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頂級 CV 大會:ICIG 2019——人工智慧時代的圖像圖形前沿研究

2020-12-05 雷鋒網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9 年 8 月 23 日至 25 日,第 10 屆國際圖像與圖形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d Graphics,簡稱為 ICIG)將於中國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承辦,並得到了國際模式識別協會(IAPR)的支持。

ICIG

ICIG 每兩年一次,是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的最高級別的系列國際會議,迄今已經成功舉辦了九屆。會議重點關注關於圖像、視頻和圖形處理的創新技術,以及促進創新、創業和網絡化相關工作。

本次會議的主題為「人工智慧時代的圖像圖形前沿研究」,將邀請國內外圖像圖形學領域的 3 位著名學者作大會特邀報告,集頂刊頂會論文報告、前沿科技產品展示、6 個前沿專題論壇。

3 個特邀報告

報告題目一——《The Shape of Deformations》如果一個框架由三個「棒」(相同長度)在一個共同點上相交所組成,其中我們感興趣的是表示框架的方向和「形狀」。方向是相對於參考系的旋轉;而「形狀」是相對於參考系的變形。事實證明,任何框架都可以通過莫比烏斯變換轉換為任何其他框架。

該觀點揭示了旋轉是單位四元數。單位四元數是廣為所知的,並且在空間旋轉的表示中非常有用,因為它們在變量中是連續的,在連續表示中至少需要四個坐標的意義上是最小的,並且它們具有允許允許測量變形量的自然度量,即角度。莫比烏斯變換的觀點也揭示了這是該項工作新的一面,變形是雙曲面上的點。所以「形狀」可以被描述為雙曲空間中的一個點。這是一種表示,就像單位四元數一樣,是連續的、微小的,並且具有允許測量變形量的自然度量。

報告者:柏林工業大學,Marc Alexa

報告題目二——《Improved Scene Understanding by Combining Sight and Sound》在傳統的計算機視覺研究中,我們謹慎地剝離和忽略了原聲帶;同樣,在傳統的音頻分析上忽略了視頻中可用的視覺信息。本報告將描述如何通過在視頻中使用視覺和音頻來獲得更好的場景理解;並用一個例子說明,如何使用顯示說話者面部的視頻來增強音頻分析;同時,報告中還會用「視頻監控」案例來展示音頻對場景活動理解的加強作用。

報告者:希伯來大學,Shmuel Peleg

報告題目三——《Low quality fingerprint recognition》指紋識別是最廣泛使用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儘管其應用廣泛,但低質量指紋的識別率,例如老年人的指紋、犯罪現場的潛在指紋以及非常乾燥或潮溼的手指指紋,仍然遠不能令人滿意。本報告將介紹研究者們最近在低質量指紋識別方面取得的進展,包括指紋增強、皮膚畸變校正和稠密配準。

報告者:清華大學,周杰

2 個講習班

Visual SLAM and 3D Reconstruction《Visual SLAM》:Visual SLAM 是 3D 視覺和機器人領域的基本問題,可以在未知環境中同時恢復姿勢和 3D 結構,它具有廣泛的應用。本教程將首先介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相機模型和多視圖幾何,然後介紹 VSLAM / VISLAM 的主流框架以及一些重要的模塊,如特徵跟蹤、姿勢估計、束調整和循環閉包。此外,課程還將推出新的增強現實 VISLAM 基準,介紹一組基於 VSLAM / VISLAM 技術的 AR 應用程式。

講師:浙江大學,張國鋒

《基於圖像的三維重建》:由於計算機視覺在 20 世紀 70 年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 50 年的研究中,圖像的 3D 表示,即 2D 圖像的場景 3D 重建一直是計算機視覺研究中的經典和基本問題。近年來,隨著圖像採集設備的不斷發展,利用數位相機、街景車、無人機等設備獲取大量高解析度圖像變得方便。如何通過這些圖像構建我們的 3D 世界已成為許多應用的迫切需求。因此,在理論和應用層面,基於圖像的三維重建已成為計算機視覺研究人員的熱點。本教程將介紹基於圖像的 3D 建模的基本流水線和關鍵算法,包括運動結構,多視圖立體聲,點網格劃分,語義建模等。此外,我們將展示文化遺產數位化的幾個 3D 重建演示,智能城市,高清地圖和基於 3D 地圖的視覺重新定位。

講師: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申抒含

更多關於講師信息:

