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物理學家的辯論:愛因斯坦的"光盒子"

2020-08-28 科學鴿

1927年的索爾維(Solvay)大會結束後,玻爾在與愛因斯坦的就量子力學的角逐中佔到上風,但他始終沒能使愛因斯坦在兩點上信服,一是哥本哈根詮釋是當時唯一成功的量子力學詮釋,二是量子力學是一個&34;理論。筋疲力盡的愛因斯坦卻感到自己被徵服了,他在寫給索末菲的信中說,可能量子力學是一個成功的統計理論,&34;。

1927年第五次物理索爾維會議

這裡介紹一下索爾維會議,索爾維國際物理學化學研究會是由比利時企業家歐內斯特·索爾維於1912年在布魯塞爾創辦的一個學會,研究會負責邀請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對前沿問題聚集到一起進行討論的會議。索爾維會議致力於研究物理學和化學中突出的前沿問題,每三年舉辦一次;參加者都是一流物理學家與化學家,索爾維會議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二戰期間中斷過幾次會議,直到今天也仍在舉辦。

1930年第六次物理索爾維會議

1930年10月20日,第六次索爾維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在這次原本主題是&34;的國際物理學會議上,郎之萬任大會主席,玻爾和愛因斯坦作為自然科學委員會成員被邀,此外還有狄拉克、海森堡、克拉默斯、泡利和索末菲等34名成員應邀出席,其中有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次大會上,愛因斯坦有備而來,他拿出了自己的絕活——提出了一個&34;的假想實驗,首先向哥本哈根學派發起了挑戰。愛因斯坦聲稱,這是違反&34;的另一個&34;,因為利用這個&34;,可以同時精確測出一個光子的&34;和&34;,而根據&34;,這兩個量是不可能同時被精確測定的。由於與大會的主題不符,他與玻爾的爭論只能在會下進行,這場爭論的細節沒有被正式記錄,只是由一些目擊者的回憶片段收集而來。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的&34;的確設計得非常狡黠,多年以後,玻爾為這個光盒子繪製了一個示意圖。把光子箱中裝有一定數量的放射性物質,下面放一隻鍾作為計時控制器,它能在某一時刻將盒子右上方的小洞打開,放出一個光子,這樣光子跑出來的時間就能從計時鐘上準確獲知。少了一個粒子,小盒的重量差則可由小盒左方的計量尺和下面的砝碼準確地反映出來,根據愛因斯坦質能公式E=mc2,質量的減少可以折合成能量的減少;因此,放出一個粒子準確的時間和能量都能準確測得,盒子裡的時鐘定時後,在適當的時刻打開擋板。

玻爾

實驗開始時,先對盒子稱重,然後定時打開擋板,放出一個光子,光子逃逸出去的時刻可以由時鐘精確地知道;玻爾仔細地聽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但從上述的每一個步驟中,他都沒有找出破綻。正在不知愛因斯坦&34;的時候,愛因斯坦的臉上突然現出一抹詭笑,說道:&34;就在這一瞬間,玻爾恍然大悟,意識到他和哥本哈根詮釋陷入了&34;。這第二次稱重的細節,玻爾實在沒有想到;原來,在專利局的時候,愛因斯坦就有了驚人的發現,質量和能量是不可分的。對於失去了一個光子的&34;無疑可以通過稱重得知失去一個光子的質量,同時也就知道了這個光子的能量,根據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任何粒子的時間和能量都不能同時被精確測準,而現在這個實驗直接摧毀了這個原理,這與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完全相左,準確性和因果性再次獲得了完整的表達。

據比利時物理學家裡昂•羅森菲爾德回憶,當時玻爾驚呆了,他面色蒼白,呆若木雞,感到十分震驚,不能馬上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他著實慌了手腳,在會場上一邊從一個人走向另一個人,一邊喃喃地說:&34;這天晚上玻爾的心情非常不好,他找了一個人又一個人,希望說服他們愛因斯坦所說是&34;的;如果愛因斯坦是對的,等於物理學走入了死胡同,物理學也就終結了,但是別人找不出任何理由來反駁他。

