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9人工智慧:發展與爭議並存

2020-12-06 天極網

  【天極網網絡頻道】說起人工智慧,就不得不提2016年的人機大戰。經過五番棋激戰,韓國圍棋九段李世石最終敗給了人工智慧圍棋程序AlphaGo。正是這場比賽,不僅讓人類感受到了人工智慧的強大,同時還掀起了人工智慧的發展熱潮。

  轉眼,2019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裡,人工智慧領域仍舊是精彩不斷,各種重大成果和突破性的進展持續湧現。根據國際數據公司德勤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顯示,預計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到1.9萬億美元,比2018年的1.18萬億美元增長了61.0%。

  接下來,本文將對2019年度人工智慧領域的進展,從事件、企業、技術、應用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人工智慧熱門事件盤點

  作為炙手可熱的新興前沿科技,人工智慧早已成為各國政府及科技巨頭們關注的重點和競爭的焦點。在2019年,人工智慧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件呢?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1、我國政策密集出臺 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第三次將人工智慧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並將其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向社會各界表明政府在接下來一年中對於人工智慧技術的關切與重視;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文員會審議通了《關於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強調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特點,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8月29日,科技部印發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提出,到2023年,布局建設20個左右試驗區,創新一批切實有效的政策工具,形成一批人工智慧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

  除了國家層面,我國各省市地區也相繼出臺了一些列政策支持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例如:2019年7月,北京市出臺《北京促進人工智慧與教育融合發展行動計劃》,提出支持高校人工智慧學科建設;2019年9月,上海市出臺《關於建設人工智慧上海高地 構建一流創新生態的行動方案(2019-2021)》,提出著力建設複合和融合的創新載體,打造開放前沿共性的創新平臺等等。

  點評:國家政策為國內人工智慧發展指明了方向,地方政策為各地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了具體的方法。隨著人工智慧滲透到各行各業,它帶來的不僅是技術變革,還將給社會帶來十分深遠的影響。

  2、中美貿易摩擦促使國產AI晶片替代加快

  過去十年,中國涉足晶片業務的企業並不多,而中美貿易戰的爆發暴露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弱點,這讓國人意識到,發展國產晶片並減少對國外進口核心技術的依賴已刻不容緩。

  現如今,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晶片已不能滿足智能處理對速度和能效的需求,AI晶片成為了國內廠商新的突破點。無論是科技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還是初創公司依圖科技、地平線、比特大陸等都積極布局這一領域。2019年,AI晶片發布會是一場接著一場,國內企業都牟足了勁,展示自家的實力。

  (1)求索

  2019年5月,依圖科技發布了一款雲端深度學習推理定製化SoC晶片——求索(questcore)。晶片從設計到製造實現全面國產化,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ManyCore架構,適用於人臉識別、車輛檢測、視頻結構化分析、行人再識別等多種視覺推理任務。

  (2)鴻鵠

  2019年7月,在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發布遠場語音交互晶片「鴻鵠」。晶片使用了HiFi4自定義指令集,雙核DSP核心,主要應用於車載語音交互、智能家具等場景。

  (3)昇騰910

  2019年8月,華為發布AI處理器Ascend910(昇騰910)。昇騰910 基於7nm增強版EUV工藝,單Die內建 32 顆達文西核心,半精度高達256TFOPs,同樣功耗也有350W。

  (4)徵程二代

  2019年8月,地平線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宣布量產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徵程二代(Jounrney 2)。據介紹,徵程二代搭載地平線自主創新研發的高性能計算架構BPU2.0,可提供超過4TOPS的等效算力,識別精度超過99%,延遲少於100毫秒。

  (5)BM1684

  2019年9月,比特大陸發布其算豐第三代AI晶片BM1684,晶片聚焦於雲端及邊緣應用的人工智慧推理,採用臺積電12nm工藝,在典型功耗僅16瓦的前提下,FP32精度算力達到2.2 TFlops,INT8算力可高達17.6Tops。

  (6)含光800

  2019年10月,阿里巴巴推出其首款AI推理晶片——含光800,已被應用在阿里巴巴的視頻圖像識別、分類、搜索領域,未來還可應用於醫療影像、自動駕駛等領域。值得一提的是,含光800打破了業界紀錄,峰值性能和最高能效比全球第一。

  (7)邃思DTU

  2019年12月,燧原科技發布其首款AI訓練晶片——邃思 DTU。據介紹,邃思DTU由12nm FinFET工藝打造,集成了141億個電晶體,採用2.5D封裝,具有16Gbps的PCIe 4.0接口和25Gbps的ESL高速互聯。

  點評:可以說,一系列國產AI晶片的推出,打破了國外晶片壟斷的尷尬局面。不過,AI晶片的研發是一個需要持續的研發投入的行業,無法一蹴而就,追趕國際先進水平仍然任重道遠。