張國鋒http://www.cad.zju.edu.cn/home/gfzhang申抒含http://vision.ia.ac.cn/Faculty/shshen/index.htm

Plenoptic Face Analysis人臉分析是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它在智慧型手機、金融支付、公共安全、互動娛樂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通過編輯、合成和生成新的人臉圖像,不僅可以提高原始人臉圖像的質量,而且可以增加人臉數據規模,從而提高現代人臉識別系統在複雜環境中的魯棒性。

全光面部分析包含視覺面部圖像的收集、重建、編輯、解釋和識別。研究內容大致分為理論和應用。理論研究包括圖像採集、深度學習、轉移學習、弱監督學習等,應用研究涉及人臉對齊、人臉輪換、表情合成、屬性編輯等。基於視覺信息獲取和深度學習框架,教程深入分析了全光面部分析的理論和應用。

首先,基本部分將從全光計算攝影、視覺拓撲認知、概率生成模型和身份保存結構等方面介紹深度全光人臉分析所涉及的主要理論和方法。然後,應用部分將深入探討特定的應用場景以及面部生成、面部旋轉、年齡合成、光場成像等方面的最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在幾個頂級期刊和會議上,如 IJCV,IEEE TPAMI,TIP,TIFS,ICCV,CVPR,ECCV,NeurIPS,AAAI。

Plenoptic Face Analysis 講師

2 個技術競賽

一、智能交通視頻圖像增強處理競賽

競賽背景視頻和圖像傳感技術在智能交通中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些應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採集圖像的質量。然而,智能交通系統運行環境複雜,在霧/霧霾等惡劣天氣下採集的視頻或者圖像會發生嚴重的質量退化,難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因此,需要採用圖像增強算法對在霧/霧霾、雨、雪等惡劣天氣下採集的低質量圖像進行去噪增強處理,以改善圖像的視覺效果、提升後期圖像識別的精度。

此項競賽依託第十屆國際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由北京和普威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冠名支持,旨在吸引國內外圖形圖像領域及智能交通領域的研究人員,結合計算機領域的技術優勢和智能交通領域的專業知識,共同搭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服務於智能交通領域的圖像增強技術。參賽獲勝隊伍可獲得獲獎證書和獎金,同時和競賽組織者合寫一篇總結論文發表於頂級刊物。

該競賽作品提交截止至 8 月 5 日,在 8 月 12 日將公布競賽結果,並在 8 月 23 日至 25 日 ICIG 2019 大會期間進行競賽頒獎。

數據集競賽方提供了一組訓練集和驗證集,該訓練集和驗證集來自「Benchmarking Single Image Dehazing and Beyond」。訓練集和驗證集共包括 5500 張合成的霧圖、清晰的圖像以及深度信息,之後還有一個由 20 張真實世界的軌道交通監控霧霾圖像組成的測試集會發布。

競賽流程訓練:提供圖像去霧/霧霾的訓練集,但不限定訓練集。驗證:提供圖像去霧/霧霾的驗證集,驗證集與訓練集由不同圖像和參數合成得到。測試:測試集稍後公開發布,但與驗證集性質相似。環境:不限定測試環境。評測:參賽方在規定時間提交測試集處理結果,獲勝者需提交圖像去霧/霧霾處理代碼,由組織方在測試代碼並得到最終的處理效果和處理速度,兩者排名均靠前者為優勝,所有評測結果均在網上及時發布。二、小目標與遮擋物體檢測競賽

競賽背景遮擋和小物體是物體檢測任務的難點之一,尤其是在監控、自動駕駛和視覺感知的應用場景中。因此,該 Workshop 特別設置了遮擋圖像識別和小物體檢測兩個競賽單元,從而更好的促進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發展。

小目標檢測數據集數據集基於虛擬仿真環境創建,模擬無人機在低空飛行時,對城市道路上行駛的多種車輛進行航拍並收集可見光圖像。識別目標為公路上的車輛,其中包括 12 種車輛(BMW、Nissan、Mustang、Mini、Volkswagen、Policcar、Lincoln、Tazzar、Jeep、Truck、Bus、SUV),並且同時考慮四種成像條件:兩種天氣條件(晴天和霧天)以及兩種光線條件(白天和黃昏)。

特別強調,圖像數據中樹木或建築物對目標車輛有不同程度的遮擋,對於極其嚴重的被遮擋目標(遮擋率超過 90%),依然給出其 BoundingBox,即該遮擋目標包含於被識別目標 GroundTruth 中,參與最終模型評估。