玻爾緊靠在愛因斯坦的旁邊快步走著

玻爾的助手羅森菲爾德不是大會的代表,他順道來看望玻爾,以後始終不忘那天所看到的情況。事後他回憶說,這些代表開完會回到酒店時,&34;愛因斯坦卻不急,對他來說,這既不是什麼&34;,也不是什麼&34;,只不過想由此說明量子力學前後矛盾,是不完備的。與此同時,他還想擊敗不確定性原理,以拯救物理學的&34;,證明&34;獨立於&34;而存在。

這一晚上,羅森菲爾德說,玻爾看上去就像&34;。玻爾心煩意亂,通宵未眠,翻來覆去地審查愛因斯坦&34;實驗的每一個細節,後來,他把思考集中到了稱重上。突然,腦中靈光一閃,他笑了,愛因斯坦終於露了馬腳,這個相對論大師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相對論錯誤他準備明日早餐桌上品嘗勝利的滋味。第二天上午,會議繼續進行,玻爾喜氣洋洋地走向黑板,也畫了一幅&34;思想實驗的草圖。與愛因斯坦不同的是,玻爾具體給出了稱量小盒子重量的方法;他把小盒用彈簧吊起來,在小盒的一側,他畫了一根指針,指針可以沿固定在支架上的標尺上下移動。這樣,就可以方便地讀出小盒在粒子跑出前後的重量了。

玻爾的演草紙

然後,玻爾請大家回憶愛因斯坦創立的廣義相對論。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一個重要的成果是引力的&34;,也就是在引力場越強的地方,時鐘越慢。如果一隻鍾掛在天花板上,另一隻鍾放在地板上,地板上的鐘要比天花板上的鐘慢3×10-16秒。玻爾抓住了這個細節。當&34;失去一個光子時,因為失去一份能量,質量也隨之減輕,盒子必然上升,事先與實驗室鐘錶調整好同步的鐘就失去了同步,因而不可能精確測量光子逃逸出去的時間,所以能量與時間不可能同時測準,又會導出測不準關係。可見,如果用這套裝置來精確測定粒子的能量,就不能準確控制粒子跑出的時間。玻爾隨之給出了運用廣義相對論原理的數學證明。

玻爾完善後的愛因斯坦光盒

愛因斯坦不得不又一次承認,玻爾的論證和計算都是無可指責的。他自己居然在設計這個理想實驗時,只考慮了狹義相對論而沒有考慮廣義相對論,出了一個大疏忽,玻爾巧妙地利用愛因斯坦設計的思想實驗和他創立的相對論,駁倒了愛因斯坦本人,取得了論戰的勝利。愛因斯坦最終接受了玻爾的觀點,不再揪住&34;不放,而把思考的重點放在了量子力學的&34;上。