  3、「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獲法院受理

  2019年11月,發生在杭州的「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引發輿論關注。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單方面取消原有的指紋識別服務,實施人臉識別技術來完成入園檢票程序。年卡用戶郭兵認為該技術存在不確定安全風險,不願「刷臉」入園,要求退卡被拒後將園區告上法庭,11月1日法院立案。

  點評:人臉識別是一種通過對人的面部特徵掃描來識別或驗證某個人身份的信息化技術。面部特徵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具有的唯一性與敏感性,一旦消費者的信息被非法洩露、提供或濫用,將極易危害其人身和財產安全。「人臉識別第一案」無疑是一個有力警示。一方面,提醒經營者不能強制用戶採用某種新服務;另一方面,還需制定完善的問責制度,明確處罰標準,從而最大程度地防範人臉識別技術的濫用。

  二、國內AI創業公司綜合實力對比

  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與社會資本的投入,在人工智慧領域湧現出大批初創企業。根據胡潤研究院今年10月發布的《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依圖科技、第四範式等國內AI企業均榜上有名。接下來,就從團隊、技術、業務、融資等維度,看看這幾家AI初創企業的實力。

  從公司估值來看,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依圖科技,估值都已過百億。

  從團隊構成來看,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團隊規模均已超過1000人,且商湯科技高學歷者眾多。

  從核心技術來看,曠視科技和商湯科技的核心技術覆蓋面最廣。其中,人臉識別技術商湯科技、曠世科技、雲從科技以及依圖科技均有涉及。

  從場景布局來看,五家公司布局主要集中在金融、安防、金融、零售等領域,並且同質化程度較高。但是,與其他三家公司相比,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場景布局卻更為深入和廣泛。

  從融資情況來看,短短幾年時間中,商湯科技、曠世科技、雲從科技、依圖科技和第四範式都經歷了多輪融資。僅在2019年,雲從科技就獲得了三次融資、曠視科技獲得一次融資,可見,這兩家公司受到了資本的高度青睞。

  以下是五家公司以往的融資情況:

  總體而言,這五家公司基本上都在不斷加快商業化落地進程,拓展新場景。但從目前的具體的場景布局來看,仍存在著同質化的問題。緊盯市場需求、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這些都是AI初創公司在拓展、深化落地場景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相關應用正不斷落地,驅動著新一輪的產業變革。目前,已經有不少的初創公司從細分領域切入賽道,可以預見,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三、人工智慧加快重塑各個行業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的商業化應用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國內科技企業紛紛著手布局垂直行業應用。從目前來看,最能體現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是智能音箱、醫療診斷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那麼,2019年在這些領域又有哪些新進展呢?

  1、智能音箱

  2019年10月,聯想推出超薄藍牙音箱thinkplus,機身厚度僅11mm,重量也只有145g。長按靜音按鈕2秒即可呼出配對手機中的智能語音助理,比如蘋果Siri、Google助理、微軟Cortana等等。

  2019年11月,華為推出了一款定位高端市場的智能音箱產品華為Sound X,這是一款能用語音交互的超高音質音箱,提供生活服務、兒童教育、休閒娛樂等技能。

  2019年12月,百度發布語音交互硬體產品——小度在家智能屏 X8,擁有遠場語音交互、人臉識別、手勢控制、眼神喚醒等功能。

  2019年12月,小米對小愛音箱HD進行了版本更新,新增了地震播報、趣味鬧鐘、自然鬧鐘、就近喚醒等功能。

  2、自動駕駛

  2019年7月,百度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在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宣布,由百度和一汽紅旗打造的L4乘用車前裝產線目前已經開始正式投產下線。

  2019年9月,圖森科技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開展了自動駕駛配送貨服務,與美國郵政、UPS合作,每天運行22個小時以上。

  2019年11月,小馬智行宣布將與韓國現代汽車合作推出無人計程車服務,小馬智行表示這將是加州首個面向普通公眾的無人計程車常態化服務。

  2019年12月,百度發布Apollo 5.5自動駕駛平臺,其核心亮點為開放"點到點城市自動駕駛"能力,這是全球範圍內首次該能力的對外開放。

  3、醫療診斷

  2019年7月,雲知聲發布面向診療服務前、中、後不同階段與場景的系列AI產品與解決方案,包括導醫機器人、智能候診解決方案、醫療語音交互解決方案、智能病歷生成系統、智能病歷質控系統,以及智能院後管理解決方案等。

  2019年8月,依圖醫療發布「軟硬一體」兒童生長發育測評智能一站式解決方案,以推動中國兒童青少年骨齡檢測及生長發育評價走向智能化及常態化。

  2019年10月,騰訊覓影青光眼篩查AI系統發布,該系統藉助於騰訊AI Lab和騰訊優圖實驗室AI技術,利用AI醫學影像分析,輔助臨床醫生篩查眼底病變等疾病。

  2019年12月,阿里醫療人工智慧系統——ET醫療大腦升級為2.0版本,ET醫療大腦2.0將針對臨床、科研、培訓教學、醫院管理、未來城市醫療大腦等5大場景上集中發力,以提高醫療效率。

  四、科技行業大佬眼中的人工智慧?