遮擋目標檢測數據集遮擋目標檢測數據集包含了人、車、船、飛機四個大類,每類訓練和驗證集包含 10 張真實遮擋圖像,50 張多源仿真圖像以及 1000 張同源仿真圖像,測試集約 500 張(以實際數量為準,詳見文檔更新)。其中多源仿真圖像指來自於各種遊戲、仿真數據集等場景的遮擋圖像,同源仿真圖像為使用本實驗室仿真平臺生成的遮擋圖像。數據集標註包含了圖像中對應類別的全部物體,被遮擋物體的遮擋面積等信息。

6 個論壇

論壇一:頂會頂刊經驗交流分享

簡介:圖像圖形學領域,每年國內外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佳作湧現、新人輩出。如何在這個群賢爭鳴的時代做出有特色的的高水平研究、發出自己的聲音、乃至脫穎而出,是一個廣大科研工作者、特別是青年學者值得思考的問題。本論壇邀請在圖像圖形學領域從事多年一線研究和應用的青年才俊,分享自己在頂會頂刊方面的相關成果,特別是形成自己研究特色和學術標籤的心路歷程和研究經驗。

論壇二:優博論壇和青託論壇

簡介:本論壇圍繞圖像圖形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前沿課題,開展學術交流和技術研討,旨在為廣大青年學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與合作的舞臺,增強優秀青年人才的活力與凝聚力,促進圖像圖形學領域優秀青年人才的成長,展示青年人才的最新研究成果,激發青年科學家的創新性,促進和提升我國圖像圖形學的科技水平和人才培養。

論壇報告講者及主持人主要來自於由 CSIG 推薦的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計劃入選者代表以及 CSIG 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代表,在普及圖像圖形科技知識、探索前沿高新技術與應用推廣、職業發展等方面開展交流與研討,對於我國圖像圖形基礎理論及學科技術的應用發展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本論壇將充分發揮學術引領作用,通過開展學術報告和研討的方式吸引廣大青年學者加入論壇,營造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交流環境,就圖像圖形學科發展動態和研究熱點進行探討,分析青年學者在圖像圖形學領域面臨的機遇、挑戰以及肩負的使命,啟迪新的學術思想和創新,共話未來。

論壇三:快速視覺通路論壇

簡介:快速偵測環境中的危險並進行下意識的防禦反應對於生物體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目前廣泛認為上丘和枕核等皮下腦核團共同構成了一條快速視覺通路,能夠在警覺意識產生之前粗略地將危險相關的視覺信息迅速傳遞到杏仁核,從而引起生物體的防禦反應。本論壇以快速視覺通路為主題,旨在推動皮下視覺通路研究的發展,並加深對大範圍優先神經環路表達機制的理解。論壇將邀請本領域多位國內頂尖學者作報告,介紹他們的研究成果,分享他們的研究經驗,為從事相關研究的廣大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論壇四:第三屆視覺大數據高峰論壇

簡介:全球視覺數據正在呈現爆炸式的增長,給視覺大數據的處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給視覺技術的應用帶來了巨大的機遇。本論壇旨在通過科研工作者、行業企業精英等視覺數據領域一線研究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共同分享我國視覺領域的最新理論和技術發展、深入挖掘視覺大數據中蘊含的價值,共同探討視覺技術領域發展的新模式,對推動視覺大數據領域的理論創新、行業發展,以及促進領域間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屆論壇在北京中科院自動化所舉辦、第二屆論壇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來自全國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的近 300 位精英出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論壇五:類腦智能論壇

簡介:類腦智能是利用神經計算來模擬人類大腦處理信息的過程,被認為是下一代人工智慧的重要方向,也是當前人工智慧領域的熱點方向。人工智慧的發展需要真正地了解大腦,學習大腦的思考方式。那麼,到底機器人會不會擁有像人類一樣的智能?對於大腦的借鑑和研究,一直是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個方向,而實現具有人類意識的人工智慧更是人類長久以來的目標。本論壇我們將邀請6位專家從不同的角度來介紹類腦智能的研究進展、類腦研究中的難點問題,並對今後的研究進行展望。

論壇六:女科學家學術論壇

簡介: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致力於鼓勵、推薦、扶持圖像圖形領域的優秀的女性學者與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從而形成一個由 CSIG 男性、女性科技工作者共同組成充滿活力的團體。 在 ICIG 2019 上舉辦的女性論壇聚焦圖像和圖形領域的前沿技術,以及領導力、職業生涯規劃經驗分享等。