1962年11月17日玻爾去世前,在他書房黑板上的最後一張圖,是前一天晚上畫的愛因斯坦光盒。

相關焦點

  • 世紀辯論—玻爾與愛因斯坦,一場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
    波爾和愛因斯坦在歷史上因為量子力學上的一個知識點,進行了一場世紀辯論,這就是量子糾纏。在上一篇文章中說過。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在研究光的幹涉現象時,提出了概率波這個概念。光子最後出現的位置是隨機的。
  • 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不為人知的三個側面
    今天我們就從天才物理學家三個不為人知的側面,為大家解讀一個更真實的愛因斯坦。但是2016年2月,美國科學家向外界宣布檢測到了「引力波」的存在,人們不得不感嘆愛因斯坦的前瞻性。它也標誌著相對論最後一塊板圖被填補完整。第二個錯誤是關於引力透鏡。與前者相比,這算是偉大科學家犯的一個小錯誤。何為引力鏡?其實我們生活中近視眼所帶的眼鏡,就是一種透鏡,光通過透鏡會發生折射現象,讓光的路徑發生改變,讓原本模糊的實現變得更加清楚。
  • 和愛因斯坦辯論,在國家隊當門將,玻爾的人生開了掛
    原標題:和愛因斯坦辯論,在國家隊當門將,玻爾的人生開了掛畫 | 王劈柴每天,當大家在旅館的餐廳用早餐時,辯論就開始了。愛因斯坦描述自己的思想實驗,玻爾通常沉默地傾聽;海森堡和泡利走在後面,跟著玻爾和愛因斯坦。在他們眼中,這兩個神話般的物理學巨人,哲學態度卻如此迥異,簡直就是一種鮮明對比。常常到了傍晚,玻爾就會想到駁斥愛因斯坦的方法。
  • 愛因斯坦:偉大物理學家的一生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是一名德裔美國人物理學家,可能是20世紀最著名的科學家。他的相對論描述了光和超大質量實體的動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之一,此外他在量子力學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亞原子領域。
  • 玻爾和愛因斯坦的世紀之爭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剛剛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發表了《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啟發式觀點》(On a Heuristic Viewpoint about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ght)一文。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對物理學基本定律之一的修正,以解釋光作為粒子和波的行為,他後來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1921年)。
  • 愛因斯坦《光的新理論》
    愛因斯坦在思想方法上沒有任何保守性,他很少顧及權威和因襲的教條,因而進一步發展了普朗克的思想,邁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他認識到,正確運用普朗克假設之後,光的學說便煥然一新,雖然光是在空間連續傳播的一種波動現象,但光能只集中於特定地點,產生物理作用。
  • 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有什麼樣的發明?
    被評為「20世紀最有天分的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之父」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有著什麼樣的發明呢?說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很有名,但他的功績和發明不止如此。愛因斯坦留下了許多功績和發明。想對宇宙論,說明布朗運動心情的搖動散逸定理,光量子假說光粒子波動二重性,愛因斯坦的固體比熱理論。愛因斯坦如上所述,以發表相對論而聞名。相對論中也有「特殊相對論理論」和「一般相對論理論」,首先發表的是「特殊相對論理論」。1905年,他在26歲時發表了3篇重要論文,這一年被稱為「奇蹟之年」。在《奇蹟之年》及之後的幾年裡,他發表了與《光量子假說》、《布朗運動理論》、《特殊相對論》相關的論文。
  • 那一天,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逝世
    在63年前的今天,1955年4月18日 (農曆三月廿六),愛因斯坦逝世。建立相對論的艾伯特·愛因斯坦1955年4月18日,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逝世。愛因斯坦生前堅信,「人類所固有的兄弟般的情誼和每一個人的特性。可是如果有人讓我證明這一點,我做不到。同樣,人的頭腦裡產生了更高深的理解,卻無從證明它的產生過程。所有偉大的發現都包含著這樣的一次飛躍。」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距今139年)生於德國烏爾姆鎮。美籍著名理論物理學家。
  • 這個門將辯論擊敗愛因斯坦,還拿了諾貝爾獎
    這個門將辯論擊敗愛因斯坦,還拿了諾貝爾獎 作者:狂丸 發布時間: 2018-07-05 18:13
