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風熱潮興起,「中國風」審美元素的文化產品備受年輕一代喜愛,傳統復古美學何以在當下煥發活力?國潮時尚如何做到形神兼備?這個周末,中煒打擊樂團一聲銅鑼響,醇厚悠遠,「52仲夏」國風市集在上海虹口區多倫路文化名人街鳴鑼開市。加上端午節小長假每日16:30-20:30,國風市集解鎖了滬上文化度假新選項,不僅帶來「買買買」的快樂,也令人感受沉浸式文化體驗和科技交融的魅力。
少府巷、翰林院、雲韶院、新三坊、光祿坊等古色古香的攤位對應特色主題,這些名稱取自唐朝一些地名或官府名稱,市集對其進行了現代化演繹。「掌柜」們身穿漢服,手持搖扇穿梭錯綜的寬窄巷道、穿越感撲面而來。美食好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雲集其間,不少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紛紛駐足打卡,人氣頗旺。
說起「少府巷」,少府在古時是為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的職能機構,取自「山海,天地之藏,宜屬少府」(《漢書·食貨志》)。由此可見,少府裡藏有不少奇珍異寶。本次市集的「少府巷」,為逛市集的市民遊客準備了國術大師葛軍的紫砂、 高科技的古法珍珠霜、防疫用的「小狀元」 洗手液、端午節闢邪的香囊,精緻小物件也為日常文化消費注入新活力。
「翰林院」中的「翰林」,是中國古代社會中層次最高的士大夫群體,端午香囊製作等極具傳統節日特色的活動,讓節日習俗繼續在現代生活中流轉。「52仲夏」模擬「私塾-翰林」形式,開設科學類、文化類、外語類、非遺類等多樣化課程,家長可預約不同課程,陪伴孩子度過夏至文化節。「雲韶院」則是唐代宮中教習流行歌舞的場所之一,「雲韶」取自黃帝《雲門》和虞舜《大韶》,後泛指美妙的宮廷音樂。徜徉市集的「雲韶府」,市民可以領略詩詞歌賦和琴棋書畫之美。
如何在現代的仲夏之日體驗到古時之樂?「結交有味貧何害?薄酒雖村飲亦豪。」市集也是交朋友的最佳場所,遇上知己自然要在「薄酒肆」小酌幾杯薄酒,暢談幾句人生;雄黃酒更是彰顯了端午佳節的節日特色。自魏晉南北朝開始,「光祿卿」以皇室膳食為專職,「卿掌祭祀、朝會、宴鄉酒醴膳羞之事」,本次市集「光祿坊」是品嘗美食的天地,牢牢抓住來賓們的舌尖。
沉浸式國風文化體驗,展現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的傳承與延續。比如市集裡的「新三坊」就是指「畫坊」「樂坊」 「繡坊」,既有書畫互動體驗,還可領略刺繡之美、音樂之樂。市集現場,上海書法家協會的「老法師」坐鎮「私塾」,為喜歡揮毫的市民提供專業指導。展示區內還有一項酷科技——發熱掛毯,這是來自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採用特製材料將壁畫表面進行處理,使壁畫耐熱防水,並有發熱取暖作用。當你潑墨之後,想裝裱一下,「發熱掛畫」接受定製,用這種方式,既能賞玩,又能取暖。
詩詞歌賦裡,關於古代服飾的佳句數不勝數,其中漢服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承載了中華民族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工藝美術。市集的另一亮點正是漢服展示,上海戲劇學院漢服社陳列了精美絕倫的唐朝服飾,帶遊客「夢回大唐」,感受唐風的延續和傳承。從現場唐制漢服來看,其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唐裝的代表有齊胸衫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唐裝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襦是衣身狹窄短小的袷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較寬鬆,也有袷衣或棉衣;襦、襖有窄袖與長袖兩類。
據悉,本次市集由虹口區委宣傳部、虹口區文旅局、虹口區文創辦,上海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東浩蘭生集團、上海市工藝品珠寶首飾進出口有限公司打造。為了讓漢服愛好者也能感受夜經濟的美麗,市集特設名為「碰碰運氣」的攤位,「掌柜」來自滬上不同地區的漢服愛好者。開市的7天裡,「碰碰運氣」每日都會有不同掌柜帶來的不同展品。不少熱愛國風的年輕人在市集裡流連忘返,換上了市集主辦方準備的漢服,選擇將古風造型印製在杯子上,在「市集廣場」投壺、許願,在「非遺館」體驗紅木微雕、寶葫蘆、虎頭鞋、手工兔子燈等虹口非遺技藝。
除了各式攤位,市集還有11米長「書畫同源」展,「書畫同源」是中國書畫術語,指繪畫和書法源於一處,都是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推薦的海派旗袍匠人劉美玲以旗袍為載體,繪製了中國傳統士大夫繪畫主題「梅蘭竹菊」,上海中華書畫協會推送的平均年齡10歲的小朋友的書畫作品一起展出,意欲展現國風在當代的發揚。
圖片:主辦方
編輯:許暘
責任編輯:王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