會議註冊網址http://conf.csig.org.cn/fair/358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 雷鋒網

相關焦點

  • ICIG會議兩年一次,這屆亮點極多
    ICIG 每兩年舉辦一次,也是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的最高級別的系列國際會議,會議重點關注圖像、視頻和圖形處理的創新技術,是圖像圖形學領域前沿研究進展的集中展示。據程序委員會主席趙耀教授介紹,本次大會共收到384篇論文投稿,每篇論文至少3名審稿人,由22位領域主席、300名左右審稿人負責論文甄選環節,最終收錄論文183篇。
  • 預告| CSIG圖像圖形學科前沿講習班:智能駕駛與機器視覺
    安全、有序的智能駕駛,需要高效、深度集成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來保障。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將圍繞「智能駕駛與機器視覺」這一主題,於2017年7月15日-17日在清華大學舉辦第二期「CSIG圖像圖形學科前沿講習班」(Advanced Lectures on Image and Graphics,簡稱IGAL)。
  •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貝爾科教榮獲「中國AI+教育企業20強」
    8月29日-31日,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網信辦、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舉辦。大會集聚了全球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以及相關政府領導人,共話智能領域的技術前沿、產業趨勢和熱點問題。
  • IGTA 2018 | 第十三屆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
    隨著計算機硬體和算法的不斷發展,圖像圖形諸多技術將迎來更大突破,並在更廣泛的應用場景中落地。由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的第十三屆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IGTA 2018)將於2018年4月8日-4月10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會議主題為」人工智慧與圖像圖形」。
  • 探討計算機視覺前沿技術,加速智慧城市落地應用 | CNCC 2019
    本次會議據估計將有8000+人次參會,會議包括十六位國內外計算機領域知名專家、企業家的大會報告、三場大會主題論壇,七十餘場前沿技術論壇,二十場特色活動,以及一百個科技成果展。19日下午,為探索計算機視覺與智慧城市發展,申省梅等著名學者將共同從學術和產業角度探討計算機視覺的場景解譯、人臉識別、人體姿態、視覺內容理解等前沿技術,以及在智能安防、自動駕駛等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研究成果、發展前景與技術應用,值得期待!作為AI領域最熱門的研究與應用方向,目前計算機視覺技術在學術研究和產業落地方面都走在人工智慧發展的最前沿。
  • 從前沿科技探索實驗室KooLab的幾次重磅亮相 看酷家樂的科研孵化力
    KooLab,是酷家樂的前沿技術實驗室,一個專注探索計算機圖形圖像學、AI人工智慧等全球尖端科研成果,並積極推動應用落地的「高能」技術團隊。9月6日-7日,酷家樂首席科學家、KooLab實驗室負責人唐睿博士與來自阿里巴巴、Intel、Airbnb、曠視、NVIDIA、騰訊、科大訊飛等中、美兩國的AI科技頂尖教授、專家在2019 AI先行者大會(AI Pioneer Conference)同臺演講,探索AI前沿趨勢及產業落地場景。
  • 「年終盤點」2019深圳人工智慧大事記
    搭建平臺,加速產業落地◾深圳市人工智慧學會成立3月30日,深圳市人工智慧學會成立,將融合當今人工智慧科學領域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企業、專家學者、學生等群體,整合人工智慧相關前沿技術和學術研究資源,充分發揮行業和資源的積極作用,引導和推動深圳人工智慧相關領域技術的發展及研究應用,加速人工智慧成果轉換和產業化進程
  • 河北「學霸」隔空「對話」全球頂尖科學家 2020騰訊科學WE大會11月...
    ■ 2013年WE大會Way TO Evolve2013年11月10日,騰訊公司在深圳舉辦了首屆WE大會,目的在於探索和分享網際網路和科技界最前沿的思想和技術,打造連接中國與世界的跨界創新平臺。2014騰訊WE大會,總結出五大未來趨勢:太空旅遊步入化時代、腦機接口掀起新一輪進化、新型人工智慧和生物感知技術、智能交互讓生活更輕鬆、基因技術推動生物醫藥跨越發展。
  • 重慶郵電大學研究成果在人工智慧領域頂級權威期刊TPAMI上發表!
    近日,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智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夏書銀和王國胤等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A Fast Adaptive k-means with No Bounds」(一種無界的快速自適應精確k-means算法)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 國際醫學圖像計算和計算機輔助幹預會議MICCAI2019錄用結果公布...
    【獵雲網北京】8月7日報導國際醫學圖像計算和計算機輔助幹預會議MICCAI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MICCAI)錄用結果公布,深睿研究院(Deepwise AI Lab)共有5篇論文被接收。
