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耽誤學習嗎?這個門將辯論擊敗愛因斯坦,還拿了諾貝爾獎

2021-01-09 芥末堆
踢球耽誤學習嗎?這個門將辯論擊敗愛因斯坦,還拿了諾貝爾獎

作者:狂丸 發布時間: 2018-07-05 18:13

踢球耽誤學習嗎?這個門將辯論擊敗愛因斯坦,還拿了諾貝爾獎

作者:狂丸 發布時間: 2018-07-05 18:13

「最新消息:我國著名足球運動員尼爾斯·玻爾,剛剛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聽到這事兒的人,肯定會以為是「逗你玩」,然而,這確實是1922年發生在丹麥的真實新聞。

這位奇人是丹麥足壇始祖級守門員尼爾斯·玻爾,同時,也正是那個丹麥著名物理學家、哥本哈根大學博士、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名震世界的學神級大佬玻爾。

這位「守門員」通常沉默寡言,據說語言表達能力堪憂,比賽時,作為丹麥最優秀與最具天賦的的球員之一,經常神遊八方,口念咒手掐訣,永遠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當時很多人都在好奇這個年輕運動員是不是在修仙?其實也還真差不多,他修「物理學」。

所以這位「守門員」在物理學領域厲害到什麼程度?1903年,年僅18歲的玻爾就進入了哥本哈根大學,22歲他拿到了丹麥皇家科學文學院的金質獎章,緊接著26歲拿到了哥本哈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13年初,他轉戰原子結構,寫出了《論原子構造和分子構造》,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和類氫原子的結構和性質,提出了玻爾模型。

接著他在1920年創建哥本哈根理論物理研究所,其理論體系形成後來的著名的「哥本哈根學派」。學派中大佬雲集,尤其是海森堡、泡利、狄拉克都是諾獎得主。而由於良好的學術討論氛圍,哥本哈根學派逐漸成為二三十年代全球物理學研究的中心,堪稱物理學聖地。

學業有成,高朋滿座,玻爾此時也算是人生贏家。但其實讓他名望更上一層樓的,是與他惺惺相惜的「宿敵」,物理界的巔峰強者:愛因斯坦。

當時玻爾是量子力學領袖之一,算是風頭正勁的新興勢力。而愛因斯坦則認為,量子力學並不完備,違背定域實在論。科學的真相只有一個,於是「經典物理與量子物理的世紀碰撞」在第五屆索爾維高智商華山論劍拉開帷幕。

這場智商巔峰的碰撞猶如是物理家之間的點球大戰。愛因斯坦化身前鋒,針對量子物理學提出各種疑問,而玻爾則盡展守門員本色,將各種質疑一一化解,防守的滴水不漏。

(素材源自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

值得一提的是在1930年的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愛因斯坦不再隨意射門,而是有備而來。他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實驗——光子盒,準備以此擊潰玻爾。起初玻爾確實被打的措手不及,帶領小弟們苦思一夜,最後竟然天才的反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證明這個思想實驗是有缺陷的,再次防守成功。玻爾不僅能守足球,甚至還守住了愛因斯坦。

因為玻爾對科學界的貢獻與威望,丹麥政府封他為「騎象勳爵」,在500克朗的貨幣上印上了他的頭像。畢竟玻爾是丹麥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丹麥的人口總數現在也才數百萬左右。

所以這樣三心二意的運動員,球技應該很一般吧?事實上恰好相反,玻爾曾一度是豪門球隊的主力成員。尼爾斯·玻爾出生於1885年,父親克裡斯丁·玻爾是哥本哈根大學的生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丹麥足球的引進者之一。在小玻爾出生的年代,現代足球對於丹麥來說是個新鮮事物,而克裡斯丁不僅將其引入哥本哈根,還在塔根斯維修了一塊球場,小時候玻爾經常去玩。

經過童年積累,玻爾的足球天賦在學生時代就被挖掘,並被招入當時丹麥的豪門球隊「阿卡德米斯克足球俱樂部」當守門員,並隨隊多次出戰。

(丹麥守門員小舒梅切爾的精彩撲救)

在足球尚未形成世界潮流的時期,這支俱樂部的實力幾乎橫掃丹麥,球隊曾經分別在1913年、1919年和1921年奪得丹麥冠軍,甚至直到1967年他們共有9次奪冠。而作為早期主力門將的玻爾,其實力可見一斑。

而足球上的成就也為玻爾帶來不少趣事。在因為耿直而被J.J湯姆森打壓的陰暗歲月中,物理學家盧瑟福選擇為玻爾爆燈轉身,讓玻爾轉會到他的實驗室。儘管當時盧瑟福算是一位實驗物理學家,玻爾卻是一位理論家,但他們相互之間都極為尊重彼此。而在回應外界好奇玻爾有何與眾不同時,盧瑟福總是會說「玻爾當然不同,他可是足球遠動員」。

(左邊是盧瑟福)

甚至丹麥國王在接見玻爾的時候,也會笑著評價「我們的足球運動員」。但對於這種稱呼,天才玻爾總是會微微一笑,然後耿直的懟回去:你說的可能是我那個弟弟,「哈那德·玻爾」吧?

