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長城心臟病學大會及亞洲心臟學會大會是2020年度國內最值得期待,參會人數最多,內容涵蓋最新最廣的心血管學交流盛會。本屆會議為線上會議形式,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即重慶大坪醫院)心血管內科負責組織基礎研究頻道的所有會議日程。
本屆基礎論壇邀請國內外最頂尖的科學家探討時下心血管疾病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科學問題。作為頻道主辦方,心內科團隊十分珍惜這次難能可貴的學習交流機會,每天都在實驗室會議室不間斷播放基礎論壇直播視頻,實驗室的研究生們熱情飽滿的收看並討論當日的講課,以期對自己的研究產生碰撞和提示。
今日的基礎研究頻道的主題是血管病理生理,分為"血管重構"、"血管功能和血管新生"、"糖脂代謝"三個大的板塊。這些研究方向也是我們團隊長期關注的重點,上午進行的"血管重構"論壇由朱毅教授和齊永芬教授主持,北京大學王憲教授分享了血管內皮細胞自分泌運動因子調控動脈瘤發生的相關數據,顛覆了大家以往對於內皮細胞屏障功能的認識,提出了血管內皮細胞作為分泌細胞的重要概念。河南大學何陽陽教授講了他們在肺動脈高壓領域的研究,突出了遺傳和代謝調控,即"先天和後天"相互平衡下對疾病的影響。我們團隊派出的呂青副研究員跟大家分享了長鏈非編碼RNA在血管內皮完整性維持方面的系列研究,並與參會教授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之後,北京大學孔煒教授系統性的總結了他們團隊在基底膜蛋白參與調控血管平滑肌表型轉換方面的研究進展。
在中午衛星會過後,基礎論壇迎來當天第二個板塊"血管功能和血管新生"。該板塊由學科研究領域唐朝樞教授老前輩和溫紹君教授主持。邀請到了年輕一代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艾玎教授、張澄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深耕血管內皮生理病理研究的黃聿教授,同時,講者中也有我們團隊的劉志昭副研究員。他們分別從血流動力學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環狀RNA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內皮細胞功能紊亂和修復、腎臟入球和出球小動脈生理功能的角度,總結既往研究,提出新的觀點,發人深省,引人入勝,將嚴謹的研究數據妙趣橫生的展現在聽眾面前,令人獲益匪淺。
當天最後一個板塊是"糖脂代謝"。我們知道,能量代謝貫穿了生命始終,當三大營養元素中糖脂代謝發生紊亂,就會造成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統疾病。板塊由阮雄中、鍾久昌教授主持,邀請到了溫州醫科大學林灼烽教授探討FGF19蛋白亞家族在糖脂代謝中的作用,重慶醫科大學阮雄中教授分享了SCAP調控血脂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現,西部戰區總醫院楊永健教授講述了腎臟中脂肪分泌的脂聯素在高血壓中的作用,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的鐘久昌教授探討了ELA-Apelin-APJ受體軸在糖尿病過程中對心血管系統的損害。這些題目讓我們從宏觀層面上,了解到了人體作為一個整體,各器官和系統可以通過代謝的調控,相互聯繫,維持穩態。
一天的會議不知不覺就結束了,實驗室聽取會議的同學們趕到充實和欣慰,對明天的會議內容多了份不一樣的期待。在此預祝本屆長城會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