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8月28日 周日
地點:清華大學 荷塘
這周二開始,進入了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暑」,「處」即終止的意思,處暑即指「夏天的暑熱正式終止」。走在校園內,氣溫不冷不熱,時有微風吹過,倍感舒適。
沿著荷塘南側的小路慢行,堤岸邊伴生著半人高的千屈菜(千屈菜科 千屈菜屬),紫紅色的花穗約有二三十釐米長。千屈菜喜生於水邊,葉片細長似柳,因此又稱「水柳」。
小路的另一側是一面土坡,靠近路邊處留意到幾朵不起眼的小花,蹲下來細看,5枚花瓣,白中透著幾分淡紫,花瓣基部輻射出幾條清晰的深紫色脈紋,每枚花瓣的先端略有不同,有的微凹,有的有明顯的缺刻。萼片同樣是5枚,先端急尖,並有一個短短的尖頭,萼片背面生有白色的柔毛。葉片掌狀5深裂,正面的主葉脈紋路清晰,這是鼠掌老鸛草(牻牛兒苗科 老鸛草屬 )。
老鸛草屬的植物分布廣泛,常見的有老鸛草、野老鸛草、粗根老鸛草等,去年去百花山遊玩,多見的是毛蕊老鸛草。老鸛草屬植物的果實為長長的蒴果,形如鸛鳥嘴,這是其名字的由來,老鸛草屬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十分有趣,果實成熟後乾燥開裂,裂開的方式是會從基部向上進行反卷,藉由此力將種子遠遠的彈出,植物的生存充滿了智慧。
在鼠掌老鸛草的旁邊,又發現了幾株牛膝菊(菊科 牛膝菊屬),整個花序直徑僅幾毫米,稍不留意就會錯過。中間的管狀花密集,周邊的舌狀花則較為稀疏,白色的舌狀花頂端3裂,放大來看,像一個小叉子。
牛膝菊為一年生的草本,整株看起來纖細柔弱,周身長滿柔毛,即便是葉片,正反面同樣可見。牛膝菊原產自南美洲,如果已經成為我國的歸化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