  當前,人工智慧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快車道,它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未來是我們最關心的。想要了解未來走勢的一個捷徑就是聽聽站在科技大佬們是如何看待未來的。下面,就帶大家回顧一下2019年科技大佬們都發表過哪些言論吧。

  馬雲:人工智慧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作為人的樂趣

  2019年8月,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創始人馬雲就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與就業等問題發表了看法。他表示,過去一百年我們一直擔心新的技術會減少就業機會,實際上我們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有了電以後,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有了人工智慧之後,人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自己作為人的樂趣。

  馬化騰:人工智慧正從專才向通才發展

  2019年8月,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演講環節指出,人工智慧正在向人類社會不斷靠近,從專才向通才發展,人工+智能也在向自主智能轉化,機器智能對於環境的自我學習能力也在大大增強。

  李彥宏:人工智慧會讓人們獲得「永生」

  2019年10月,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表示,人工智慧不僅不會毀滅人類,反而會讓人們獲得「永生」。相信人工智慧的發展,是一個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人類的機會,人工智慧必將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任正非:人工智慧可能導致很多人失業

  2019年12月,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工智慧能增加財富創造,但也有人說可能會導致很多人失業,那麼各國就應該把基礎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計劃上,提高全民族素質,並大量辦職業學校,讓他們有就業的技能。

  近年來,有許多行業都已感受到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變化,包括醫療、交通、金融、教育和製造等等。目前,人工智慧技術的潛力也遠遠未終結,它即將帶來的變革,仍將會超出大部分人的想像。

  總結

  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2019年人工智慧技術已在多方面實現突破進展,我們看到,不論科技巨頭還是初創企業,都在不斷堅持創新,推動技術進步。2020年即將到來,人工智慧將會如何發展?在它的作用下,又將會有哪些新的場景和業態出現?值得我們期待。

