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理,下個月就要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了,小編最近也是一直在緊盯手機(後半夜),生怕錯過了什麼重要的消息;也幻想過像歷史書中的科學家一樣,出去度了一個假(十一假期),整出來一個什麼薛丁格方程之類的;也想做著美夢,夢到C6H6是首尾相連的碳環,同時解決一個重大的科學問題……
小編也想像過,做實驗的時候把兩個樣品不小心搞混,懟吧懟吧,可以鼓搗出一個類似於橡膠的神奇東西,造福全人類;又或者因為粗心,不小心改變了實驗的某個參數,陰差陽錯生成了青黴素之類的重要物質……
可是想著想著,天就亮了,夢也就醒了。只能按部就班的做著實驗,其實做實驗是門「玄學」,好的數據,理想中的材料,你不做實驗還真發現不了;好的idea,顛覆性的創意,也不是閉門造車就能憑空想出來的,又或者你以為前無古人的idea,結果一查,可能也已經被別人做絕了。
重大發現總歸是給那些有想法、有準備的人。原本到我腦袋裡裡看起來是一堆八竿子打不著的玩意兒,竟然能被大佬做成各種厲害的傢伙,甚至還隨手拿了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我好像又可以了?
在馬斯·庫恩(Thomas Samuel Kuhn)科學革命的發展模式中,範式(paradigm)的突破會導致科學新的樣貌的產生。突破性的實驗還真不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可能你還得助跑之後跳一下再起飛。
日本化學家白川英樹和他的學生1974年發現了導電高分子——聚乙炔。聚乙炔中電是以孤子的形式傳遞,也就是孤零零的左右沒有成雙鍵的C原子正電中心。如圖最後兩個帶正電的中心,沿著分子鏈孤零零地移動。
圖 | 聚乙炔是如何導電的?來源:nobelprize.org
說到聚乙炔的發現,這也是離了個譜兒。他在做實驗製備聚乙炔的時候,不知道是為了故意燒錢還是無心插柳,在實驗中加入了千倍劑量的催化劑,生成了銀白色具有導電潛質的聚乙炔。通過後續的摻雜,能夠達到金屬導電性的量級。於是他與艾倫·J·黑格(Alan J. Heeger)和艾倫·馬克迪爾米德(Alan MacDiarmid)分享了200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要說諾貝爾物理學獎很高大上嗎,好像也不。其實用膠帶粘粘石墨,就能粘成石墨烯——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以表彰其在石墨烯材料中開創性的實驗。給膠帶上的石墨薄片反覆粘數十次之後,最終粘在膠帶上的就是單層的石墨烯。
圖 | 膠帶撕石墨 來源:researchgate.net
但說歸說,獲得諾獎級的獎項哪有那麼容易。除了頂頂大名的諾貝爾獎外,還有其他各個領域的』諾貝爾獎「,比如:有著計算機領域的諾獎地位的『圖靈獎」,數學界的』菲爾茲獎「,地球科學領域的」維特勒森獎「等等,當然了,小編只能在旁邊暗戳戳仰望大佬們。
除了這些正規的獎項之外,還有一類獎項,看上去就像是在跟咱們開玩笑。比如最有名的」搞笑諾貝爾獎「。
圖 | 搞笑諾貝爾獎 來源:improbable.com
實在不行就得搞笑諾貝爾獎?
