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平度仁兆鎮發生1.8級地震,系板塊運動的正常現象.

2021-02-25 曉陽看平度


       據青島市地震臺網測定,2016年10月24日13時15分,在平度市仁兆鎮(東經:120.23度、北緯:36.66度)發生M1.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仁兆鎮個別人有感。

       權威信息。分享,轉發,擴散。

(青島電視臺《生活在線》視頻)

       這次地震位於大沽河斷裂帶附近,據統計,1970年以來,大沽河斷裂帶震中50公裡範圍內,共發生3級以上地震7次,其中最大的是發生於1987年9月6日的平度亭口3.5級地震。


(青島市防震減災信息網截圖)

       這次發生在平度仁兆鎮的M1.8級地震,震感非常輕微,只有冷戈莊的個別村民有感覺。地震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說,這次的平度地震是板塊運動的正常現象,市民大可放心,不必太過惶恐。


延伸閱讀


地震科普常識



(青島市防震減災信息網截圖)

  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它本身並不等同於地震災害,地震只在一定條件下才造成災害。地震造成災害最主要、最常見的原因是由地震波引起地面強烈振動導致建築物倒塌而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有感地震:震中附近的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一般震級在3級以上,震中烈度在Ⅲ度以上)。

  微震:1級≤震級<3級的地震。

  小(地)震:3級≤震級<5級的地震。(3—4級有感,4—5級強有感)

