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漢服、賞刺繡、制香囊……仲夏夜,滬上這趟國風市集解鎖文化度假...

2021-01-14 騰訊網

近年來,國風熱潮興起,「中國風」審美元素的文化產品備受年輕一代喜愛,傳統復古美學何以在當下煥發活力?國潮時尚如何做到形神兼備?這個周末,中煒打擊樂團一聲銅鑼響,醇厚悠遠,「52仲夏」國風市集在上海虹口區多倫路文化名人街鳴鑼開市。加上端午節小長假每日16:30-20:30,國風市集解鎖了滬上文化度假新選項,不僅帶來「買買買」的快樂,也令人感受沉浸式文化體驗和科技交融的魅力。

少府巷、翰林院、雲韶院、新三坊、光祿坊等古色古香的攤位對應特色主題,這些名稱取自唐朝一些地名或官府名稱,市集對其進行了現代化演繹。「掌柜」們身穿漢服,手持搖扇穿梭錯綜的寬窄巷道、穿越感撲面而來。美食好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雲集其間,不少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紛紛駐足打卡,人氣頗旺。

說起「少府巷」,少府在古時是為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的職能機構,取自「山海,天地之藏,宜屬少府」(《漢書·食貨志》)。由此可見,少府裡藏有不少奇珍異寶。本次市集的「少府巷」,為逛市集的市民遊客準備了國術大師葛軍的紫砂、 高科技的古法珍珠霜、防疫用的「小狀元」 洗手液、端午節闢邪的香囊,精緻小物件也為日常文化消費注入新活力。

「翰林院」中的「翰林」,是中國古代社會中層次最高的士大夫群體,端午香囊製作等極具傳統節日特色的活動,讓節日習俗繼續在現代生活中流轉。「52仲夏」模擬「私塾-翰林」形式,開設科學類、文化類、外語類、非遺類等多樣化課程,家長可預約不同課程,陪伴孩子度過夏至文化節。「雲韶院」則是唐代宮中教習流行歌舞的場所之一,「雲韶」取自黃帝《雲門》和虞舜《大韶》,後泛指美妙的宮廷音樂。徜徉市集的「雲韶府」,市民可以領略詩詞歌賦和琴棋書畫之美。

如何在現代的仲夏之日體驗到古時之樂?「結交有味貧何害?薄酒雖村飲亦豪。」市集也是交朋友的最佳場所,遇上知己自然要在「薄酒肆」小酌幾杯薄酒,暢談幾句人生;雄黃酒更是彰顯了端午佳節的節日特色。自魏晉南北朝開始,「光祿卿」以皇室膳食為專職,「卿掌祭祀、朝會、宴鄉酒醴膳羞之事」,本次市集「光祿坊」是品嘗美食的天地,牢牢抓住來賓們的舌尖。

沉浸式國風文化體驗,展現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的傳承與延續。比如市集裡的「新三坊」就是指「畫坊」「樂坊」 「繡坊」,既有書畫互動體驗,還可領略刺繡之美、音樂之樂。市集現場,上海書法家協會的「老法師」坐鎮「私塾」,為喜歡揮毫的市民提供專業指導。展示區內還有一項酷科技——發熱掛毯,這是來自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採用特製材料將壁畫表面進行處理,使壁畫耐熱防水,並有發熱取暖作用。當你潑墨之後,想裝裱一下,「發熱掛畫」接受定製,用這種方式,既能賞玩,又能取暖。

詩詞歌賦裡,關於古代服飾的佳句數不勝數,其中漢服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承載了中華民族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工藝美術。市集的另一亮點正是漢服展示,上海戲劇學院漢服社陳列了精美絕倫的唐朝服飾,帶遊客「夢回大唐」,感受唐風的延續和傳承。從現場唐制漢服來看,其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唐裝的代表有齊胸衫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唐裝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襦是衣身狹窄短小的袷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較寬鬆,也有袷衣或棉衣;襦、襖有窄袖與長袖兩類。

據悉,本次市集由虹口區委宣傳部、虹口區文旅局、虹口區文創辦,上海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東浩蘭生集團、上海市工藝品珠寶首飾進出口有限公司打造。為了讓漢服愛好者也能感受夜經濟的美麗,市集特設名為「碰碰運氣」的攤位,「掌柜」來自滬上不同地區的漢服愛好者。開市的7天裡,「碰碰運氣」每日都會有不同掌柜帶來的不同展品。不少熱愛國風的年輕人在市集裡流連忘返,換上了市集主辦方準備的漢服,選擇將古風造型印製在杯子上,在「市集廣場」投壺、許願,在「非遺館」體驗紅木微雕、寶葫蘆、虎頭鞋、手工兔子燈等虹口非遺技藝。