也還是上面這位思路清奇的科學家,在此之前一直在研究「懸浮的青蛙」的實驗。他與另一個英國人麥可·貝瑞(Michael Berry)使用磁性克服重力作用,使得青蛙可以在磁場中懸浮在半空,並且引申出是否可以將同樣辦法應用於人類。這項工作的難點不在於反磁性物質可以產生一個與外界磁場相反的磁場,從而產生一個相反的力。而這項工作的難點在於如何可以將這種力穩定的作用於被測物體上,同年該報導還登上了Nature。
安德烈·海姆也成為了既榮獲諾貝爾獎也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獎的雙料科學家。
搞笑諾貝爾獎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研究課題。比如在剛剛揭曉的獎項中,一隻鱷魚在充滿氦氣的氣密室中發出的聲音;便便刀不能很好的起作用;甚至還有葡萄酒專家可以通過氣味分辨葡萄酒裡是否有一隻蒼蠅……甚至在這裡,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大家不研究的。而且搞笑諾貝爾獎也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基本每年都會有大佬坐鎮,比如真正的諾獎得主也會在現場。
圖 | 讓鱷魚吸入氦氣示意圖 來源:jeb.biologists.org
其實對於一個想像力豐富的人,如果他想知道,一隻蚊子怎麼能在下雨的天氣穿梭於雨的狂轟亂炸中而毫髮無損;或者當你在鍵盤上發出「呵呵」時,你其實是想說……大部分人到這裡就會選擇放棄,而另一些人竟然就會繼續研究這是為啥。
小編又拍了拍作為學術菜雞的自己,這就是大佬和我之間的區別,實驗在大佬手裡發得了文章,滿足的了好奇心和獵奇心,甚至還能隨手拿個諾獎。再看看小編自己,不僅距離諾獎、搞笑諾貝爾獎遙遠,甚至距離優秀實驗室實驗員都有一定距離,難不成我拿個獎(不管什麼獎)就這麼難?
我真的沒有機會了?
如果十月份諾貝爾獎得主名單上
沒有出現大家的名字
想必搞笑諾貝爾獎也沒大家的事情了
那麼這位看官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今年的
《科學3分鐘》全國科普微視頻大賽
(點擊跳轉)
只要你會拍視頻(小於四分鐘就中)
不能創造不了知識但咱能分享知識
加上一點點科普和剪輯技能
指不定就拿到一個獎了呢
那麼就千萬不要猶豫
今年的《科學3分鐘》全國科普微視頻大賽依然和bilibili進行全方面合作,帶給大家最絲滑的投稿、投票、分享、參與體驗。網站也已上線,趕緊拿起設備開始錄製視頻參與吧!
我們有專業的評委團隊,將給你的視頻進行全方位的科學性、觀賞性評價。評審團將根據投稿作品的質量,並參考對應稿件所獲得的點讚、硬幣、播放、收藏等互動數據進行綜合評價,最終確定決賽作品名單與獲獎名單。
當然,本次活動獎金也很豐厚,最高可以獲得23333元的特等獎哦,最主要的是還是兩名!(獲獎的概率增加了)
獲得特、一、二、三等獎及特別單項獎的所有參賽者,將獲得由嗶哩嗶哩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共同頒發的獎牌和獎狀一份。如果你沒有獲得上面的獎金也不要灰心,只要參與投稿就可獲得「科學光環」限定頭像掛件,所以你還在等什麼呢?
還有一個要素,投稿時選擇知識區,並添加 活動標籤才是參與成功哦~
這次,你是真的還有機會!!!
投稿方式等更多詳情
請掃描下方圖片二維碼或者B站搜索「科學3分鐘」
然後,就來投稿吧
感謝以上媒體和高校的大力支持
更多詳細信息請到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小編期待大家的投稿哦,小編在這裡暗戳戳滴等待大家的投稿了!!!
不要忘記投稿截止時間
2020年9月15日0點 — 2020年10月16日24點
聽著雲裡霧裡不知道視頻怎麼製作也不要緊,小編也提供了兩個往年獲獎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參考文獻:
[1]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nobelprize.org
[2] Nadis, Steve. Ig Nobel glory for levitating frogs and collapsing toilets.[J]. Nature, 2000.
[3] 歷屆搞笑諾貝爾獎-improbable.com
[4] Reber S A , Nishimura T , Janisch J , et al. A Chinese alligator in heliox: formant frequencies in a crocodilia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15,
[5] 2015年菠蘿科學獎-guokr.com
編輯:Kun & 井上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