相關焦點

  • 綜述:《自然》雜誌盤點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 嫦娥四號探月入選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綜述:《自然》雜誌盤點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 嫦娥四號探月入選  新華社記者張瑩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刊文盤點了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谷歌宣布成功演示「量子霸權」、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探訪小行星
  • 最大爭議:「人工智慧威脅論」
    這兩年,人工智慧產業「一路狂奔」,但在實際的「落地」過程中,存在產品和應用場景不完全匹配的問題。事實上,自從人工智慧誕生以來,針對它的爭議就從未停止。本文將以醫療AI為例,談談關於人工智慧的一些思考。 最大爭議:「人工智慧威脅論」 這一輪人工智慧熱的復甦究竟是新一次冷熱交替還是奇點來臨不可逆轉?
  • 英媒盤點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中國嫦娥四號任務等入選
    英國知名科學雜誌《自然》近日刊文盤點了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探訪小行星「龍宮」以及中國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等入選。另外,《自然》還展望了2020年可能會對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其中包括多個國家的火星探測任務,還有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等。
  • 《自然》雜誌盤點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 嫦娥四號探月入選
    新華社記者 張瑩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刊文盤點了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谷歌宣布成功演示「量子霸權」、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探訪小行星「龍宮」以及中國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等入選。
  • 「年終盤點」2019深圳人工智慧大事記
    作為廣東人工智慧的主要聚集地,深圳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在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物聯網和半導體產業,特別是集成電路設計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擁有像華為、騰訊、平安等一批從事人工智慧方面的領頭企業,在發展人工智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那麼,2019年,深圳在人工智慧賽道上有哪些大事件?
  • 【深度】「人工智慧」在美國軍事中的現狀與發展
    人工智慧技術在情報工作的發展應用,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此類問題,推動情報工作快速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已經成為美國情報工作更新升級的強大動力,未來一個時期必將成為人工智慧在情報領域的高速發展階段。自2016 年 《國家人工智慧技術研究和發展戰略規劃》發布以來,美國關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各類會議、研討會和工作組均把人機協作放在優先位置。2019 年美國政府更新發布的 《國家人工智慧技術研究和發展戰略規劃》著重強調開發補充和增強人類能力的人工智慧技術系統,更加關注未來的工作。
  • 2019 AI Index 年度報告:人工智慧領域發展重心解讀
    近日,AI Index 發布了 2019 年度報告。作為一個用於追蹤 AI 動態和進展的非營利性項目,其報告通常從研發、技術、性能等多個指標出發,對上一年度中 AI 領域的發展進行統計。筆者在了解之後,結合其他各項報告的數據,對AI領域的變化進行了一個歸納與猜想。
  • 回顧2019人工智慧「大事件」,人臉識別破案上榜,一部史詩級大片
    如果要為人工智慧立傳,2019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9年可謂是AI工業化元年,人工智慧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迅速滲入各行各業,各種重大成果和突破性的進展持續湧現。2019年,人工智慧行業徹底告別了「包裝」的時代,根據國際數據公司德勤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顯示,預計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到1.9萬億美元。科技巨頭跑馬圈地的速度不斷加快,現在,一起來回顧下2019年科技圈的大事件!
  • AI發展熱點透視:《2019人工智慧發展報告》出爐
    近期,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評選基地聯合發布了《2019人工智慧發展報告》,遴選了13個人工智慧的重點領域,包括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機器人等熱點前沿技術的基礎及應用研究、發展動向等。
  • 人工智慧助力航天事業發展,盤點人工智慧應用場景
    人工智慧助力航空夢  航天事業是多學科的交織,是眾多科學技術的結晶,而高真空、超低溫的太空環境極大的限制了人類在太空中的活動,進而只能藉助人工智慧與機械人技術,最早在1967美國的勘探者3號在月球完成的調查採樣就藉助了機械臂;1970年蘇聯的「月球」16號和17號兩個飛行器就藉助遙控月球車完成月面行走
  • 2019·年度盤點·日常·後宮·商戰·都市生活篇
    這是2019年度系列盤點的第十二篇,都市生活流的分類大盤點,全文15000字,閱讀約17分鐘。盤點很大很細,需要一點耐心。主要涉及2019年上架的新書和去年的完本書。總的來說,結尾倉促,而且最後的劇情有不小的爭議。
  • 人工智慧產業的應用場景和發展模式
    ,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熱門發展地區之一。,應用場景是人工智慧發展的主要驅動力。(7)庫存檔點。庫存檔點機器人替代倉庫管理員,提升工作效率。如德國MetraLabs推出機器人Tory,為德國服裝零售商AdlerModem rkte提供庫存檔點服務。
  • 可辨別性取向的人工智慧引發爭議,專家稱應用需符合倫理道德
    可辨別性取向的人工智慧引發爭議,專家稱應用需符合倫理道德 澎湃新聞記者 於瀟清 劉樂凱 2017-09-14 17:54 來源:澎湃新聞
  • 2019 AI指數報告:人工智慧蓬勃發展 距通用智能仍然很遠
    根據 2019 年度的《人工智慧指數報告》,可知 AI 社區迎來了蓬勃的發展。
  • 2019·年度盤點·刑偵·醫療·遊戲製作·都市行業篇
    國內案件劇情普遍好評,國外的比較玄幻,爭議較大,建議跳過。年度分類盤點匯總:2019·年度盤點·商戰·都市生活篇2019·年度盤點·無限·科幻篇2019·年度盤點·都市娛樂篇2019·年度盤點·遊戲·電競·第四天災篇2019·年度盤點·體育競技篇(for Kobe)2019·年度盤點·末日·靈氣復甦·科幻篇2019·年度盤點·西方奇幻篇
  • 2019人工智慧案例TOP100
    5、廈門市、依圖科技:智慧城市2019年8月,依圖科技與廈門市達成戰略合作,依圖將深度參與廈門市人工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與建設,依託人工智慧技術,在民生、公務等多方面落地一臉通行平臺及城市級大入口的建設,並依託該平臺開展公共運輸、旅遊景區、行政服務中心等公共領域的「刷臉」應用建設。
  • 報告:中國以更加開放姿態推動人工智慧發展
    中新網上海10月22日電 (鄭瑩瑩)《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中英文版)22日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在2019年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積極推進與全球各國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中國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論文數量持續增長,中美兩國處於全球人工智慧科研合作網絡和產業投資網絡的中心,在全球人工智慧合作網絡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 2019年「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情況 人工智慧...
    /t20191022_928663_taonews.html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出版 2019
  • 戰忽局年終盤點:2019中國智造TOP10
    文/周郎局座帶領戰忽局給大家送上兩個專題的年終盤點,昨天先「上線」的是「2019年國際風雲年終盤點TOP10」,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2019年中國智造年終盤點TOP10」。如果說2019年國際風雲變幻,那麼2019年中國人民可是真精神,值得盤點的亮點多多,重中選重,我們還是來一個TOP10榜單。
  • 2019世界前沿科技盤點,2020世界前沿科技盤點
    谷歌(Google)實現「量子優勢」,開啟量子計算新時代;首款異構融合類腦計算晶片「天機芯」問世,有望推動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發展;3D列印出會「呼吸」的人造器官,為人類器官移植帶來巨大期望;新基因編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