除了各式攤位,市集還有11米長「書畫同源」展,「書畫同源」是中國書畫術語,指繪畫和書法源於一處,都是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推薦的海派旗袍匠人劉美玲以旗袍為載體,繪製了中國傳統士大夫繪畫主題「梅蘭竹菊」,上海中華書畫協會推送的平均年齡10歲的小朋友的書畫作品一起展出,意欲展現國風在當代的發揚。

圖片:主辦方

編輯:許暘

責任編輯:王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割艾草、制香囊、漢服誦讀,這所小學的端午活動很贊!
    為了讓香娃娃們體會節日風俗,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愛國情懷,在6月23日、24日兩天時間,鄭州市惠濟區香山小學圍繞「端午節」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割艾草,曬艾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古人常將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
  • 【一起去看螢火蟲】(湖邊市集特別企劃)逛市集、尋螢光、領禮品...
    報名即可,玩蹦床、看螢火蟲、領取免費禮品  報名福利1:報名即得端午香囊  市集期間來訪,即可領取  端午古韻香囊1個  報名福利2:飛越極限蹦床免費遊玩  >  均可免費入場體驗30分鐘  (蹦床襪需自帶或現場購買)  報名福利3:穿漢服,領荷花燈
  • 美食+文創+戲劇表演…… 仲夏夜主題蟲洞市集第二季8月2日起精彩72...
    時隔4個月,仲夏夜主題的蟲洞市集第二季8月2-4日將如期赴約,這個主題市集有著市場罕見迭代精神,本季從仲夏夜之夢出發,營造了一個蟲洞市集第二季預演之夜蟲洞市集主創團隊持續地網羅來自廣州、杭州、廈門、上海的創意IP,共同聚焦仲夏場景重混、藝文劇場活動
  • 沒有刺繡的「純色漢服」,總是輕易就被袍子忘記,美的不起眼
    沒有刺繡的「純色漢服」,總是輕易就被袍子忘記,美的不起眼 現在漢服的設計基本上都是有刺繡的,很多人認為只有刺繡的才算是漢服,但是現在更多的人喜歡比較簡單的東西,反倒是「純色漢服」越來越受袍子喜歡,雖然沒有刺繡會看不順眼,但是穿上之後真的是淡雅又比較有氣質。
  • 仲夏夜驚魂: 仲夏夜之夢?!
    繼《遺傳厄運》後,導演阿里艾斯特的第二部懸疑電影《仲夏夜驚魂》上映了。看過《遺傳厄運》的影迷應該很清楚,導演阿里艾斯特拍的所謂的「恐怖」電影並不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靠視覺與聽覺的衝擊來展現,而是通過一種很平淡的敘述,暗暗地在觀影者心裡埋下一顆細思極恐的種子。
  • 紅蜻蜓中秋賞月夜上演「文化大餐」
    昨晚,由溫州市總工會和中國鞋文化博物館主辦的中秋賞月夜活動在紅蜻蜓鞋業總部舉行。伴隨著古典優雅的音樂,一場莊嚴神聖、內涵豐富的祭月儀式拉開序幕。按流傳千年的傳統習俗,整個祭月儀式從擺盤陳設、祭月、讀祝、拜月等步驟逐一展開。
  • 漢服是中國文化的象徵,為啥被一些長輩說成奇裝異服?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文明,誕生了各種各樣的民俗文化。語言是文化的內涵,服飾是文化的外觀,服裝作為老百姓衣食住行之首,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各個時期的服飾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文化心態、社會觀念都沉澱於服飾之中,構成了我們的精神文明內涵。
  • 金鼎R.L.O奏響「仲夏夜之夢」 詮釋文化新勢力
    8月15日,金鼎R.L.O業主俱樂部將在金鼎銀龍灣廣場舉行文藝匯演,學員們將向大家展示加入R.L.O俱樂部之後的學習成果,內容豐富多彩,從民族舞、長扇舞、傘舞,再到走秀,從獨唱、對唱、合唱,到京劇,從二胡演奏、薩克斯獨奏到非洲鼓,從攝影作品展、書畫作品展到手工作品展,從趣味互動到禮品贈送,20多個節目,數百位業主,共同演繹浪漫的「仲夏夜之夢
  • 中高端漢服品牌哪些好?國內優質的正規漢服品牌推薦
    2021年中國最出名的中高端漢服品牌前10排行榜出爐,包含漢服品牌感受介紹:1、控弦司店鋪均價:2000元;明制店鋪,版型優秀,擅長男裝的店鋪(貼裡、曳撒、道袍等),擅長做飛魚紋妝花,古樸大氣,素紗成品光澤好,適合作為禮服穿著。
  • 入漢服坑半年,我是怎麼花掉5萬+的……
    於是,一條裙子買回來,發現缺了一件上衣;一件上衣買回來,發現材質和顏色搭不上已有的庫存,要再買條裙子......再加上漢服有各種形制,還有各種不同朝代的風格,比如今年大熱的宋制和一直很熱的明制,光這兩個朝代就有不下十種款式,衣架上的漢服於是越來越多,不可自拔。而且,漢服裡有許多經典款式,是愛好者們的必入單品。