等等等,物理學天才尼爾斯·玻爾還有個弟弟?而且踢球也很厲害?確實如此,哈那德·玻爾堪稱丹麥足球史上最早的天才球員之一,不僅人很帥而且技術好。

在阿卡德米斯克足球俱樂部中,他們被稱為是絕代雙驕,比尼爾斯·玻爾小兩歲的他更具攻擊性,哥哥是守門員,弟弟是右前衛。而且哈那德·玻爾有著比哥哥更加出色的足球天賦。

(左邊是弟弟,哈那德·玻爾)

雖然尼爾斯·玻爾守門員做的不錯,但實際上他更關注學術界而不是他的比賽。曾經在一場與德國球隊交鋒的比賽中,由於發呆被德國球員遠射進球。而我們的大物理學家當時靠在柱子上沒有做出任何撲救。後來他向隊友承認,他當時在思考一個科學問題。

相反,弟弟在比賽中更加專注。1906年,為了參加倫敦奧運會,丹麥組建了一支國家隊。其中尼爾斯·玻爾作為門將替補,而哈那德·玻爾作為正式球員。

結果出乎任何人意料,在1908年的倫敦奧運會上,丹麥以9:0擊敗了法國隊B隊,右前衛哈那德·玻爾獨自連進兩球。

而在半決賽中,哈那德·玻爾與其他丹麥對於如同猛虎下山,以17:1橫掃法國隊,硬生生把足球踢成了籃球,法國隊甚至因此放棄銅牌爭奪直接棄賽,丹麥則最終獲得了銀牌。這個比分目前依然是奧運會世界紀錄。

而哈那德·玻爾更是因此,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在奧運會賽場獲得過獎牌的——數、學、家。

而他的履歷比起哥哥毫不遜色,17歲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在踢完奧運會的兩年後,也就是1910年獲得了博士學位,同年,他再度亮相國家隊,以2:1戰勝了英格蘭。然後又在1915年,成為哥本哈根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

更有趣的是在他博士答辯時,在場的足球粉絲「鋪天蓋地」,遠遠超過到場的數學學者。儘管他的論文內容討論的是狄利克雷級數,但粉絲依舊聽的興致盎然。就好像周杰倫的粉絲站在臺下,聽著周董念圓周率一樣,根本不像是學術報告現場,更像是大型粉絲見面會。