  中(等)地震:5級≤震級<7級的地震(5級以上有破壞)。

  大(地)震:震級≥7級的地震。

       (本微信綜合青島電視臺《生活在線》、青島市防震減災信息網,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寧波再次發生2.8級地震 「一日兩震」系正常地殼運動
    浙江省數字地震臺網中心。 郭其鈺 攝中新網杭州5月28日電 (郭其鈺)據浙江省地震局消息:5月28日16時52分,在浙江寧波海曙(北緯29.83度,東經121.26度)發生2.8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 香港今天發生1.8級地震
    人民網香港1月27日電 香港天文臺於今天中午12點47分在大欖涌水塘附近錄得1.8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2.38度,東經114.05度附近。  香港天文臺表示,目前有8位市民向他們報告指出,感到輕微震動。
  • 板塊運動隆升現象普遍存在,有助於評估未來大地震的可能性
    在地球上,地震的發生一般都會引起地質的變化,地震大小的強度可以直接看出來破壞性的強度。近日,根據GFZ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個新的機制可能解釋大於7級以上的大地震,如何與全球許多地區的沿海抬升聯繫起來。
  • 北京發生3.6級地震是什麼原因,與地震雲有關嗎?
    當然作為重要的區域,熱議地震的發生是正常的,隨後北京市地震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在歷史上,該地區自1970年以來,也發生過類似地震2次,此次地震屬於正常地震活動,請廣大網友安心。
  • 江蘇南京發生1.8級地震是怎麼回事 民眾:有輕微震感
    天氣網訊,據江蘇省地震局發布的最新地震消息,今天(27日)下午14時30分,位於江蘇南京玄武區發生1.8級地震,震源深度15公裡。地震發生後,有民眾表示感受到有輕微震感。截至目前,未收到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報告。
  • 美國發生7.5級大地震,附近曾有過9.2級地震,為何這麼強?
    同時在本次地震之後,已經記錄到了至少又發生了5次5級以上的餘震,其實我們從美國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消息的監測數據來看, 大地震之後,美國已經發生了連續不斷的餘震現象,數量還在增加,可以說是高度活躍狀態,完全已經是扎堆了,同時我們看到在它的周邊也出現了幾個小地震。為什麼這次地震這麼強?
  • 黃海海域三天發生3次地震,專家:正常現象
    12月8日下午,國家地震臺官方微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發布消息稱,12月08日16時10分在黃海海域(北緯33.06度, 東經121.39度)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這是三天內該海域發生的第3次地震。
  • 3月25日,全球發生一個7.5級大地震,或產生海嘯,影響我國嗎?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放心,具體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們後續再跟進下。根據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本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的第5個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同時是3月第1個7級以上的大地震,2020年以來的第3個7級(包括7級)以上的強震,所以確實不小了。
  • 日本地震影響其它板塊 東部北美板塊應力或增強
    他對本刊記者說,「太平洋板塊每年相對於北美板塊向西運動幾個釐米,正是運動過程中的能量釋放導致了這次大地震。」  板塊運動又是從哪裡得來這麼大的力量,造成這樣的巨震?萬天豐認為,現在科學還不能完全解釋地震產生的動力源問題,板塊運動學說可以解釋一些現象,但另外一些則不能。「如果科學能完全解答地球構造運動的力源問題,地震預報就可以解決了。」
  • 板塊運動導致日本地震頻發
    地球板塊運動時造成地震和火山噴發的主要原因點擊進入:網友直擊網易探索整理報導  此次日本發生的特大地震並非偶然,作為一個處於地震帶上的國家,地球上約有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裡。環太平洋地震帶約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70千米)、幾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導致日本地震多發從板塊構造來看,日本正好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太平洋板塊俯衝到亞歐板塊下方,這種地質劇烈變動的地區極易發生地震。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日本又發生地震了,這是4月第2個6級地震
    根據日本氣象廳最新科學報告顯示,北京時間4月11日16時18分,位於日本三陸(北緯40.4°,東經143.4°)又發生了一次地震,震中深度約為10 km,地震震級估計為6.0。沒有海嘯影響,本次地震觀測到的最大地震烈度為3,從地震的位置來看,是離沿岸相對較遠的,但是波及的區域不多,傳播到陸地區域應該影響不大,但是在日本的朋友注意下,以防有小餘震的可能。
  • 青島為什麼會地震 青島可能發生大的地震嗎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泛指北起黑龍江,南止長江邊,總體上呈北東走向,縱貫中國大陸東部的巨型渠斷裂。南黃海地震的地震活躍期與華北地震區、山東地區大致同步。1800年以來,南黃海及沿岸地區分為3個活躍期、2個平靜期。
  • 黃海海域3天內發生3次淺源地震 專家:正常現象
    (原標題:黃海海域三天發生3次地震,專家:正常現象)
  • 專家析內江5.4級地震:與6月宜賓6.0級地震成因相同
    中新網北京9月8日電(楊雨奇)9月8日6時42分,四川內江市威遠縣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當地市民表示震感強烈。地震專家認為,此次地震從成因上看,與今年6月四川宜賓長寧6.0級地震成因相同,均為印度板塊擠壓歐亞板塊,應力場作用下發生地殼運動。
  • 詳解為什麼會有地震:地球深處熱流推動板塊運動
    聖安德烈斯斷層沿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太平洋海岸綿延約1300千米,深約16千米,它是北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分界線。這幅照片是用魚眼鏡頭拍攝的,這種鏡頭會使地球表面的彎曲程度看起來比實際大。聖薩爾瓦多發生的一次芮氏規模7.6級地震引發了一場毀滅性的山體滑坡。
  • 濟寧微山剛剛發生1.8級地震!|地聲|地光|大震|地震時_網易訂閱
    據江蘇省地震臺網測定:2020年11月30日19時46分,在山東濟寧市微山縣(北緯34.77度、東經117.09度)發生1.8級地震,震源深度9公裡.......  濟寧微山發生1.8級地震    網友實拍地震視頻  業主群:
  • 7級大地震!日本發生2020年全球第二高地震,地球又不穩定了?
    當然穩不穩定我們暫時不知道,但是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災難可能還是不少,咱在科學的角度來講,這些現象屬於正常模式,大家不要擔心,我們馬上又要看一個問題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就在地震專家們討論前面地震的時候,在北京時間2月13日18時33分左右,位於日本千島群島海域又地震了,發生了7.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150千米,所以非常的強,這也是2020年全球震級第二高的地震。
  • 汶川8.0級大地震的根源和成因
    本文指出了在地震學界和地質學界佔統治地位的用板塊運動來解釋大地震成因的板塊構造學說的致命性缺陷和板塊運動沒有驅動力以及板塊構造學說無法預報大地震這些關鍵性缺陷。中國地震部門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前沒有反應、沒有作為的狀況和對板塊構造學說的盲從有著重要的關係。
  • 臺灣發生5.8級地震,今年四級以上地震達45次
    12月10日21時19分,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地震造成臺北震感強烈,全島震感明顯,福建福州、廈門、泉州等地亦有明顯震感。臺專家稱地震釋放能量相當於5.6顆原子彈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臺灣這次發生的5.8級地震,震中位於宜蘭縣海域,距臺灣島15公裡,距臺北市57公裡。今年以來,臺灣共發生四級以上地震45次,其中4.0到4.9級38次,5.0到5.9級7次,此次地震目前是臺灣今年以來的最大地震。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地震發生後,島內警報大響。
  • 6月又一個大地震!等級7.4級,海嘯預警發布,2020年怎麼了?
    2020年難道真的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這裡可能還是得說,火山噴發,地震等現象確實屬於正常的,而氣候算是一種異常的情況。所以是「共有」存在,並非是所有都是異常的情況,不過在短時間來說,大家覺得這些現象不正常也可以理解,因為突發性的出現真的是太多了,並且地球又抖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