  • 2016美泉宮仲夏之夜音樂會聚焦浪漫法蘭西
    美泉宮仲夏之夜音樂會,自2008年創辦以來,已經成為了古典樂迷一年一度必不可少的夏季戶外音樂大餐!今年的美泉宮仲夏音樂會在2016年5月26日暮色裡拉開夢幻序幕。維也納愛樂樂團從2004年至2007年每年在美泉宮花園舉辦夏季晚場音樂會,這就是「美泉宮仲夏音樂會」的前身。
  • 坐上這趟有軌電車,「穿越時空」遊珠江
    坐上這趟有軌電車,「穿越時空」遊珠江 2021-01-12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4米刺繡版《千裡江山圖》亮相廣州「潮墟」
    25日亮相廣州「潮墟」的《千裡江山圖》,全長14米,由廣東省清遠市刺繡文化協會的10名繡娘歷時五個月創作而成,表現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墟」是農業文明的古老遺俗,定期而集,嶺南地區稱「趕墟」或「趁墟」,也叫「趕集」。隨著文化產業的日益興盛,廣州作為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千年商都,在文化、商業、旅遊融合發展方面,潛力巨大。為助力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潮墟創意市集應運而生。
  • 傳感病毒,氣溶膠的剋星,孫思邈《千金方》說:香囊「闢溫(瘟)」
    這與當時佛教的興盛不無關聯,此時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薰香習俗也隨之傳入。唐代的薰香器非常奢華,出現了金銀製品,在設計和審美上也頗具世俗的情趣。唐代的香囊便於攜帶且做工精緻,當時上流社會的男女都會將它佩戴在身上,懸掛車輦之上,歲終祭祀百神之日更需佩戴。
  • 從一件漢服,看中國古典服飾美學的流變
    蔡邕在《獨斷》中講道:「天子常服,漢服受之秦。」  新年伊始,成都天府古鎮以千人漢服巡遊正式開啟「國風年」——穿華服,逛古鎮,遊竹海,賞國潮。  直到前些年,穿漢服出行或聚會還幾乎約等於COSPLAY,受驚路人的內心三連問往往是「熱嗎?」「拍戲嗎?」「合影要錢嗎?」
  • 走進孔子故鄉|近距離感受儒家文化,尼山聖境之旅
    尼山聖境位於 曲阜 市東南25公裡處,總規劃佔地面積35.76平方一公裡,功能定位為「文化修賢度假聖地」和「世界級人文旅遊目的地」,核心文化主題為「明禮生活方式」,是一項集文化體驗、修學啟智、生態旅遊、休閒度假、教育培訓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載體。這裡是孔子臨川感嘆地,一聲「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聲震長河。
  • 廣州「潮墟」電波藝術創意營新展開幕 刺繡版《千裡江山圖》亮相
    (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8月26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李婷婷)七夕之夜,廣州非遺潮玩藝術新地標——潮墟C·PARTY熱鬧非凡,2020年潮墟七夕派對火熱舉辦。由廣州廣電傳媒集團和廣州美術學院聯手舉辦的非遺研培成果展於同日啟動,現場還有七夕·粵劇「街文化」展演、瑤族繡娘炫技、漢服同袍大巡遊等各種節目輪番上演,傳統文化和潮玩藝術在這裡碰撞出了別樣的火花。
  • 為什麼都選擇明制漢服?很多袍子說這幾種優勢是無法取代的哦!
    細數一下漢服的形制還是蠻多的,但是當今漢服中最火的還是明制漢服,很多袍子們都以「大明少女」、「大明貴婦」自居。尤其是蘭家的太平有象,更是被大家稱作「大明少女的校服」。作者原本是不太喜歡明制的,感覺明制不修身、顯矮顯胖而且卡脖子。
  • 盤子女人坊攜手蓋婭傳說加碼漢服市場
    這一次盤子女人坊的從一漢服與蓋婭傳說聯手,可謂是盤子女人坊在漢服市場布局上的再一次重磅出擊。不同於西式剪裁的現代服飾,漢服對做工、裁剪、原材料等有著更高的要求,而由於大部分漢服是需要刺繡的,因此漢服製作需要花費的工藝和時間也更多。
  • 沒錢如何排一部好戲 看看羅賓斯的《仲夏夜之夢》
    ■ 話劇《仲夏夜之夢》在蒂姆·羅賓斯的《仲夏夜之夢》中,每個演員都要分飾多個角色,但並不顯得紊亂。上周末蒂姆·羅賓斯帶領著洛杉磯演員班劇團,在上海的黃梅天裡借著莎士比亞做了一場夢——莎劇《仲夏夜之夢》。在電影節加世界盃造成的滬上咖啡啤酒銷量創新高的當口,這齣英語戲劇的四場演出票據說早早就賣光了,撲撲滿的場子裡還有不少呼朋喚友而來的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