最後讓狂丸來總結一下:你沒理解錯,尼爾斯·玻爾,是優秀足球門將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而他的弟弟,是奧運會足球項目銀牌獲得者,也是一位數學家,概周期函數的先驅者。狂丸就想問問,這是什麼家庭,當科學家就跟領取身份證一樣是常規操作?對了,差點忘了說,哥哥尼爾斯·玻爾的兒子,也在1975年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多虧了兩兄弟沒有繼續踢下去,不然真不知道現在踢球會對學歷有什麼要求,可能連買個足彩都需要碩士畢業吧。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狂丸」。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狂丸;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狂丸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和愛因斯坦辯論,在國家隊當門將,玻爾的人生開了掛
    原標題:和愛因斯坦辯論,在國家隊當門將,玻爾的人生開了掛畫 | 王劈柴在1922年他獲得諾貝爾獎時,丹麥報紙甚至用了這樣的標題來報導:《著名足球運動員尼爾斯·玻爾獲諾貝爾獎》。而現有的量子力學理論並沒有問題,它恰好可以計算這個複雜的量子世界,並且符合實際。每天,當大家在旅館的餐廳用早餐時,辯論就開始了。愛因斯坦描述自己的思想實驗,玻爾通常沉默地傾聽;海森堡和泡利走在後面,跟著玻爾和愛因斯坦。在他們眼中,這兩個神話般的物理學巨人,哲學態度卻如此迥異,簡直就是一種鮮明對比。常常到了傍晚,玻爾就會想到駁斥愛因斯坦的方法。
  • 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是足球門將?為了能免費喝酒,他還拿了諾貝爾獎
    筆者-小文轉眼又到了諾貝爾獎的頒獎季,每年的這個時候,科研者們都會忐忑不安,這是因為諾貝爾獎是世界上最權威最具有成就感的獎項之一,獲得該獎項的人不僅可以名利雙收,而且還可以獲得一大筆獎金。而在歷史上,獲得過諾貝爾獎的人才濟濟,其中就有大家都熟知的著名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了,他是當之無愧的為人類科學做出過巨大奉獻的研究者。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號稱是愛因斯坦的「勁敵」,另一位諾貝爾獎的獲獎者竟然是一個「酒鬼」,他努力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能夠終身免費喝酒。
  • 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為何第六次才成功
    這一次,物理學界的頂級大咖普朗克看不下去了,公開表示愛因斯坦應當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結果第四次提名愛因斯坦還是失敗。為什麼呢?諾貝爾獎委員會說,相對論還需要實驗的證明,現在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驗證的結果還沒出來,但我們今年馬上就得頒獎了,所以明年再說吧。
  • 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為何第六次才成功
    又過了7年,在1912年、1913年的時候,奧斯他·瓦爾德繼續提名愛因斯坦,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一連提名三次都沒能通過。為什麼這麼牛掰的理論,都拿不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呢?這裡需要交代一個背景。由於愛因斯坦德國猶太人的身份,一些對猶太人懷有敵意的德國激進右翼分子一直在阻撓這件事。
  • 史上最牛的物理學論戰,玻爾靠什麼贏了愛因斯坦3次?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公布,把100多年前愛因斯坦的神預言送上了熱搜。在網友們紛紛送上「愛神」稱號,發出「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的感嘆時,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國內媒體隻言片語的報導下,還隱藏著一個曾3次在量子力學論戰中碾壓愛因斯坦的奇人。
  • 羅卡:與萊萬等隊友踢球很輕鬆,傳腳球過去就變破門機會
    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我很渴望學習、提高並且繼續成長。我無法待在比這裡更好的地方了,所以我超級高興。「最令你感到意外的是什麼?「球隊訓練的節奏和強度、更衣室的氛圍。這裡的人都非常好,他們待我超級棒。從俱樂部外看的話也許你會認為因為他們是球星所以和其他人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特別棒的人。
  • 愛因斯坦諾貝爾獎背後的故事
    我們真的回不到過去了嗎……」畢導製作的愛因斯坦被提名次數與年份的關係,其中愛因斯坦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獎。圖片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45933447我恰好對這一段的歷史小有研究。
  • 頂級物理學家的辯論:愛因斯坦的"光盒子"
    ,此外還有狄拉克、海森堡、克拉默斯、泡利和索末菲等34名成員應邀出席,其中有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次大會上,愛因斯坦有備而來,他拿出了自己的絕活——提出了一個&34;的假想實驗,首先向哥本哈根學派發起了挑戰。愛因斯坦聲稱,這是違反&34;的另一個&34;,因為利用這個&34;,可以同時精確測出一個光子的&34;和&34;,而根據&34;,這兩個量是不可能同時被精確測定的。
  • 愛因斯坦的奇葩諾貝爾獎
    Warburg量子論、狹義相對論和引力理論阿侖尼烏斯所作的報告認為:紅移實驗還不符合廣義相對論;提到有人批評1919年日食中觀測的光線彎曲不能證明廣義相對論,勒納德對廣義相對論的批評,反相對論的格爾克(E. Gehrcke)對水星近日點有另類解釋。諾貝爾獎委員會判決,還不能因相對論而授予愛因斯坦諾貝爾獎。