  • 華人是全球人工智慧研究領域的絕對主力?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是近年來火得不能再火的領域,然而這個領域研究前沿的主力是由哪些機構及個人所組成的呢?美國智庫鮑爾森基金會對此做了一個關於全球人工智慧領域頂尖人才的統計研究。數據採樣自2019年全球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NeurIPS),這個大會每年都會向全球AI領域的研究人員徵集論文,入選率20%左右,是AI及機器學習領域權威的頂級學術會議之一,裡邊不僅收錄了行業內外知名的人工智慧大神,頂級機構的AI研究首席,也不乏圖靈獎得主,具備較強的參考及權威性。
  • 乾貨| 2019 AI 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一覽表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7 -2018 年兩年間,AI 科技評論秉承「洞見學術前沿,連接產業未來」的宗旨,走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兩度親歷 10 餘個國際頂級學術會議,為大家帶來了一系列現場精彩報導。
  • 首屆國際頂級分布式人工智慧學術會議DAI開幕 Conflux CTO伍鳴博士...
    10月13-15日,首屆國際分布式人工智慧學術會議DAI(Distributed AI)在北京隆重舉辦,這也是繼JCAI2019、IROS2019、EMNLP等學術會議之後,又一花落中國大陸的世界頂級學術會議。本次大會上,Conflux CTO伍鳴博士作為區塊鏈行業唯一代表受邀發表主題演講。
  • IJCV 亞洲之夜,機器之心與CV領域頂級期刊首位華人主編湯曉鷗聊了聊
    IJCV 首位華人主編湯曉鷗教授主持 IJCV Asia Night計算機視覺研究:三大頂級會議、兩大頂級期刊和一個 arXiv 平臺——該去哪裡發表論文?眾所周知,計算機科學領域有三大頂級會議(CVPR、ICCV、ECCV)和兩大頂級期刊(IJCV 和 TPAMI)。
  • CNCC 2019:網際網路時代下,一場中國與世界頂級學者的對話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9 年 7 月 24 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和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共同舉辦了 2019 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 2019)新聞發布會,CNCC 2019 大會總監、CCF 秘書長杜子德,CNCC 2019 指導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CNCC 2019 程序委員會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周明
  • 中國學者積極參與人工智慧關鍵領域研究
    新華社記者任超 攝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李宓)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頂級國際會議國際計算語言學年會(ACL2020)近日線上開幕。清華大學開發的科技大數據發掘與服務平臺Aminer通過對大會論文的統計分析顯示,中國學者愈發積極地參與自然語言處理這一人工智慧關鍵領域的研究。自然語言處理讓計算機理解並生成語言。
  • 盤點2019人工智慧:發展與爭議並存
    接下來,本文將對2019年度人工智慧領域的進展,從事件、企業、技術、應用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人工智慧熱門事件盤點  作為炙手可熱的新興前沿科技,人工智慧早已成為各國政府及科技巨頭們關注的重點和競爭的焦點。在2019年,人工智慧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件呢?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 京東2019人工智慧大會發布十大實戰案例
    7月30日,「讓AI啟程」2019京東人工智慧大會全國系列活動首站在成都舉行。經過一年多的打磨,京東人工智慧結合自身場景應用及外部開發者和產業合作夥伴,打造出了眾多優秀的產品和案例,引發AI+產業的化學反應,推動產業降本增效,提升用戶體驗。
  • (第二屆)人工智慧產業大會正式開幕
    2018中國(上海)國際人工智慧展覽會暨OFweek(第二屆)人工智慧產業大會於8月30日在上海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HTC高科會主辦,OFweek人工智慧網承辦。
  • 碼隆科技獲MICCAI 2019接收口頭報告論文
    10月13日,國際頂級人工智慧醫學影像學術會議MICCAI 2019在深圳正式召開。該會議為世界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的前沿風向標,具有引領該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具有極高的國際影響力和學術價值。在此次會議中,碼隆科技研究成果《雙流金字塔配準網絡(Dual-Stream Pyramid Registration Network)》作為口頭報告論文(Oral Paper)被大會接收。據悉,國內外大部分知名AI和醫療相關的企業都參加了這次MICCAI,本次大會一共入選六篇企業口頭報告論文,錄取率約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