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編輯/排版:敏仔責編:kiki 審核:李雲
前幾天穆雅斕直播又翻車了。
起因是她在推產品的時候,聲稱這個產品獲得過「諾貝爾化妝學獎」,結果惹來全網群嘲。知識淵博見多識廣的網友們一眼便識破,諾貝爾並沒有化妝學獎。
隨後穆雅斕發博澄清自己屬口誤,還附帶了一張罰抄「諾貝爾化學獎」的照片。
看了原視頻,穆雅斕當天直播推薦的其實是一款含有富勒烯的產品。
前兩天也有朋友留言說想要深入了解一下富勒烯,今天就給大家安排上了。這個所謂的有諾貝爾化學獎加持的成分,到底有沒有那麼神奇?
富勒烯,本質上是碳的同素異形體,跟鑽石成分相同但分子排列方式不同。
1996年,為了表彰Robert Curl,Richard E. Smalley和Harold Kroto三人發現了富勒烯,三人被共同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富勒烯是怎麼被捧起來的?
傳聞富勒烯在抗氧化這方面有出色的效用,它的賣點是其抗氧化效果是維C的172倍。
「維C的172倍高效抗氧化」
這句臺詞聽起來耳熟不?耳熟就對了,當年蝦青素也是這麼吹的。
「清除自由基能力是維C的6000倍,是維E的1000倍」
這麼一對比,富勒烯只能算是個弟弟罷了。
可最近蝦青素風頭似乎稍微消沉了些,大膽猜測是因為缺個「諾獎」的噱頭幹不過富勒烯,所以近期熱度有所下降(手動滑稽)。
之前我們也有科普過蝦青素(指路->比維C的功效強6000倍?它是逆天了嗎?!)。出於科學的嚴謹性,目前的研究者普遍認為,蝦青素的抗氧化性無法直接推斷出其任何的具體功效。
那麼富勒烯怎麼說?
首先我們來理清一下邏輯:
發現富勒烯的三位學者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富勒烯的護膚功效被證實
查了一圈文獻,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基於對富勒烯的抗氧化性的推測,或是體外實驗,其具體作用機制並沒有看到很確切的論證。
並且還有研究表明,水溶性富勒烯濃度為7.5μg·mL-1且共孵育時間在48h以內時,富勒烯對人皮膚成纖維細胞產生微小的毒性;若濃度大於7.5μg·mL-1或共孵育時間超過48h,富勒烯對人皮膚成纖維細胞有較明顯的毒性[1]。
因此將富勒烯添加進護膚品長期使用的安全性也存在疑點。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得不到明確的證據支撐。
總的來說,如果沒有進一步更確切的研究證明富勒烯確有其效,那自然是不推薦大家盲目使用的。
當然,如果你錢多沒地花,就想試試新玩意找點理由把錢給揮霍了,那麼請當上一句話是在放屁。
想要找人探討護膚經驗卻找不到組織?
想跟小夥伴分享踩過的雷互相種草卻找不到對象?
希川小助手-小花來為你解憂排難
來不及解釋了快掃二維碼加好友叭
(註:已經加過小紅、小明、小亮的朋友不可重複添加)
〔參考文獻〕
[1] 陳川, 黎小青, 吳黌坦, et al. 水溶性富勒烯對人皮膚成纖維細胞活性的影響[J].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19(1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