又有那麼多精美的小花?沒錯,百日菊花心部分其實是由無數朵管狀花組成,只不過,這些管狀花可不像一般的管狀花看上去那麼單調。它實際上分成上下兩個部分,最美麗的是上半部分。每一朵管狀花的上半部分都裂成五瓣,它們都是黃色的,看起來就仿佛一朵迷你的精緻五角星。在這些五角星的中央,有著與舌狀花深處一樣的雌蕊,它們稍微打著捲兒,就是小羊的兩隻羊角。而在雌蕊的下部,則是雄蕊。如果你不將外面的舌狀花以及五角星一般的管狀花撕扯開來,是看不到這些雄蕊的。百日菊的這種精巧的結構,足夠讓我們看清:菊科的美,從來都是無數朵小花簇擁而成的美。它並不是一朵花,而是一個花序的美。這種美又是極其實用的,它能極大地提高傳粉和結實率。所以才造就了全世界物種數量最多的類群。

百日菊的莖幹粗而直,葉片並不是如同一般的菊花那樣是有鋸齒的,而是邊緣比較光滑的卵圓形。當一朵百日菊還未盛開時,你也不妨欣賞它的花苞。因為那些色彩繽紛的舌狀花此時還被包裹於綠色苞片之中。這些苞片的邊緣是黑色的,它們一層又一層地堆積著,彼此間有邊緣的黑線作為間隔。這些黑色的線條如同有人特意用眉筆畫出的美人的眼線一般,一筆一道彎。從上面俯視時,可以看到中央孕育著的花朵蜷縮在一起,形成一個彩色的球。


百日菊喜歡高溫多溼的環境,所以深圳算是特別適宜的生長地。作為第一株在太空培育的並且已經開花的植物,百日菊稱得上是環境適應能力超強的物種了。對於剛入門的養花新手而言,在陽臺上種上幾種顏色的百日菊,花開不斷,一定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