  • 愛因斯坦為何拒絕黑洞,而物理學家為什麼喜歡研究黑洞?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但愛因斯坦曾拒絕這個預言。那時,「黑洞」之名還未崛起,被稱為「史瓦西奇點」的它,與如今的聲名赫赫大相逕庭。愛因斯坦、愛丁頓等廣義相對論大牛都視其為200多年前「暗星」的一種虛妄延續。
  • 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卻研究起了神學?
    你一定聽老師或者家長跟你說過這樣的故事: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愛因斯坦,小學數學成績只有一分,努力學習後成為了偉大的物理學家。其實,愛因斯坦是在德國上的小學,德國小學的考試成績分為一到五個階段,一分實際上就是最高分,老師家長可沒告訴你這些。
  • 為什麼有些貢獻的物理學家名字變成了單位,而愛因斯坦沒有!
    說起物理,人們一定會想到愛因斯坦,更有人所,愛因斯坦的智商高達180以上,尤其是愛因斯坦的一個個理論著作,都被一一的實現,可以說愛因斯坦是19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是你們視乎有沒有發現,愛因斯坦如此的豐功偉績,為什麼沒有用愛因斯坦的名字做單位,好讓後人懷念呢?
  • 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盤點:第一是愛因斯坦
    今天本文要盤點是世界五大著名物理學家,分別是愛因斯坦、牛頓、法拉第、伽利略、亨利·卡文迪。1、愛因斯坦提到愛因斯坦,相信大家比較熟知,他是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物理界上做出了許多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例如解釋了光點效應,創立了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為世界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
  • 物理學的革命,愛因斯坦的光量子論的產生,以及光的波粒二象性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愛因斯坦的光量子論的知識。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第一個把量子概念認真貫徹下去,並努力加以發展,使物理學家們認識到它的重要性的是愛因斯坦。他意識到,量子概念帶來的,將是整個物理學的根本變革,需要建立新的理論基礎,而不是某些定律的局部修改。
  • 頂級物理學家朗道給科學家們做了排名,為什麼名單中沒有楊振寧?
    當時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因為朗道這場車禍十分痛心,著名的物理學家波爾甚至安排頂級的醫生前往蘇聯一起幫忙治療,在朗道昏迷的那些日子裡,為他治療的醫生皆是當時世界頂級的醫學專家。當時很多人擔心朗道會因為車禍而去世,尤其是諾獎委員會。因為朗道的成就實在太大,但是他還沒有拿諾獎。
  • 楊振寧是世界頂級的物理學家嗎?他都有什麼科學成就?
    ,麥克斯韋的成就是可以媲美牛頓和愛因斯坦的。至今波爾與愛因斯坦的論戰還是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如果論科學成就,楊振寧可以算是近幾十年物理學界的佼佼者,說他是世界頂級的物理學家一點都不為過。他在四個領域都拿出了十分傑出的科學成果,而且他的研究生涯非常長。因此,在整個理論物理學界,他擁有巨大的聲望。
  • 楊振寧是世界頂級的物理學家嗎?他都有什麼科學成就?
    牛頓和愛因斯坦應該會是最高頻出現的,他們都同屬於理論物理學,前者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和力學三大定律,奠定了經典物理學的框架。後者提出了相對論等偉大的理論,是20世紀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 宇宙第一原理及空間的本質——頂級物理學家如何解讀?
    李.斯莫林(Lee Smolin)是圈量子引力理論的創始人之一,頂級理論物理學家。他在一本著作的開篇講到了宇宙學第一原理及空間的本質,分享給朋友們,看看頂級物理學家是怎麼解讀這兩個問題的。而正是通過馬赫、愛因斯坦這兩位偉大物理學家的努力,人們才逐漸認識到了空間相對性的一面。最後,讓我們記住李.斯莫林的兩個觀點,宇宙第一原理:宇宙之外一無所有;空間是事物之間相互關係的表現形式!希望更多的朋友能接觸到現代物理學的思維。
  • 愛因斯坦羅森橋是什麼?將來光錐和過去光錐的穿越的通道?
    愛因斯坦羅森橋是什麼?將來光錐和過去光錐的穿越的通道?早在1930年代,愛因斯坦在研究引力方程的時候就提出了一個設想,宇宙中可能存在連接兩個時空的通道,這時候以色列裔的美國物理學家羅森一同與愛因斯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並且給出了假設方程,這就是愛因斯坦羅森橋。1935年,愛因斯坦、羅森還有波多斯基還提出了EPR悖論。
  • 史上頂級物理學家最愛爭論的問題,400年引發了人類4次認知革命
    第一次認知革命400多年前,一位40來歲的中年男子,他正在忙著測量光的速度,此時他手持著計時的工具,並點亮油燈,等待著幾公裡外再次傳來的光。但是光速實在太快了,他們沒能測得光速的準確值。伽利略可能從來不會想到他的測光速實驗和對於慣性的思考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前者其實是狹義相對論的起點,而後者則是廣義相對論的起點。