  • 愛因斯坦如果活著,按照他的貢獻能獲得幾次諾貝爾獎?
    能獲多少次諾貝爾獎這得看諾貝爾獎委員會怎麼評,所以這個真說不準……反正現在為止同一個人獲諾貝爾獎好像還沒超過三次的,獲同一獎項好像還沒超過兩次的……能獲多少次我們說不準,但有多少次機會能獲我們還是可以算一算。
  •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趣事嗎,請點關注。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是在1922年。他獲獎的原因是因為對光電效應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因為當時已經如日中天的相對論。愛因斯坦從1905年開始對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進行研究,到了1922年,已經有相關的實驗現象證明了相對論的正確性。但諾貝爾獎的評獎委員會還是沒有把諾獎頒給這個熱點科學,而是頒給了20年前愛因斯坦就已經研究出的光電效應成果。
  • 有這個人推薦,諾貝爾獎獲獎率百分百
    原創: 愛學習的小編 四象工作室文 | Jane 編輯丨Lina 圖 | NYU隨著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榜單的出爐,一年一度的全社會集體科普終於落下帷幕。這些在各個領域閃閃發光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刷新著人類社會對知識探索的高度。
  • 世紀辯論—玻爾與愛因斯坦,一場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
    波爾和愛因斯坦在歷史上因為量子力學上的一個知識點,進行了一場世紀辯論,這就是量子糾纏。在上一篇文章中說過。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在研究光的幹涉現象時,提出了概率波這個概念。光子最後出現的位置是隨機的。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何被諾貝爾獎拒之門外,難道相對論不夠資格
    這個就是諾獎的保密期!當保密期過後,這些資料公開時,人們發現:愛因斯坦自1910年就已被提名,總計提名大約60次!大部分提名的理由都是相對論,但都被諾獎評審一一回絕。理由大致就是,相對論沒有實質的實驗驗證。相對論它不同於實驗科學,它是純粹的理論科學!而諾貝爾獎對於理論科學這方面往往都非常警惕,它不像實驗科學那樣,是實打實用實驗做出來的東西。
  • 這張照片裡,小學生只認識「愛因斯坦」
    小學階段,大多數家長們關心最多的是孩子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基礎科目的學習情況,往往忽視了道德與法治、科學等科目的學習。實際上,從小學到高中,所有課程都是相互銜接、螺旋推進的。讓老師感到惋惜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只認識「愛因斯坦」,對其他的著名科學家都很「陌生」。老師出示的是2017年第五屆索維爾會議的「全家福」。這次會議被認為是歷屆索維爾會議中最著名的一次,據說聚集了地球三分之一的智慧,參與會議的有29人,其中先後有17人獲得諾貝爾獎。
  • 相對論為何沒讓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
    不過,有個問題至今讓很多人困惑不已,既然相對論如此的偉大,為何愛因斯坦沒有憑藉相對論獲得諾貝爾獎呢?其實,愛因斯坦並不是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相反的,在1921年,愛因斯坦就因為光電效應,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還因此訪問了很多國家,順便還拜謁了牛頓之墓。
  • 拿不下諾貝爾獎,我還拿不下你?
    原本到我腦袋裡裡看起來是一堆八竿子打不著的玩意兒,竟然能被大佬做成各種厲害的傢伙,甚至還隨手拿了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我好像又可以了?突破性的實驗還真不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可能你還得助跑之後跳一下再起飛。日本化學家白川英樹和他的學生1974年發現了導電高分子——聚乙炔。聚乙炔中電是以孤子的形式傳遞,也就是孤零零的左右沒有成雙鍵的C原子正電中心。如圖最後兩個帶正電的中心,沿著分子鏈孤零零地移動。
  • 不止是霍金,這些人都應該分享這次諾貝爾獎,其中就包括愛因斯坦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辦法給了黑洞,可是領獎臺上卻看不到霍金的身影,因為諾貝爾獎不頒發給已經去世的科學家,霍金已經在兩年前去世了,不得不為這位最著名的黑洞研究專家叫一聲委屈,同時感覺諾貝爾獎委員會有點成心,這樣說起來可不是瞎說,諾貝爾獎委員會本來就規定諾獎不辦法給三個以上的科學家,要是霍金還在世的話
  • 米體票選布馮為史上最佳門將,18位不同國籍的門將參與投票
    直播吧1月3日訊 《米蘭體育報》最近聯繫了來自18個不同國家的18位門將,讓他們評選出歷史上最偉大的門將,最終布馮獲得了這一稱號。據介紹,諾伊爾、塞薩爾和彼得-舒梅切爾等人都作出了投票。雖然這18位傳奇門將裡面有些人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名字,或挑出了多名球員,但布馮最終得到7票,是最多的。排在布馮之後的是雅辛,他有5票,迪諾-佐夫則有2票。拿到1票的門將有班克斯、卡西利亞斯、塞普-邁爾、馬蘇基耶維茨、切尼、塔法雷爾和彼得-舒梅切爾。
  • 高端打臉現場,愛因斯坦數學不好?諾貝爾獎直接曬出成績單
    相信大家在小的時候,甚至在長大後,說到數學這一塊,都曾聽說過,愛因斯坦小時候數學不是也很爛麼?甚至還考到1分,後面還不是成為了二十世紀最出名的科學家,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9月份是諾貝爾獎公布的時間,但是10月3日,諾貝爾獎順帶也公布了愛因斯坦的成績單。直接進入高端官方打臉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